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價鐵對水中六價鉻還原性能及沉澱汙泥中鉻的固定化

2021-01-21 谷騰環保網

摘要:採用零價鐵還原水中六價鉻,考察了溶液初始pH、鐵粉投量、反應溫度及水體中常見陰陽離子對還原效率的影響,得出其工藝參數為:初始pH=3.0,反應時間t=30min,反應溫度為室溫,Fe0與Cr(VI)質量比為1000∶1。將還原後產生的三價鉻以沉澱形式從水中徹底分離出來,並對其進行了鹼激發礦渣固定化處理,考察了固定化樣品中Cr在不同環境條件下的浸出水平,結果表明,固定化處理能有效控制沉澱汙泥中Cr的浸出。
  
關鍵詞:零價鐵;還原;六價鉻;鹼激發礦渣;固定化;毒性浸出
  
鉻汙染主要來源於鉻鹽生產、電鍍、革鞣、冶金、染料、電子等工業領域。水體環境中鉻一般以Cr(VI)和Cr(III)的形式存在,Cr(VI)具有很強的流動性,長期暴露在六價鉻環境中會慢性中毒引發癌症,特別是肺癌。Cr(III)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但過多攝入也對人體健康有害,成年人每人每天鉻的最高容許攝入量為20~50μg。由於在天然水環境的pH範圍內Cr(III)的溶解度很低,因此研究者主要關注的是Cr(VI)的處理技術。
  
用於去除水中六價鉻的方法很多,如化學還原、吸附、離子交換、膜分離、生物修復和電化學修復等。化學還原法因設備簡單,投資少,佔地面積小,運行管理方便,處理效果好,對水質變化適應性強而被普遍認可和採用,90%以上的鉻汙染水採用此法處理,比較常用的還原劑包括含鐵或硫的還原態的物質。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零價鐵就被廣泛用於地下水原位修復,它具有廉價、高還原勢和反應速度快的特點。雖然近年來利用零價鐵還原水中六價鉻的相關報導很多,但某些研究結果卻不一致,如共存陰陽離子的影響,並且對於六價鉻還原後產生的三價鉻的處理並未做說明。因此,本文以六價鉻為目標物,研究零價鐵還原水中六價鉻的去除效率,並考察溶液初始pH值、反應溫度、零價鐵投量、水中常見陰陽離子對去除效率和反應動力學的影響,同時還對其還原後產生的含鉻沉澱汙泥進行了鹼激發礦渣固定化處理,為零價鐵修復水中六價鉻汙染及其產生的沉澱汙泥的處置提供參考。
  
1實驗與方法
  
1.1儀器和試劑
  
主要儀器:恆溫磁力攪拌器(上海梅穎浦儀器儀表製造有限公司);InoLabpH7110型pH計(德國WTW公司);T6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析通用有限公司);快速養護箱(無錫市華南實驗儀器有限公司);恆溫恆溼箱(上海三騰儀器有限公司);全自動翻轉式振蕩器(湖南金蓉園儀器設備有限公司);膠砂試體成型(ISO)振實臺(中科儀器);恆溫水浴鍋(金壇市雙捷實驗儀器廠);恆溫槽(寧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試劑:重鉻酸鉀(基準試劑);濃硫酸和硝酸(優級純);丙酮(色譜純);鐵粉、二苯炭醯二肼、鉻酸鉀、氫氧化鈣等(分析純)。
  
實驗材料:礦渣取自某混凝土生產廠(為高爐冶煉生鐵時得到的熔融物,平均粒徑23.918μm,比表面積為2.87m2/g);電鍍汙泥取自某電鍍廠。
  
1.2分析方法
  
溶液pH值採用pH計測定;Cr(VI)濃度採用二苯炭醯二肼比色法測定;TCr濃度採用原子吸收光譜儀(5300DV)進行測定;電鍍汙泥和礦渣樣品元素組成採用X射線螢光光譜儀(帕納克PW4400)進行測定(結果見表1);電鍍汙泥中Cr(VI)含量測定採用鹼消解前處理,再採用二苯炭醯二肼比色法進行測定,結果見表1。

