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都是超體:從超個體到蓋亞假說再到維度生命學

2020-10-05 御說何修

一、什麼是超個體

超個體,這是今西錦司(1951)所創用的一個用於描述複合型生物現象的術語。在許多社會性昆蟲中,單獨一個等級是不能維持個體以至整個種族的。因此,每一不同等級的共存者可與其他動物的個體成為同等地位則該集群稱為超個體或超個體的個體。

人類就是某種形式超個體。除了來自你父母親的基因之外,你的體內還有病毒、細菌,甚至其他人的基因。事實上,如果你還有兄弟姐妹,那麼在你的身體和大腦中還會包含有你的兄弟姐妹身上的一部分。儘管聽上去有些怪異,但的確,這一事實會影響到你的行為方式。

義大利帕多瓦大學的皮特·克拉米爾(PeterKramer)表示:「人類並非單一生命體,而是某種形式的『超個體』。在我們的身體內,大量人類或非人類的個體正在相互鬥爭,以爭奪對我們的控制權。」通過與另外一位學者帕奧拉·布雷杉(PaolaBressan)的合作,克拉米爾近日在《心理科學觀點》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呼籲心理學家和精神病醫生一同來對這種情況對我們行為產生的影響開展研究。

儘管聽上去有些令人毛骨悚然,但事實是,我們很早之前便已經意識到我們的身體實際上是一個由許多不同生物組成的複雜組合體。你的腸道細菌會產生特殊的神經傳遞素,它們可以改變你的情緒狀態,一些科學家甚至認為我們體內的微生物會對我們的食慾造成影響,從而確保你會去攝入它們喜愛的食物。

而如果你不小心感染了一種叫做「剛地弓形蟲」(Toxoplasmagondii) 的寄生蟲,則可能會讓你不知不覺中選擇自殺。在自然界中,這種寄生蟲會感染老鼠的腦部,使老鼠失去對貓的天然恐懼,甚至會去主動接近貓。這樣的行為將導致老鼠被貓捕殺吞食的機會大大上升,而這正是剛地弓形蟲所希望的,因為它們必須要進入貓的體內才能繼續完成它們的生命周期。

而人類的大腦也可以被感染,並產生與受感染的老鼠相似的思維被其操控的行為:這種微生物似乎會讓被感染者傾向於置身一些危險的場景之中,並增加他們罹患精神分裂症或自殺抑鬱症的機率。儘管有著這樣那樣的危險和擔憂,但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在英國仍然有將近1/3的肉製品中含有這種微生物。克拉米爾表示:「這樣的狀況應該得到改變。」

從這一角度上來看,我們的行為其實並不完全是「我們自己」的行為。到這裡其實已經足夠讓你懷疑自己對自己的身份認同感了。但接下來要提到的話題則更加會讓人感到不舒服:不僅你的大腦會遭受微生物的入侵甚至控制,甚至還會受到其他人的影響。

其中最為明顯的案例恐怕莫過於共用一個大腦的連體嬰兒,但事實上,即便是完全正常的雙胞胎也會擁有一些共同的器官,即便他們根本就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胚胎早期發育階段,細胞可以在雙胞胎甚至三胞胎的身體之間隨意穿行。這樣的情況我們曾經一度認為是非常罕見的,但現在我們知道這樣的情況其實是相當普遍的。比如說,大約8%的異卵雙生兒以及21%的三胞胎體內擁有兩種血型——一種是由他們自身的造血細胞產生的,而另外一些則是留在他們體內的兄弟姐妹的細胞所產生的。換句話說,他們的身體其實是幾個人的身體拼接組成的,這樣的情況可能會發生在很多器官上,其中也包括大腦。

我們大腦的這種情況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比如我們都知道大腦不同區域的精細安排對於實現大腦的各項功能具有關鍵作用,而如果其中有外來組織存在,由於這些來自其他人的組織擁有不同的遺傳基因信息,也因此擁有著和我們的身體所不同的「設計藍圖」,這樣就會讓我們的大腦功能陷入混亂。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何雙胞胎人群中左撇子的比例更高,這一簡單特徵需要依賴左右兩邊大腦之間的相互協同。或許,這種外來組織嵌入的情況打亂了這種平衡。

即便你並不認為自己擁有任何的兄弟姐妹,但你仍然有很多其他途徑可能會被來自其他人的細胞所入侵。有這樣一種可能性,那就是你母親懷上了一對雙胞胎,你是其中一個胎兒。當你們兩人在母親子宮內的時候,在發育的早期兩個胎兒可能會相互融合。由於這種情況一般都發生在發育的極早期,因此另一個胎兒的細胞可以完全被整合吸收進組織內,使得一切看上去都非常正常,但實際上你的體內已經含有了另一個人的基因信息。克拉米爾指出:「你看上去是一個人,但你的體內還有著另一個人——事實上,你一直以來都是兩個人。」在一個極端的案例中,一名婦女驚訝地得知她並非自己一對兒女的生物學母親。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你的哥哥或姐姐的細胞會在母親的體內遊走,當將要成為你的受精卵出現之後,它們便進入了你的身體。


