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曹衝稱象」,你還有什麼好對策嗎?這本書幫你找到答案

2021-01-21 紫媽育兒

話說三國時期,有人送曹操一頭大象,興奮的曹操就帶著兒子和大臣們一起去後花園看。

大家都是第一回看到大象,驚訝地發現大象居然如此龐大,它的身子像一堵城牆,四條腿像四根粗粗的大柱子。大家火熱地議論著:「這麼一個龐然大物,到底有多重呢?」

曹操就問了:「有誰能夠稱出這頭大象的重量嗎?」

有人說製作一個大稱,有人說把大象切成小塊一個個稱……

曹操才7歲的兒子曹衝大聲地說:「我有個好辦法,就是將大象趕到船上,沿著船身在船舷上劃線;再把大象趕到陸地,給船上裝石頭,直到船身下沉到剛才所劃線的位置,再將這些石頭一個個稱重。石頭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曹操聽了之後很是高興,就叫人按照曹衝說的方法去做,最後果然稱出了大象的重量。

確實如此,在生活中,我們遇到問題的時候,要認真想清楚問題到底要問的是什麼,再去深入思考解決問題的隱性邏輯,就可以迅速高效地解決問題。

試問,假如我們在生活中遇到曹衝稱象這樣的問題,我們應該怎麼辦呢,你想過嗎?比如以下幾個問題:

為什麼工資漲了,我們卻還想要跳槽呢?為什麼積累的經驗越多,我們越不容易進行選擇呢?為什麼我們的大腦,越聰明卻越容易陷入僵局呢?

想要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就需要我們最快速地切換我們的思維方式,找到問題背後所存在的隱形邏輯,進而讓我們做出更合適的選擇和應對。

德國的卡爾·諾頓所寫的《隱性邏輯》這本書,會為我們仔細介紹如何去搞清楚各種套路背後所深藏的隱性邏輯。

當我們深入思考的時候,大腦常常使用的是熟悉的思考模式,甚至很有可能掉入到我們的思維陷阱之中,只有深入了解我們大腦思考的原理,熟悉我們在思考中可能會遇到的各種思維陷阱,正確地運用思維工具,才能夠正確高效地進行思考。

首先,為什麼工資漲了,我們還是要跳槽呢?

當我們接收到外界信息之後,常常會對它作出正面或者負面的評價,這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們的價值取向,這就是框架效應。

我們在過去時間裡所建立的框架模式,會持續地影響到我們的思考方式和決定,比如在跳槽這件事上,框架效應就起到一個巨大的作用。

假如,你的月工資漲了1000元,你是不是還要選擇去跳槽呢?

現在可能存在兩種情況:

第一種,是其實你本來就沒指望了,但是突然之間老闆給你的月工資上漲了1000元;

第二種,是最近你希望月薪能漲2000元,但是老闆最後才給你漲了1000元。

客觀的說,這兩種情況下,我們的月薪都漲了1000元了,不過在情況一中,我們本來就沒有指望要漲工資,所以老闆突然之間漲了工資真是意外之喜;

而情況二中,我們已經設置了一個框架——想要漲2000元,可是老闆才給漲了1000元,是不是很失落呀?

因此,處在不同的情況中,我們的感覺也會不同。

情況一,我們會覺得喜出望外,非常開心,因為我們的工資漲了1000元,就不想跳槽了。

情況二,因為我們只漲了1000,而我們之前是希望能漲2000元,現在漲了的工資與我們的期望還有差距,所以我們肯定想要跳槽了!

所以說,當我們面臨兩個或者更多選擇的時候,我們可以把這些選擇放在一起,用正面的和負面的框架分別表達一次,仔細找出兩者之間的區別,然後再進行判斷和決定。

這樣,我們才能做出更好的判斷和選擇,進而更好地應對各種問題或困難。

其次,為什麼我們積累的經驗越多,就越不容易做出選擇呢?

這往往是因為,我們常常喜歡用過去所獲得的經驗,去判斷現在或者將來遇到的問題。

比如,同事小李因為之前在一個項目中因為失誤導致公司損失很大,讓領導認為他不適合目前的工作崗位,因此決定給他換個崗位。

其實,小李上次工作出了紕漏,是有客觀原因的,可是這件事已經給領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次再也不會讓他做類似的事情了。

在單位越過心裡越難受的小李,無奈之下只好辭職到另外一家單位。

在新單位裡,老總非常賞識小李,派他去做類似的項目,這次,他非常快速高效的完成了這個項目,讓所有的人都刮目相看。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當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都喜歡用以前積累的經驗,去思考和解決問題

不過,這些老經驗有可能會讓我們做出錯誤的選擇,或者錯失更好的辦法。

那麼,如何避免這種思維定勢呢?建議我們都要主動去思考遇到問題的解決方法,大膽假設、小心求證,而不是直接用過去的老辦法、老思路去看待問題並解決問題,這樣就能跳出我們的思維陷阱了。

這裡還有一個小技巧,就是發呆凝視。

這個發呆凝視,可不是讓我們天馬行空地去做白日夢,而是讓我們閉上眼睛或者凝視一個地方進行深入思考,集中注意力去做這件事,相信很快就會感受到那非凡的效果的!

