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介紹

2021-01-17 網易財經

2012-10-14 08:28:15 來源: 網易財經

舉報

諾貝爾獎是以瑞典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1833-1896) 的部分遺產作為基金創立的。諾貝爾獎包括金質獎章、證書和獎金支票。

諾貝爾生於瑞典的斯德哥爾摩。他一生致力於炸藥的研究,在硝化甘油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他不僅從事理論研究,而且進行工業實踐。他一生共獲得技術發明專利355項,並在歐美等五大洲20個國家開設了約100家公司和工廠,積累了巨額財富。

1896年12月10日,諾貝爾在義大利逝世。逝世的前一年,他留下了遺囑。在遺囑中他提出,將部分遺產(920萬美元)作為基金,以其利息分設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文學及和平5種獎金,授予世界各國在這些領域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學者。

據此,1900年6月瑞典政府批准設置了諾貝爾基金會,並於次年諾貝爾逝世5周年紀念日,即1901年12月10日首次頒發諾貝爾獎。自此以後,除因戰時中斷外,每年的這一天分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和挪威首都奧斯陸舉行隆重授獎儀式。

1968年瑞典中央銀行於建行300周年之際,提供資金增設諾貝爾經濟獎(全稱為「瑞典中央銀行紀念阿爾弗雷德·伯恩德·諾貝爾經濟科學獎金」,亦稱「紀念諾貝爾經濟學獎」),並於1969年開始與其他5項獎同時頒發。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評選原則是授予在經濟科學研究領域作出有重大價值貢獻的人,並優先獎勵那些早期作出重大貢獻者。

1990年諾貝爾的一位重侄孫克勞斯·諾貝爾又提出增設諾貝爾地球獎,授予傑出的環境成就獲得者。該獎於1991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之際首次頒發。

諾貝爾獎的獎金數視基金會的收入而定,其範圍約從11000英鎊(31000美元)到30000英鎊(72000美元)。獎金的面值,由於通貨膨脹,逐年有所提高,最初約為3萬多美元,60年代為7.5萬美元,80年代達22萬多美元。金質獎章約重半鎊,內含黃金23K,獎章直徑約為6.5釐米,正面是諾貝爾的浮雕像。不同獎項、獎章的背面飾物不同。每份獲獎證書的設計也各具風採。頒獎儀式隆重而簡樸,每年出席的人數限於1500人至1800人之間,其中男士要穿燕尾服或民族服裝,女士要穿嚴肅的夜禮服,儀式中的所用白花和黃花必須從聖莫雷空運來,這意味著對知識的尊重。