美國華盛頓大學的李·尼爾森(LeeNelson) 表示,不管是通過何種途徑,來自另一個人的組織完全是有可能導致你的大腦發育出現預料之外的情況的。目前尼爾森正在研究的課題是想要查清母親本身的細胞是否有可能會侵入自己胎兒的大腦,她表示:「侵入胎兒細胞的數量,類型以及侵入的時間階段的不同都會導致異常情況的發生。」

尼爾森還發現,甚至當你成為一個成年人之後,你仍然難以避免遭受其他人入侵的風險。數年前,尼爾森與加拿大艾伯塔大學的威廉姆·錢(WilliamChan)合作,獲取了多名婦女的大腦組織切片樣本並對其中所含的Y染色體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在63%的組織樣品中含有屬於男性的細胞。威廉姆·錢表示:「我們發現不僅女性大腦組織中含有男性DNA的情況非常普遍,我們還發現它們存在於女性大腦的不同部位。」換句話說,這些女性的大腦到處散落著來自男性身體的細胞。一種複合邏輯的推想就應當是:這些男性細胞應當來自她的孩子。不知怎的,她在懷孕時,她的兒子身體的幹細胞穿透了胎盤並抵達了自己母親的大腦區域。令人驚奇的一點還在於,這一情況似乎能夠降低母親罹患阿爾茨海默症的機率,但其中的具體作用機制尚不明確。一些研究人員甚至開始設想,胎兒的這些細胞是否在懷孕期間影響了女性的思維方式和行為。


我們對於自身屬於「超個體」的現實認識仍然還處於非常初步的階段,因此很大一部分的研究還都停留在理論階段。克拉米爾和布雷杉最新發表的論文的目標並非給出確定的某個答案,而是想要提醒其他心理學家和精神病學家那些讓我們之所以成為我們的諸多因素。克拉米爾表示:「如果只考慮單一個體,我們將無法真正理解人類的行為。最終,我們必須理解構成『我』自己背後的全部『我們』。」

舉例來說,科學家們常常會對一對雙胞胎之間的行為進行對比以理解行為的起源,然而現在我們知道即便是異卵雙胞胎之間也存在著細胞與組織的相互交織,這一情況就有可能對此前的研究結果造成幹擾。因此,考慮到這些情況,當開展一些基於雙胞胎研究的相關課題,如阿爾茨海默症的相關研究時就必須尤其謹慎,因為其背後很有可能存在外源性腦組織的因素。

總 結

單個的個體生命是生命,由眾多的某種個體生命有序形成的族群也是生命。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蟻群、蜂群,以及人體和社會組織,都是不同形式的超個體。

二、關於蓋亞假說

1974年,英國生物學家詹姆斯·洛夫洛克和美國生物學家琳·馬古利斯提出將地球生物圈視為一個單一的生命體,即蓋亞假說。"蓋亞假說"認為生物圈的行為就像一個超級有機體,在這裡,所有的東西都是相通的,如果地球上的一個部分出現問題,就會對另一個部分進行補償或調節,就像一個身體的不同器官同步工作。當時,許多科學家和其他嚴肅的思想家都認為兩人已經走火入魔了。但他們的想法並不新鮮:許多民族的傳統知識早已認為自然界是一個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系統。這些相互聯繫從小到大,從局部到全球,無時無刻不在相互作用。

陸地土壤是一個複雜的多層次的食物網,陸地土壤是自然界向我們揭示的另一個相互依存的例子。當我們在森林中行走時,我們看到了樹木,但我們忽略了真正使樹木和所有其他植物成為可能的東西,土壤。我們腳下的土地就像一個遙遠的星球一樣陌生,發生在地球表面最上面幾釐米的地方是陸地上所有生命的基礎。

健康的土壤中包含著複雜的多層次的食物網,其自組織就像地上的食物網一樣錯綜複雜,具有非凡的多樣性,對陸地上的所有生命都有影響。在一小撮健康的土壤中,有一萬億個細菌、一萬個原生動物,比如變形蟲等單細胞生物、一萬個蛔蟲和25公裡長的極細的真菌絲,此外還有更大的生物,如蚯蚓和昆蟲。這個地下生態群落中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是驚人的。

