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衝稱象,除了曹衝的方法,當時還有什麼方法能稱出大象體重

2021-01-19 眾推風雲榜號



孟子: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歡迎點擊底部 閱讀原文 來發現和探索更多眾推內容吧!


三國時期發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雖然有一些戰爭,包括赤壁之戰,巨鹿之戰等等,也包括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但是正是因為歷史的原因,也形成了很多典故。一些成語典故,也走入今天每一位同學的教科書中。

曹衝稱象的典故,想必各位都非常的熟悉。但是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事實,如果曹衝不使用當時的稱象方法,還有沒有別的方法能夠使用,並且能夠準確的稱出大象的體重呢?

首先分析曹衝稱象

關於曹衝稱的這頭大象,是吳國孫權送給曹操的禮物。因為這頭大象非常的龐大,曹操之前也沒有見過這麼大的大象。大象的手臂和柱子一樣粗,但是如何才能具體地稱出這頭大象的體重呢?這給許多謀士出了一個難題。

當時有很多人都表達了自己的想法,比如說用一個巨大的秤去稱,但是事實上哪裡存在這樣大的稱!難道要將大象宰殺之後,進行稱重嗎?當然是萬萬不可以的。這個時候一個小孩兒的說辭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這個人就是曹衝。他說他可以準確的稱出大象的體重。當時很多人都不能夠相信,認為一個小小的孩子一定是在開玩笑。但是曹衝卻在曹操的耳邊說了自己的想法,隨即曹操和眾人說:「走,我們一起去河邊」。


一行人來到河邊,這時候的河邊停留著一條船。各位大臣看到這樣的情況,也都面面相覷,不知道這個孩子要採取什麼樣的方法。曹衝首先做的是將大象引到船上,在大象與水平面比較穩定之後,在船身處做一個標記。然後再將大象引到岸邊,此刻向船中裝入石頭。大大小小的石頭被裝入船中,小船也一點點的下沉。直至達到曾經所做標記處,曹衝下達命令讓工人停止裝石頭。這時只要稱出中的石頭的重量,即可得出大象的重量。

各位大臣看到這裡,也分分了解到了曹衝的方法,也不得不拍手稱讚。在得到大象的重量之後,曹操也哈哈大笑,並看向自己的大臣們,表示出自己的得意,並且稱這些大人都不如他自己的小兒子。


大家都為曹衝的智慧所折服,因為這些方法他們都沒有想到。就是這位年紀比較小的孩子,利用了物理原理,解決了當時許多大人都無法解決的問題。當然這個典故一直被流傳至今,也有他自己的道理,這也是為什麼曹操最喜愛他這個兒子的原因。仔細想來,哪一位父親不喜歡優秀的兒子呢?更何況還是比較驕傲的曹操。

雖然那個時候阿基米德的浮力原理在幾百年後才被發明出來,但是事實上曹衝利用的方法還是屬於等量替換的方法。利用石頭的重量與大象的重量進行替換,最終得到自己滿意的答案。那麼除了曹衝想到的這個方法,在當時的古代社會,還能採取什麼其他的方法,準確的稱出大象的重量嗎?


利用槓桿原理

當然還有別的方法可以使用,首先我們可以選擇一個巨大的翹板,利用槓桿原理進行稱重。當然操作步驟也非常的簡單,將大象放在翹板的一端,然後另一端站上人。隨著人的數量的增加,在達到一定的數量之後,使整個翹板保持平衡。因為每個人的重量不一樣,如果出現了人的體重大於大象的體重,那麼這個時候換體重輕的人既可。

此時我們只需計算出另一端人的總體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其實這樣的方法和曹衝的稱象方法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但是也未嘗不是一種很巧妙的手段。同樣的,這樣的辦法也適用於科技發展的今天。


利用水池

除此之外,這裡個人給大家提供另一個方法。我們也可以將大象放入一個巨大的水池中,利用阿基米德浮力原理。因為大象進入水池和離開水池,一定會使一部分水溢出來,這時候我們只要計算出大象離開水池時,溢出的那部分水的重量,便可以計算出大象的體重。

當然如果以上方式都沒有想到,那麼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就是將大象進行宰殺。這樣將大象肉放在秤上一塊兒一塊兒進行稱量,也能得到最後的答案。當然,無論是什麼樣的方式都不能選擇這一種,雖然最直觀,但是也缺乏智慧。所以這樣的典故也告訴我們,當我們遇到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充分的利用自己的智慧以及我們身邊的一些有利條件,幫助我們把不利的因素變為最有利的因素。

