曹衝稱象和阿基米德浮力定律哪個更早?

2020-11-29 仄言敘

大家應該都知道曹衝稱象和阿基米德浮力定律吧,二者都是利用「排水」這一原理進行測量。那麼二者發生的時間誰前誰後呢? 曹衝(196年-208年5月甲戌),字倉舒,東漢末年人物,曹操和環夫人之子。從小聰明仁愛,與眾不同,深受曹操喜愛。曹操幾次對群臣誇耀他,有讓他繼嗣之意。曹衝還未成年就病逝,年僅十三歲。有一次,孫權送給了曹操一頭大象。大象運到許昌那天,曹操便帶領文武百官和小兒子曹衝一同前去觀看。看到大象後,曹操讓自己的手下官員想辦法稱出大象的重量。官員們圍著大象議論紛紛,但是誰也想不出辦法。就在這個時候,曹衝立即站了出來,告訴大家自己有辦法秤出大象的重量,他先叫人把大象籤到船上,當船下沉後,他命人在水平線畫一條記號。士兵把大象牽上岸後,曹衝又叫人把石頭放入船中,直到幾號與水面平齊。然後,曹衝告訴曹操,只要秤出石頭的重量就能知道大象的體重。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公元前245年,為了慶祝盛大的月亮節,赫農王給金匠一塊金子讓他做一頂純金的皇冠。做好的皇冠儘管與先前的金子一樣重,但國王還是懷疑金匠摻假了。他命令阿基米德鑑定皇冠是不是純金的,但是不允許破壞皇冠。這看起來是件不可能的事情。在公共浴室內,阿基米德注意到他的胳膊浮出水面。他的大腦中閃現出模糊不清的想法。他把胳膊完全放進水中,全身放鬆,這時胳膊又浮出水面。他從浴盆中站起來,浴盆四周的水位下降;再坐下去時,浴盆中的水位又上升了。他躺在浴盆中,水位變得更高了,而他也感覺到自己變輕了。他站起來後,水位下降,他則感覺到自己變重了。一定是水對身體產生向上的浮力才使他感到自己變輕了。這一發現使阿基米德十分欣喜,他決定以此為契機做針對這個新發現的實驗。他把差不多同樣大小的石塊和木塊同時放入浴盆,浸入到水中。石塊下沉到水裡,但是他感覺到石塊變輕了。他必須要向下按著木塊才能把它浸到水裡。這表明浮力與物體的排水量(物體體積)有關,而不是與物體的重量有關。物體在水中感覺有多重一定與水的密度(水單位體積的質量)有關。阿基米德在此找到了解決國王問題的方法,問題的關鍵在於密度。如果皇冠裡面含有其他金屬,它的密度會不相同,在重量相等的情況下,這個皇冠的體積是不同的。把皇冠和同樣重量的金子放進水裡,結果發現皇冠排出的水量比金子的大,這表明皇冠是摻假的。更為重要的是,阿基米德發現了浮力原理,即液體對物體的浮力等於物體所排開液體的重力大小。

曹衝稱象是在他五六歲的時候,由此推測應該是201年-202年。而阿基米得浮力定律發現於公元前245年。以傳說中耶穌基督的生年為公曆元年(相當於中國西漢平帝元年)。我國是西漢平帝元年記載。由此可見,應該是阿基米德浮力定律早於曹衝稱象。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以當時的信息傳遞技術。應該是傳不到中國的。以一個五六歲小孩的智商可以想到這個方法不可謂不是智力驚人,只可惜英年早逝。