本文來源:網易財經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史上最任性的諾貝爾獎得主 任性的鮑勃迪倫的個人資料介紹
    史上最任性的諾貝爾獎得主 任性的鮑勃迪倫的個人資料介紹時間:2017-04-04 15:12   來源:新浪   責任編輯:玲玲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史上最任性的諾貝爾獎得主 任性的鮑勃迪倫的個人資料介紹 此前關於鮑勃迪倫拒絕領諾貝爾文學獎的消息,少網友應該有所了解,但是這位任性的鮑勃迪倫,現在又開始領獎了?
  • 諾貝爾獎公布愛因斯坦成績單 從小就是學霸具體分數介紹
    諾貝爾獎公布愛因斯坦成績單 從小就是學霸具體分數介紹 【諾貝爾獎公布愛因斯坦成績單】據瑞士《一瞥報》報導稱,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愛因斯坦一直被謠傳高中時數學不好。
  • 諾貝爾獎第一彈:諾貝爾獎之「最」
    或許我們知道諾貝爾獎是諾貝爾在他逝世的前一年1895年,立囑將其遺產的大部分(約920萬美元)作為基金,授予世界各國在一些領域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人。或許有人會想諾貝爾獎頒獎至今已有119年的歷史,那為什麼他的獎金還沒有用完呢!
  • 諾貝爾獎,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近日,接力出版社翻譯出版了韓國科普名家李鍾鎬的「漫遊諾貝爾獎創造的世界」叢書,從日常生活角度系統介紹諾貝爾科學獎。該叢書解析諾貝爾獎的全新角度,或許能在這個冬季如「韓流」般帶來一股科學教育的清新之風。    每年的10月中旬,無一例外都會有一個備受關注的新聞焦點——在瑞典和挪威公布的五項諾貝爾獎獲獎者名單。
  • 2016年諾貝爾獎揭曉時間 諾貝爾獎有哪些獎項(附北京時間)
    自北京時間10月3日起,2016年諾貝爾獎將陸續揭曉。那麼,今年的諾貝爾獎各獎項將於何時公布獲獎結果?除了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還有哪些獎項?又有誰會獲得這一至高無上的榮譽呢?》》諾貝爾獎2016最全獲獎名單匯總(更新)資料圖:諾貝爾獎獎章2016年諾貝爾獎揭曉時間  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時間最早為:北京時間3日17時30分【獲獎者】  物理學獎揭曉時間最早為:北京時間4日17時45分【獲獎者】
  • 歷史上諾貝爾獎最大的諷刺,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獎的艱難和坎坷
    在諾貝爾獎的評選歷史中,沒有任何人的獲獎有象愛因斯坦那樣艱難曲折,充滿爭議。但是愛因斯坦並沒有因為提出了相對論而獲得諾貝爾獎。 他一生只得到一次諾貝爾獎,獎給了他一系列重要發現中的一個較小的,但也有足夠分量獲得諾貝爾獎的發現--光電效應的量子解釋。而就這一次獲獎也充滿了爭論和坎坷。
  • 那些被錯頒的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是當今科學界最令人矚目的獎項之一,表彰那些對人類做出突出貢獻的重量級科學家。不過,只要是有人參與的事情,就難免出現各種各樣的紕漏和差錯,當然諾貝爾獎也不例外。因此,專家們認為,不是愛因斯坦不夠格,而是諾貝爾獎委員會選錯了獎勵項目。自此,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最終遺憾地錯失諾貝爾物理學獎。
  • 諾貝爾獎公布日期全部確定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本年度揭曉儀式將於10月4日起陸續舉行。與去年相同,今年諾貝爾獎每項獎金仍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46萬美元)。在大獎即將揭曉之際,諾貝爾基金會再次發表公告,重申了大獎提名保密50年的規則。
  • 中國科學家:從果蠅研究向諾貝爾獎靠近
    但是對於一些中國科學家而言,小小果蠅不僅是科研生活的全部,還蘊藏著他們向諾貝爾獎靠近的希望。     正在此間舉行的「2006諾貝爾獎獲得者北京論壇」上,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教授劉力關於果蠅「視覺歸納能力」研究的最新成果引起了包括7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與會者的關注。     「果蠅作為一個重要的生物型模型,是探索生命奧秘的萬能鑰匙。」劉力這樣向新華社記者介紹。
