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熱食品」發熱包威力有多大?塑料瓶受熱炸裂

2021-01-12 騰訊網

近年來,自加熱方便食品日漸風靡,特別是自熱火鍋、自熱米飯等自發熱食品以其便捷、速食的特點備受青睞。但是,新聞報導中因自熱食品產生傷人事故也在提醒大家吃自熱食品還是得「悠著點」。那麼自熱食品發熱包「威力」有多大?濟南時報·新時報「真相2.0欄目」通過模擬實驗為您尋找答案。

(危險實驗,請勿模仿!)

【實驗準備】

自熱小火鍋(含發熱包)、礦泉水瓶、水、測溫槍、膠帶等

實驗一:當包裝盒通氣孔被堵住時,自熱小火鍋會發生什麼?

【實驗步驟】

1.消防員打開自熱小火鍋,取出盒內物品後將發熱包放回盒中;

2.向盒中倒入適量清水,將盒蓋扣緊,並用膠帶封住上方通氣孔;

3.觀察此時自熱小火鍋形態,並使用測溫槍對包裝盒進行測溫。

【實驗結果】

從消防員將水倒入盒中到用膠帶封住上方通氣孔,整個過程大約半分鐘,能看到通氣孔被封住後,包裝盒蓋迅速鼓起,同時有大量蒸汽從包裝盒縫隙衝出,還伴有「滋滋滋」的聲音,使用測溫槍進行測溫,此時包裝盒外部溫度約為85℃。

實驗二:密閉容器內使用發熱包,會發生什麼?

【實驗步驟】

1.消防員取一袋發熱包,剪開包裝後,將包內粉末倒入空礦泉水瓶中;

2.向礦泉水瓶中倒入適量清水,迅速將瓶蓋擰緊;

3.將擰緊瓶蓋的礦泉水瓶靜置在桌面上,觀察瓶子狀態。

【實驗結果】

礦泉水瓶靜置數秒後,瓶身迅速膨脹擴大,幾分鐘後,底部被撐圓的礦泉水瓶無法保持站立,歪倒在桌面上,第15分鐘,伴隨「砰」的一聲巨響,礦泉水瓶突然炸裂成兩段和一些碎片。

遇水就發熱,為何發熱包有如此大「威力」?

自熱小火鍋之所以能自熱,最關鍵的就是包裝內附帶的巴掌大小的發熱包。發熱包的包裝上通常有「禁止食用」「禁止熱水」和「遠離明火」等標識。

發現發熱包遇水後能釋放出大量的熱,上述實驗中,我們在特定條件下展示了自熱食品中發熱包的「威力」,為什麼巴掌大小的發熱包能有如此「威力」呢?

一般來說,自熱食品的發熱包主要成分是生石灰、碳酸氫鈉、鐵粉、鋁粉等。當我們把發熱包放入水中,發熱包中的生石灰(碳酸鈣)遇到水就會產生化學反應,生成熟石灰(氫氧化鈣)和大量熱量。此外,發熱包中的鋁粉、鐵粉、碳酸氫鈉等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會放出大量熱量,有時還會釋放出氫氣等可燃氣體。

在這一過程中,大量的熱量被放出,在密閉空間內空氣不斷升溫,升溫可達150℃以上,蒸汽溫度可達200℃。

此前有媒體報導,市民在食用自熱火鍋時方法不當,發生爆炸致受傷的案例。

參與實驗的消防員介紹,自熱食品的發熱包中多種成分同時發生化學反應,使用過程中可能會存在一些安全隱患。加熱包發生反應後產生的蒸汽溫度很高,如果操作不當,可能會將人燙傷;外包裝上的的通氣孔一旦被堵住,大量水蒸氣和氫氣在包裝內產生並膨脹,會導致爆炸,極易造成燙傷。另外,由於其成分化學反應後可能會釋放氫氣等可燃氣體,在密閉空間中使用,遇上火源,可能會有爆燃風險。

【提醒】

自熱食品有危險,用它之前「悠著點」

由於加熱包內化學物質的複雜和不穩定性,消防員提醒市民,在食用自熱食品前一定要按照說明,小心謹慎地進行加熱程序:

1.加熱包產生化學反應只需要常溫的水就完全足夠,切忌為了求快而將熱水倒在加熱包上,熱水會引發劇烈沸騰,可能產生危險。

2.自熱食品蓋子上有透氣孔,使用時一定要確保透氣孔打開,讓它有個洩壓的地方。

3.在進行加熱時,包裝底部的溫度極高,要將自熱食品放在耐熱物體的表面上。

4.使用完發熱包丟棄前要讓它與水充分反應,如果不確定可以考慮用塑膠袋紮好再丟,否則有水分或者雨水進到窄小的垃圾桶內反應產生氫氣,雖然氫氣量小而且易擴散,但產生的氫氧化鈣具有腐蝕性。

5.「自熱食品」屬於航空危險品,在乘坐飛機時,千萬不要攜帶或託運此類食品。此外,要放在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防止兒童盲目使用發熱包發生危險。

【真相報告】

自熱小火鍋一類的自熱食品,其用來加熱的發熱包主要成分為生石灰、碳酸氫鈉、鐵粉、鋁粉等物質,這類物質遇到水時可產生化學反應,釋放大量的熱,如果操作不當,可能發生爆炸或灼傷。在日常食用自熱食品時,應注意嚴格按照說明書來使用,避免堵塞通氣孔,如遇玻璃餐桌,最好在下方鋪隔熱墊,避免發生不必要危險。

