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衝稱象還有什麼好辦法嗎?

2021-01-21 在線閱點

曹衝稱象的故事流傳至今,是家喻戶曉的典故,這也表現了曹衝的聰明才智,所以稱為曹操最疼愛的兒子也是有原因的。經專家實地考證,曹衝稱象地點在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城西崗村一帶。

曹衝長到五六歲的時候,知識和判斷能力所達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成人(如一個成年人).有一次,孫權送來了一頭巨象,曹操想知道這象的重量,詢問屬下,都不能說出稱象的辦法.曹衝說:「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達到的地方做上記號,再讓船裝載其他東西(當水面也達到記號的時候),稱一下這些東西,那麼比較下(東西的總質量差不多等於大象的質量)就能知道了.」曹操聽了很高興,馬上照這個辦法做了。

實際上,聰明的曹衝所用的方法是「等量替換法」。用許多石頭代替大象,在船舷上刻劃記號,讓大象與石頭產生等量的效果,再一次一次稱出石頭的重量,使「大」轉化為「小」,分而治之,這一難題就得到圓滿的解決。等量替換法是一種常用到的科學思維方法。這裡再講一個愛迪生的小故事。美國大發明家愛迪生有一位數學基礎相當好的助手叫阿普頓。有一次,愛迪生把一隻電燈泡的玻璃殼交給阿普頓,要他計算一下燈泡的容積。阿普頓看著梨形的燈泡殼,思索了好久之後,畫出了燈泡殼的剖視圖、立體圖,畫出了一條條複雜的曲線,測量了一個個數據,列出了一道道算式。

經過幾個小時的緊張計算,還未得出結果。愛迪生看後很不滿意。只見愛迪生在燈泡殼裡裝滿水,再把水倒進量杯,不到一分鐘,就把燈泡的容積「算」出來了。這裡,愛迪生用倒入量杯裡的水的體積代替了燈泡殼的容積,用的也是等量替換法。

短文意在稱讚曹衝幼時過人的智慧。年齡不在大小,關鍵是遇事要善於觀察,開動腦筋想辦法,小孩也能辦大事。大家有沒有想過稱象這個問題,如果是你,你會用什麼辦法,曹衝稱象還有什麼辦法?曹衝稱象還有什麼辦法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說明是在古代還是現代,要是現在那就太簡單啦,直接讓大象上地磅上稱就可以。當然題主問這個問題相比是說在古代還有什麼辦法,我能想出以下幾種。

1.把大象趕上船,測好水的刻度,然後讓人上去,最後稱重。2可以把大象趕到一個盛滿水的池子,測量出水溢出來的質量m=pv 3可以製作一個蹺蹺板一邊放大象一邊放石頭或者人平衡之後承重。 4把大象殺啦承重。 曹衝稱象還有什麼辦法,已上就是我為大家做出的回答。

