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毒神經毒素是如何起作用的?

2021-01-21 四哥生物

那天群裡有老師問到了一道關於神經性蛇毒的問題,這個問題已經不是高中生物所能解決的了。特查閱了部分知網文獻,現簡單概括如下:

蛇毒是毒蛇腺分泌的一種天然的蛋白質毒液,新鮮毒液呈蛋清樣,具有特殊的腥味,其化學成分非常複雜,其中有5~15種酶、3~12種非酶蛋白質和多肽,以及少量的中性脂、磷酸和游離的單糖;無機鹽鈉、鉀、鋅離子含量較高,其次是鈣、錳等離子口。目前蛇毒中研究比較廣泛的蛇毒組分是心臟毒素、神經毒素、磷脂酶、細胞毒素、神經生長因子及抗凝和促凝血毒素等。其中神經毒素因其可以抑制神經肌肉之間的傳遞而應用於鎮痛。因此,蛇毒在科學研究及醫藥方面發揮著重大的作用。

1神經毒素概述

蛇毒神經毒素是蛇毒毒液毒性最大的組分,能抑制中樞神經系統,尤其是延髓呼吸中樞,對周圍神經系統的作用主要是阻斷神經——肌肉接頭處的衝動的傳導,導致骨骼肌尤其是呼吸肌癱瘓。可使動物產生鬆弛型麻痺和呼吸衰竭,導致動物死亡;使人類腦神經麻痺,表現為上瞼下垂,視力模糊,呼吸困難,言語不清和面肌無力。神經毒素主要存在於眼鏡蛇科、海蛇科、金環蛇和銀環蛇中,同時也存在於極少數的蜂蛇科和響尾蛇中。

從Chen和Robinson及Brazil發現的蛇毒液中具有止痛作用的成分即是其中的神經毒素類開始口,進入研究神經毒素單體的時代。神經毒素是由15~18種胺基酸組成,其中含有60~75個胺基酸,是一種相對分子質量為6k~12k,而pI高於9的鹼性多肽鏈。神經毒素能夠治療神經性疼痛,癌症及神經硬化症等,而且是研究神經系統中神經遞質產生以及傳遞過程分子機制的重要探針,在醫藥以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

2神經毒素的分類和結構

蛇毒神經毒素根據作用機制可分為4類:突觸前神經毒素(Presynaptically-acting neurotoxin 或a-neurotoxin)、突觸後神經毒素(Postsynapically-acting neurotoxin 或β-neurotox-in)、抗膽鹼酯酶類神經毒素(Anticholinesterase neurotoxin)和離子通道型神經毒素(lon-channelneurotoxin)。神經毒素的3D分子全貌是一個較小的扁平分子具有3個突出的環,這3個環由大量的β摺疊合5個逆β-平行組成。

2.1突觸前神經毒素

突觸前神經毒素(β-neurotoxin)是作用於神經肌肉接頭的突觸前膜,抑制乙醯膽鹼(Ach)的釋放過程,阻斷神經肌肉的傳導,它們有高度的毒性並最終導致呼吸麻痺,因此亦稱「突觸前神經毒素」;但不同的突觸前神經毒素有不同的作用機制。與突觸後神經毒素相比,該毒素神經毒性要比突觸後神經毒素高,但是在分布方面不如突觸後神經毒素分布廣泛。突觸前神經毒素的作用模式:(1)具有高毒性的磷脂酶A2抑制神經末梢,釋放神經介質-乙醯膽鹼;(2)作用於神經末梢的質膜,促使中介信號的產生,最終將導致大量神經遞質的釋放。

2.2突觸後神經毒素

突觸後神經毒素(a-neurotoxins)亦稱簡單神經毒素為一組鹼性多肽。a神經毒素能夠通過特異性的與位於脊椎動物或魚類產電器管的突觸後運動終板的菸鹼乙醯膽鹼受體結合,阻礙骨骼肌突觸後膜的神經傳遞,隨後影響由菸鹼乙醯膽鹼受體與運動終板結合產生的生理過程,如肌肉麻痺和呼吸衰竭。在大多數實際情況中,這種作用是不可逆的。