特別鳴謝:濟南市槐蔭區消防救援大隊

相關焦點

  • 「自熱食品」發熱包威力有多大
    新時報記者王汗冰 於立潮 攝近年來,自加熱方便食品日漸風靡,特別是自熱火鍋、自熱米飯等自發熱食品以其便捷、速食的特點備受青睞。但是,新聞報導中因自熱食品產生的傷人事故也在提醒大家吃自熱食品還是得「悠著點」。那麼,自熱食品發熱包「威力」有多大?濟南時報·新時報「真相2.0欄目」通過模擬實驗為您尋找答案。
  • 自熱食品的謠言「大坑」,你中了幾條?
    資料顯示,自熱食品是指不依賴電、火等方式加熱,而用自帶發熱包加熱的預包裝食品。使用時,只需將特製的發熱包放在食盒底部,一杯涼水即可製作出熱氣騰騰食物。自熱食品自帶發熱包,其遇到水後溫度會上升,最長保溫時間約為3小時。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阮光鋒告訴科技日報記者:「自熱食品,只是用自帶熱源給食物重新加熱一下而已,熱源並不與食物直接接觸。並不影響食用。
  • 加熱包裡都有什麼?
    加熱包裡都有什麼?(自發熱小火鍋導致玻璃桌炸裂)為什麼自熱食品會爆炸呢?其實危險都是源自它的發熱包發熱包在發熱的時候會產生一種化學元素,氫氣。而如果發熱包反應後釋放出的氫氣量,在環境中正好處於氫氣的燃燒極限,就有可能引發燃爆的風險。
  • 生石灰乾燥劑、自熱食品加熱包 小心這些藏在身邊的「小炸彈」
    小小的乾燥劑和加熱包存在不少安全隱患。食品乾燥劑除了不能誤食,也不能放在水裡,自熱食品加熱包使用時,覆蓋過緊也有可能引發爆炸。  那些被乾燥劑所傷的孩子  2018年  湖南省吉首市一8歲男童吃完零食後,將食品袋中的乾燥劑放進了有水的飲料瓶裡,瓶子膨脹爆炸,孩子的右眼被鹼性液體侵蝕,眼球被溶。  2015年  江西省上饒市一名5歲孩子,將食品乾燥劑打開後,不慎濺入眼睛裡。經診斷,孩子的雙眼眼球、眼瞼燒傷。
  • 自熱食物中的自熱包發熱的原理是什麼?
    自熱食物,顧名思義,是一款比方便麵更加方便的食物,不用煮水,不用準備碗筷,買來按照說明書上的步驟走就可以吃上熱騰騰的食物。這對於在野外求生的人和去旅行的人無疑是一種很好的選擇,不用帶任何工具就能吃上熱的食物。我們都知道,自熱食物裡有一包用來發熱的發熱包,倒水等待上十幾分鐘,食物就「煮好」了。
  • 懶人火鍋發熱包遇水密封環境下真能爆炸
    工程師首先把1款自熱火鍋樣品包裝拆開並取出材料包,模仿平時在家做「自熱火鍋」的操作。把發熱包放在塑料盒底層,緩緩倒入一定量冷水,讓水完全浸泡發熱包。為了看清發熱包的「發功」過程,工程師沒有合上蓋子。    只見冷水倒入約10秒後,發熱包便神奇地「發動技能」了,迅速浮遊膨脹,發出「滋滋」聲音,大量水蒸氣從塑料盒中冒出,同時水中一直冒出小氣泡,有小量的水分從塑料盒中溢出。
  • 自熱火鍋的發熱包對人體健康有害所以自熱火鍋不能吃此說法?螞蟻...
    正確錯誤二、2020年11月16日正確答案錯誤三、答案解析自熱火鍋的原理是通過發熱包內的生石灰、碳酸鈉和水反應快速放熱,提供熱量,再通過鐵粉等持續氧化放出熱量。發熱包不直接與食物接觸,盛放食物的器皿不會在高溫下遷移釋放有毒物質,所以是食物安全的。自熱火鍋的加熱包與我們常用的暖寶寶類似。
  • 夜航記者實驗:自熱食物加熱...
    列車上攜帶自熱米飯突然受熱膨脹險些爆炸5月8日,在福州開往南昌的一列車上,有旅客攜帶的自熱米飯突然受熱膨脹,險些爆炸。還有的網友說,自己在吃自熱米飯的時候,被蒸汽灼傷。甚至還有一名網友在家吃自熱火鍋的時候,把家裡的玻璃桌給炸了。
  • 自熱食品這樣加熱會爆炸
    視頻由通訊員李宏提供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高珊 通訊員李宏)自熱食品,您聽說過嗎?對於很多喜歡戶外旅遊或者沒時間做飯的朋友來說,它可太方便了!不用火,不用電,只要一瓶礦泉水,就可以隨時隨地吃到一份熱氣騰騰的飯菜。
  • 天冷偏愛自熱食品千萬不能這樣買
    「所有的自熱火鍋的蓋子上,都會有一個透氣孔。透氣孔的作用是將加熱中產生的高溫水蒸氣及時散發出去,以免在熱蒸汽將人燙傷。」實驗前,消防員進行了簡單科普。實驗中,消防員把加熱包放入塑料碗中後,加了水,然後放上需要加熱的食材,再蓋上蓋子。而在蓋上蓋子後,消防員用膠帶紙將透氣孔直接封住了。
  • 【生活化學】危老師親測不用火、加水就能煮熟的自熱盒飯,並探究其化學原理
    為了一探自熱盒飯的原理,危老師現場拿了一個來做個實驗。1、打開包裝,裡面有一個塑料盒,塑料盒的右下角標有耐溫120℃,材料是PP做的,PP就是聚丙烯塑料。中間有一個隔層,隔層用於裝米飯和菜,下層用於放發熱包和水,用於加熱。
  • 氧化鈣和鋁粉做發熱包 網紅自熱火鍋會不會變炸彈?
    測試組對發熱包遇水反應時所釋放的氣體進行檢測,發現含有氫氣。20個樣品外包裝上均有相關的警示信息以及操作說明,警示信息內容少則3條,多則近10條,如「小心蒸汽燙傷」「請勿讓兒童獨立操作」「只加冷水」「當手部弄溼時,請不要接觸到發熱包」「免陽光直射」「如需空運,請採用行李託運」等相關警示信息。
  • 自熱火鍋原理是生石灰遇水發熱 方便卻存在隱患
    最近一則留學生在宿舍吃自熱火鍋引發火警鈴的新聞引發熱議,自熱火鍋真的有那麼好吃嗎?昨天,記者走進市場搜尋發現,超市裡不僅有自熱火鍋,還有自熱米飯等各種自熱類食物。商家普遍反映,市場反響不如預期。嘗試:「發熱包」不神奇記者嘗試了一份懶人火鍋。拆開包裝,常見的火鍋食材一應俱全。最讓人好奇的就是「食品專用發熱包」,食材放好後,記者將加熱包放置在餐盒底部,倒入少許涼水,幾秒鐘後加熱包開始釋放熱量,大量的水蒸氣從餐盒頂部的出氣孔冒出來,還伴有「滋滋滋」的聲音。大約過了十分鐘,聲音逐漸消失,一份熱氣騰騰的懶人火鍋就製作完成了。
  • 別的方便食品要錢,這種方便食品要命!
    自熱食品無須電或火,加水就可以加熱,原理在於焦炭粉、活性炭等成分組成的發熱包遇水升溫。消費者須嚴格按照指引操作,那麼有多少人會如此謹慎呢?自熱鍋測試,試出三大問題問題一發熱包和水哪個先放?你的手速夠快夠安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