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被忽視的細胞外基質(ECM)到底在康復治療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2021-01-21 歐培德創新康復科技



什麼是細胞外基質(ECM)


多細胞生物,不僅由細胞組成,還包括分布於細胞外空間的細胞外基質(ECM)。細胞外基質(ECM)由三維網構成,除了蛋白聚糖和葡糖胺聚糖,膠原蛋白,彈力蛋白和基礎纖維之外,在這個空間裡還有毛細血管,淋巴管和神經末梢,防禦細胞和基底膜。


ECM位於上皮或者內皮細胞下層、結締組織細胞周圍,為組織、器官甚至整個機體的完整性提供力學支持和物理強度的物質。



細胞外基質(ECM)的職責


細胞外基質並非像過去認為的僅僅起惰性支持物的作用,或將細胞連接在一起,形成組織、器官,而是含有大量信號分子,積極參與控制細胞的生長,極性,形狀、遷移和代謝活動。不僅負責輸送營養物質,排除代謝終產物,同時也承擔激素控制、植物性調節、免疫防禦功能等作用。


細胞外基質(ECM)和骨骼肌


在細胞外基質組織中,代謝過程不僅僅是通過擴散來完成的,還被體內微循環所控制和影響。而細胞外基質的微循環過程基本上依賴肌肉自然震顫頻率來實現的。



當肌肉組織受傷時, 肌肉自然震顫功能受阻,淋巴管和毛細血管無法把細胞外基質中玻尿酸產生的酸性物質帶走,引發代謝受阻的同時,細胞外基質內的PH值也會隨著酸鹼失衡的環境逐漸變低,直接影響細胞產生ATP。隨著代謝受阻及細胞外基質內環境的變化,細胞外基質中廢物越來越多,並最終變成凝膠質,導致細胞無法吸收營養。人體80%的疼痛感受器存在與細胞外基質內,神經末梢會將細胞外基質環境發生的這些變化反饋給大腦,加劇受傷肌肉組織的緊繃,導致動脈供血不足,細胞不能吸收足夠多的氧氣,從而造成互相牽制的惡性循環。

所以,如果你的細胞沒有茁壯成長話,應該首先從細胞周圍環境找原因而不是細胞本身!

德國Extrazell®細胞外基質(ECM)療法生物力學刺激(BMS)治療儀通過對人體施加符合肌肉自然震顫頻率的振動,刺激細胞外基質,進而加速炎症因子、乳酸等代謝底物排出,進而改善細胞外基質環境,緩解因細胞外基質環境發生變化而導致的化學性疼痛。

細胞外基質直接影響細胞質量




高效的治療儀


臨床測試報告顯示:對關節疼痛、肌肉、筋膜緊張的問題,以及慢性疼痛與炎症、和幾乎所有類型的運動損傷的治療與康復,採用BMS治療方法,僅需6-9次,就能使患者症狀明顯改善。



治療前

治療不久

治療期間

治療結束後

治療前後對比


懂你的治療儀


BMS的刺激頻率與肌肉自然生物性振動(5-30HZ)相吻合,通過符合肌肉纖維走向的振動刺激緩解過高的肌肉張力,梳理異常筋膜組織,松解軟組織的同時,促進細胞外基質代謝。刺激不具穿透性可直接作用於面部、頭部、頸部、內臟敏感區域等部位,安全高效。


對比BMS 、衝擊波(SW)及超聲(US)示意圖


最懂「團隊配合」的治療儀


-BMS作為醫院各科室基礎調控,再生與恢復治療法,可與現有其他使用療法合併。每次先接受BMS,起到基礎調節,控制,恢復作用。

-BMS治療用於如超聲,DMS,雷射,脈衝等其他療法之前,綜合效果與其治療康復速度提高甚多倍。


最會「跨界」的治療儀


如今,對細胞外基質進行生物力學刺激(BMS)的治療方法已經得到世界各地超過600家診所和100家運動俱樂部的青睞。


運動領域全球客戶展示


來自醫學領域的文獻支持


作為德國Extrazell®中國區獨家戰略合作夥伴,歐培德創新康復將繼續以工作坊的形式,深入各區域醫療機構進行細胞外基質(ECM)療法技術講解,讓歐洲領先的康復治療技術在中國落地!


