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視頻掃碼觀看
這種自熱火鍋利用自帶的發熱包,不用火,不用電,只需要一瓶水,就可以迅速加熱食物。
發熱包倒入一定量冷水,溫度很快飆升到87°C。
與發熱包進行反應後的水呈強鹼性。
又要降溫了。這個時候,不用火,不用電,也不用鍋,只需一杯冷水,便能吃上熱氣騰騰的火鍋,想想就很溫暖。多款號稱懶人必備的「自熱火鍋」,在各大電商平臺熱銷。這種號稱懶人火鍋的自熱食品安全嗎?它可能存在哪些危險?近日,南都鑑定團隊帶著5款熱銷款「懶人火鍋」,走進廣東省(廣州市)產品質量消費教育基地,對其安全性能進行了測試。
●鑑定由頭
吃自熱火鍋
疑觸發報警器
去年11月16日,美國一所寄宿學校響起一氧化碳警報,學生們全部被疏散撤離。調查人員追溯氣體來源至學校宿舍,但由於建築物內沒有天然氣或燃木元素,未能確認是什麼氣體觸發警報系統。隨後一名中國留學生提到了他的晚餐,是父母從中國寄來了牛肉「方便火鍋」,其中包含有加熱飯菜用的自動加熱包。當地消防隊發現,在「方便火鍋」附近,一氧化碳表檢測到的氣體含量極高,可能因此觸發了報警系統。不過消防隊員表示大樓通風良好,所幸沒有學生感覺不適。
對此,身在加拿大的華人湯女士與黃女士也表示,在家裡吃「懶人火鍋」的時候,確實也容易觸發安全警報,「因為國外很多人家裡,都會安裝警報系統。」自熱火鍋不僅可能觸發報警器,還可能會「燙碎」玻璃。根據媒體報導,去年3月,四川成都的一個小夥子,在家吃「懶人火鍋」時,家裡1cm厚的玻璃桌竟然被放著自熱火鍋的高溫炸碎,桌角玻璃碎裂,還差點炸到自己的腳。
自熱火鍋尚無統一的
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
「自熱火鍋」釀發意外的報導頻出,但也無礙這款「網紅火鍋」的持續火爆。鑑定君在某電商平臺以「自熱火鍋」關鍵字進行搜素,能搜到的商品達5.7萬件,相關店鋪2073家,生產廠家主要以川渝為主。銷量排前多是成都餐飲火鍋品牌,單盒價格區間為15元至50元不等,每盒由發熱包、肉食包、素菜包、寬粉包、牛油包等組合而成。在銷量較高的一家網店,月銷甚至超過10萬單。不少買家留言表示,自熱火鍋最大的優點是方便又划算。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自熱火鍋尚無統一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鑑定君查詢了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的2016年版《食品生產許可分類目錄》中的方便食品目錄,其中只包含油炸方便麵、方便米飯、方便粥、方便米粉等,但整個目錄中並未發現使用自熱方式的食品。
●鑑定實錄
親測5款自熱火鍋千萬不要這樣吃
時間:2017年12月22日
地點:廣東省(廣州市)產品質量消費教育基地
儀器:熱電偶溫度測試儀、PH試紙等
樣品:5款購自電商平臺的熱銷自熱火鍋,全部為川渝火鍋,價格在15-25元區間
(5款自熱火鍋設計較為相似,均採用較硬的紅色塑料材質。裡面包括三個部分,分別是帶有一個出氣孔的蓋子、一個裝著食材以及調料包的上層內盒以及一個裝著發熱包的外盒)
目的:檢測自熱火鍋存在哪些安全隱患
檢測方法:模擬檢測法(模擬各種可能出現的場景,看樣品產生的反應)
A 冷水「煮」火鍋5分鐘內溫度飆升到87°C
試驗開始。工程師首先把1款自熱火鍋樣品包裝拆開並取出材料包,模仿平時在家做「自熱火鍋」的操作。把發熱包放在塑料盒底層,緩緩倒入一定量冷水,讓水完全浸泡發熱包。為了看清發熱包的「發功」過程,工程師沒有合上蓋子。
只見冷水倒入約10秒後,發熱包便神奇地「發動技能」了,迅速浮遊膨脹,發出「滋滋」聲音,大量水蒸氣從塑料盒中冒出,同時水中一直冒出小氣泡,有小量的水分從塑料盒中溢出。此時把熱電偶溫度測試儀放置在塑料盒底部進行檢測,5分鐘內儀器顯示溫度迅速從常溫飆升到87°C。輕輕觸摸塑料盒,明顯感覺發燙。在隨後約40分鐘裡,塑料盒的溫度均能維持在這一高溫水平,水霧迷漫整個小房間。工程師表示,自熱火鍋的溫度最高可能達到90°C,而散發的水蒸氣溫度則更高,接觸將可能導致皮膚燙傷。「這樣的高溫也會很容易把向來不耐熱的玻璃燙裂」。
