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龍有七種武器,雀鱔界有七種大殺器,而鱷雀鱔就是最大最兇猛的一個!
既然有七種雀鱔,哪七種?每種長啥樣?其實我也一直很困惑,去年查了幾個晚上的文獻和網站,微博之類的總算集齊了七種雀鱔的圖片,最近又請教了幾位魚界的大神,得到沒大問題的回覆我才敢發😂,不多說了,還是直接上圖吧,如有不對的地方還請多多指教,謝謝!
七種雀鱔對比圖
既然鱷雀鱔是最大的殺器,那又有啥特別之處呢,除了兇猛好養,當然是個頭大,不然怎麼叫大殺器呢,最大的能有兩百多斤,國內也有過抓到九十斤鱷雀鱔的記錄,數十斤的倒是很常見。目前國內江河中能見個幾十斤的四大家魚往往都能上新聞,對比一下,全副武裝的鱷雀鱔在江河中那要多麼的無敵啊!
九十斤的鱷雀鱔,本圖片來自於新浪網
說到鱷雀鱔的危害,當然是吃,很能吃!能吃光棲息環境的所有魚類(當然小生境才現實),在食物不足的情況下,同類相殘對它們來說是家常便飯!在養殖水域能吃光養殖種,完成養殖戶血本無歸,在自然水域也會對水生生物趕盡殺絕,去年華南新城的錦鯉就被吃的七七八八了,雖然一般情況下鱷雀鱔不會主動攻擊人,但也不排除極端情況,還是小心為妙!
鱷雀鱔吃魚的例子
說到鱷雀鱔能不能吃的問題,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因此特意請教了一位久經考驗德高望重的水產專家兼資深的廣東吃貨,據說不好吃,鱗比較難搞,肉不多也不好吃,建議不吃。根據多路文獻記載鱷雀鱔的卵有劇毒,按照科學的精神要試試才能證實,但是大部分時候我們還是要相信已有的科學知識,千萬別為幾顆不好吃的卵送了命,也不能為了推翻科學結論奉獻終生!
鱷雀鱔卵
鱷雀鱔不僅生長速度快,其繁殖力更是驚人,養殖條件下三年即可達到性成熟,懷卵量在每千克體重5000粒以上,有的更高(不同魚,不同年齡段均不同)。鱷雀鱔在我們南方地區多個季節均越冬並達到性成熟,繁殖周期長,產卵量大,繁殖率高,一旦建立自然種群後果將不堪設想,為了減少其可能帶來的危害,有關鱷雀鱔的科普,科研和防控工作都刻不容緩!為了減少文字數量,呼籲的套路就免了😂!
本文僅供參考和娛樂,感謝老司機們帶我抓魚,感謝各路大神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