  
1.3實驗方法
  
1.3.1水中Cr(VI)還原實驗
  
稱取一定質量的鉻酸鉀,用去離子水配置成一定濃度的含Cr(VI)溶液作為母液,然後取一定體積的含Cr(VI)母液,稀釋至1L,配成Cr(VI)濃度為5.0mg/L的溶液,轉移至1L的三口瓶中,加入一定質量的鐵粉,在磁力攪拌器上快速攪拌(轉速500r/min),每隔一定時間取2mL樣品,經0.45μm濾膜過濾後測定Cr(VI)濃度。
  
1.3.2沉澱汙泥中鉻的固定化實驗
  
將一定質量的沉澱汙泥與一定比例的礦渣和Ca(OH)2混合均勻,放入水泥膠砂攪拌機中攪拌均勻,然後加入一定比例的水,充分攪拌後,裝入40mm×40mm×160mm三聯試模,振實後抹平覆蓋一層保鮮膜,放於快速養護箱內,於70℃蒸養24h,拆模後放入恆溫恆溼箱內標準養護(溫度20℃,溼度95%)28d,然後進行毒性浸出等實驗。具體材料配比見表2。

  
1.4浸出實驗方法
  
硫酸硝酸法毒性浸出方法參照國家標準《固體廢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硫酸硝酸法》(HJ/T299-2007);毒性浸出程序(TCLP)方法參照USEPAMethod1311;半動態浸出實驗方法參考美國核協會《用短期試驗法測定已固化的低放射性廢物的浸出性》(ANSI/ANS16.1-2003)。
  
2結果與討論
  
2.1零價鐵還原水中六價鉻影響因素研究
  
2.1.1溶液初始pH的影響
  
反應前用HCl和NaOH配置的稀溶液調節反應體系初始pH。溶液pH是Fe0還原Cr(VI)反應的重要影響因素。圖1表示在Cr(VI)=5mg/L,Fe0=5.0g/L,轉速=500r/min,室溫條件下溶液初始pH對Fe0還原Cr(VI)的影響。從圖1中可以看出,溶液初始pH在3.0~8.0範圍內,隨著pH的升高Cr(VI)的去除效率明顯降低。當初始pH為3.0時,反應25min時,Cr(VI)去除率就達到了98%;而當初始pH為8.0時,反應進行2h後,Cr(VI)去除率才接近56%。從圖1中還可看出,在初始pH3.0~8.0範圍內,整個反應過程可以被分成快速反應期和緩慢反應期兩個階段。之前的報導也有相同的現象出現,筆者認為,初始的快速反應期的出現是因為Fe0對Cr(VI)的吸附作用,而隨著反應的進行Fe0表面形成的沉澱阻斷了對Cr(VI)的吸附。另有研究者表明,由於反應體系的緩衝能力較弱,隨著反應的進行,體系的pH逐漸升高導致反應速率降低。

  
Fe0還原Cr(VI)的反應動力學模型可以用擬一級反應動力學來描述。還原速率與溶液中Cr(VI)的濃度成正比:

  
式中:kobs(min-1)代表表觀速率常數。可以由計算ln([Cr6+]0/[Cr6+]t)對時間t的曲線斜率得到。不同初始pH條件下ln([Cr6+]0/[Cr6+]t)對時間t進行曲線擬合得到的反應動力學常數kobs和R2值見表3。從表3可以看出,反應速率常數隨初始pH的升高而下降。從pH=3.0時kobs為0.1558min-1下降到pH=8.0時kobs為0.0059min-1。Cr(VI)的還原主要是Fe0,Fe0腐蝕產生的H原子和Fe(II)作用的結果。在低pH值條件下,鐵腐蝕產生更多的H原子和Fe(II),促進了Cr(VI)的還原反應。同時,在低pH條件下不利於金屬氫氧化物沉澱的生成,因此低pH條件下反應速率比較塊。

  
表觀速率常數可以表示為:

  
式中:k是總反應速率常數,m是關於H+濃度的反應級數。k和m的數值可以由logkobs對初始pH曲線擬合得到總反應速率常數k為0.1798min-1,而關於H+濃度的反應級數m為0.30(見圖2)。因此,初始pH在3.0~8.0範圍內,Fe0還原Cr(VI)擬一級反應速率模型可以表示為:


  
2.1.2鐵粉投量的影響
  
Fe0還原Cr(VI)的反應是發生在鐵表面的氧化還原反應,所以鐵的表面積濃度是一個必須考慮的影響因素。改變鐵粉投量相當於改變鐵的表面積濃度,鐵用量越大,鐵表面積濃度越大,反應速率越快。

