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徵軍收復騰衝的代價有多大?血水沿城牆流成溝,城內沒一片完整的...

2020-12-05 騰訊網

騰衝,一個縣級市,位於雲南西南部。七十年前,中國遠徵軍將騰衝縣城團團圍住,一場你死我活的戰鬥即將在遠徵軍和日軍之間打響。七十年後的今天,當年參與收復騰衝的戰士們存世寥寥無幾,這些健在的老英雄們都已經耄耋之年。

回想當年這場戰鬥,這些老兵們依舊很激動,剎那間他們似乎都年輕了。如今的騰衝,是一個安寧縣城,人們安居樂業,戰爭的陰影早已離去。但有一個故事一直流傳至今,說的是遠徵軍的一個連隊接到攻打騰衝西門的命令。

出發前,大鍋裡的早飯怎麼煮也煮不熟,連長動情地說道,「今天也許就是我們分別的日子了。」中午回來,整個連隊活著回來的只有三個人。也就是那一天,爬上騰衝城牆的遠徵軍戰士們,無一人能活著走下城牆。

從1944年5月11日遠徵軍第20集團軍強渡怒江,到9月14日收復騰衝,歷時127天,大小戰鬥40多次。戰爭的結果是這樣的:擊斃日軍指揮官及藏重康美大佐聯隊長以下軍官100多人,擊斃日軍3000多人。

然而,遠徵軍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軍官1200多人戰死,9000多名士兵陣亡。收復騰衝之戰的慘烈與艱苦,如今人們是難以想像的。

由於騰衝城牆非常堅固,而城牆主體又不再遠徵軍炮火的打擊範圍內,結果遠徵軍只能採用古代工程的辦法,使用雲梯攻城。健在的老兵回憶,「我們把竹子做的梯子接起來,一把一把地搭在城牆上,爬城牆打日本鬼子。人爬上去的時候,日本人根本不打槍,直接用刺刀就戳了下來,結果血水沿城牆流成溝。」

付出巨大代價攻入騰衝城內後,日軍依舊利用修築的隱蔽工事進行殊死抵抗。到了戰爭後期,被遠徵軍死死圍住的日軍就是不投降,他們把電話機、電報機等都砸壞,然後再衝了出來。