相關焦點

  • 細胞外基質與組織的再生與修復
    背景:細胞外基質可為體內不同類型細胞提供生活環境並影響其生物學活動,在維持細胞穩態及組織發育中扮演重要角色。目的:綜述細胞外基質及其在組織工程再生修復中的研究進展。結果與結論:細胞外基質內成分豐富,其提取方法多樣,具有指導細胞、傳遞信號、診治疾病及再生修復等眾多功能。細胞外基質作為一種精密有序的網絡結構在組織再生與修復中具有獨特的優勢,它能提供最接近於體內細胞生長的微環境,加之其富含的各種活性分子可為細胞活動提供基礎,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 幹細胞在組織修復與再生中到底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SDF-1是一種由骨髓內皮細胞和基質細胞表達的蛋白質,繼受傷後,SDF-1在組織損傷的部位產生,其濃度高於骨髓處,於是骨髓中MSCs向受傷部位轉移。SDF-1的表達受缺氧誘導因子-1(HIF-1)和一氧化氮(NO)調控。 在正常生理情況下,骨髓中的SDF-1濃度稍高,有利於保留BMSCs。
  • 細胞外基質重建你的身體
    一旦它們召集到正確的細胞,基質便會展現它的另一大作用:它能依據細胞在基質內承受的張力,引導它們轉化成骨骼細胞、肌肉細胞或脂肪細胞。這個張力是每日肌肉運動力量的附加產物。在實驗室中,張力則是由人工操作基質硬度來完成。例如,高張力能夠使所有進入的幹細胞變成肌肉或骨骼,而在相對鬆弛的基質中,幹細胞則會變成脂肪細胞。
  • 什麼是細胞外基質(ECM),它的影響有多大?
    多細胞有機體中,細胞周圍由多種大分子組成的複雜網絡,稱作細胞外基質。細胞外基質主要由5類物質組成,即膠原蛋白、非膠原蛋白、彈性蛋白、蛋白聚糖與氨基聚糖,其在上皮或內皮細胞的基底部者為基底膜,而在細胞間黏附結構者為間質結締組織。
  • 組織修復與再生,幹細胞到底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正文 幹細胞在組織修復與再生中,到底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下面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進行深入的科學探索。SDF-1是一種由骨髓內皮細胞和基質細胞表達的蛋白質,繼受傷後,SDF-1在組織損傷的部位產生,其濃度高於骨髓處,於是骨髓中MSCs向受傷部位轉移。SDF-1的表達受缺氧誘導因子-1(HIF-1)和一氧化氮(NO)調控。 在正常生理情況下,骨髓中的SDF-1濃度稍高,有利於保留BMSCs。
  • 康寧生命科學:天然水凝膠和細胞外基質(ECM)培養
    由於含大量水,水凝膠具有和天然組織非常相似的生物物理學特性,因而可以作為高效的3D細胞培養基質。水凝膠可以單獨或和其他技術(如固體支架、可通透支持物、細胞微陣列和微流體設備)聯用。在3D培養系統中水凝膠有多種使用方法:包括為固體支架在內的多種細胞培養表面做包被,也可以將細胞包裹或夾在基質中間。
  • 細胞外基質!人類將實現斷臂重生!
    科學家研究發現細胞外基質能夠實現斷臂重生,這項技術在未來會用於醫學。先說一說科學家是怎樣做的實驗,以及一些傳聞。首先科學家發現了一批渦蟲,他們將渦蟲切成幾段後,再逐一觀察。經過幾周後,他們發現這幾段渦蟲,重新長成了一整個渦蟲,而且長出了眼睛。這一現象,立馬被科學家所發現。他們思考這種能力,到底能不能用於人體!
  • 細胞外基質(ECM)的概念,及相關應用領域研究
    多細胞有機體中,細胞周圍由多種大分子組成的複雜網絡,稱作細胞外基質。細胞外基質主要由5類物質組成,即膠原蛋白、非膠原蛋白、彈性蛋白、蛋白聚糖與氨基聚糖,其在上皮或內皮細胞的基底部者為基底膜,而在細胞間黏附結構者為間質結締組織。
  • 細胞外基質及其生物學作用
    為細胞的生存及活動提供適宜的場所,並通過信號轉導系統影響細胞的形狀、代謝、功能、遷移、增殖和分化。細胞外基質的成分構成細胞外基質的大分子種類繁多,可大致歸納為四大類:膠原、非膠原糖蛋白、氨基聚糖與蛋白聚糖、以及彈性蛋白(圖10-1,2)。上皮組織、肌組織及腦與脊髓中的ECM含量較少,而結締組織中ECM含量較高。
  • Cell:小膠質細胞通過吞噬胞外基質為新的突觸形成讓出空間
    近年來,科學家們已發現,大腦中專門的免疫細胞,即所謂的小膠質細胞,可以幫助去除神經元之間不必要的連接,可能是通過吞噬突觸並將其分解來實現的。但是,這項新的研究發現,小膠質細胞也可以做相反的事情---通過吞噬細胞間密集的蛋白網狀結構,為新的突觸形成讓路,這樣神經元就有空間來找到彼此。這些研究人員說,繼續研究小膠質細胞的這種新作用,最終可能會在某些記憶障礙中找到新的治療靶標。
  • RNA幹擾在腫瘤免疫治療中扮演什麼角色?
    近年來,癌症免疫治療取得了顯著的進展,尤其是在實體腫瘤治療的發展方面。幾種免疫治療方法中,在臨床上的進展有兩項尤其重要:免疫檢查點抑制和免疫細胞治療。免疫檢查點扮演在腫瘤細胞與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的相互作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減輕免疫抑制的一種方法是通過特殊設計的藥物,如抗體,阻斷免疫檢查點。針對PD-1/PD-L1和CTLA-4等特定檢查點的單克隆抗體在臨床和商業上成功驗證了檢查點靶向方法的有效性,但在用抗體去靶向多個檢查點時仍具有挑戰性。
