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發布最新「貓頭鷹」無人機,仿生無人機或成未來主流?

2021-01-18 谷火平觀察

在俄國「軍隊2019」國際論壇上,俄方對外發布一款新型仿生無人機,它的體積很小,造型奇特,給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據了解,這款無人機是俄國一個軍事航空學院最新研製的一款小型飛機,外形模仿鳥類,名字叫「極地貓頭鷹」。為了最大限度地接近這種鳥類,整個機身使用了白色塗層,在機翼的表面添加了灰色的暗斑,而且還在飛機的面盤上畫上了嘴巴和眼睛,從遠處看和貓頭鷹真的很像。根據相關研發人員透露,這架飛機的最大續航能力是20公裡,飛行時長大約為40分鐘,起飛的最大重量為12千克,機身前部類似於鳥嘴的地方安裝了高精度的相機,使得這款無人機在暗處也可以保持良好的監測。除此之外,這款機型還使用了可以減少雷達反射區域的複合型材料,使得它能夠在實際運用中達到更好的隱身效果。根據相關報導顯示,這款小型仿生無人機在未來主要是被用來偵查和精準打擊的。

其實這款無人機並不是俄國首架仿生無人機,可以說這些年來,俄國一直都致力於研究各種仿生無人機。就在去年的「軍事2018」論壇上這個航空學院就推出了一款遊隼無人機,它可以模仿這種猛禽的叫聲,從而驅趕出現在機場附近的鳥類。和去年的遊隼相比,這款貓頭鷹無人機在外形上做的更加接近雪鴞,但是在飛行方面,它並沒有選擇仿真撲翼飛行,而是選擇了傳統飛機的模式,使用螺旋槳推進。這樣的方式就導致了它在作戰中的仿真能力有所差別。當無人機在高空飛行時,這款無人機的隱身效果很好,看起來和貓頭鷹沒什麼差別,但如果是在地面監測的時候,這款無人機發出的鳴笛聲就會將其暴露,再加上它本身是用螺旋槳飛行的,和真正的鳥類還是區別,所以雷達就比較容易識別出來。因此,有人會很質疑像這種模仿鳥類的無人機到底有沒有用。

其實近幾年,很多國家都開始研究仿生類的小型無人機。有人表示仿生將是未來小型偵查無人機的主流發展趨勢,這種方案的提出主要是為了優化無人機的外部造型和內在結構,從而進一步提升飛機的性能,讓無人機能夠適應各種不同的環境。

目前在仿生無人機方面,主要是按照被模仿生物的功能去設計,比如模仿各種鳥類和昆蟲的撲翼性飛行特點。這樣的飛行設計能夠降低無人機的噪音,實際運用起來隱身效果更好,而且這種方式擺脫了以往無人機起降場地的限制。但是這種無人機因為體積的局限,所以在速度上比較慢,而且載重能力弱。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有人就提出可以利用鳥類的跳躍起飛功能來緩和這些缺點。據了解,一款名叫「麻雀」的貨運無人機,使用了吹氣襟翼的技術,在飛機的機翼上安裝了腿,用腿來完成起降,然後用翅膀進行有效飛行。這樣改進之後,這款無人機腿部的兩個受載彈簧可以有效提高起飛的初始速度,給起飛過程提供80%的能量。

除了提高無人機的氣動性能之外,還可以通過模仿植物的外形結構進行仿生設計。目前,英國就有一位科學家提出可以參照蒲公英的飛行模式用在無人機的研發中。根據研究表明,無人機的機翼部分可以通過高分子材料設計成蒲公英種子那樣的剛毛結構,這樣也能提高飛機飛行時候的效能,減少無人機在空中的停滯消耗。如果照這樣趨勢去研究,未來仿生技術在無人機方面的應用會越來越多。(利刃/牧夷嘉樹)