  
圖3表示在Cr(VI)=5mg/L,溶液初始pH=3.0,轉速=500r/min,室溫條件下鐵粉投量對Fe0還原Cr(VI)的影響。從圖3中可以看出,鐵粉投量在0.25~5.0g/L範圍內,隨著投量的增加,Cr(VI)的去除率從20%(反應2h)增加到98%(反應25min),而鐵粉投量進一步增加到7.5g/L時,與投量5.0g/L時比較,反應速度略微下降了。Guha等在不同零價鐵投量的條件下分別考察了對高濃度和低濃度六價鉻的還原情況。其研究結果表明,隨著零價鐵投量從1.25%增加到3.75%,六價鉻的還原速率也隨之升高,然而進一步增加零價鐵的投量到6.25%,六價鉻的還原速率沒有變化。
  
不同鐵粉投量下ln([Cr6+]0/[Cr6+]t)對時間t進行曲線擬合得到的反應動力學常數kobs和R2值見表4。從表4可以看出kobs的值隨著鐵粉投量的增加而增大,而鐵粉投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時kobs的值開始下降。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由於鐵粉投量在5.0g/L時可充分滿足還原反應的需求,進一步提高投量會導致在反應器底部堆積的鐵粉不能與反應溶液充分接觸,從而降低了鐵的腐蝕速率。

  
2.1.3反應溫度的影響
  
提高反應溫度有助於達到化學反應的活化能,從而促進反應的進行。圖4表示,在Cr(VI)=5mg/L,Fe0=5.0g/L,溶液初始pH=3.0,轉速=500r/min條件下反應溫度對Fe0還原Cr(VI)的影響。從圖中可以看出,隨著反應溫度的升高,還原速率是逐漸升高的。反應溫度為10℃時,反應進行60min後去除率達到98%,而達到相同的去除率,反應溫度為50℃時只需要5min。


  
不同溫度條件下ln([Cr6+]0/[Cr6+]t)對時間t進行擬合得到相應的表觀速率常數kobs和R2值(見表5)。反應溫度在10~50℃範圍內,隨著反應溫度的升高表觀速率常數kobs逐漸增大,從0.0575min-1增至0.6596min-1,提高了11.47倍。這是由於較高的溫度可以克服反應的活化能,促進反應的進行。
  
根據阿倫尼烏斯方程:

  
對-lnkobs與1/T的曲線擬合可以求出表觀活化能(見圖5)。擬合曲線方程為:y=5518.23x-16.4258;R2=0.9569;表觀活化能E=551823×8.314J/mol=45.88kJ/mol。

  
2.1.4水體中常見陰離子與陽離子的影響
  
天然水體中存在著各種陰離子與陽離子,它們的濃度水平在10-3~10-4mol/L之間。在實驗室模擬天然水體,分別投加Cl-、SO2-4、NO-3、PO3-4和CO23-5種陰離子,以及Na+、K+、Ca2+、Mg2+和Al3+5種陽離子,它們的濃度均取2×10-3mol/L,考察在Cr(VI)=5mg/L,Fe0=5.0g/L,溶液初始pH=3.0,轉速=500r/min,室溫條件下水體中常見陰離子和陽離子對Fe0還原Cr(VI)的影響,結果見圖6和圖7。從圖6中可以看出,SO2-4和PO3-4的加入明顯提高了反應速度,特別是PO3-4的加入使得反應進行5min後,Cr(VI)的去除率就達到了93%,NO-3的加入對Cr(VI)的還原速度略有提高,而Cl-、和CO23-的加入對Cr(VI)的去除效率沒有顯著影響。從圖7中可以看出,Na+、K+、Ca2+的加入對Cr(VI)的去除效率沒有顯著的影響,而Mg2+和Al3+的加入降低了Cr(VI)的去除效率,其中Mg2+的抑制作用要高於Al3+。不同陰離子與陽離子存在條件下ln([Cr6+]0/[Cr6+]t)對t進行曲線擬合得到的表觀速率常數kobs和R2值見表6。從表中可以看出與對照實驗相比Cl-和CO2-3的加入略微降低了反應的表觀速率常數kobs,而NO-3、SO2-4和PO3-4的加入均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反應速率常數,特別是加入PO3-4之後kobs增大至原來的5.43倍。這可能是因為PO3-4與鐵的陽離子形成溶於水的絡合物,抑制了氫氧化物沉澱的生成,從而阻止了零價鐵表面鈍化層的形成,而PO3-4的促進作用更強的另一個原因是,它具有一定的緩衝作用,提供了更多的H+。