2.3離子通道型神經毒素

離子通道型神經毒素包括鈉通道毒素、鉀通道毒素(樹眼鏡蛇毒素)和鈣通道毒素(心臟毒素)。離子通道新神經毒素一般與突觸前神經毒素協調起作用。主要存在於非洲樹眼鏡蛇中,最常見的為樹突毒素(Dendrotoxin),是由59個胺基酸殘基組成的多肽鏈,含有3個二硫鍵2。其功能與Kunitz絲氨酸蛋白酶抑制劑類似,能夠促進神經肌肉乙醯膽鹼的釋放並選擇性的阻斷K+的跨膜流動。

2.4抗膽鹼酯酶神經毒素

比較典型的抗膽鹼酯酶神經毒素Fasciculin是從非洲樹眼鏡蛇中分離出來。是由61個胺基酸殘基組成的,分子質量為6.75k,為三指結構毒素。能夠在P摩爾濃度下可逆的抑制哺乳動物的或魚類的乙醯膽鹼酯酶,但是對於鳥類爬行類和昆蟲的乙醯膽鹼酯酶和哺乳動物的丁醯膽鹼酯酶的抑制作用相對較少。

3神經毒素的毒性機制與作用機制

神經毒素的毒性機制已研究得較明確,主要發生在外周組織,通過結合於運動終板的菸鹼型膽鹼能受體,阻斷骨骼肌上神經衝動的傳遞,導致呼吸肌麻痺。突觸後神經毒素的二級結構不存在α螺旋,主要是是由β-摺疊和β轉角構成。且其突觸後神經毒素中含有較多的鹼性胺基酸並處於活性表面,而乙醯膽鹼受體的活性中心正好是由較多的酸性胺基酸殘基構成,因此蛇毒突觸後神經毒素與乙醯膽鹼受體的緊密結合不僅取決於它們間的空間互補和疏水結合作用,而且與二者間的多重靜電吸引密切相關。對於長鏈的突觸後神經毒素與乙醯膽鹼受體間的相互作用還有可能毒素分子將其大環插入受體的縫隙或通道中,而分子活性表面上的正電荷有利於使毒素分子穩定存在於通道中,證實這種通道的封閉導致去極化的阻斷和它們之間結合高親和性或不可逆性。突觸後神經毒素與乙醯膽鹼以及受體的抗體相比,具有更高的親和力。它們三者的結合位點相互重疊但並不完全一樣,因此突觸後神經毒素能與乙醯膽鹼競爭乙醯膽鹼受體,並可以阻斷乙醯膽鹼所傳遞的神經信號,從而影響機體的正常的的生理功能和改變異常的病理反應。

隨著蛇毒神經毒素空間結構的測定和不斷地解析出來以及相應受體結構數據的積累和豐富,神經毒素作用機制的闡明已成為可能。多數人認為蛇毒的鎮痛機制與蛇毒的毒性機制是相同或是有相關,神經毒素的毒性機制已研究得較明確,主要發生在外周組織,通過結合於運動終板的菸鹼型膽鹼能受體,阻斷骨骼肌上神經衝動的傳遞,導致呼吸肌麻痺。而在鎮痛方面,蛇毒中樞給藥比外周給藥起效快,作用強;另外,鎮痛作用可被阿託品阻斷,而甲基阿託品沒有影響;說明毒素的鎮痛主要通過中樞實現,與毒性無關。而相關的實驗表明,蛇毒與膽鹼能系統有一定的相關性,但其具體的作用機制目前還不是很明確。2000年,Giorgir等人提出δ-阿片肽受體與蛇毒鎮痛有關。但是,實驗顯示在不同刺激引起的疼痛動物模型上,涉及不同的阿片肽受體。例如在熱板法實驗中,蛇毒的鎮痛有κ-阿片肽受體的參與;在角又菜膠痛敏的動物模型,與δ-阿片肽受體有關;而在PGE2誘導的炎症性痛敏動物模型上,蛇毒同時影響了以上兩種外周阿片肽受體,推測不同的疼痛刺激可能在機體產生不同的疼痛機制。由此可見,蛇毒神經毒素的鎮痛機制是複雜的,目前還沒有很清楚地認識,需要我們做進一步的探求。