放在今天的課本裡,曹衝稱象的這一典故用來告訴每一位孩子,要充分利用智慧這一道理,學會利用矛盾,解決矛盾。遇到事情的時候一定要學會觀察,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解決問題。當然這一典故也是每一位孩子很好的啟蒙故事。

當然,如果把這頭大象放在科技發達的今天,可以供我們採取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說大型的電子地磅,這很容易就能稱出大象的重量。但是畢竟當時是在古代,我們可以利用的條件非常的有限。只有充分發揮出自己的智慧,才能得到大象的重量。



本文資料皆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謬誤歡迎賜教。

整編:眾推風雲榜——大男孩寅申

投稿:2815074767@qq.com

歡迎投稿給我們,共同交流討論!


相關焦點

  • 二讀《曹衝稱象》你能說出曹衝稱象的辦法怎樣,還有什麼辦法稱象
    教學內容:朗讀理解課文內容,能說出曹衝稱象的辦法好不好,自己還能想出什麼辦法來稱象。教育學生平時要多觀察事物,遇事要開動腦筋想辦法。教學過程:一、遊戲導入,複習生字,朗讀課文。(一)、開火車,摘果子。二、分段學習課文內容(一)、讀文第一二自然段,體會稱大象的難度1、為什麼稱象?2、找出描寫大象的語句。(有高又大、像……像……)3、官員們議論什麼?「到底」什麼意思?指導感情朗讀,讀出大象的重和很想知道。(二)、學習第三自然段1、官員們想出了哪些稱象方法?
  • 本期推薦丨曹衝稱象 <宋丹丹:要把大象稱體重,總共有幾步?>
    本期講的故事叫做《曹衝稱象》,說的就是古代的一位神童——曹衝,他因為做了一件別人做不到的事,就是把外國使者送來的大象滴體重給稱出來啦!······哼,稱體重不難,小盆友們自己跳到電子秤上,電子秤就會告訴你體重是多少。但是呢~古代只有普通的秤砣,但是呢,當時的秤砣只能稱人能拎起來的重量,大象那麼重,誰能拎起它來嘛!你們說,用一般的方法能稱出來嘛!
  • 「曹衝稱象」的方法反映了什麼原理?
    通常叫做大象,顧名思義,體型非常的巨大,是目前陸地上最大的哺乳動物,屬於長鼻目。 大象是現存世界上最大的陸地棲息群居性哺乳動物,通常以家族為單位活動。 大象的皮層很厚,但是皮層皺褶間的皮膚很薄,因此常用泥土浴的方式防止被蚊蟲叮咬。
  • 曹衝稱象還有什麼好辦法嗎?
    曹衝稱象的故事流傳至今,是家喻戶曉的典故,這也表現了曹衝的聰明才智,所以稱為曹操最疼愛的兒子也是有原因的。經專家實地考證,曹衝稱象地點在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城西崗村一帶。曹衝長到五六歲的時候,知識和判斷能力所達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成人(如一個成年人).有一次,孫權送來了一頭巨象,曹操想知道這象的重量,詢問屬下,都不能說出稱象的辦法.曹衝說:「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達到的地方做上記號,再讓船裝載其他東西(當水面也達到記號的時候),稱一下這些東西,那麼比較下(東西的總質量差不多等於大象的質量)就能知道了.」曹操聽了很高興,馬上照這個辦法做了。
  • 曹衝稱象的原理是等量代換,有沒有其他的辦法可以稱象?
    曹衝稱象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作為曹操最寵愛的兒子,向來都被當成神童的代表,遺憾的是,曹衝死得是非常早,不死的話或許後面會有無限可能。
  • 面對大象,古代人怎樣稱重,請看《曹衝稱象》