  • 諾貝爾獎公布愛因斯坦成績單是怎麼回事 諾貝爾獎公布愛因斯坦成績...
    那麼,諾貝爾獎公布愛因斯坦成績單分數多少呢?想知道諾貝爾獎公布愛因斯坦成績單是怎麼回事,請看以下介紹。
  • 諾貝爾獎的前世今生 區圖書館推出在線展覽
    本報訊(記者曾建渝)近日,區圖書館聯合神州共享(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推出「諾貝爾獎的前世今生——諾貝爾獎得主故事展」線上展覽,感興趣的市民可進入「書香九龍」微信公眾號進行瀏覽。據了解,本次展覽主要包含「諾貝爾獎概述」和「諾貝爾獎得主故事」兩個部分。
  • 戴瓊海院士:腦科學研究是諾貝爾獎「富礦」
    本報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劍平)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院長、國務院參事戴瓊海在杭州舉行的2020生命健康未來峰會上介紹,自1906年西班牙神經組織學家拉蒙·卡哈爾獲諾貝爾獎以來,100多年中有120多項獲諾貝爾獎的研究與腦科學有關,說明全球科學界對腦科學研究特別青睞
  • 諾貝爾獎地位有多高?諾貝爾獎代表著怎樣的榮耀?
    諾貝爾獎地位有多高?諾貝爾獎代表著怎樣的榮耀?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海海,為了展現科技的魅力,以後的每一天我都將為大家放送最幹的貨,希望你們會喜歡。今天我們個大家來講一講諾貝爾獎,希望聽過以後你對科學界最榮耀的獎項有比其他人更深的了解,知道它的來歷,為什麼那麼知名,在諾貝爾獎哪些獎項的含金量最高,那麼諾貝爾獎在各種獎項的地位是最高嗎?首先我直接給大家一個答案,是的,但是為什麼呢?
  • 諾貝爾獎什麼時候頒發?諾貝爾獎頒獎過程
    諾貝爾獎獎項空缺,除了受到兩次世界大戰影響之外,還受到了諾貝爾獎組委會「寧缺毋濫」的評獎理念的影響。  該獎項於每年12月10日,即阿爾弗雷德·諾貝爾逝世周年紀念日頒發(即諾貝爾獎每年頒發一次)。諾貝爾化學獎是為了表彰前一年中在化學領域有最重要的發現或發明的人。
  • 炸藥不是諾貝爾發明的——諾貝爾獎的趣事
    隨著諾貝爾獎最後一個獎項「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發,2018年的諾貝爾獎終於全數頒發完畢。「諾貝爾獎」這個獎項我們從小聽到大,每當有人提到它時,大家總會對拿過這項殊榮的人肅然起敬。趁著諾貝爾獎剛頒完之際,今天就帶各位來了解一下,關於「諾貝爾獎」的點點滴滴。
  • 諾貝爾獎是怎樣評選的?
    這份遺囑是諾貝爾獎設立與發展的法律根基。由於其特別的由來,且在頒發機構、獎金額度、評選方式甚至公信力上都與諾貝爾獎幾乎完全一致,這一獎項也通常被稱為諾貝爾經濟學獎,並在諾貝爾基金的官方主頁上也與物理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文學獎以及和平獎並列,成為6個諾貝爾獎項之一。諾貝爾獎是怎樣嚴格依照諾貝爾本人的遺囑和《諾貝爾基金會章程》進行評選的?這樣的標準又會有些什麼爭議?按照程序進行的評選時間表裡還有什麼花絮?
  • 科學也有謬誤:諾貝爾獎的紕漏
    但行家認為,他在1936年出版的一本關於腦葉切除手術的小冊子對手術效果的介紹含有誇大不實之詞。他說手術不影響患者的智力和記憶,而事實上約有一半的患者術後有意識和行動上的障礙,如感情冷漠,行動遲緩,神經緊張,失去方向和時間感等。1952年生理學或醫學獎只授予了瓦克斯曼,這是違法的。因為早在兩年前,美國法院已作出判決,夏芝是瓦克斯曼的全面合作者,他們共同發現了鏈黴素。
  • 2018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在斯德哥爾摩舉行
    當地時間2018年12月10日,瑞典斯德哥爾摩,2018年度諾貝爾獎頒獎盛典在斯德哥爾摩音樂廳舉辦,諾貝爾獎獲得者、瑞典皇室成員與各界政要盛裝出席
  • 記者採訪30位諾貝爾獎得主 中國科學家如是說
    量子理論的出現、相對論的出現、諾貝爾獎得主給人類帶來的新能源核能和DNA雙螺旋的確定,無疑都標誌著本世紀科學的發展和變化。  中國科學院趙忠賢院士在1991年和1999年兩次去瑞典參加頒獎活動,他介紹說,總的來講諾貝爾獎所獎勵的原始性創新科技,對人類整個文明和社會進步都起了重大作用。100年來的諾貝爾科學獎的獲獎名錄,從某種角度可以說是20世紀科學發展歷程的縮影。
  • 為什麼中國人難以獲得諾貝爾獎?還有搞笑諾貝爾獎?
    這兩天諾貝爾獎相繼公布了,關於諾貝爾獎,你究竟了解多少,為什麼發了這麼多年,獎金還是沒有發完,為什麼還有一些奇怪的獎項,為什麼獎項裡沒有數學,為什麼中國人難以獲得諾貝爾獎。這麼多疑問,跟著阿貓一起了解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