主要參考文獻:

[1]範泉水.蛇毒主要成分研究進展[J].西南國防醫藥,2017,27(08):901-904.

[2]蔣世強,潘能慶,鄢航,賈銀海,蘇惠梅,劉偉,蔣和生,楊秀榮.眼鏡蛇神經毒素研究進展[J].現代農業科技,2017(04):255-256.

[3]劉剛,和七一,王文文,餘曉東.蛇毒神經毒素和肌肉毒素研究進展[J].重慶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2(04):38-43+2.

[4]李鳳君,韓麗萍,蔣琳蘭,李玉華.蛇毒神經毒素的研究進展[J].藥物生物技術,2013,20(06):564-568.

 


相關焦點

  • 研究顯示:鱷魚血能抑制蛇毒中的關鍵毒素
    鱷魚血能抑制蛇毒中的關鍵毒素新的研究表明,鱷魚的血液具有可能幫助其在被毒蛇咬傷後生存的特性。美國阿拉巴馬奧本大學的生物學家約翰·芬格說:"這可能會讓鱷魚在接觸到有毒的蝮蛇後不怕被咬。"這種爬行動物有時會吃毒蛇,他想知道鱷魚是如何生存的。他和同事決定測試鱷魚血清,這是一種包括蛋白質和抗體的血液成分。他們對噬魚蝮蛇、銅頭蛇和響尾蛇等蝮蛇毒液中存在的兩種成分的特性進行了研究:溶血毒素和蛇毒金屬蛋白酶。芬格在實驗室中將這些毒液成分添加到鱷魚血清中,然後將其與暴露於相同化學物質的小鼠血清的反應進行了比較。
  • 人吃了有蛇毒的肉,會中毒嗎?
    毒蛇咬傷動物,是靠毒牙咬入皮膚,再把毒液注射到動物體內,毒素進入血液後,動物才會中毒。蛇毒要起作用,起碼要注入到皮下組織,有淋巴管和血管的地方,毒素才可能進入被咬動物的血液循環,導致動物中毒。 我們來看看蛇的牙齒。眼鏡蛇的毒牙,很短而且不牢。
  • 科學網—蛇毒「通用解藥」不通用
    抗蛇毒血清是用蛇毒少量多次注射動物後,動物產生的抗體經提純而成的。當被蛇咬後,蛇毒進入機體,對人而言,就是抗原,而注射的抗毒血清中含抗體,它能中和蛇毒,使毒素失去活性。一般來說,被毒蛇咬傷以後,在越短的時間裡面注射抗蛇毒血清效果越好。 但是,抗蛇毒血清含有特異性抗體,一種抗蛇毒血清只能中和相應的蛇毒。
  • 男子對蛇毒免疫 揭秘蛇毒對人體的奇妙作用
    男子對蛇毒免疫 揭秘蛇毒對人體的奇妙作用 時間: 2016-01-25 15:01  來源: 環球網   編輯: 娜娜 被蛇咬傷,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趕緊上醫院注射血清,然而在美國有一名男子被咬傷了依然如無其事
  • 蛇獴、蛇雕等拿毒蛇當辣條嚼,不會中蛇毒,卻會食物中毒而亡?
    >蛇毒是主要的組成成分是活性高蛋白和多肽組成的混合物,而這種混合物一般在蛇體內以酶和非酶蛋白形式存在,在蛇捕食、防禦天敵以及消化食物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蛇毒成分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不同種類的蛇毒不一樣,這點是肯定的,但同一條蛇的毒液在它們不同的年齡段、生存環境的變化、進食的不同以及季節的變化都會呈現出不同。通俗點說,蛇毒的成分與我們平時吃的雞蛋、牛奶中的蛋白質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 蛇毒有多毒?被毒蛇咬了後血液會瞬間凝固?