  
從表6中可以看出,這幾種陽離子的加入都不同程度的降低了反應速率常數,其中Mg2+和Al3+的加入對表觀速率常數的影響較大,kobs從對照實驗中的0.1558min-1分別降至0.0584min-1和0.0839min-1。這可能是由於Mg2+和Al3+取代了部分鐵離子與OH-形成的沉澱在鐵粉表面形成了鈍化層,抑制了反應的進行。
  
2.2沉澱汙泥中鉻的固定化研究
  
根據上述實驗內容得出Fe0還原Cr(VI)的工藝參數為:初始pH=3.0,反應時間t=30min,反應溫度為室溫,Fe0與Cr(VI)質量比為1000∶1。但要從水中完全去除Cr(VI),只將其還原為Cr(III)是不夠徹底的,還需調節pH至鹼性,使Cr(III)以沉澱形式完全從水中分離。這樣就會得到大量含有鉻的沉澱汙泥,這部分汙泥如不能得到妥善處理,在環境中暴露會再次成為汙染源。因此,本文採用鹼激發礦渣對其進行固定化處理,並利用浸出實驗考察其固定效果。由於實驗室中產生的沉澱量比較少,所以採用某電鍍廠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含鉻廢水經還原處理後產生的沉澱汙泥(簡稱為電鍍汙泥)來代替沉澱汙泥進行固定化實驗。
  
2.2.1毒性浸出實驗結果
  
採用硫酸硝酸法和TCLP兩種方法考察固定化處理後的沉澱汙泥(以下簡稱為固化體)中鉻在特殊環境下的浸出情況,結果見表7。

  
硫酸硝酸法是用來模擬廢物在不規範填埋處置、堆存、或經無害化處理後廢物的土地利用時,其中的有害成分在酸性降水的影響下,從廢物中浸出而進入環境的過程。從硫酸硝酸法浸出結果可以看出,汙泥摻量在20%~45%之間,固化體中Cr(VI)浸出濃度在0.004~0.011mg/L範圍內變化,TCr浸出濃度在0.046~0.546mg/L之間。由於本文中處理的沉澱汙泥與鉻渣相似,也屬於一種含鉻廢物,因此利用《鉻渣汙染治理環境保護技術規範(暫行)》(HJ/T301-2007)來評價固化體處理效果,該規定中指出經過固化處理的鉻渣可在一般市政固廢填埋場地進行填埋的標準為TCr濃度小於4.5mg/L,Cr(VI)濃度小於1.5mg/L,說明經鹼激發礦渣處理的固化體(汙泥摻量20%~45%)均可在一般市政固廢填埋場進行填埋處置。
  
TCLP法是模擬工業廢物在進入衛生填埋場後,其中的有害組分在填埋場滲濾液的影響下從廢物中浸出的過程。從表7中TCLP法浸出結果可以看出,固化體中Cr(VI)浸出濃度在0.004~0.010mg/L範圍內變化,與硫酸硝酸法Cr(VI)浸出濃度一致,TCr浸出濃度在0.035~0.137mg/L之間,略低於硫酸硝酸法TCr浸出濃度,同時也滿足TCLP法TCr浸出濃度小於5mg/L限值的標準。
  
2.2.2半動態浸出實驗結果
  
半動態浸出實驗目的是在短時間內模擬固化體的長期浸出行為。圖8表示累積浸出時間5d內TCr累積浸出質量百分比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從圖中可以看出,隨著浸出時間的增加,TCr累積浸出質量逐漸增加,汙泥摻量越高,其浸出質量百分比越高,但最高累積浸出質量百分比均小於0.002%。