時為騰衝城外一個村莊的村民李坤拔忘不了戰後騰衝城的慘狀,「戰士們收復騰衝三天後,就讓老百姓們參觀。真的是戰場,非常慘,腿掛在樹上,手掛在牆上,底下全部是血,真讓人害怕。仔細觀看城內的樹木,真的是一片完整的葉子也沒有了。」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騰衝戰役
    然中國遠徵軍將士士氣高昂,銳不可當,奮勇衝殺,並與日軍進行白刃格鬥,經過22日血戰,終殲敵半數,繼而乘勝攻下騰北敵軍中心據點橋頭、江苴,並沿龍川江南下,一部掃清固東以北至片馬的殘敵,另一部掃清龍川江兩岸殘敵,形成迫近騰衝城、合圍騰衝城之勢。
  • 中國遠徵軍滇西大戰紀實
    駐防騰衝的護路營也由營長李從善率領撤退至城西30裡處,僅留少許士兵在城中維持秩序。此時邊城騰衝城內人心浮動極度驚恐。5月8日,大批從緬甸逃出的傷兵及難民湧入騰衝,約有數千名來自八莫的難民在城外四、五保街沿門乞求住宿。當地居民為他們提供食宿並催促他們趕快離開。另外有從緬甸密支那逃出的數千難民未入騰城,直接向騰北曲石、瓦甸一路走去。
  • 騰衝旅遊景點:被譽為天然的火山地質博物館的火山群國家地質公園
    騰衝火山群國家地質公園,位於騰衝縣城北約23公裡處的馬站鄉。主要景點包括大空山、小空山、黑空山城子樓火山、黑魚河、柱狀節理等。大空山、小空山和黑空山從北向南字排開,從遠處看去像三隻巨大的倒扣在地上的缽,沿石階而上,綠色的松林與玄色的冷卻熔巖帶,形成鮮明的對比。據考證,騰衝縣城就是建在來鳳山90萬年前噴發、冷卻凝固後的熔巖之上的。
  • 騰衝之役,我軍全殲日軍騰越守備隊2100餘人,俘虜53名。我軍傷亡...
    他們在山上修築了堅固的防禦工事,第一道是鹿砦障礙;第二道是有刺的鐵絲網,在網上還掛著罐頭筒、響鈴;第三道是散兵線,其間交通壕縱橫交錯。日寇有百多人在這堅固的工事裡防守,我們以一個營的兵力進行強攻。戰鬥打響後,喊殺聲、槍聲、手榴彈爆炸聲響成一片。
  • 抗日戰爭騰衝反擊戰,日軍兵力嚴重不足,國軍為何卻傷亡慘重?
    1944年5月,由於抗日戰爭局勢發生變化, 國軍部隊開始對日軍據點發起反攻,衛立煌率領的滇西遠徵軍奉命強渡怒江,協同民國駐印軍夾擊緬北日軍。衛立煌下令由霍揆章第二十集團軍負責渡河作戰,周福成第五十三軍一馬當先突破日軍高黎貢山防線,打通了前往騰衝的道路。
  • 曉曙的緬北奇遇:轉兒追蹤中國遠徵軍
    那次奇遇發生在2005年初春,曉曙沒辦理正規出境手續,打扮成邊民的模樣由克欽邦邊境口岸小鎮甘拜地進入緬甸境內。她通過騰衝猴橋的熟人牽線,託當地華僑僱傭了一輛皮卡車,沿著風光旖旎的尹洛瓦底江駛往密支那。車駛入山區,午後的天氣突變,豆大的雨點砸向汽車。早春二月的金三角尚屬乾季,這場疾風暴雨來得有點怪誕。不遠轉彎處有個村落,罵罵咧咧的司機阿莫去找老鄉幫忙搬開路上的巨石。
  • 地理課本沒告訴你的極邊「熱」土
    一方「熱」土騰衝民謠有言:「好個騰越州,十山九無頭.....」為什麼這裡多數山不見山峰?億萬年前,這裡是一片蒼茫大海。大自然這位神通廣大的魔術師讓滄海變成火山。騰衝是規模浩大的造山運動最激烈的部位。;如果說騰衝是一塊美麗的翡翠,和順就是這翡翠上最水靈的『亮點』」。
  • 2020年中緬文化旅遊年,從騰衝出發遇見緬甸密支那
    從騰衝出發,出甘拜地沿騰密公路一路往前過了密支那大橋後便進入密支那市區密支那是緬語,意為「大江邊」密支那市區安詳地坐落在伊洛瓦底江西岸的江堤下與寧靜的江水相依為伴丨中國遠徵軍 盟軍忠魂碑丨中國遠徵軍 盟軍忠魂碑,為捍衛中華民族尊嚴和人類良知,70多年前中國遠徵軍在密支那同日本法西斯進行殊死搏鬥,付出了巨大犧牲,為世界反法西斯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緬懷英烈,勿忘歷史。
  • 我國有個具有火山的城市,還擁有許多溫泉,但卻鮮為人知
