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衝稱象」與「阿基米德稱王冠」

2021-02-23 優能中學初中住宿


(勾股定理也稱畢達哥拉斯定理)

希臘人則不同,因為對宇宙感興趣,所以自然哲學非常發達。又因為經常辯論,所以邏輯學也特別發達。比如歐幾裡德幾何學,就是邏輯推理的最高典範,而邏輯正是中國文化中最缺乏的。

古希臘人遇到一個問題,不是就事論事,而是要一直窮追下去,依靠邏輯推理推出抽象的規律。「找規律」是西方人的最愛,經常為此著迷到了瘋狂地步。

比如阿基米德,不光發現了浮力定律,而且還發現了槓桿定律。他看到古代奴隸利用槓桿翹石塊,小力量居然能夠抬起大重量,當時人們都以為這是「魔性」,但阿基米德經過仔細研究,實驗,發現只有當力臂比重臂長時,小力量才抬起大重量,而且力臂越長,能抬起的重量越大,而且能計算出它們之間是成正比的,最後終於總結出了槓桿定律。

阿基米得據此提出了一句驚人名言:「只要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翹起地球!」這個思想就攀上了理論的高峰。


      

再拿前面所說的稱王冠來說,阿基米德在浴缸中泡澡時,苦苦思索著稱王冠的問題。他發現自己一進入浴缸,滿缸的水漫了出來,馬上聯想到王冠放入水中也會漫出來,立刻高呼「尤裡卡!尤裡卡!(我找到了!)」,光身跳出浴缸,滿大街狂跑。現在的「尤裡卡獎」就是世界發明大獎。


(阿基米德在浴缸裡高呼「尤裡卡!(我找到了!)」)

但稱完王冠,他並沒有就此完事。而是繼續深入研究,他發現泡在浴缸裡時,泡得越深,自己的體重越輕,而這正是所謂「浮力」,浮力的大小恰與排出去的水量多少有關。就這樣,他終於總結出了浮力定律。

規律性的東西比具體問題更抽象,一定需要嚴密的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才能推得出來,中國恰恰缺少這種思維方式。

另外,定理、定律,必須包含嚴密的數學關係,否則不能算數。中國人往往不大注意數學關係,只是個大概齊。

就拿槓桿原理來說,中國古人玩槓桿也不少,比如「桔槔汲水」、「驢拉石磨」、「拋石機」等等。而且墨子也同樣總結出了這個規律,比阿基米德還早一二百年。


墨子說:「衡,加重於其一旁,必捶。權重不相若也相衡,則本短標長。兩加焉,重相若,則標必下,標得權也。」他已經很清楚,當槓桿兩邊的力一重一輕時,只要兩邊的臂一短一長,它也能平衡,離槓桿定律只一步之遙,可惜就是沒能計算出這個反比例的數學關係。非常遺憾。


(墨子研究桔槔)                            

阿基米德則不同,一定要通過實驗,計算出這個反比數學式才算罷手。照我們今人想,墨子只要再多做幾次實驗,精確一點兒,對比一下,計算一下,公式不就出來了嗎?可惜中國人對數學關係式不大在乎。從整體說,中國人對自然科學就不重視,發現一個定律又能如何?誰把你當回事了?

由此可知,即使當年曹衝真的研究出了浮力定律,也決不會興奮得光著屁股滿街亂跑,說不定還得挨他爹一頓臭罵,因為曹衝正是曹操培養的未來太子,還指望他「治國平天下」呢,浮力定律對「平天下」有什麼用?可惜曹衝少年早殤,沒接上班,只留下一段稱象的故事。