    蛇毒有多毒?萬一被咬,我們身體裡的血液真的會瞬間凝固嗎?口說無憑,實驗為證!《好奇實驗室》實測蛇毒進入血液後究竟會發生什麼?  蛇毒分血液毒、神經毒、混合毒3種  中毒症狀各不同  「雞血加入毒蛇毒液之所以沒有凝固,是因為毒液中有溶血毒素,而沒有凝血毒素。」
  • 【頭條】神經毒素治療慢性疼痛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神經毒素治療慢性疼痛,而且對於具有治療作用神經毒素的研究也越來越廣泛。Wallace介紹,目前研究最為全面的神經毒素是辣椒鹼(capsaicin),它是從紅辣椒(red chill pepper)中提取出的活性成份。辣椒鹼通過作用於VR1受體起效,整個過程開始於起初的受體激活到長時間的脫敏反應。
  • 為什麼老鷹不能免疫蛇毒,卻能吃毒蛇?
    蛇毒是毒蛇毒腺內分泌的液體,主要以毒性蛋白為主,大約佔比90%左右,其中酶類跟毒素大概有20多種,比如神經毒素、膜活性肽、舒緩激肽增強肽、肌肉毒素血因子等。其餘部分為胺基酸、糖類、脂類、生物胺及無機鹽等,如果看不懂,你就只要記住蛇毒的主要成分就是「毒性蛋白質」,毒蛇的毒素想要生效,就必須跟血液發生直接反應。如果毒蛇的毒液被其他生物吞下,那麼其中的毒素蛋白質也會被胃液分解,也就是說毒液會變成無毒的液體。
  • 【實測】蛇毒真的能讓血液凝固起來麼?
    我們挑選的眼鏡蛇和蝮蛇,它們的蛇毒都不能像那段網絡視頻中那樣,讓血液在短時間內凝固成果凍狀,更讓人意外的是,蛇毒反而阻礙了血液的正常凝固。另外,實驗還發現,蛇毒可以讓血液發黑,這和一些武俠小說裡描述的非常相似,這是什麼造成的呢? 杭州市中醫院皮膚科主任陶承軍說,蛇毒運作的原理不是讓血液凝固,而是溶血,我們實驗用的蝮蛇的蛇毒屬於血液毒,眼鏡蛇則屬於混合毒,也含有血液毒的成分。血液毒本身就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是很多抗血栓藥物裡面的重要成分。
  • 研究發現人類對抗蛇毒的新武器
    但澳大利亞人用得起抗蛇毒血清,每年僅有2人死亡,而紐幾內亞島的居民因付不起昂貴的血清費用,每年約有1000人被蛇咬死。例如抗蝮蛇毒血清只對蝮蛇毒有效,對其他種類的蛇毒效果不大。 第三,就算找到匹配的血清,還有最後一個問題,那就是傳統的抗蛇毒血清還是一種強大的過敏源。血清能引起被注射者的過敏反應,輕則導致皮疹、瘙癢和發燒,重則導致過敏性休克,甚至是死亡。 因為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所以每年約有13萬人死於蛇毒,還有另外的40萬人永久致殘。
  • 蛇毒的功效居然這麼多?!那「蛇酒」呢……?
    進化程度較高的毒蛇的毒液中還混合了多種毒素。不同種類的蛇毒中含有12-18種蛋白質、10-15種酶類以及各種毒素。這些毒素會協同對內臟器官造成破壞。這種蛇毒本身並不是合適的降壓藥,因為它不能通過口服發揮作用。不過通過這種成分,人們成功研發出了一類可以口服的降壓藥物(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如今它依然是常用的降壓藥之一。
  • 動物毒液可怕但也能造福人類:蛇毒治療心臟病