  
為進一步評價對沉澱汙泥處置的有效性,本文根據菲克定律計算出固化體中Cr的擴散係數De,並根據De計算得到了浸出因子LX,結果見表8。從表中可以看出,所有樣品的有效擴散係數De在10-15~10-14數量級之間變化,且浸出因子LX均大於9。有研究表明,有效擴散係數一般在10-5(流動性很高)和10-15(穩定的)範圍內變化,這說明本實驗中經固定處理的沉澱汙泥中Cr是非常穩定的,且由於浸出因子LX均大於9,說明固化體可被用於一些特殊用途,如用於採石場修復、封閉瀉湖以及作為路基材料等。此外,通過將固化體中Cr累積釋放量的對數與累積釋放時間的對數值進行線性擬合,得到的斜率,可推斷出固化體中Cr的釋放控制機制,結果見表8。從表中可以看出,經擬合得到的斜率範圍在0.18~0.42之間,說明固化體中Cr的釋放控制機制以表面衝刷為主。

  
3結論
  
本文以六價鉻為目標物,研究了鐵粉還原水中六價鉻的去除效率,考察了溶液初始pH值、反應溫度、鐵粉投量、水中常見陰、陽離子對去除效果和反應動力學的影響,並以電鍍汙泥作為沉澱汙泥,採用鹼激發礦渣固定化技術對其進行處理,並利用幾種毒性浸出實驗對其固定化效果進行考察,得到以下結論:
  
(1)較高的鐵粉投量和反應溫度,較低的初始pH值有利於六價鉻的還原,得出Fe0還原Cr(VI)的工藝參數為:初始pH=3.0,反應時間t=30min,反應溫度為室溫,Fe0與Cr(VI)質量比為1000∶1;
  
(2)水中常見陽離子中Mg2+和Al3+的加入對六價鉻的還原有抑制作用,而水中常見陰離子中NO-3、SO2-4和PO3-4的加入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還原速率;
  
(3)初始pH在3.0~8.0範圍內,Fe0還原Cr(VI)擬一級反應速率模型可以表示為:

  
(4)根據阿倫尼烏斯方程,對-lnkobs與1/T進行曲線擬合,求得表觀活化能E=45.88kJ/mol;
  