  • RNA幹擾在腫瘤免疫治療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免疫檢查點扮演在腫瘤細胞與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的相互作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減輕免疫抑制的一種方法是通過特殊設計的藥物,如抗體,阻斷免疫檢查點。針對PD-1/PD-L1和CTLA-4等特定檢查點的單克隆抗體在臨床和商業上成功驗證了檢查點靶向方法的有效性,但在用抗體去靶向多個檢查點時仍具有挑戰性。
  • 基於細胞外基質仿生工程心肌構建的研究進展
    文題釋義:細胞外基質背景:細胞外基質及其組成成分構成的貼片、粉末和水凝膠等材料已作為支架,與多種幹細胞及其衍生細胞一起被用於構建仿生工程心肌組織。目的:綜述基於細胞外基質的仿生工程心肌構建的研究進展。結果與結論:與傳統的人工合成材料相比,細胞外基質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與細胞親和力,可為種子細胞提供最接近生物體內的環境,有利於種子細胞的生長、分化與成熟。大量研究證據表明,基於細胞外基質和幹細胞的仿生工程心肌具有與天然心肌組織相似的興奮性、收縮性和傳導性等特點,能修復受損心肌、重塑微循環系統,有效改善心功能,具有治療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潛力。
  • Nature | 細胞外基質粘彈性影響細胞行為
    在該篇綜述中,作者綜述了組織和細胞外基質的複雜力學行為,討論了細胞外基質粘彈性對細胞的影響,並描述了粘彈性生物材料在再生醫學中的潛在應用。研究人員長期以來一直觀察到培養底物機械性能對細胞行為的影響的跡象,直到近些年來才逐漸被人們所接受,目前普遍被大家認可的觀點是,細胞通過基於整合素的粘附力或其他細胞表面連接而與基質結合時,會利用肌動蛋白的收縮力施加牽引力,並且它們會通過不同程度或幅度的整合素和聚合多糖聚集感測基質剛度的變化和相關的信號(如圖1)。
  • 中樞神經系統損傷的免疫調節方法:細胞外基質和細胞外基質條件下巨噬細胞的外泌體
    中樞神經系統(CNS)損傷後,通過促進導致CNS神經元變性和死亡以及永久性瘢痕形成的微環境和細胞外基質(ECM)的變化,促炎性先天免疫反應有助於永久性喪失神經元功能。這種促炎性免疫應答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活化的常駐小膠質細胞和浸潤性巨噬細胞採用主要是促炎性M1樣表型。
  • 研究顯示一種細胞外基質蛋白能刺激心肌細胞再生
    研究顯示一種細胞外基質蛋白能刺激心肌細胞再生 來源:中國科技網-科技日報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5-09-17   今日/總瀏覽:1/911
  • 脫細胞軟骨細胞外基質對小鼠巨噬細胞系表型的調控
    背景:前期研究證實脫細胞軟骨細胞外基質可有效促進關節軟骨缺損修復再生,具有良好的修復效果,但是其促再生機制尚未闡明。目的:探究豬來源脫細胞軟骨細胞外基質支架對小鼠巨噬細胞系表型極化的調控。方法:以豬膝關節軟骨為原料,通過溼法粉碎、差速離心、冷凍乾燥的方法製備脫細胞軟骨細胞外基質支架。
  • 研究稱細胞外基質蛋白濃度與認知能力衰退有關—資訊—科學網
    當人們在記憶或回憶信息時,腦細胞會出現化學物質和結構的改變。尤其是,大腦神經細胞之間的連接部位(即神經突觸)的數量和連接力度會發生變化。為了弄清認知能力衰退的原因,研究人員對健康實驗鼠的腦神經突觸構成進行了分析。這些年齡在20周至100周的實驗鼠,相當於處於青春期至退休期的人類。 他們發現,細胞外基質蛋白濃度的變化對認知能力衰退有重要影響。
  • B淋巴細胞一直被忽視的功能:預防和治療早產
    在懷孕37周之前的早產--在美國和許多其他國家中每六個懷孕婦女中影響高達一個。它是嬰兒死亡和長期疾病的首要原因,並造成沉重的社會和經濟負擔。最近發表在首席生物醫學研究雜誌「自然醫學」上的一項研究,由韋醫學院的婦產科助理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了一種類型的關鍵功能的母親免疫細胞-B淋巴細胞,抵抗由炎症引發的早產。根據Chen,B淋巴細胞產生抗體以保護身體免受感染,但是科學家和臨床醫生一直認為這些細胞在子宮內膜中是罕見的或不存在的,並且對於懷孕不重要。
  • 文章解讀 | 細胞外基質在非小細胞肺癌預後預測中的相關指標
    研究者根據1943個原發性NSCLC腫瘤和303個正常組織的相關差異性表達推測,細胞外基質(ECM)中的相關成分可能是更好的用於診斷預後的標記物,所以基於此開發了一個29基因ECM相關的預後和預測指標(EPPI),並且在多個獨立數據集中驗證了EPPI風險評分的魯棒性(robust performance)。在臨床數據集中根據閾值得分將病人進行分組,發現低風險組具有較好的生存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