最後,為什麼人越聰明,就越容易陷入僵局呢?

這是因為在解決問題的時候,越聰明的人大多越容易疲勞過度。更聰明的大腦,其工作記憶容量越大,所以在處理更複雜問題人物的時候,就像尾大不掉的巨型野獸一樣,更不容易挪騰,思考問題效果就沒有想像中的更快速高效了。

一般情況下,工作記憶容量越小的人,掌握的資源越少,更容易在各種規則講究中自由切換,因此也能夠更快地走出僵局作出決定。

而那些工作記憶量更大的人,可以關注更多的信息,能夠想得更多更遠,他們往往著眼於高處和遠處,要在心裡作出許多假設,並將每一個假設都推演出結果,然後再作出決定付諸行動。

所以說,越聰明的人,越容易陷入思考的僵局,就像一個人戴了3塊手錶,需要看時間的時候,他發現每個手錶都顯示了不同的時間,那麼到底應該以哪個時間為準,這就成了一個大問題了。

想要預防陷入思考的僵局,我們就要輕裝上陣,扔掉自己工作記憶區內的那些荷載,比如可以在開始思考之前,先花時間將自己的恐懼或顧慮用筆寫下來。這種將可能造成心理壓力的因素先排除出來,就能夠高效地提高我們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效率。

磨刀不誤砍材工,我們可一定要先專注地排除那些不利因素哦!

綜上所述,《隱性邏輯》這本書深入淺出地為我們介紹了隱性邏輯的定義和如何尋找問題的隱性邏輯,再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可以先仔細觀察問題的隱性邏輯,再深入思考其內在的聯繫,最後找出解決之道。