(5)經固定化處理的沉澱汙泥中Cr非常穩定,可被用於採石場修復、封閉瀉湖以及作為路基材料等,固化體中Cr的釋放控制機制以表面衝刷為主。
  
來源《環境工程學報》

關注「谷騰環保網」公眾微信號了解更多資訊

相關焦點

  • 納米材料修復鉻汙染土壤的研究進展
    鉻鹽作為重要的工業原料,用於多種產品的生產工藝中,因此帶來了嚴重的鉻汙染。為此,學者們進行了大量的工作,探索能夠有效地修復被鉻汙染的土壤的方法,而納米材料因其獨特的結構、良好的性能逐漸成為研究熱點。鉻在自然界中主要以三價鉻和六價鉻形式存在,且可以在一定條件下互相轉化,例如當土壤中存在MnO2時,Cr(Ⅲ)很快會轉化為Cr(Ⅵ),而通常Cr(Ⅵ)的毒性是Cr(Ⅲ)的100倍。Cr(Ⅵ)吸入後具有致癌性,而Cr(Ⅲ)在體外一般不具有毒性,並且在動物或人體試驗中均未顯示致癌性。
  • 化學法處理含六價鉻電鍍廢水的研究與分析
    本文僅就化學法處理含六價鉻電鍍廢水問題作一簡述,供參考。     1·氧化還原法     氧化還原法是指投加還原劑將六價鉻還原為三價鉻,最後適當提高pH值,生成Cr(OH)3沉澱,再作沉澱分離的方法。通常還原形成三價鉻後,與其他重金屬離子一起沉澱。
  • 六價鉻廢水處理方法
    實驗顯示受汙染飲用水中的六價鉻可致癌。六價鉻化合物常用於電鍍、製革等,動物喝下含有六價鉻的水後,六價鉻會被體內許多組織和器官的細胞吸收。     六價鉻廢水主要來源:    鉻及其化臺物在工業上應用廣泛,冶金、化工、礦物工程、電鍍、制鉻、顏料、製藥、輕工紡織、鉻鹽及鉻化物的生產等一系列行業,都會產生大量的含鉻廢水。
  • 重金屬汙染修復技術之鉻汙染土壤修復技術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鉻汙染來源及危害鉻及其化合物在工業生產的各個領域廣泛應用,是冶金工業、金屬加工電鍍、製革、油漆、顏料、印染、製藥、照相製版等行業必不可少的原料。六價鉻多溶於水中,主要以HCrO4-和 CrO42-兩種形態存在,其化學活性大,毒性強,是造成地下水汙染的主要汙染物,在工業廢水中,主要以六價鉻的形態存在。
  • 納米零價鐵修復Cr(Ⅵ)汙染土壤的研究進展
    隨著鉻鹽生產、金屬加工、電鍍、皮革等工業活動以及汙水灌溉和施用汙泥等農業活動的進行,六價鉻(Cr(Ⅵ))不斷進入土壤中,嚴重汙染土壤環境。納米零價鐵由於其比表面積大、反應活性高及還原能力強等優點,已日漸用於Cr(Ⅵ)汙染土壤的修復中。本文概述了納米零價鐵修復Cr(Ⅵ)汙染土壤的最新研究進展,總結了主要修復機理及影響因素,最後指出了納米零價鐵修復Cr(Ⅵ)汙染土壤的發展前景及研究方向。
  • 水泥中水溶性六價鉻現狀及控制的探討
    熟料中的鉻以不同的氧化態存在,最穩定的是Cr3+和Cr6+,其存在狀態與水泥窯中的氧含量密切相關。較高的氧含量趨向於形成Cr6+的化合物如鉻酸鹽,從而溶於水中,影響漿體的水化行為;還原氣氛有助於形成Cr3+化合物,幾乎不溶於水。氧化氣氛下,鉻也可能以Cr4+和Cr5+存在於矽酸二鈣(C2S)礦物中,然後在水化過程中,部分轉化為更穩定的Cr3+和Cr6+。
  • 看這招化學沉澱法案例分析!
    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可以通過合理地投加氧化鈣、苛性鈉、液鹼可有效地改善電鍍廢水的 pH 值水平,將電鍍集控區的複雜電鍍廢水的鉻離子、銅離子、鎳離子進行去除。運營試驗測定結果表明,使用化學沉澱法所進行的沉澱可去除電鍍廢水中98.77% 的鉻離子、99.83%的鎳離子、99.88% 的銅離子。
  • 功能納米材料在重金屬汙染水體修復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本文主要綜述了納米零價鐵、鐵氧化物、硫化鐵、碳納米管、石墨烯、錳氧化物、鋁氧化物、二氧化鈦、聚合物納米材料和殼聚糖納米材料等幾種納米材料對水中重金屬汙染修復研究進展。對它們去除重金屬的機理也進行了探討,納米材料對重金屬的去除機理主要包括物理吸附、化學吸附、氧化還原、光催化還原以及共沉澱等。並通過表格的形式對它們的優缺點、機理以及改進方法進行了總結歸納。
  • 中科院廣州地化所:揭示納米硫化零價鐵轉化有機汙染物機制
    (HBCD)的還原轉化效率和機制,在納米硫化零價鐵還原轉化新型持久性有機汙染物方面取得進展。【圖文導讀】圖1 性能表徵及示意圖【研究內容】HBCD是目前應用最廣的添加型環烷烴類溴代阻燃劑,而納米硫化零價鐵是一種硫化物包裹零價鐵的新型納米複合材料。隨著HBCD的大量生產和廣泛應用,人們已在各種環境介質中(包括大氣、水體、土壤、沉積物、生物體以及母乳等)頻繁地檢測出高濃度的HBCD。
