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們,今天分享《曹衝稱象》這一這是一篇寫人的小故事,通過故事能用積累的詞語說一說,你眼中 的曹衝。對文本要進行淺顯的分析。引導孩子學習積累文本中的詞彙。
這一課的學習目標1.會認識「曹 員 根 議論 重 砍 線 止 量 」10個生字,能口頭組詞,在看圖寫話中能夠準確運用。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不唱讀。讀準字音。
3、理解課文內容,說出曹衝稱象的方法和步驟。這是課文的難點。
首先來看課文重要求認識的二類生字。姓曹 官員 四根 議論 重量 砍樹 畫線 為止
一類生字有10個,要求會寫會認,能準確運用。例如在默寫古詩或者看圖寫話中能準確寫出來。稱(自稱)(名稱)(稱重)柱(柱子 )(石柱)(冰柱)
底(井底)(水底)(腳底)注意右邊的部件,最後一筆是點,不要漏了。
杆(筆桿)(一桿)(槍桿) 秤(稱星)(一桿秤)(過秤)
做(做事)(做工)(做好)注意和作同音字要區分。二者很容易弄混。
歲(歲月)(年歲)(歲數)站(車站)(站立)(站臺)
船(船頭)(大船)(遊船)然(天然)(自然)(然後)
親們,這課重點不僅僅要識記生字還要學習分析課文內容。不管課文長短要讓孩子快速且準確標出自然段。在試卷或者練習冊看著閱讀題也要有這個好的學習習慣。標自然段。全文共有5個自然段。畫出第二自然段的比喻句,主動積累,能展開想像,說一說,大象的耳朵像(),象牙像()。引導孩子能夠說出完整的句子,意思表達要清楚。在第二自然段中一個值得孩子思考的問題「這麼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比較句子「這麼大的象,有多重呢?」理解句子重點詞「到底」所表達的
效果有何作用?這是課後題。對二年級孩子來說,直接讓孩子回答是有難度的。可以放到生活中,設置幾個情境,引導孩子明白「到底」表示質疑,引出下文,吊起讀者的好奇心。
課文第三自然段,官員想出造一桿大秤來稱大象,曹操聽了官員的主意「直搖頭」曹操的這一舉動,表明對官員的方法是不贊成,不滿意的。
曹操的兒子曹衝才七歲。注意文中用了「才」,通過朗讀和情境的設置,孩子能明白作者是強調曹衝的年齡小。小小年紀卻有大智慧,為後文曹衝巧妙的方法稱大象做鋪墊。課文第四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段落,多讀幾遍,用筆畫出稱大象的步驟,畫出步驟能不能提煉重要信息,找出關鍵詞或者重點詞語。孩子第一次提煉重要信息可能不是很準確和精準。不要緊的,多練習幾次,孩子就會提煉重要信息了。
課文的第五自然段,注意重點詞「果然」。「果然稱出了大象的重量」果然就是猜測的和結果一樣。語文的理解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在語文課堂學習中一點一點打磨,學習得來的。果然一詞語的理解,家長或者老師都會舉例,讓孩子理解並最終正確運用。課文學完後,可以問一問,曹衝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呢?孩子可能會說「聰慧 聰明 等」這些詞語都可。切忌讓孩子說「曹衝很好」這些類似空洞的詞語。無論什麼時候孩子回答問題,都不能用「很好 很壞」等詞語,一定要鼓勵孩子說有意義的詞語。
語文的閱讀和理解一直在考試中佔有較大的比例,有不少網友也提到過這個問題,在今後的課文分析中,會一點一點的加入分析和理解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