    從小我就看過不少歷史典故,其中一個我最喜歡,印象最深刻的典故就是《曹衝稱象》。曹衝很小的時候就善於觀察,人人都很喜歡他。有一天,孫權給曹操送來了一頭巨象。曹操見那頭巨象身強體壯,四肢粗壯,十分罕見。為了想知道這頭巨象的重量,曹操特地聚集了眾大臣一起來商議,大臣們紛紛各抒己見,有的說:「拿個稱來稱一下。」有的就說:「這要造個多大的稱,還是把它宰了切成塊兒稱吧」。當大家都在絞盡腦汁,爭執不下的時候,曹衝走了過來。他彎腰低頭靠近曹操的耳朵,輕聲細語地說了一通。只見曹操聽了點頭稱是,連連叫好。
  • 《曹衝稱象》中的曹衝 在你眼裡是什麼樣的?
    親們,今天分享《曹衝稱象》這一這是一篇寫人的小故事,通過故事能用積累的詞語說一說,你眼中 的曹衝。對文本要進行淺顯的分析。引導孩子學習積累文本中的詞彙。這一課的學習目標1.會認識「曹 員 根 議論 重 砍 線 止 量 」10個生字,能口頭組詞,在看圖寫話中能夠準確運用。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不唱讀。讀準字音。3、理解課文內容,說出曹衝稱象的方法和步驟。這是課文的難點。首先來看課文重要求認識的二類生字。
  • 曹衝稱象和阿基米德浮力定律哪個更早?
    大家應該都知道曹衝稱象和阿基米德浮力定律吧,二者都是利用「排水」這一原理進行測量。那麼二者發生的時間誰前誰後呢? 曹衝(196年-208年5月甲戌),字倉舒,東漢末年人物,曹操和環夫人之子。從小聰明仁愛,與眾不同,深受曹操喜愛。曹操幾次對群臣誇耀他,有讓他繼嗣之意。
  • 曹衝能想出稱象的方法,真是因為他是神童?他不過是多讀了些書!
    在三國時期,曾流傳著很多膾炙人口的小故事,而曹衝稱象就是其中的一個。說的是當時吳國孫權為討曹操歡心,特意送給曹操一隻大象,曹操十分高興。在大象運到許昌那天,曹操帶領文武百官和小兒子曹衝一同去看。這是曹操第一次親眼目睹大象,自然感到十分新奇,由於大象體格巨大,一時間曹操生出了一個疑惑,於是他向左右詢問,看誰能稱出大象的重量來。但當場的文武百官,竟然沒有一個人能想出什麼辦法來,倒是曹操的兒子,年僅六歲的曹衝想到了一個辦法,他認為把象安放到大船上,大船受重吃水後,在水面所達到的地方做上記號,再讓船裝載其它東西,隨後稱一下這些東西,兩者一比較,就能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 6歲稱象的曹衝,為何13歲就離奇去世,是天妒英才還是有人陷害?
    曹衝的名氣始自曹衝稱象,而我們能想到的,似乎也只有這一件事,這也不怪我們,實在是因為曹衝自己不爭氣,因為他死得很早,還沒來及有所建樹,就一命嗚呼了。 那麼問題就來了,6歲稱象的曹衝,為何13歲就離奇去世,他究竟是怎麼死的,是天妒英才還是有人陷害? 說此之前,我們還得先說說曹衝稱象的故事。
  • 古時是如何稱象的,《曹衝稱象》學習案告訴你稱象方法
    教學目標:1、會認11個漢字:曹、稱、官、操、柱、杆、秤、宰、割、艘、舷。會寫8個漢字:衝、議、論、杆、柱、官、歲、造,及以「議論、柱子、官員、筆桿」等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通過閱讀,理解課文內容,能說出曹衝稱象的辦法好不好,自己還能想出什麼辦法來稱象。教育學生平時要多觀察事物,遇事要開動腦筋想辦法。
  • 曹衝稱象:別人家的孩子不僅不死讀書,觀察和思考能力也很強
    提起「別人家的孩子」,便讓我想起了前段時間給孩子讀的繪本《曹衝稱象》。這個家喻戶曉的故事,不僅詮釋了曹衝的聰明睿智,還給了我這樣的啟示:別人家的孩子不僅不死讀書,而且還有很強觀察和思考能力。三國的時候,吳國的孫權送給曹操一頭大象。
  • 方舟子說象棋源自印度,中國沒有大象?曹衝稱象沒大象稱的是啥?
    方舟子說象棋源自印度,中國沒有大象?曹衝稱象沒大象稱的是啥?象棋也是外國的圓?首先,說中國沒有大象是不對的。君不見,好孩子代表曹衝曾經稱過象。如果覺得曹衝的時代還不夠古老的話,聖王大舜在耕於歷山之時,曾經「象耕鳥耘」,也就是訓練大象來耕田,雖然只是傳說,但是如果沒有大象存在,傳說哪兒來的呢?現在出土的文物中,也有商王捕獵大象情景,殷墟出土的獸骨中還有大象的骨頭。曹衝稱象怎麼來的?秦漢時期犀牛和大象分布大半個中國,秦嶺以南都有,現在雲南還有大象,秦朝雲南就已經納入版圖了,中國怎麼會沒有大象。
