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設兩站:東站2臺4線,建築規模約6000平方米

2020-12-03 騰訊網

隨著川南城際鐵路建設進度加快

咱們瀘州將於

明年正式步入高鐵時代

根據川南城際鐵路公司倒排工期任務

內江-自貢-瀘州段

確保在2021年9月30日建成通車

目前越來越多的網友更關心的是

渝昆高鐵的最新進展如何?

今天就跟著小編一起來

看看最新情況~

渝昆高鐵

渝昆高鐵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鐵通道中京昆高鐵通道的最後一段。2019年9月29日,渝昆高鐵重慶境內段、四川段項目建設正式啟動 ;12月20日,渝昆高鐵雲南段正式開工建設。

渝昆高鐵跨越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和雲南省,線路自重慶西站引出後,沿途經過重慶江津和永川區、四川瀘州和宜賓市、貴州畢節市、雲南昭通和曲靖市後接入昆明南站。

▲重慶至昆明高速鐵路平縱斷面示意圖

◆ 正線全長699公裡,項目按雙線時速350公裡設計,建設起止年限2019—2024年。

◆正線橋梁長度215.178公裡,佔31.55%,隧道長度344.113公裡,佔49.1%,橋隧比80.7%。

◆ 全線設站21座(包含預留車站1座),其中瀘州設置2站,分別為瀘州站和瀘州東站。

項目出資情況

項目總投資約1416.2億元,其中工程投資1339.1億元,動車組購置費77.1億元。項目引入長水機場單列投資64億元由雲南省承擔。瀘州站高架工程單列投資2.4億元及瀘州東站單列投資3億元由四川省承擔。

▲9月29日,渝昆高鐵四川段在瀘州舉行建設啟動活動

剩餘投資1346.8億元,資本金673.4億元,其中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出資302.8億元,由企業自籌解決(中央預算內投資另行研究確定);

其餘資本金370.6億元(含徵地拆遷費用177.5億元),由重慶市、四川省、雲南省分別承擔65.5億元、94.3億元、210.8億元,貴州省負責省內段徵地拆遷工作。

瀘州東站平面布置圖新鮮出爐

近日,中國鐵路經濟規劃研究院發布重慶至昆明等多條2020年即將開工建設鐵路的車站建築概念設計方案徵集信息公告,其中就包含了瀘州東站的站房設計規模。

瀘州東站平面布置圖▲

根據規劃,瀘州東站位於瀘縣雲錦鎮建築規模約6000平方米設到發線4條(含正線2條),設計側式站臺2座。

瀘州東站距離上一站:永川南站約40.2公裡,距離下一站:瀘州站約25.8公裡。

據了解,為全面加速渝昆高鐵瀘州東站的開工建設奠定基礎、創造條件,高鐵站房及沿線景觀設計上要融入地方特色文化元素,以展現地方民俗文化和人文歷史,為地方經濟發展助力;要充分利用瀘州東站輻射作用,帶動周邊區域發展。

瀘州站:渝昆站場按3臺7線布置

瀘州高鐵站是建設中的川南城際鐵路內自瀘段終點站,也是規劃中的渝昆高速鐵路的中間站點。

瀘州高鐵站具體位置圖▲

目前,從川南城際鐵路五標段項目部了解到,瀘州高鐵站分兩期建設。

在建瀘州高鐵站▲

一期工程站房規模擴至4萬平方米,站場規模為5臺12線。瀘州高鐵站的渝昆站場設置在中間,按3臺7線布置;川南城際站場設置在南北兩側,按2臺5線布置;站場尾部預留瀘遵高鐵延伸條件。

二期工程目前規劃將新增站房面積2萬平方米(一、二期共計6萬平方米),隆黃鐵路擴能改造工程客運部分將引入瀘州高鐵站二期。

在截至2020年2月的規劃中,隆黃場為瀘州站新增加2臺3線(一、二期共計7臺15線)。

這條高鐵意義重大

渝昆高鐵在四川境內僅通過瀘州、宜賓兩個川南城市,但裡程不少,正線約186公裡,設7座車站。四川境內的裡程長度、車站數量,在渝昆高鐵所經過的4個省份中,僅次於雲南。

瀘州境內有瀘州東、瀘州兩座車站,兩座車站相隔25公裡左右。瀘州東站是基於瀘州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定位、結合瀘州發展規劃而設立的。而瀘州站是瀘州未來的主要高鐵樞紐,一期建築面積逾4萬平方米,3條高鐵在此共線。

瀘州高鐵站效果圖▲

作為川南大市、港口城市的瀘州,至今沒有國鐵幹線,不通客運列車。渝昆高鐵的到來,無疑將加速瀘州乃至川南城市發展步伐。

而且渝昆高鐵+川南城際鐵路,串起了瀘州、宜賓,並和自貢形成一個互聯互通的三角形。這樣,川南城市不僅聯繫更為密切,也新增東向去重慶、南向到昆明的出川通道,期待這條高鐵給瀘州人生活帶來巨大改變!