我是【一享書香】,接下來我將持續更新更多更優質的內容給大家,歡迎關注我呀~

相關焦點

  • 曹衝稱象還有什麼好辦法嗎?
    曹衝稱象的故事流傳至今,是家喻戶曉的典故,這也表現了曹衝的聰明才智,所以稱為曹操最疼愛的兒子也是有原因的。經專家實地考證,曹衝稱象地點在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城西崗村一帶。曹衝長到五六歲的時候,知識和判斷能力所達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成人(如一個成年人).有一次,孫權送來了一頭巨象,曹操想知道這象的重量,詢問屬下,都不能說出稱象的辦法.曹衝說:「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達到的地方做上記號,再讓船裝載其他東西(當水面也達到記號的時候),稱一下這些東西,那麼比較下(東西的總質量差不多等於大象的質量)就能知道了.」曹操聽了很高興,馬上照這個辦法做了。
  • 二讀《曹衝稱象》你能說出曹衝稱象的辦法怎樣,還有什麼辦法稱象
    教學內容:朗讀理解課文內容,能說出曹衝稱象的辦法好不好,自己還能想出什麼辦法來稱象。教育學生平時要多觀察事物,遇事要開動腦筋想辦法。教學過程:一、遊戲導入,複習生字,朗讀課文。(一)、開火車,摘果子。3、按稱象步驟用…畫出有關動詞(1)匯報(隨機板書:趕、看、畫、牽、裝、稱)(2)提問:這些動詞可以顛倒順序嗎?為什麼?(作者用這些動詞準確、具體地寫出稱象步驟和方法。)(3)用掛圖(課件)或實驗演示曹衝稱象過程。
  • 曹衝稱象,除了曹衝的方法,當時還有什麼方法能稱出大象體重
    曹衝稱象的典故,想必各位都非常的熟悉。但是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事實,如果曹衝不使用當時的稱象方法,還有沒有別的方法能夠使用,並且能夠準確的稱出大象的體重呢?首先分析曹衝稱象關於曹衝稱的這頭大象,是吳國孫權送給曹操的禮物。因為這頭大象非常的龐大,曹操之前也沒有見過這麼大的大象。大象的手臂和柱子一樣粗,但是如何才能具體地稱出這頭大象的體重呢?這給許多謀士出了一個難題。
  • 古時是如何稱象的,《曹衝稱象》學習案告訴你稱象方法
    3、通過閱讀,理解課文內容,能說出曹衝稱象的辦法好不好,自己還能想出什麼辦法來稱象。教育學生平時要多觀察事物,遇事要開動腦筋想辦法。教學重難點:1、認讀本課生字,會寫本課生字。2、通過閱讀,理解曹衝稱象的辦法,自己思考其它稱象辦法。教育學生平時要多觀察事物,遇事要開動腦筋想辦法。
  • 《曹衝稱象》中的曹衝 在你眼裡是什麼樣的?
    親們,今天分享《曹衝稱象》這一這是一篇寫人的小故事,通過故事能用積累的詞語說一說,你眼中 的曹衝。對文本要進行淺顯的分析。引導孩子學習積累文本中的詞彙。這一課的學習目標1.會認識「曹 員 根 議論 重 砍 線 止 量 」10個生字,能口頭組詞,在看圖寫話中能夠準確運用。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不唱讀。讀準字音。3、理解課文內容,說出曹衝稱象的方法和步驟。這是課文的難點。首先來看課文重要求認識的二類生字。
  • 曹衝稱象的辦法為什麼好?小學生回答服了!老師苦笑:還有藺相如
    但是,採用部編版之後,即便是小學低年級的語文考綱,也有了類似的要求,譬如人人耳熟能詳的《曹衝稱象》。這是一篇語文課本中經久不衰的經典歷史故事,不僅是現在的00後、10後學過,就連80後、70後也是記憶猶新。故事講述了曹衝想出了比官員更好的稱象辦法,最終稱出了大象的重量。告訴我們平時遇到事情應該多動腦筋,就一定能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 曹衝稱象:別人家的孩子不僅不死讀書,觀察和思考能力也很強
    提起「別人家的孩子」,便讓我想起了前段時間給孩子讀的繪本《曹衝稱象》。這個家喻戶曉的故事,不僅詮釋了曹衝的聰明睿智,還給了我這樣的啟示:別人家的孩子不僅不死讀書,而且還有很強觀察和思考能力。三國的時候,吳國的孫權送給曹操一頭大象。
  • 「曹衝稱象」與「阿基米德稱王冠」
    古希臘人遇到一個問題,不是就事論事,而是要一直窮追下去,依靠邏輯推理推出抽象的規律。「找規律」是西方人的最愛,經常為此著迷到了瘋狂地步。比如阿基米德,不光發現了浮力定律,而且還發現了槓桿定律。他看到古代奴隸利用槓桿翹石塊,小力量居然能夠抬起大重量,當時人們都以為這是「魔性」,但阿基米德經過仔細研究,實驗,發現只有當力臂比重臂長時,小力量才抬起大重量,而且力臂越長,能抬起的重量越大,而且能計算出它們之間是成正比的,最後終於總結出了槓桿定律。阿基米得據此提出了一句驚人名言:「只要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翹起地球!」這個思想就攀上了理論的高峰。
  • 曹衝稱象的原理是等量代換,有沒有其他的辦法可以稱象?
    曹衝稱象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作為曹操最寵愛的兒子,向來都被當成神童的代表,遺憾的是,曹衝死得是非常早,不死的話或許後面會有無限可能。
  • 希臘面試官「如果你是曹衝怎麼稱象」,90後三本生為國爭光!
