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股民都可以通過學習成為股神,巴菲特就是最好的例子。
技術分析研究的是這個世界的規律
威廉·江恩,出生於1878年的美國德州,父母是移民到美國的。他曾經被人譽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投資大師,他早年時發現這個世界的某些規律可以應用在股市裡面,並且在某些特殊情況下,行情的最終走勢和自己的預判呈現出驚人的一致。所以他繼續鑽研,並且嘗試將天文學、數學、幾何學等方面的知識應用在股市中,隨後也就創立了獨特的技術分析理論,也就是後市常說的江恩理論。
江恩一直堅信自然法則可以應用在股市裡面,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黃金比例,一個普遍存在於我們生活中的特殊比例。其次股票價格和商品的價格也是可以預測的,這些價格的變化受到一些規則的支配,這些規則主導了價格走勢,所以我們看到的行情也會呈現出規律化的走勢,你能了解過去,就一定能預測到未來。
不斷尋找規律的技術分析派
咱們現在市場使用的技術分析,均線類指標主要通過長短周期的不同找出股票上升和下跌之前呈現出的規律,簡單點說就是金叉出現後表示上漲,死叉表示下跌。K線形態類則是根據行情結束後形成的模樣,來分析當前市場的資金意圖。切線類指標則是通過尋找時間和價格的比率關係,判斷行情的未來方向。以上指標還有很多,這裡就不一一列舉。
技術分析到底是一個確定性還是一個概率?
巴菲特的老師,班傑明·格雷厄姆曾在《聰明的投資者》說過這麼一句話:
儘管交易條件可能變化,公司和證券可能變化,金融機構和規則可能變化,但人性基本是相同的。
從這裡我們似乎可以感覺到,股票的價格變化似乎有規律可以遵循。但是這個觀點,國內目前大部分人都不認可,他們相信股票的價格是隨機變化的,是不可預測的。這種現象就猶如一枚有正反面的硬幣,其中一面是隨機,其中蘊含著有序;而另一面是有序,其中冒出隨機性來。這種有序和無序,連續和不連續互相纏繞的複雜性正是人們長期陷入困境的原因。
總結
我們從江恩的成功經歷上可以判斷,江恩應該是抓住了某些價格變化的規則,從而賺取了巨大的財富,但是其晚年的投資失敗,讓我們對江恩理論本身產生了懷疑,江恩賺錢到底是因為運氣,還是江恩理論本身就存在著致命的缺陷?
江恩理論認為:在交易體系中時間周期是第一位的,其次是比例關係,再次才是形態。而波浪理論卻認為:在交易中,形態永遠是第一位,其次是比例。如果兩者出現衝突,以形態為準。
至於誰對誰錯,在此不做評論,時代自有公論。
本文中部分內容引自《分形幾何的創立與複雜性研究——紀念波努瓦_芒德勃羅誕辰9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