相關焦點

  • 對浮力原理的認識和運用:曹衝稱象實際比阿基米德定律早幾十年
    這就是千古傳誦,婦孺皆知的曹衝稱象的故事。但是以舟稱物的辦法並不是曹衝創造的。《苻子》上記載:戰國時期,北方人貢獻給燕昭王一隻大野豬,叫養奚若。燕昭王派人飼養它,養了15年。這隻大野豬長得象個墳頭一樣大。它的四隻腳都支撐不住身體了。燕昭王非常驚異。他命衡官用大秤稱它有多重,秤桿折斷了十次,稱不了大野豬的重量。於是,燕昭王命「水官浮舟而量之。」
  • 曹衝為什麼沒有發現「浮力定律」
    顯然,曹衝運用了和阿基米德完全一樣的科學道理。可是我們還可以進一步思考一下,為什麼我國古人沒有像阿基米德一樣發現和應用浮力原理呢?原來,阿基米德定律之所以能夠誕生,並不僅僅是因為阿基米德從洗澡中獲得了靈感,更是因為他執著於探索事物表面現象之後的客觀規律。獲得靈感只是得到了一把鑰匙,只有掌握了鑰匙的使用方法才能真正踏上成功之路。
  • 「曹衝稱象」與「阿基米德稱王冠」
    比如阿基米德,不光發現了浮力定律,而且還發現了槓桿定律。他看到古代奴隸利用槓桿翹石塊,小力量居然能夠抬起大重量,當時人們都以為這是「魔性」,但阿基米德經過仔細研究,實驗,發現只有當力臂比重臂長時,小力量才抬起大重量,而且力臂越長,能抬起的重量越大,而且能計算出它們之間是成正比的,最後終於總結出了槓桿定律。
  • 曹衝稱象:別人家的孩子不僅不死讀書,觀察和思考能力也很強
    提起「別人家的孩子」,便讓我想起了前段時間給孩子讀的繪本《曹衝稱象》。這個家喻戶曉的故事,不僅詮釋了曹衝的聰明睿智,還給了我這樣的啟示:別人家的孩子不僅不死讀書,而且還有很強觀察和思考能力。三國的時候,吳國的孫權送給曹操一頭大象。
  • 希臘面試官「如果你是曹衝怎麼稱象」,90後三本生為國爭光!
    面試官問過常規問題後,突然問:「我們公司需要招聘懂中國文化的職員,所以,問一道假設題,如果你是曹衝,排除曹衝用木船和石塊稱大象體重的方法,你還有其他方法嗎?」第一位應聘的是歐洲人,顯然很驚訝這道題,很快就很自信地說,我不認識曹衝,我也不想學習曹衝,對我們美國人來講,可以有一百種稱大象的辦法。比如,最簡單的,可以用先進的電子地磅,一秒鐘就稱出來了。
  • 曹衝稱象,除了曹衝的方法,當時還有什麼方法能稱出大象體重
    曹衝稱象的典故,想必各位都非常的熟悉。但是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事實,如果曹衝不使用當時的稱象方法,還有沒有別的方法能夠使用,並且能夠準確的稱出大象的體重呢?首先分析曹衝稱象關於曹衝稱的這頭大象,是吳國孫權送給曹操的禮物。因為這頭大象非常的龐大,曹操之前也沒有見過這麼大的大象。大象的手臂和柱子一樣粗,但是如何才能具體地稱出這頭大象的體重呢?這給許多謀士出了一個難題。
  • 二讀《曹衝稱象》你能說出曹衝稱象的辦法怎樣,還有什麼辦法稱象
    二、分段學習課文內容(一)、讀文第一二自然段,體會稱大象的難度1、為什麼稱象?2、找出描寫大象的語句。(有高又大、像……像……)3、官員們議論什麼?「到底」什麼意思?指導感情朗讀,讀出大象的重和很想知道。(二)、學習第三自然段1、官員們想出了哪些稱象方法?
  • 故事九:曹衝稱的不是「象」;數學大師沒有符號用?
    曹衝稱的不是「象」喜歡《三國演義》的朋友,就知道「曹衝稱象」的故事,曹衝是曹操的小兒子,相當聰明,想出了一個辦法稱出了大象的重量:叫人把大象牽到一艘空船上,等水面平靜後,在船側記下了水面位置的記號,然後讓人把大象牽下船,又叫人搬來一塊塊大石頭放在空船裡,隨著大石頭越來越多,船也慢慢下沉,當水面漫到了船側記號處,就叫停。
  • 曹衝稱象還有什麼好辦法嗎?
    曹衝稱象的故事流傳至今,是家喻戶曉的典故,這也表現了曹衝的聰明才智,所以稱為曹操最疼愛的兒子也是有原因的。經專家實地考證,曹衝稱象地點在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城西崗村一帶。曹衝長到五六歲的時候,知識和判斷能力所達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成人(如一個成年人).有一次,孫權送來了一頭巨象,曹操想知道這象的重量,詢問屬下,都不能說出稱象的辦法.曹衝說:「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達到的地方做上記號,再讓船裝載其他東西(當水面也達到記號的時候),稱一下這些東西,那麼比較下(東西的總質量差不多等於大象的質量)就能知道了.」曹操聽了很高興,馬上照這個辦法做了。