來源:瀘州那點事

相關焦點

  • 菏澤高鐵站建設的最新進展,規模到底有多大?
    菏澤高鐵東站設6臺15線站房面積6萬平方米  在菏澤開發區陳集鎮桶子河區域,菏澤高鐵東站的站房、站前廣場綜合體及配套設施、地鐵預留段等施工均在有序推進。施工圍擋處,展示板上除常規的安全施工提示外,不僅有菏澤高鐵東站建成後的整體效果圖,還有中國一冶、中鐵建設、中鐵十局等各承建單位以往的工程案例展示。
  • 山西「喜事來臨」,迎高鐵站,建築面積約2萬平方米,輻射千萬人
    現在我們國家也積極建設高鐵,特別是在發達的城市可以看到很多高鐵線,可以說非常密集, 如果有好的交通,就這樣更好地推動當地經濟,同時大大改善當地人民的生活,與以前相比有了明顯的進步,可以說高鐵的到來,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 揚州將要建成的一座高鐵站,規模為2臺6線,建築面積2.8萬平方米
    現如今高鐵出行成為越來越多人們的選擇,國內各大城市都在積極完善境內高鐵網,揚州也不例外,當下有很多的高鐵線正在規劃以及建設之中嗎,有高鐵線的建設自然就會有高鐵站的修建,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座揚州當下正在建設的高鐵站。
  • 揚州在建一座高鐵站,規模為2臺6線,建築面積2.8萬平方米
    現在高鐵的修建是非常多的,眾多路線的修建就需要一些站點來進行融合,揚州就即將要修建一座高鐵站,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揚州高鐵站又叫做揚州東站,但是也有人將它稱作揚州南站,雖然具體的稱呼不太明確,但是也不需要做過多糾結,只要聽到揚州站大家都知道是這裡,鄭州高鐵站的具體位置是在揚州的生態科技核心區,所以它的修建也算是比較早的,在2016年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動工了。
  • 江西將迎一座新高鐵站,規模為4臺8線,等級是一等站
    江西高鐵低點向高鐵高點的轉變為國家許多城市提供了發展空間,隨著新高鐵線的建設,新一輪新高鐵站自然而然地開始了,今天筆者介紹的這座高鐵站,位於江西第二大城市贛州——贛州西站,是贛州人口最多的城市,贛州的地理位置可以說是贛西省的南大門,同時也擁有得天獨厚的經濟區位和旅遊資源,因此在贛州興建高速火車站非常必要,收益也特別高。
  • 中國大黃魚之鄉,寧德市三座反映海洋建築特徵的火車站
    01寧德站寧德站是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福州車務段管轄的二等站,是溫福鐵路和衢寧鐵路的共用車站。2008年6月16日,寧德站動工建設; 2009年6月30日,寧德站投入使用 。寧德站總建築面積5.6萬平方米;站場規模為2臺6線;設計最高聚集旅客數1200人。
  • 自貢高鐵東站已掛牌,通車再近一步!內部構造實拍圖曝光!
    內部構造圖首次公布自貢人趕緊get自貢東站正式掛牌站臺站牌已經掛好這樣的播報想必很快就能聽到了「前方到站自貢東站請下車的乘客做好準備」「各位旅客,列車前方站是本次列車的終點站自貢東站」內部構造也已經清晰展示出來看著寬敞大氣
  • 曹縣高鐵站位置、規模、布置方案出爐!計劃於2021年1月開工
    車站規模為 2 臺 4 線(含正線 2 條),到發線有效長度滿足 650m,設置 450×12×1.25m 側式站臺 1 座,設置 450×12×1.25m 島式站臺 1座,其中 1 座為普速、高速車場共用。設 8.0m 寬旅客地道 1 座,與既有旅客地道相接。
  • 京山高鐵站位置已確定,年底開工!
    車站規模為 2 臺 4 線(正線 2條,到發線 2 條),到發線有效長為 650m。車站兩端咽喉各設 1 條渡線,形成大「八字」渡線,維修工區設於站同左。車站設有側式站臺 2 座,站臺規模均為 450m×8m×1.25m,雨棚與站臺等長,設 8m 寬地道 1 座、8m 寬天橋 1 座。漢川東站平面布置示意圖▼
  • 西雙版納高鐵站和機場原來要建成這個樣子
    近期T3航站樓規劃面積7.6萬平方米,近機位總數達到34個,遠機位4個。根據西雙版納機場四期改擴建設計方案,未來機場與火車站和城市軌道交通站點將通過地下連廊(設商業區)無縫銜接——火車站西廣場至T3航站樓連廊約400米,軌道線路站點和T3航站樓連廊約150米,讓旅客能在5分鐘內完成換乘。
  • 2021瀘州要這樣幹!交通、教育、民生……都將有大發展!
    2021年有一大波好消息噢~  瀘州將全面開掛  各方面都將有大發展  交通線路齊開花  川南城際鐵路預計今年6月通車  近日,川南城際鐵路內自瀘線瀘州段左線輔軌進入瀘州高鐵站,隨著瀘州段右線由瀘縣往瀘州方向鋪設進程,將於今年1月5日前後實現鋪軌進入瀘州高鐵站。
  • 瀘州不通客運列車的時代有望在42個月後結束 設3個高鐵站
    原標題:瀘州不通客運列車的時代有望在42個月後結束 設3個高鐵站   大城瀘州。   接下來,該高鐵站將按2臺4線的設計方案進行站房基礎建設。上述施工點均位於川南城際鐵路第四標段瀘縣境內,意味著川南城際鐵路瀘縣段已開始實質性施工。預計在42個月後,酒城市民可實現在家門口坐高鐵外出的心願。
  • 平谷線5站開工定了!通州M101、M102將加快實施!共設39站!又兩條地鐵通進北三縣!
    M101線為城市副中心軌道交通的骨幹線路,起點是商務園,終點是小甘棠。長度23公裡,共設16個車站,其中換乘站9座。未來可以實現副中心與東壩、北三縣等地區的聯通,支持城市副中心與北三縣地區協同發展。M102線全長29.1公裡,23座站點。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內部的重要線路,串聯4個城市級中心和7個組團中心的統籌聯動,實現副中心組團式布局的形成,保障非首都功能向城市副中心順利疏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