B 發熱包加水後密封 塑料瓶「面目全非」
釋放出大量的水蒸氣體,在密封的環境下會怎麼樣?工程師把發熱包剪開,將裡面的材料倒入一個透明的塑料瓶中,灌進一定量的冷水,擰緊瓶蓋,觀看其反應。鑑定君在現場看到,大概等待10秒後,灰白色的發熱材料開始作動,發出「滋滋」聲音,瓶子隨後倒下,開始自動翻滾,整個瓶子被裡面的水蒸氣「撐」得膨脹起來,變得越發「圓潤」,蓋子也變了形……這樣的狀態持續了約5分鐘,最後,水蒸氣在瓶蓋結合處成功找到了「出口」,一時間大量水蒸氣從瓶蓋結合處釋出,充斥著整個房間。
工程師解釋,出於安全性的考量,並未把瓶蓋完全擰死,否則塑料瓶將會如一個小型的「炸彈」,在大量水蒸氣囤積膨脹後從瓶蓋或者瓶底衝出,並發生爆炸。而此時鑑定君看到,反應後的塑料瓶發生嚴重變形,早已變得「面目全非」。
C 發熱包反應後水質呈強鹼性
自熱火鍋號稱不需電不需火,唯一的輔助物質便是冷水,那麼這反應後的水會變成什麼樣呢?工程師隨後收集起經過與發熱包進行反應後的水,用PH試紙進行測試,發現本是處於正常PH值的黃色試紙瞬間變成了深紫色,通過PH酸鹼度色譜比對可看出,反應後的水PH值已經達到近10的水平,呈強鹼性。工程師提醒,人體正常的PH值為7.35-7.45之間,觸碰強鹼性的水有可能對人體皮膚產生傷害。「所以,發熱包內的生石灰粉一旦溢出,絕不能用水清洗,否則會燒傷皮膚和衣物。」
●鑑定者說
發熱包原理 類似「暖寶寶」
「自熱火鍋的加熱包與我們常用的『暖寶寶』類似。」吳工表示,發熱包會使水的溫度達到90℃以上甚至沸騰,水蒸氣的溫度可以達到110℃,「自熱火鍋」正是通過產生高溫水蒸氣來加熱食物的。「如果水蒸氣在封閉環境下大量囤積,可能會變成小型炸彈一樣發生爆炸。」他提醒,人們在家裡食用時千萬不要把蓋子透氣口堵住,並要注意環境通風。
如此高溫的火鍋,需要耐高溫的材料進行承載。在本次購買的5款自熱火鍋樣品中,火鍋盒子均採用了較為硬質的塑料。吳工解釋,這是PP5塑料製品,由聚丙烯製成的,可反覆使用,其最大的特質便是耐高溫。據悉,每個PP5材料盒子都有小型的身份標識,為一個三角形的符號,並標著「PP5」。工程師提醒,如果是普通PET塑料遇熱會容易發生收縮,如果沒有註明PP5耐熱材料的自熱火鍋盒不要使用,否則容易燙傷皮膚。
●鑑定補充
自熱食品屬航空危險品
禁止隨身攜帶和託運
在5款自熱火鍋樣品附帶的發熱包說明中,鑑定君看到其列出了一系列的注意事項,包括「禁止食用、禁止熱水、遠離明火」等,部分也提供了加水操作的流程圖。然而,對於發熱包的原料成分,5款樣品均隻字未提。吳工表示,一般來說,「自熱火鍋」底部加熱包的主要成分除了生石灰,還可能含有鐵粉、鋁粉、焦炭粉、碳酸鈉等,除了採用生石灰遇水發熱的原理外,還有第二重化學反應的連鎖配合,來達到持續加熱效果。
自熱火鍋的原理是通過發熱包內的生石灰、碳酸鈉和水反應快速放熱,提供最初的熱量,再通過鐵粉、鋁粉、鎂粉持續氧化放出熱量,短時間內可放出高達200攝氏度以上的溫度。據多個機場介紹,這種自熱食品看似沒什麼危險,但確實發生過客人因使用不當,發熱包爆裂的情形。據鑑定君了解,「自熱食品」屬航空危險品,根據2015年《中國航空運輸危險品目錄》,生石灰、活性炭、鋁粉等均赫然在列,屬於航空危險品,明確不能攜帶登機或者託運。按照國際民航組織關於危險品航空運輸標準規定,此類物品屬於易燃固體、自熱裝置,不可隨身攜帶或託運。機場安檢部門提示:按照國際民航組織關於危險品航空運輸標準規定,此類物品屬於易燃固體,自熱裝置,禁止隨身攜帶和託運。
出品:南都採編指揮中心
統籌:南都科學新聞工作室
主持:陳養凱
採寫:南都記者 餘毅菁
攝影/視頻:南都記者 陳志剛
實習生 林靜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