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有歷史意義的研究,說明人類老化的生物學進程,是可以逆轉的
Landmark study showed way to reverse human biological aging
一個有歷史意義的(landmark)研究,說明人類老化的生物學進程,可以逆轉。
研究人員們採用高壓氧艙氧氣療法,去逆轉老化過程中的兩個關鍵的生物鐘。
研究表明,染色體上面的端粒酶(telomere)長度縮小,細胞數量減少,就造成人類老化。
解決老化問題,一直被看作是醫學上的絕技(Holy Grail)。新興科技,比如基因編輯工具「有規則的簇生間隔的短回文重複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已經在開閘放水,湧向未來的醫學科學之門。然而,延緩衰老的重中之重,也許就在一個簡單而且古老的方法之中。
以色列科技人員第一次展示了逆轉人類老化過程的兩個生物鐘,結果已經發表於《衰老》(Aging)雜誌。
染色體上面的端粒酶長度縮小造成老化
一個人經年累月,細胞一直在分裂,位於染色體末端的基因序列,叫做端粒酶,越來越短。一旦端粒酶變得太短,細胞就不能夠繼續複製,而終於死亡。這倒不一定是壞事情。
端粒酶變短,能夠阻止無惡不作的癌細胞毫無節制地繁殖,然而遺憾的是,要付出基因老化的沉痛代價。這些老態龍鐘的細胞,再也無法分裂,又成為衰老(senescent)細胞,在人的一生中日積月累,被認為是衰老的關鍵因素之一。
在一個臨床試驗中,有35名健康成年人,年齡64歲及以上,在3個月的時間裡,每天接受60次氧療。在治療之前,在試驗開始的第1個月和第2個月之後,以及試驗結束2周後,科研人員給這些人做了抽血化驗。在整個試驗期間,這些人的生活方式、飲食或者用藥都沒有任何變化,而血液化驗顯示,他們的細胞裡面的端粒酶的長度明顯增加,衰老細胞的數量也減少了。
在3個月的時間裡每天接受60次氧療
醫務人員將病人放進高壓氧艙,並非是前所未有。高壓氧治療(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差不多已經1個世紀,用於多種疾病,比如深海潛水員的減壓症(decompression sickness),和一氧化碳中毒。
這種治療,是讓人在高壓氧艙裡面吸入純氧,致使人體的血液和組織形成氧飽和。非常奇怪的是,這種情況觸發的生理效應,與人體缺氧(hypoxia)的時候類似。雖然過去的研究表明,這種作用能夠刺激大腦,提高認知能力,但卻是頭一回發現,這種治療也能夠逆轉衰老。
純氧使人體的血液和組織形成氧飽和
沙伊·埃夫拉蒂(Shai Efrati),該研究共同作者,「特拉維夫大學的薩克勒醫學院」(Sackler School of Medicine at Tel Aviv University)教授,說:「自從端粒酶變短被認為是衰老生物學的『聖杯』以來,許多藥理學和環境學方面的研究已經廣泛地開展起來了,希望能夠將端粒酶延長。」
他接著說:「在這類獨特的高壓氧治療期間和之後,發現端粒酶明顯延長了,於是科學界有了一個新的發現,利用在基礎的細胞生物學水平的認識,針對衰老並且進行逆轉。」
科學界說可以逆轉衰老,這也不是第一次。有好幾個研究採用藥理學方法,比如達那唑(danazol),已經展示能夠延長端粒酶。此外,生活方式的改變,比如體育鍛鍊和健康的飲食,也已經證明能夠小幅度延長端粒酶。
每天要在一個高壓艙裡面呆好幾個鐘頭
阿米爾·哈旦尼(Amir Hadanny),文章共同作者,「以色列高壓氧治療研究中心」(Sagol Center of Hyperbaric Medicine and Research in Israel)神經外科醫生,在記者招待會上說:「現在,一些幹預措施,比如改善生活方式,強化體育鍛鍊,對控制端粒酶變短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我們的研究中很值得一提的是,僅用了3個月的高壓氧治療,就將端粒酶延長了那麼多,這對於目前任何幹預措施或者生活方式改進,都是望塵莫及的。」
比起一些強制性(intrusive)的藥物治療方法,這種方法是物美價廉的。但是,一聽說每天要在一個高壓艙裡面呆好幾個鐘頭,很多病人就會退避三舍(turn away)。
科學界說可以逆轉衰老也不是第一次
科技人員的一個重大發現,能減緩衰老,其要義目前還不是打針吃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