相關焦點

  • 未來仿生無人機橫空出世!鳥類跳躍垂直起飛,仿蒲公英增加升力
    作者:DAGGER X仿生,是未來無人機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最終目標就是優化無人機的設計外形、內在結構,提高飛行性能和飛行品質以及解決無人機的任務環境適應性問題。目前,無人機在仿生方面主要是設計外形的功能性仿生,例如模仿鳥類,昆蟲和蝙蝠的撲翼性飛行,這些都是應用碳纖維複合材料和高分子彈性膜材料來構成仿生型無人機的機翼和內在結構。
  • 世界無人機大會:無人機,飛向智慧新未來
    9月13日,以「點亮智慧新未來」為主題的2020第四屆世界無人機大會暨第五屆深圳國際無人機展在深圳開幕。現場,由哈工大實驗室自主研發的大型仿生撲翼無人機以鳳凰造型展翅欲飛,這種仿生撲翼機具有翼展大、續航能力強、信號強等特點;大型垂直起降智能飛行器V400信天翁全球首發;無人機足球賽正激烈角逐;各色各樣型號外觀的特種裝備無人機吸引市民駐足拍照…
  • 俄國防部展示「獵戶座」無人機照片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俄羅斯國防部官網日前發布2021年現代化武器樣品主題月曆,首次正式展示了掛載高精度炸彈的武裝版「獵戶座」無人機照片。照片上展現了掛載數枚制導航空炸彈的長航時察打一體無人機「獵戶座」。
  • 仿生無人機自身特點優勢無敵?反無人機技術照樣反制
    在法國一家航空實驗室裡,一款外形酷似蝴蝶的無人機,以這種獨特的方式吸引著在場所有人的眼球。縱觀無人機發展歷程,各種功能強大的無人機層出不窮,但這款名為「metaFly」的仿生無人機以奇特的外形設計和飛行方式,在無人機家族中脫穎而出,「吸睛」無數。
  • 仿生設計的無人機產品 靈感來自大黃蜂
    工程設計要求無人機螺旋槳最簡單,最明顯的布局是方形,有四個螺旋槳。然而,大自然堅持所有飛行生物的兩個翅膀的基本布局。從鳥類到昆蟲,偶爾爬行動物和哺乳動物,大自然總是賦予雙側對稱的雙翼設置......因此,Carota的無人機信任這種在數百萬年的演化過程中發展起來的設置。
  • 軍情銳評:無人機「蜂群戰」或重塑未來戰爭
    參考消息12月18日報導,英國《衛報》網站12月4日發表文章稱,近年來,使用無人機「蜂群」對軍事或要害目標實施襲擊已成為一種全新的「非對稱」對抗戰術。例如2018年駐敘利亞的俄軍空軍及海軍基地頻遭無人機襲擊,都預示著無人機「蜂群戰」可能成為未來戰爭的一種全新作戰模式,甚至能在部分任務中取代有人戰機。
  • 我國無人機前景看好
    九月十三日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辦的第四屆世界無人機大會暨第五屆深圳國際無人機展上。來自海內外400多家無人機企業帶來1000多架無人直升機、無人固定翼機、無人多旋翼飛行器等以及上下遊配套產業產品亮相。展會上由我國哈工大自主研發的大型仿生撲翼無人機以鳳凰造型展翅欲飛,這種仿生撲翼機具有翼展大、續航能力強、肉眼解析度低、信號強等特點;大型垂直起降智能飛行器V400信天翁全球首發;無人機足球賽正激烈角逐;各色各樣型號外觀的特種裝備無人機吸引市民駐足拍照,成為展會上的明星。有專家表示在未來,民用無人機的市場潛力巨大。
  • 借智博會東風,通信巨頭在重慶發布5G網聯無人機最新研發成果
    中國移動在論壇上發布了5G網聯無人機最新研發成果,為無人機應用於5G垂直行業提供了新樣板。本次發布的最新研發成果包含一個平臺和一個終端。同時發布的「哈勃一號AI智能版」終端,作為中國移動自主研發的全球首款5G網聯無人機機載終端,採用了輕量小型化的設計、寬電壓輸入,支持 SA/NSA 不同組網方式以及多種物理接口接入。哈勃系列全新升級,提供了更強勁的機載計算能力,全面支持AI加速、計算機視覺處理、4K/8K高清視頻編解碼和視頻加解密,未來可廣泛應用於警務巡查、鐵塔巡檢、智慧城市建設等場景,實現定製化AI解決方案。
  • 未來空戰什麼樣?有人機被無人機代替成首要懸念,雷射互射僅第二
    現代技術的發展已經讓六代機理念開始呈現出來,但是有關六代機到底什麼樣,依然還是撲朔迷離,也讓人們開始猜測,未來空戰什麼樣?以前人們對於雷射器武器的使用非常感興趣,但是在剛剛結束的納卡衝突當中,無人機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自然就引起了人們對未來戰爭的想像有所變化,有人機被無人機代替成首要懸念,雷射互射僅第二。
  • 全新無人機,中國間諜鳥來了:可模仿鴿子9成動作
    香港《南華早報》日前報導稱,大陸仿鳥撲翼型無人機技術取得重大進展。 報導稱,代號「信鴿」的仿鳥撲翼型無人機由西北工業大學的專家領銜設計,重約200克、翼展約50釐米,最大飛行時速可達40公裡,最長續航時間為30分鐘。機上載有高清攝像頭、GPS天線、飛行控制系統和衛星通信數據鏈。