  • 「一種用於選擇吸附六價鉻的吸附劑」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發明了一種用於選擇吸附六價鉻的吸附劑,近日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一種用於選擇吸附六價鉻的吸附劑,專利號:ZL 201110212531.3,發明人:鄭易安 王愛勤)。
  • 合肥研究院成功製備納米零價鐵/石墨烯複合材料
    納米零價鐵具有粒徑小、反應活性高、還原能力強等優點。納米零價鐵對廢水中難降解汙染物如氯代有機物、重金屬離子和放射性元素等的處理具有顯著效果。在生態環境保護和汙染控制中的作用與貢獻越來越大。同時,作為在汙染土壤和水體修復與治理方面可以提供具有成本-效益解決方案的一項新技術,將納米零價鐵應用於環境汙染的治理和修復成為備受關注的新型汙染控制技術。
  • 納米硫化零價鐵轉化有機汙染物機製得以揭示
    中科院廣州地化所的科學家深入研究了納米硫化零價鐵對六溴環十二烷(HBCD)的還原轉化效率和機制,在納米硫化零價鐵還原轉化新型持久性有機汙染物方面取得進展
  • 科學網—揭示納米硫化零價鐵轉化有機汙染物機制
    中科院廣州地化所揭示納米硫化零價鐵轉化有機汙染物機制   本報訊(記者朱漢斌 通訊員陳一)中科院廣州地化所的科學家深入研究了納米硫化零價鐵對六溴環十二烷(HBCD)的還原轉化效率和機制,在納米硫化零價鐵還原轉化新型持久性有機汙染物方面取得進展。
  • 納米零價鐵處理含銻印染廢水成套工藝
    淄博睿得納米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納米零價鐵系列新材料的科技公司。目前的主要產品是納米零價鐵生化促進劑和納米零價鐵印染廢水預處理劑等系列水處理產品。1、改善活性汙泥沉降性能,降低汙泥體積指數;2、增加回流汙泥濃度,提高曝氣效率;3、降低COD、SS、TP、TN;4、促進硝化反硝化作用;5、去除重金屬
  • 垃圾滲濾液的零價鐵強化厭氧處理技術
    零價鐵作為一種易得的還原性金屬,能夠降低廢水厭氧過程中的ORP,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厭氧反應的效果。目前,在厭氧過程中投加零價鐵的方法已經在一些廢水處理中得到應用,如高硫酸鹽廢水、偶氮染料廢水以及硝酸鹽處理中得到應用,並顯著改善了廢水的COD去除效果。  綜合考慮零價鐵的作用。
  • 納米硫化零價鐵轉化有機汙染物機製得以揭示—新聞—科學網
  • 水中六價鉻這樣可怕還不檢測嗎?
    六價鉻均以含氧酸根的形式存在,在酸性溶液中主要是橙色的Cr2O72-,在鹼性溶液中主要是黃色的CrO42-。那麼它對人體是否有危害呢?不對水中六價鉻進行檢測可以嗎?有關六價鉻帶來的危害!六價鉻為吞入性毒物/吸入性極毒物,皮膚接觸可能導致敏感;很可能會造成遺傳性基因缺陷,對環境有持久危險性。但這些是六價鉻的特性,鉻金屬、三價或四價鉻並不具有這些毒性。六價鉻是很容易被人體吸收的,它可通過消化、呼吸道、皮膚及黏膜侵入人體。
  • 對鉻汙染場地修復技術研究及應用的分析
    存放餎渣的場地由於工業企業的防護措施和管理不到位,導致場地內土壤和地下水中金屬鉻含量嚴重超標,部分鉻渣堆放的位置距離河流較近,且周圍居住人口密集,這種環境敏感區內如果出現金屬鉻汙染現象,將會嚴重影響著周圍的生態環境,危害人們的生命健康。2。關於鉻汙染的危害分析生態環境中金屬鉻主要以兩種價態存在-三價鉻和六價鉻,其中六價鉻嚴重汙染生態環境,其毒性是三價鉻的一百倍以上。
  • 迪賽環保:為什麼要消除六價鉻的汙染?真相在這裡
    三、鉻對環境的影響     鉻汙染存在於空氣、水、食品和土壤中,環境中的鉻可通過食物鏈的富集在植物和動物體內,最終進入人體,危害人體健康,某些六價鉻的化合物被發現在體內具有致癌作用。    1、鉻對水的汙染     六價鉻溶於水,在天然水體中,有氧時是穩定的,易被膠體顆粒吸附而沉澱,可降低其濃度;六價鉻在厭氧條件下能還原為三價鉻。三價鉻在水中不穩定,可形成不溶於水的氫氧化鉻沉澱,當水的pH值為7.02~9.8時,產生氫氧化鉻沉澱最多。水環境中六價鉻質量濃度為0.1mg/L時即產生毒性,具有高度危害性和難治理性。
  • 電紡碳/鐵納米纖維:鐵的催化作用及其在去除六價鉻中的應用
    Carbon:電紡碳/鐵納米纖維:鐵的催化作用及其在去除六價鉻中的應用DOI:10.1016/j.carbon.2020.05.031 本研究製備了電紡聚丙烯腈/硝酸鐵(PAN/Fe(NO3)3)納米纖維,並將其用作通過碳化工藝生產碳/鐵納米纖維的前驅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