    提起騰衝,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翡翠、玉石,作為全球最大的翡翠原料集散地,騰衝並不在本地生產翡翠,其原料全部從200多公裡外的緬甸孟珙地區進口,然後進行二次加工,鼎盛時期,騰衝一度壟斷了全球90%的翡翠流通,被稱為「中國第一翡翠城」,除了翡翠和玉石,這個邊塞小鎮是中國大陸唯一的火山地熱區,騰衝火山地質公園位於梁河縣,有97座新生代火山樁,形成「十山九無頭」的奇特火山地貌,規模和完整性居全國首位
  • 騰衝這條惹人喜愛的小河 傳說是仙子流出來的眼淚
    騰衝有一條清澈、透亮、惹人喜愛的小河——黑魚河黑魚河位於騰衝縣火山公園的黑魚河峽谷,與火山勝景柱狀節理毗鄰。是一條地下暗河,是騰衝火山運動後在熔巖流的作用下,巖漿堵塞地下河,使地下水流出地表的河流。不時有幾隻不知名的鳥從樹叢間掠過,驚起樹葉沙沙作響。黑魚河巨泉一年四季清澈見底,而且流量不減,其中兩股水流各有特色,一股譁譁歡跳著湧人龍川江,另一股則羞羞答兩股泉水匯人龍川江,在夏季的洪水暴發期,江中會形成清濁分明的兩樣江水,別有一番景致。兩股泉水都很湍急,從山腰間的洞口流出後,便迫不及待、一往無前朝山腳下奔去。
  • 血戰到底丨八千虎賁殉城 常德知道勝利的代價與意義
    當年11月,四個日軍師團進攻常德,而城內守軍知道,自己的任務是以城為餌、以身為餌,反包圍進攻的日軍。經過20多天的浴血奮戰,在內缺糧彈,外無增援的情況下,57師犧牲殆盡,城池失陷。其後趕來的增援部隊經過6天激戰,最終收復常德城。戰後,常德城內只餘廢墟,守城的八千「虎賁」只有83人倖存。
  • 抗戰老兵的回憶——遠徵軍緬甸北部瓦魯班大捷
    1944年,中國遠徵軍第一次入緬作戰,因失敗撤入印度,盟軍重新協訓中國駐印軍隊,先後有近3萬名中國士兵被挑選受訓,岑中輝也在其中。他們從昆明搭飛機到印度汀江,轉乘火車到蘭伽訓練中心受訓,準備到緬甸打仗。
  • 遠徵軍老兵憶往事:戰爭很殘酷,巨蟒把哨兵都吃了
    幸運的是,我沒被打中。日軍以為我死了,沒有再追擊,不然我很可能就沒命了。」「當時飛機俯衝,機槍低空掃射而過,陣地上偷襲的日軍有一個排30多人,全部被打死。」2014 年 9月24日清晨,成都市群康路上熙攘嘈雜。在街旁一棟年代久遠的民居中,88歲的中國遠徵軍老兵李承基,安靜地坐在椅子上。這位昔日抗戰的鐵骨英雄,常年生活在此,任憑歲月雕刻人生的痕跡。
  • 88歲遠徵軍老兵口述:巨蟒吃哨兵
    經過艱難的攻堅,遠徵軍終於奪回了滇緬路。作戰結束,李承基放眼望去,滿目是血,覺得戰爭很殘酷。「途中,日軍對我掃射了無數槍,我臥倒在地,一動也不敢動。子彈嗖嗖嗖地擦著頭頂呼嘯而過,聽得人心驚膽顫。幸運的是,我沒被打中。日軍以為我死了,沒有再追擊,不然我很可能就沒命了。」「當時飛機俯衝,機槍低空掃射而過,陣地上偷襲的日軍有一個排30多人,全部被打死。」
  • 四川老龍洞流「血水」,地震更明顯,但當地人說洞中住著「龍王」
    四川老龍洞流「血水」,地震更明顯,但當地人說洞中住著「龍王」在四川的山區,有一個老龍洞,相傳洞中住著龍王,在洞口有一個七彩湖,每當有災難來臨的時候,老龍洞會流出水,人們都說這是龍王的提醒。關於老龍洞還有一個傳說,在古時候有一個叫李敖的人,他天資聰穎,還非常孝順,後來準備進京趕考,但是他的父親突然離世了,為了照顧年邁的母親,他放棄了進京趕考,在家孝順的照顧母親。後來他當位教書先生,有一次學生給了他一個特殊的紅色珠子,想去寺廟裡找和尚查詢一下,但是沒想到這個珠子竟然鑽進了肚子中,後來他變成了一條龍,在水裡抓了幾下就消失了,這才形成了今天的老龍洞。
  • 中國最大古城牆竟有14公裡,走一圈4小時,方便出入新開14座城門
    《長安十二時辰》的熱賣使西安這座古城成為了年輕人心中的網紅打卡風景區,作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城內依然保持著國內最完整的明代城牆,城牆內是西安古老城牆的位置,是曾經繁榮過的長安城,西安明城牆是國內保存最完好、規模最大的古代城牆,現在的城牆建在明洪武十年,明太祖朱元璋親自監督建造的,四周的布局是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