相關焦點

  • 二讀《曹衝稱象》你能說出曹衝稱象的辦法怎樣,還有什麼辦法稱象
    教學內容:朗讀理解課文內容,能說出曹衝稱象的辦法好不好,自己還能想出什麼辦法來稱象。教育學生平時要多觀察事物,遇事要開動腦筋想辦法。教學過程:一、遊戲導入,複習生字,朗讀課文。(一)、開火車,摘果子。(板書:造秤稱象、秤稱象肉)2、曹操聽了態度怎麼樣?「直搖頭」什麼意思?(做個動作看看)討論:為什麼直搖頭呢?(三)、重點學習第四段,曹衝想出了什麼辦法?1、帶著問題,聽老師讀第四自然段。學用「——」把曹衝說的辦法畫出來。2、指名說說曹衝「先幹什麼,再幹什麼,最後還幹什麼?」
  • 曹衝稱象的辦法為什麼好?小學生回答服了!老師苦笑:還有藺相如
    但是,採用部編版之後,即便是小學低年級的語文考綱,也有了類似的要求,譬如人人耳熟能詳的《曹衝稱象》。這是一篇語文課本中經久不衰的經典歷史故事,不僅是現在的00後、10後學過,就連80後、70後也是記憶猶新。故事講述了曹衝想出了比官員更好的稱象辦法,最終稱出了大象的重量。告訴我們平時遇到事情應該多動腦筋,就一定能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 曹衝稱象的原理是等量代換,有沒有其他的辦法可以稱象?
    曹衝稱象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作為曹操最寵愛的兒子,向來都被當成神童的代表,遺憾的是,曹衝死得是非常早,不死的話或許後面會有無限可能。
  • 曹衝稱象,除了曹衝的方法,當時還有什麼方法能稱出大象體重
    曹衝稱象的典故,想必各位都非常的熟悉。但是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事實,如果曹衝不使用當時的稱象方法,還有沒有別的方法能夠使用,並且能夠準確的稱出大象的體重呢?首先分析曹衝稱象關於曹衝稱的這頭大象,是吳國孫權送給曹操的禮物。因為這頭大象非常的龐大,曹操之前也沒有見過這麼大的大象。大象的手臂和柱子一樣粗,但是如何才能具體地稱出這頭大象的體重呢?這給許多謀士出了一個難題。
  • 古時是如何稱象的,《曹衝稱象》學習案告訴你稱象方法
    3、通過閱讀,理解課文內容,能說出曹衝稱象的辦法好不好,自己還能想出什麼辦法來稱象。教育學生平時要多觀察事物,遇事要開動腦筋想辦法。教學重難點:1、認讀本課生字,會寫本課生字。2、通過閱讀,理解曹衝稱象的辦法,自己思考其它稱象辦法。教育學生平時要多觀察事物,遇事要開動腦筋想辦法。
  • 曹衝稱象:別人家的孩子不僅不死讀書,觀察和思考能力也很強
    提起「別人家的孩子」,便讓我想起了前段時間給孩子讀的繪本《曹衝稱象》。這個家喻戶曉的故事,不僅詮釋了曹衝的聰明睿智,還給了我這樣的啟示:別人家的孩子不僅不死讀書,而且還有很強觀察和思考能力。三國的時候,吳國的孫權送給曹操一頭大象。
  • 6歲稱象的曹衝,為何13歲就離奇去世,是天妒英才還是有人陷害?
    有一次,孫權不知道從哪裡弄來了一頭大象,就把獻給了曹操,曹操看到這頭「巨無霸」,心裡犯了嘀咕,就想知道這頭大象究竟有多重,但是在當時,沒有什麼稱具能稱其如此之重的大象,曹操就問群臣誰有辦法能稱出大象的體重。
  • 「曹衝稱象」的方法反映了什麼原理?
    說到大象,不得不說我們古代的一個神通,來自「曹衝稱象「,大家應該並不陌生。 又一次,吳國孫權送給曹操一隻大象,曹操十分高興,大象運到許昌那天,曹操帶領文武百官和小兒子曹衝,一同去看,之後曹衝就想把大象放到船上,記下水位,然後把石頭也放到船上,等到同等水位的時候再停止放入石頭,再把石頭稱下多重,就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 面對大象,古代人怎樣稱重,請看《曹衝稱象》
    從小我就看過不少歷史典故,其中一個我最喜歡,印象最深刻的典故就是《曹衝稱象》。曹衝很小的時候就善於觀察,人人都很喜歡他。有一天,孫權給曹操送來了一頭巨象。曹操見那頭巨象身強體壯,四肢粗壯,十分罕見。當大家都在絞盡腦汁,爭執不下的時候,曹衝走了過來。他彎腰低頭靠近曹操的耳朵,輕聲細語地說了一通。只見曹操聽了點頭稱是,連連叫好。
  • 《曹衝稱象》中的曹衝 在你眼裡是什麼樣的?
    親們,今天分享《曹衝稱象》這一這是一篇寫人的小故事,通過故事能用積累的詞語說一說,你眼中 的曹衝。對文本要進行淺顯的分析。引導孩子學習積累文本中的詞彙。3、理解課文內容,說出曹衝稱象的方法和步驟。這是課文的難點。首先來看課文重要求認識的二類生字。姓曹 官員 四根 議論 重量 砍樹 畫線 為止 一類生字有10個,要求會寫會認,能準確運用。例如在默寫古詩或者看圖寫話中能準確寫出來。
  • 曹衝稱象和阿基米德浮力定律哪個更早?