    面試官問過常規問題後,突然問:「我們公司需要招聘懂中國文化的職員,所以,問一道假設題,如果你是曹衝,排除曹衝用木船和石塊稱大象體重的方法,你還有其他方法嗎?」第一位應聘的是歐洲人,顯然很驚訝這道題,很快就很自信地說,我不認識曹衝,我也不想學習曹衝,對我們美國人來講,可以有一百種稱大象的辦法。比如,最簡單的,可以用先進的電子地磅,一秒鐘就稱出來了。
  • 「曹衝稱象」的方法反映了什麼原理?
    說到大象,不得不說我們古代的一個神通,來自「曹衝稱象「,大家應該並不陌生。 又一次,吳國孫權送給曹操一隻大象,曹操十分高興,大象運到許昌那天,曹操帶領文武百官和小兒子曹衝,一同去看,之後曹衝就想把大象放到船上,記下水位,然後把石頭也放到船上,等到同等水位的時候再停止放入石頭,再把石頭稱下多重,就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 面對大象,古代人怎樣稱重,請看《曹衝稱象》
    從小我就看過不少歷史典故,其中一個我最喜歡,印象最深刻的典故就是《曹衝稱象》。曹衝很小的時候就善於觀察,人人都很喜歡他。有一天,孫權給曹操送來了一頭巨象。曹操見那頭巨象身強體壯,四肢粗壯,十分罕見。為了想知道這頭巨象的重量,曹操特地聚集了眾大臣一起來商議,大臣們紛紛各抒己見,有的說:「拿個稱來稱一下。」有的就說:「這要造個多大的稱,還是把它宰了切成塊兒稱吧」。當大家都在絞盡腦汁,爭執不下的時候,曹衝走了過來。他彎腰低頭靠近曹操的耳朵,輕聲細語地說了一通。只見曹操聽了點頭稱是,連連叫好。
  • 曹衝稱象的地方是在河北,那個地方為何會有大象存在,大象哪來的
    曹衝稱象的地方是在河北,那個地方為何會有大象存在,大象哪來的曹衝是我國史書上記載最著名的神童之一,而「曹衝稱象」的故事正是表現其為「神童」的代表性事件,而這個事件被記載在正史《三國志》中。史料記載,曹衝稱象的地點是在「毛象坡」,據現代專家的實地考證,這毛象坡是在河北省臨漳縣一帶,所以「毛象坡」這個名字的由來都可能與此事有關,當時曹操統治的範圍是在北方,那麼問題來了,河北地區哪來的大象?我不妨回憶一下曹衝稱象時候的整個過程,起初,這是孫權送給曹操的,曹操的人,包括他自己,從來沒有見過大象,所以他們很好奇。
  • 6歲稱象的曹衝,為何13歲就離奇去世,是天妒英才還是有人陷害?
    曹衝的名氣始自曹衝稱象,而我們能想到的,似乎也只有這一件事,這也不怪我們,實在是因為曹衝自己不爭氣,因為他死得很早,還沒來及有所建樹,就一命嗚呼了。 那麼問題就來了,6歲稱象的曹衝,為何13歲就離奇去世,他究竟是怎麼死的,是天妒英才還是有人陷害? 說此之前,我們還得先說說曹衝稱象的故事。
  • 曹衝稱象的故事流傳千古,為什麼聰慧的他十三歲就離奇去世了?
    「曹衝稱象」的故事流傳千古,曹衝從小聰慧伶俐,是曹操最疼愛的兒子之一,很可惜年僅十三歲就離奇去世。曹衝是曹操與環夫人之子,環夫人為曹操生下了三個兒子,除了曹衝,還有燕王曹宇、彭城王曹據。關於曹衝,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他童年稱相,顯示出了他和自己年齡不符的智慧,實際上關於曹衝稱象這一典故,後世很多史學家都表示了質疑,要知道,亞洲象是熱帶動物,而孫權直到建安十五年(210年)才派步騭出任交州(古代嶺南地區,包括越南北部)刺史,當時割據交州的士燮兄弟為奉承東吳,才會在此後進攻亞洲象以做賞玩之物,而曹衝早在建安十三年(208年
  • 曹衝稱象和阿基米德浮力定律哪個更早?
    大家應該都知道曹衝稱象和阿基米德浮力定律吧,二者都是利用「排水」這一原理進行測量。那麼二者發生的時間誰前誰後呢? 曹衝(196年-208年5月甲戌),字倉舒,東漢末年人物,曹操和環夫人之子。從小聰明仁愛,與眾不同,深受曹操喜愛。曹操幾次對群臣誇耀他,有讓他繼嗣之意。
  • 本期推薦丨曹衝稱象 <宋丹丹:要把大象稱體重,總共有幾步?>
    小盆友們,大家晚上好~歡迎收聽樂音堂童話家族的童話故事,本期將要推送的童話故事是《曹衝稱象》本期講的故事叫做《曹衝稱象》,說的就是古代的一位神童——曹衝,他因為做了一件別人做不到的事,就是把外國使者送來的大象滴體重給稱出來啦!······
  • 曹衝6歲稱象,古代名人如何培養孩子的?這5種做法值得你借鑑
    古代的神童很多,在這簡單的列舉幾個。 甘羅拜相 曹衝是曹操最小的兒子。
  • 從6歲曹衝稱象說到石英砂過濾器的裝填量計算
    70後的小時候都學過《曹衝稱象》這個文章,文章講的是:曹衝長到五六歲的時候,知識和判斷能力所達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成人(如一個成年人)。有一次,孫權送來了一頭巨象,曹操想知道這象的重量,詢問屬下,都不能說出稱象的辦法。
  • 面試官:「如果你是曹衝,你有別的辦法稱象嗎?」她的回答很機智
    佳佳是一位二本畢業生,在面試過程中,一位面試官說:「如果你是曹衝,你還有別的方法可以稱出大象的體重嗎?」佳佳笑著回答說:「我國古代小神童曹衝利用了古希臘阿基米德的浮力原理。阿基米德當年要洗澡,邁進浴盆裡時,發現水盆的水面上升了,從而發現了浮力原理。曹操自覺不自覺地利用了這一原理,曹操的這種方法最簡單成本最低,在當時現有條件下,這已經是最好的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