相關焦點

  • 曹衝稱象和阿基米德浮力定律哪個更早?
    大家應該都知道曹衝稱象和阿基米德浮力定律吧,二者都是利用「排水」這一原理進行測量。那麼二者發生的時間誰前誰後呢? 曹衝(196年-208年5月甲戌),字倉舒,東漢末年人物,曹操和環夫人之子。從小聰明仁愛,與眾不同,深受曹操喜愛。曹操幾次對群臣誇耀他,有讓他繼嗣之意。
  • 對浮力原理的認識和運用:曹衝稱象實際比阿基米德定律早幾十年
    衝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置,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矣』。太祖大悅,即施行焉。」這就是千古傳誦,婦孺皆知的曹衝稱象的故事。但是以舟稱物的辦法並不是曹衝創造的。《苻子》上記載:戰國時期,北方人貢獻給燕昭王一隻大野豬,叫養奚若。燕昭王派人飼養它,養了15年。這隻大野豬長得象個墳頭一樣大。它的四隻腳都支撐不住身體了。燕昭王非常驚異。
  • 曹衝為什麼沒有發現「浮力定律」
    你們誰有辦法稱一稱?」否則,如果事情發展到發現王冠之謎就結束的話,或許我們也只是得到了類似「曹衝稱象」這樣的一個故事而已。阿基米德的思考「曹衝稱象」和阿基米德發現浮力定律都是發生在古文明時代「曹衝稱象」是一個直接應用浮力的故事,採用的是測量重量替代法。阿基米德在不想損壞王冠的情況下測出其是否摻假,採用的是測量體積替代法,他在探索的過程中進而通過實驗發現了浮力定律,把靈感上升為理論,總結出浮力定律。那麼「曹衝稱象」的小聰明和阿基米德發現浮力定律之間,關鍵的差距是什麼?
  • 曹衝稱象,除了曹衝的方法,當時還有什麼方法能稱出大象體重
    曹衝稱象的典故,想必各位都非常的熟悉。但是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事實,如果曹衝不使用當時的稱象方法,還有沒有別的方法能夠使用,並且能夠準確的稱出大象的體重呢?首先分析曹衝稱象關於曹衝稱的這頭大象,是吳國孫權送給曹操的禮物。因為這頭大象非常的龐大,曹操之前也沒有見過這麼大的大象。大象的手臂和柱子一樣粗,但是如何才能具體地稱出這頭大象的體重呢?這給許多謀士出了一個難題。
  • 二讀《曹衝稱象》你能說出曹衝稱象的辦法怎樣,還有什麼辦法稱象
    二、分段學習課文內容(一)、讀文第一二自然段,體會稱大象的難度1、為什麼稱象?2、找出描寫大象的語句。(有高又大、像……像……)3、官員們議論什麼?「到底」什麼意思?指導感情朗讀,讀出大象的重和很想知道。(二)、學習第三自然段1、官員們想出了哪些稱象方法?
  • 曹衝稱象:別人家的孩子不僅不死讀書,觀察和思考能力也很強
    提起「別人家的孩子」,便讓我想起了前段時間給孩子讀的繪本《曹衝稱象》。這個家喻戶曉的故事,不僅詮釋了曹衝的聰明睿智,還給了我這樣的啟示:別人家的孩子不僅不死讀書,而且還有很強觀察和思考能力。三國的時候,吳國的孫權送給曹操一頭大象。
  • 希臘面試官「如果你是曹衝怎麼稱象」,90後三本生為國爭光!
    面試官問過常規問題後,突然問:「我們公司需要招聘懂中國文化的職員,所以,問一道假設題,如果你是曹衝,排除曹衝用木船和石塊稱大象體重的方法,你還有其他方法嗎?」第一位應聘的是歐洲人,顯然很驚訝這道題,很快就很自信地說,我不認識曹衝,我也不想學習曹衝,對我們美國人來講,可以有一百種稱大象的辦法。比如,最簡單的,可以用先進的電子地磅,一秒鐘就稱出來了。
  • 曹衝稱象還有什麼好辦法嗎?
    曹衝稱象的故事流傳至今,是家喻戶曉的典故,這也表現了曹衝的聰明才智,所以稱為曹操最疼愛的兒子也是有原因的。經專家實地考證,曹衝稱象地點在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城西崗村一帶。曹衝長到五六歲的時候,知識和判斷能力所達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成人(如一個成年人).有一次,孫權送來了一頭巨象,曹操想知道這象的重量,詢問屬下,都不能說出稱象的辦法.曹衝說:「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達到的地方做上記號,再讓船裝載其他東西(當水面也達到記號的時候),稱一下這些東西,那麼比較下(東西的總質量差不多等於大象的質量)就能知道了.」曹操聽了很高興,馬上照這個辦法做了。
  • 犀牛稱體重 借鑑「曹衝稱象」
    給犀牛「小塊頭」稱重,工作人員借鑑的是「曹衝稱象」的典故。「小塊頭」在食物引誘下,走上了經過偽裝的巨型蹺蹺板的一端。另一端的工作人員則輕手輕腳地往皮卡車上搬運沙袋。待蹺蹺板平衡後,工作人員開始計算沙袋、皮卡車和工作人員的重量。得出結果,「小塊頭」重2700公斤。 亞洲黑熊對蜂蜜完全沒有抵抗力。
  • 「曹衝稱象」的方法反映了什麼原理?
    說到大象,不得不說我們古代的一個神通,來自「曹衝稱象「,大家應該並不陌生。 又一次,吳國孫權送給曹操一隻大象,曹操十分高興,大象運到許昌那天,曹操帶領文武百官和小兒子曹衝,一同去看,之後曹衝就想把大象放到船上,記下水位,然後把石頭也放到船上,等到同等水位的時候再停止放入石頭,再把石頭稱下多重,就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 《曹衝稱象》中的曹衝 在你眼裡是什麼樣的?