  • 一部微電影曝光最新出口無人機 雲影無人機家族戰鬥力潛能巨大
    並且,相對於以往航展的靜態展覽,這一次在《守望者》裡曝光了雲影無人機的更多細節,比如雲影無人機的起飛前準備工作,起飛和降落的姿態,先進的地面操作平臺等等,在多個細節角度展現出我國無人機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相對於之前在國外大放異彩的翼龍系列無人機和彩虹系列無人機,雲影無人機在外觀上有了非常大的變化,整體外觀與美國的全球鷹更加相似,與捕食者A/B、翼龍、彩虹有著明顯的不同
  • 喪心病狂的科學家,竟然將活蜻蜓改造成了無人機!
    原標題:喪心病狂的科學家,竟然將活蜻蜓改造成了無人機! 利用最新的昆蟲改造技術「DragonflEye」,他們將活蜻蜓改造成了一臺無人機。 喏,控制蜻蜓飛行不再是夢。。 (某仿生蜻蜓) 基因改造的結果使得蜻蜓可以響應光脈衝,對光線做出不同的反應。
  • 如何應對未來眾多的反無人機手段,來看仿生「自殘」無人機概念
    ——由於反無人機技術的不斷進步,未來無人機新的發展重點將是保護其免受敵方的反無人機手段威脅。在大自然環境中,許多動物會用不同的方法來躲避捕食者和周圍隱藏的危險。比如某些動物的自殘、蛻皮、偽裝行為等。這些行為機制被動物完美利用,來達到避免自己被發現以及抵禦攻擊和逃跑的目的。
  • 俄羅斯軍工別出心裁,新隱形無人機應用仿生設計,外形如大鳥
    從現場展品來看,大多數的武器裝備已經是老面孔,亮點並不多;但在無人機領域,有數款新產品讓人是眼前一亮。圖中的這架外形如「獵鷹」的飛行器,是俄羅斯軍工採用了仿生設計的輕型無人機。設計者的初衷就是為了更好實現隱形目的,這不僅是要體現在雷達上面,還因為其外形像「獵鷹」而降低被目視發現概率,從而能更加接近目標。
  • 無人機首次應用於物流,未來將全面實現無人機物流
    8月21日,順豐大型無人機首次載貨從寧夏起飛。此次試飛是中國首次將大型無人機應用於物流的場景。當天試飛行的大型無人機FH-98最大起飛重量達5.25噸,具有起降距離短、巡航速度、運行成本低等多方面的優勢。有效的解決了偏遠地區交通運輸不方便等問題,大幅度提升了物流的效率。未來將全面推進無人機物流產業的發展。
  • 松下6000萬美金投資機器人公司,大疆發布農業無人機MG-1S|新智造...
    獲得松下投資之後,Seven Dreamers表示將在明年三月份正式向消費者銷售Laundroid,不過只是洗滌折衣分揀版本,真正功能一體化的機器人要等到2019年才能夠研發完畢,也就是說,未來三五年,我們可能就要告別洗疊衣服了。
  • 2020第四屆世界無人機大會在深圳開幕
    深圳市無人機行業協會會長楊金才稱,未來民用無人機的市場潛力巨大。楊金才認為,新增市場需求出現在農業、貨物運輸、空中無線網絡數據獲取等領域。未來在三百六十行,無人機都能被廣泛地用上。「在疫情期間,無論是在消殺、物流快遞、治安維護或是醫療等方面,無人機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 下一代無人機?仿生蝴蝶無人機問世
    這個月初,它的創造者Edwin Van Ruymbeke推出了昆蟲風格的MetaFly,蝴蝶無人機。MetaFly是怎樣飛起來的呢?和蝴蝶這樣的昆蟲類似,需要滿足三個條件,身體輕、翅展大、撲翅快(動力足)。MetaFly重量不到10克,長19釐米,翼展29釐米。機翼振動由機械無芯電機(帶鋁製散熱器)處理,而電機則由可充電鋰聚合物電池供電。
  • 俄「獵戶座」無人機首射飛彈
    俄「獵戶座」無人機據俄新網報導,俄軍「獵戶座」無人機近日順利完成小型飛彈試射任務,並摧毀所有地面目標。這是該型無人機首次進行飛彈發射,標誌著俄軍無人機正式進入察打一體時代。近年來,俄軍在無人機力量建設發展方面不斷取得突破,通過自主研發與進口改進相結合的方式,逐漸形成以「副翼」「前哨」等為代表機型的無人機家族,但多以執行偵察任務為主,打擊能力並不突出。隨著俄軍在敘利亞等戰場上的逐步深入,俄國防部對多用途無人機,尤其是察打一體無人機的需求與日俱增,「獵戶座」無人機的研發因此受到高度重視。
  • 無人機上的仿生感知系統
    為了能更好地控制無人機的飛行,各種傳感器的運用對其飛行能力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大多數人將無人機稱為一架會飛行的「傳感器」。不過,正是這種靈敏度使得晶須陣列能夠探測到物體在移動過程中所產生的空氣流,雖然不能立即使無人機實際停止,但可以及時採取其他措施保護無人機自身,比如切斷電機的動力。此外,晶須也可用於測量流體流量(代表通過空氣的速度),當然,在低速時它們也可用作接觸傳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