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針烏賊(Metasepia pfefferi) 是一種視覺效果十分出眾的海洋生物,在很多網際網路上的照片和視頻中,都能看到它們驚豔的外表:烏賊們控制體表的色素細胞,呈現出鮮豔的黃色、紅色、白色和棕色,還有一浪接一浪的動態花紋。也正因為這種特性,這個物種獲得了「火焰烏賊」的俗稱。
(展現動態圖案的異針烏賊,來源:Aquarium of the Pacific)
不過其實,這些烏賊並不是整日都過著造型誇張的生活。對印度尼西亞海域異針烏賊的實地觀察顯示,這些烏賊絕大部分時間其實都非常低調:它們會調整體色來偽裝自己,看起來和海底的泥沙顏色差不多。
(偽裝狀態的異針烏賊看起來十分低調)
異針烏賊們鮮豔醒目的動態花紋只為兩種情況準備。花紋的作用之一是警示捕食者。當捕食者/潛在威脅距離較遠時,烏賊們依靠偽裝作為防禦手段,儘量讓自己不被發現。而當潛在威脅靠得太近時,烏賊會迅速切換到警告模式,開始展現眼花繚亂的花紋。
(兩隻魚接近一隻雌性異針烏賊時,後者從偽裝模式快速切換到了下圖的警告模式,魚遊走後,烏賊又恢復了偽裝體色)
另外一個會用到花紋的場景是求偶交配相關的,雄性異針烏賊利用花紋展示來吸引雌性和相互競爭。
用鮮豔體色警告捕食者的動物常會讓人聯想到毒性,那麼異針烏賊是不是有毒呢?這方面研究不太多,結論似乎還不明確,不過在Science Friday的一篇文章中看到有研究者介紹說,發現異針烏賊體內可能含有河豚毒素,但是劑量卻很少,可能並不足以讓捕食者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