    親們,今天分享《曹衝稱象》這一這是一篇寫人的小故事,通過故事能用積累的詞語說一說,你眼中 的曹衝。對文本要進行淺顯的分析。引導孩子學習積累文本中的詞彙。3、理解課文內容,說出曹衝稱象的方法和步驟。這是課文的難點。首先來看課文重要求認識的二類生字。姓曹 官員 四根 議論 重量 砍樹 畫線 為止 一類生字有10個,要求會寫會認,能準確運用。例如在默寫古詩或者看圖寫話中能準確寫出來。
  • 曹衝稱象的原理是等量代換,有沒有其他的辦法可以稱象?
    曹衝稱象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作為曹操最寵愛的兒子,向來都被當成神童的代表,遺憾的是,曹衝死得是非常早,不死的話或許後面會有無限可能。
  • 古時是如何稱象的,《曹衝稱象》學習案告訴你稱象方法
    教學目標:1、會認11個漢字:曹、稱、官、操、柱、杆、秤、宰、割、艘、舷。會寫8個漢字:衝、議、論、杆、柱、官、歲、造,及以「議論、柱子、官員、筆桿」等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通過閱讀,理解課文內容,能說出曹衝稱象的辦法好不好,自己還能想出什麼辦法來稱象。教育學生平時要多觀察事物,遇事要開動腦筋想辦法。
  • 本期推薦丨曹衝稱象 <宋丹丹:要把大象稱體重,總共有幾步?>
    小盆友們,大家晚上好~歡迎收聽樂音堂童話家族的童話故事,本期將要推送的童話故事是《曹衝稱象》本期講的故事叫做《曹衝稱象》,說的就是古代的一位神童——曹衝,他因為做了一件別人做不到的事,就是把外國使者送來的大象滴體重給稱出來啦!······
  • 面對大象,古代人怎樣稱重,請看《曹衝稱象》
    從小我就看過不少歷史典故,其中一個我最喜歡,印象最深刻的典故就是《曹衝稱象》。曹衝很小的時候就善於觀察,人人都很喜歡他。有一天,孫權給曹操送來了一頭巨象。曹操見那頭巨象身強體壯,四肢粗壯,十分罕見。為了想知道這頭巨象的重量,曹操特地聚集了眾大臣一起來商議,大臣們紛紛各抒己見,有的說:「拿個稱來稱一下。」有的就說:「這要造個多大的稱,還是把它宰了切成塊兒稱吧」。當大家都在絞盡腦汁,爭執不下的時候,曹衝走了過來。他彎腰低頭靠近曹操的耳朵,輕聲細語地說了一通。只見曹操聽了點頭稱是,連連叫好。
  • 故事九:曹衝稱的不是「象」;數學大師沒有符號用?
    曹衝稱的不是「象」喜歡《三國演義》的朋友,就知道「曹衝稱象」的故事,曹衝是曹操的小兒子,相當聰明,想出了一個辦法稱出了大象的重量:叫人把大象牽到一艘空船上,等水面平靜後,在船側記下了水面位置的記號,然後讓人把大象牽下船,又叫人搬來一塊塊大石頭放在空船裡,隨著大石頭越來越多,船也慢慢下沉,當水面漫到了船側記號處,就叫停。
  • 曹衝稱象沒大象稱的是啥?
    曹衝稱象沒大象稱的是啥?象棋也是外國的圓?首先,說中國沒有大象是不對的。君不見,好孩子代表曹衝曾經稱過象。如果覺得曹衝的時代還不夠古老的話,聖王大舜在耕於歷山之時,曾經「象耕鳥耘」,也就是訓練大象來耕田,雖然只是傳說,但是如果沒有大象存在,傳說哪兒來的呢?現在出土的文物中,也有商王捕獵大象情景,殷墟出土的獸骨中還有大象的骨頭。曹衝稱象怎麼來的?
  • 曹衝稱象的故事流傳千古,為什麼聰慧的他十三歲就離奇去世了?
    「曹衝稱象」的故事流傳千古,曹衝從小聰慧伶俐,是曹操最疼愛的兒子之一,很可惜年僅十三歲就離奇去世。曹衝是曹操與環夫人之子,環夫人為曹操生下了三個兒子,除了曹衝,還有燕王曹宇、彭城王曹據。關於曹衝,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他童年稱相,顯示出了他和自己年齡不符的智慧,實際上關於曹衝稱象這一典故,後世很多史學家都表示了質疑,要知道,亞洲象是熱帶動物,而孫權直到建安十五年(210年)才派步騭出任交州(古代嶺南地區,包括越南北部)刺史,當時割據交州的士燮兄弟為奉承東吳,才會在此後進攻亞洲象以做賞玩之物,而曹衝早在建安十三年(208年
  • 6歲稱象的曹衝,為何13歲就離奇去世,是天妒英才還是有人陷害?
    曹衝的名氣始自曹衝稱象,而我們能想到的,似乎也只有這一件事,這也不怪我們,實在是因為曹衝自己不爭氣,因為他死得很早,還沒來及有所建樹,就一命嗚呼了。 那麼問題就來了,6歲稱象的曹衝,為何13歲就離奇去世,他究竟是怎麼死的,是天妒英才還是有人陷害? 說此之前,我們還得先說說曹衝稱象的故事。
  • 從6歲曹衝稱象說到石英砂過濾器的裝填量計算
    70後的小時候都學過《曹衝稱象》這個文章,文章講的是:曹衝長到五六歲的時候,知識和判斷能力所達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成人(如一個成年人)。有一次,孫權送來了一頭巨象,曹操想知道這象的重量,詢問屬下,都不能說出稱象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