    大家應該都知道曹衝稱象和阿基米德浮力定律吧,二者都是利用「排水」這一原理進行測量。那麼二者發生的時間誰前誰後呢? 曹衝(196年-208年5月甲戌),字倉舒,東漢末年人物,曹操和環夫人之子。從小聰明仁愛,與眾不同,深受曹操喜愛。曹操幾次對群臣誇耀他,有讓他繼嗣之意。
  • 遇到「曹衝稱象」,你還有什麼好對策嗎?這本書幫你找到答案
    曹操就問了:「有誰能夠稱出這頭大象的重量嗎?」有人說製作一個大稱,有人說把大象切成小塊一個個稱……曹操才7歲的兒子曹衝大聲地說:「我有個好辦法,就是將大象趕到船上,沿著船身在船舷上劃線;再把大象趕到陸地,給船上裝石頭,直到船身下沉到剛才所劃線的位置,再將這些石頭一個個稱重。石頭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 從6歲曹衝稱象說到石英砂過濾器的裝填量計算
    70後的小時候都學過《曹衝稱象》這個文章,文章講的是:曹衝長到五六歲的時候,知識和判斷能力所達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成人(如一個成年人)。有一次,孫權送來了一頭巨象,曹操想知道這象的重量,詢問屬下,都不能說出稱象的辦法。
  • 本期推薦丨曹衝稱象 <宋丹丹:要把大象稱體重,總共有幾步?>
    小盆友們,大家晚上好~歡迎收聽樂音堂童話家族的童話故事,本期將要推送的童話故事是《曹衝稱象》本期講的故事叫做《曹衝稱象》,說的就是古代的一位神童——曹衝,他因為做了一件別人做不到的事,就是把外國使者送來的大象滴體重給稱出來啦!······
  • 曹衝稱象的地方是在河北,那個地方為何會有大象存在,大象哪來的
    曹衝稱象的地方是在河北,那個地方為何會有大象存在,大象哪來的曹衝是我國史書上記載最著名的神童之一,而「曹衝稱象」的故事正是表現其為「神童」的代表性事件,而這個事件被記載在正史《三國志》中。史料記載,曹衝稱象的地點是在「毛象坡」,據現代專家的實地考證,這毛象坡是在河北省臨漳縣一帶,所以「毛象坡」這個名字的由來都可能與此事有關,當時曹操統治的範圍是在北方,那麼問題來了,河北地區哪來的大象?我不妨回憶一下曹衝稱象時候的整個過程,起初,這是孫權送給曹操的,曹操的人,包括他自己,從來沒有見過大象,所以他們很好奇。
  • 曹衝稱象的故事流傳千古,為什麼聰慧的他十三歲就離奇去世了?
    「曹衝稱象」的故事流傳千古,曹衝從小聰慧伶俐,是曹操最疼愛的兒子之一,很可惜年僅十三歲就離奇去世。曹衝是曹操與環夫人之子,環夫人為曹操生下了三個兒子,除了曹衝,還有燕王曹宇、彭城王曹據。關於曹衝,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他童年稱相,顯示出了他和自己年齡不符的智慧,實際上關於曹衝稱象這一典故,後世很多史學家都表示了質疑,要知道,亞洲象是熱帶動物,而孫權直到建安十五年(210年)才派步騭出任交州(古代嶺南地區,包括越南北部)刺史,當時割據交州的士燮兄弟為奉承東吳,才會在此後進攻亞洲象以做賞玩之物,而曹衝早在建安十三年(208年
  • 希臘面試官「如果你是曹衝怎麼稱象」,90後三本生為國爭光!
    面試官問過常規問題後,突然問:「我們公司需要招聘懂中國文化的職員,所以,問一道假設題,如果你是曹衝,排除曹衝用木船和石塊稱大象體重的方法,你還有其他方法嗎?」第一位應聘的是歐洲人,顯然很驚訝這道題,很快就很自信地說,我不認識曹衝,我也不想學習曹衝,對我們美國人來講,可以有一百種稱大象的辦法。比如,最簡單的,可以用先進的電子地磅,一秒鐘就稱出來了。
  • 「曹衝稱象」與「阿基米德稱王冠」
    照我們今人想,墨子只要再多做幾次實驗,精確一點兒,對比一下,計算一下,公式不就出來了嗎?可惜中國人對數學關係式不大在乎。從整體說,中國人對自然科學就不重視,發現一個定律又能如何?誰把你當回事了?由此可知,即使當年曹衝真的研究出了浮力定律,也決不會興奮得光著屁股滿街亂跑,說不定還得挨他爹一頓臭罵,因為曹衝正是曹操培養的未來太子,還指望他「治國平天下」呢,浮力定律對「平天下」有什麼用?可惜曹衝少年早殤,沒接上班,只留下一段稱象的故事。
  • 犀牛稱體重 借鑑「曹衝稱象」
    給犀牛「小塊頭」稱重,工作人員借鑑的是「曹衝稱象」的典故。「小塊頭」在食物引誘下,走上了經過偽裝的巨型蹺蹺板的一端。另一端的工作人員則輕手輕腳地往皮卡車上搬運沙袋。待蹺蹺板平衡後,工作人員開始計算沙袋、皮卡車和工作人員的重量。得出結果,「小塊頭」重2700公斤。 亞洲黑熊對蜂蜜完全沒有抵抗力。
  • 曹衝為什麼沒有發現「浮力定律」
    你們誰有辦法稱一稱?」曹衝稱象魏國的謀臣武士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一個辦法來,想了許多辦法,可是一個也行不通否則,如果事情發展到發現王冠之謎就結束的話,或許我們也只是得到了類似「曹衝稱象」這樣的一個故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