    北京時間10月2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毒液的危險性都已記錄在冊,但或許人們不知道一些致命動物毒素可以挽救性命。毒理學家佐爾坦·塔卡克斯(Zoltan Takacs)博士說:「毒素是地球上唯一被進化明確選擇瞬間殺死生命的分子。」
  • 它是蜈蚣中的巨人,體長可達40釐米,性情兇猛所放毒素堪比蛇毒
    它是蜈蚣中的巨人,體長可達40釐米,性情兇猛所放毒素堪比蛇毒生活中常常看見一些長輩用蜈蚣泡酒,據說藥用價值很高,可以強身健體。而另一方面,這種蜈蚣攻擊性很強,所放毒素堪比蛇毒,所以想要抓到它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有很多人就是因為抓捕這種稀有的蜈蚣而搭上了性命。所以抓蜈蚣需謹慎啊!
  • 9.17 晚間 | 用蛇毒毒毒蛇
    實際上,古代如何治療蛇毒的記載真的非常少。我猜想應該不外乎貼草藥和找老中醫這兩種,既然毒蛇的蛇毒具有這麼大的毒性,那麼用蛇毒毒毒蛇,毒蛇會不會被毒毒死呢?第一種情況,毒蛇吃下自己毒死的獵物。蛇毒主要儲存在毒蛇的毒腺裡,在攻擊獵物時,它會通過毒牙注入到獵物的體內。
  • 【藥用】海洋生物毒素的藥物開發前景
    海洋生物毒素對神經系統的作用大多數劇毒的海洋生物毒素具有較強的神經毒性,而且作用於離子通道,因而在神經系統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河豚毒素(TTX)是一種電壓敏感的Na+通道外口的特異性阻滯劑,對神經、肌肉、心肌傳導纖維等可興奮細胞膜的Na+通道具有高度專一性,其作用機制不是通過簡單的「分子嵌塞」作用,而是通過與膜上專一性受體結合,再通過「關啟機制」使通路關閉,從而阻滯神經細胞的興奮和傳導。
  • 肉毒神經毒素只是毒素嗎?
    最初BoNT主要作用於神經肌肉接頭,讓被治療肌肉進行生化去神經。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BoNT的藥理特性不僅限於支配被注射部位的局部肌肉神經,還可能包括其他中樞作用。 近期,萊比錫大學的David Weise博士及其團隊基於對人體的臨床觀察,神經生理學研究和神經影像學研究,報告並討論了BoNT發揮中樞作用的最新證據,並在Toxins期刊上發表了綜述。
  • 用蛇毒毒毒蛇毒蛇會被毒死嗎?
    鑑於標題很繞 我來給大家翻譯翻譯: 用毒蛇的蛇毒毒毒蛇 毒蛇的蛇毒毒不毒得死毒蛇所有蛇毒只有進入血液 才會導致獵物因此喪命
  • 注射及外用神經毒素在皮膚科的應用-適應症、副作用和爭議
    ; 並描述如何將神經毒素治療與毒素,雷射和填充劑安全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併發症公開性原則編輯參與該CME活動的編輯以及期刊的CME活動的所有內容驗證/同行評議者都沒有報告與商業利益有關的財務關係。
  • 動物毒液可怕但也能造福人類:蛇毒治療心臟病-動物,毒液 ——快...
    北京時間10月2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毒液的危險性都已記錄在冊,但或許人們不知道一些致命動物毒素可以挽救性命。毒理學家佐爾坦·塔卡克斯(Zoltan Takacs)博士說:「毒素是地球上唯一被進化明確選擇瞬間殺死生命的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