  • 用科學找到真相之阿基米德發現浮力定律
    物體浸在任何一種液體中時,該物體浸入的體積都等於所排出的液體的體積,因此,物體所受的液體的浮力一定與所排開的液體重量相等。這就是阿基米德發現的浮力定律。 相傳,阿基米德當年正是為了找到某個真相,才發現了浮力定律。
  • 用科學找到真相之阿基米德發現浮力定律
    物體浸在任何一種液體中時,該物體浸入的體積都等於所排出的液體的體積,因此,物體所受的液體的浮力一定與所排開的液體重量相等。這就是阿基米德發現的浮力定律。相傳,阿基米德當年正是為了找到某個真相,才發現了浮力定律。傳說,敘拉古國王希羅給了珠寶匠一錠黃金,讓珠寶匠用這些黃金製造一頂純金的皇冠。
  • 曹衝稱象的原理是等量代換,有沒有其他的辦法可以稱象?
    曹衝稱象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作為曹操最寵愛的兒子,向來都被當成神童的代表,遺憾的是,曹衝死得是非常早,不死的話或許後面會有無限可能。
  • 「曹衝稱象」的方法反映了什麼原理?
    大象的祖先在幾千萬年前就出現在地球上,大象家族曾是地球上最佔優勢的動物類群之一,目前已經發現400多種化石,但是由於歷史上氣候和人類運動的因素,到時大象的種類越來越少,目前大象僅剩下3種:亞洲象,非洲草原象,非洲森林象,也將瀕臨滅絕。說到大象,不得不說我們古代的一個神通,來自「曹衝稱象「,大家應該並不陌生。
  • 面試官:「如果你是曹衝,你有別的辦法稱象嗎?」她的回答很機智
    通過面試候選人回答這些問題,面試官從中可以洞察他們的頭腦是如何反應和應對的。佳佳是一位二本畢業生,在面試過程中,一位面試官說:「如果你是曹衝,你還有別的方法可以稱出大象的體重嗎?」佳佳笑著回答說:「我國古代小神童曹衝利用了古希臘阿基米德的浮力原理。阿基米德當年要洗澡,邁進浴盆裡時,發現水盆的水面上升了,從而發現了浮力原理。
  • 趣味數學:阿基米德帶你了解浮力定律
    >  而我們今天要說到的這個數學問題,現在被稱為——浮力定律(阿基米德定理)。  那你知道浮力定律背後的故事嗎?剛開始接觸只覺得很難,但你知道背後的故事,就會覺得「原來數學還會這麼有意思」。  帶著這份好奇,開啟今天的數學之旅!
  • 《曹衝稱象》中的曹衝 在你眼裡是什麼樣的?
    親們,今天分享《曹衝稱象》這一這是一篇寫人的小故事,通過故事能用積累的詞語說一說,你眼中 的曹衝。對文本要進行淺顯的分析。引導孩子學習積累文本中的詞彙。3、理解課文內容,說出曹衝稱象的方法和步驟。這是課文的難點。首先來看課文重要求認識的二類生字。姓曹 官員 四根 議論 重量 砍樹 畫線 為止 一類生字有10個,要求會寫會認,能準確運用。例如在默寫古詩或者看圖寫話中能準確寫出來。
  • 乾貨Classroom | 楊沛澤教練 中性浮力具體是個神馬玩意?
    可能是阿基米德定律和曹衝稱象的故事比較抽象的緣故,很多時候會由教練在上課前目測學員體格,然後直接分配好配重下水。不少新人就一臉懵逼的用著認為是額定的配重直接下水開始了課程,每當發現沒有辦法下沉時就和教練要求加配重。    其實配重的多少和你的潛水環境(海水或者淡水 )、身著溼衣的類型有關係,簡單的說就是浮力越大需要更多的配重。那麼問題來了,多少配重才是合適的呢?
  • 阿基米德並非洗澡時發現浮力定律 後人杜撰傳說
    【搜狐科學消息】 據《科學美國人》雜誌6月11日報導:阿基米德發現浮力定律的故事廣為流傳,人們一直認為他是在洗澡時突然發現浮力定律,並裸奔上街大呼「我發現了!」。但是實際上這個故事很可能只是一個美麗的騙局,阿基米德是通過了大量複雜艱苦的研究後發發現了浮力定律,而並非坐在澡盆裡。
  • 古時是如何稱象的,《曹衝稱象》學習案告訴你稱象方法
    3、通過閱讀,理解課文內容,能說出曹衝稱象的辦法好不好,自己還能想出什麼辦法來稱象。教育學生平時要多觀察事物,遇事要開動腦筋想辦法。教學重難點:1、認讀本課生字,會寫本課生字。2、通過閱讀,理解曹衝稱象的辦法,自己思考其它稱象辦法。教育學生平時要多觀察事物,遇事要開動腦筋想辦法。
  • 解決問題的三大思維和通用方法
    8)大象的體徵是否和體重有著換算關係,比如身高體長是否可以估算大象的體重?批判性思維會追本溯源,曹衝使用船稱象的本質是什麼?曹衝稱象的本質是浮力原理,浮力原理為:物體在水中所受浮力等於它所排開的水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