  • 曹衝稱象的地方是在河北,那個地方為何會有大象存在,大象哪來的
    曹衝稱象的地方是在河北,那個地方為何會有大象存在,大象哪來的曹衝是我國史書上記載最著名的神童之一,而「曹衝稱象」的故事正是表現其為「神童」的代表性事件,而這個事件被記載在正史《三國志》中。史料記載,曹衝稱象的地點是在「毛象坡」,據現代專家的實地考證,這毛象坡是在河北省臨漳縣一帶,所以「毛象坡」這個名字的由來都可能與此事有關,當時曹操統治的範圍是在北方,那麼問題來了,河北地區哪來的大象?我不妨回憶一下曹衝稱象時候的整個過程,起初,這是孫權送給曹操的,曹操的人,包括他自己,從來沒有見過大象,所以他們很好奇。
  • 曹衝之所以可以稱得出大象的重量,想必是讀書讀得多吧!
    想必大傢伙小學都學過一篇叫做「曹衝稱象」的文章吧!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這個故事。話說當時東吳的老大孫權為了博取曹操的信任,特地從東南亞找了一隻大象,送給了曹操。曹操可以說高興地不行,大象運送到許昌的時候,曹操直接帶領著朝廷百官以及最小的兒子曹衝一同前去觀看大象。
  • 希臘面試官「如果你是曹衝怎麼稱象」,90後三本生為國爭光!
    面試官問過常規問題後,突然問:「我們公司需要招聘懂中國文化的職員,所以,問一道假設題,如果你是曹衝,排除曹衝用木船和石塊稱大象體重的方法,你還有其他方法嗎?」第一位應聘的是歐洲人,顯然很驚訝這道題,很快就很自信地說,我不認識曹衝,我也不想學習曹衝,對我們美國人來講,可以有一百種稱大象的辦法。比如,最簡單的,可以用先進的電子地磅,一秒鐘就稱出來了。
  • 「曹衝稱象」與「阿基米德稱王冠」
    他看到古代奴隸利用槓桿翹石塊,小力量居然能夠抬起大重量,當時人們都以為這是「魔性」,但阿基米德經過仔細研究,實驗,發現只有當力臂比重臂長時,小力量才抬起大重量,而且力臂越長,能抬起的重量越大,而且能計算出它們之間是成正比的,最後終於總結出了槓桿定律。阿基米得據此提出了一句驚人名言:「只要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翹起地球!」這個思想就攀上了理論的高峰。
  • 曹衝為什麼沒有發現「浮力定律」
    曹衝是三國時魏國的奠基人曹操的幼子。當時,曹操在許昌以丞相的名義「挾天子以令諸侯」,是中國北方的實際統治者。有一次,東吳孫權派人給曹操送了一隻大象。由於當時大家都沒有見過這種動物,因此,在大象運到許昌那天,曹操帶領文武百官前去觀看。
  • 曹衝稱象的故事流傳千古,為什麼聰慧的他十三歲就離奇去世了?
    「曹衝稱象」的故事流傳千古,曹衝從小聰慧伶俐,是曹操最疼愛的兒子之一,很可惜年僅十三歲就離奇去世。曹衝是曹操與環夫人之子,環夫人為曹操生下了三個兒子,除了曹衝,還有燕王曹宇、彭城王曹據。關於曹衝,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他童年稱相,顯示出了他和自己年齡不符的智慧,實際上關於曹衝稱象這一典故,後世很多史學家都表示了質疑,要知道,亞洲象是熱帶動物,而孫權直到建安十五年(210年)才派步騭出任交州(古代嶺南地區,包括越南北部)刺史,當時割據交州的士燮兄弟為奉承東吳,才會在此後進攻亞洲象以做賞玩之物,而曹衝早在建安十三年(208年
  • 曹衝稱象的辦法為什麼好?小學生回答服了!老師苦笑:還有藺相如
    但是,採用部編版之後,即便是小學低年級的語文考綱,也有了類似的要求,譬如人人耳熟能詳的《曹衝稱象》。這是一篇語文課本中經久不衰的經典歷史故事,不僅是現在的00後、10後學過,就連80後、70後也是記憶猶新。故事講述了曹衝想出了比官員更好的稱象辦法,最終稱出了大象的重量。告訴我們平時遇到事情應該多動腦筋,就一定能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