在森林地面上,昆蟲撕碎有機碎片,如枯葉、腐木、死鼠和鳥類的屍體,這一過程促進豐富的土壤細菌分解較小的碎片,並將它們的營養糞便加入其中。有益菌搶佔空間,防止病原體佔據土壤,在某種程度上為植物提供了預防性保健。蛔蟲和原生動物吃掉細菌,把氮氣拉回土壤中。蚯蚓創造了微隧道,讓氧氣滲入土壤,並把它們的糞便沉積下來,也有助於給土壤施肥。所有這些生物的行動,加上那些長達數英裡的真菌絲,形成了一個複雜的網,給土壤提供了結構,幫助土壤保持水分,保護植物免受病原體的侵害。實驗證明這種土壤生態系統對植物來說是多麼的必要。種子在松樹林的天然土壤中生長,富含真菌和微生物,就能茁壯成長;在經過消毒的土壤中,種子就無法存活。

地底世界的真菌是地球上一些最不被重視的生物,但土壤中的真菌卻在執行一項更為重要的工作:為全球生態互聯繫統建立基礎。植物根部和真菌參與了我們這個星球上最重要的共生關係之一:被稱為"菌根"。大約僅有根的六十分之一大小,以蠕蟲的方式進入更狹窄的空間,獲取附近植物所需的營養,如磷和氮。通過菌根這種真菌和植物根部相互依存的網絡,真菌通過交換養分來換取植物產生的糖分。

此外,真菌會產生一種叫做 "糯米素 "的粘性蛋白,它能將土壤粘在一起,使土壤呈現棕色。光是穀氨醯胺就儲存了我們土壤中三分之一的碳。因此,這些被低估的真菌是將大氣中的大部分碳汙染封存在土壤中的關鍵。但不幸的是,我們把土壤當成了一次性使用的物品,沒有認識到它是一個複雜的生物網。工業化農業用化肥和殺蟲劑汙染土壤,殺死使土壤自然生產的細菌、真菌和無脊椎動物。如果我們改變這些做法,可能會產生全球影響。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全球轉向再生農業將有能力封存大氣中大部分多餘的二氧化碳。

總 結

地球生物圈作為一個有機整體是一個宏生命體(超個體),地球上不同的區域生態系統是這個宏生命個體的組織器官,它們分別承載著不同的功能。彼此之間相互聯繫和相互依存。


三、維度生命學

維度生命學是在超個體和蓋亞假說的基礎上提出的一個更加徹底的關於對生命的假說。相對於傳統意義上碳基生命形式的狹義定義,維度生命學認為:物質或能量在不同維度下以有序自組織形式構成的非平衡態的耗散結構系統稱之為生命,這是一種廣義上的生命。

關於維度生命學,可以從以下兩個現象來理解。


從碳基生命形式來講,可以藉助超個體的研究結論:單獨的生命個體是生命,由眾多的單獨個體有序組成的群體,也是生命。比如單個的螞蟻和這個螞蟻所屬的蟻群。這個的單個螞蟻和蟻群就是屬於兩個不同維度的生命形式。

從矽基生命形式來講,可以藉助我們常見的電腦液晶顯示器來理解:液晶屏上,單個的發光二極體的裡亮與滅,似乎沒有規律,也看不出所能表達出來的含義。但是成千上萬的發光二極體匯聚在一起,他們的亮與滅,可能就會構成具有意義的文字或圖案。這種現象在生活中是很常見的。比如,無意義、無規律的字母或筆畫構成了具有初級意義的文字或單詞,具有初級意義的文字或單詞構成一句句具有比較明確的文欄位落,並進而構成了一部內容豐富多彩的小說。

上述兩種形式的所描述來看,都是從看似無意義的局部個體的有序組合成某個相對獨立的系統,當複雜程度達到一定臨界值時,便突然湧現出另一種更高級形式或者說更高維度的存在形式的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這種從低級的、低維度的存在形式演化出更高一級的、高維度的存在形式的現象,我們把它稱為維度生命學。在這裡,生命,已經不單單是我們常規理解上的「活著」的某種存在物了,而是一切以有序自組織形式構成的非平衡態耗散結構系統。

因此,可以說維度生命學是在超個體生態學和耗散結構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個全新的廣義生命學說。超個體學說和蓋亞假說讓我們知道了單個的個體生命是生命,由單個的個體生命組成的群體組織,也是生命,他們是兩個不同維度的生命形式。耗散結構論讓我們知道一切活著的生命形式,都是屬於一種耗散結構,而維度生命學讓我們明白了,一切的耗散結構以及這種結構的不同層級的組織系統,都是生命的不同形式。

一般來說,維度生命的存在形式可以分為兩個大類。一個是無機生命系統,一個是有機生命系統。其中,無機生命系統,又分為自然演化而來的或經人工設計而來。前者表現為宏觀、宇觀視角下的星球(蓋亞假說)、星系、星雲以及由這些元素組成的超個體的存在(宇宙就是一個巨人),同時,還表現為微觀視角下的分子、原子等微觀元素及其衍生物。後者,主要變現為通過人類科技文明製造的各種電腦智能設備。事實上,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工智慧設備正在不斷地向著高維度的生命形式演化,一旦矽基生命具有了自我的意識或者碳基生命具有了可持續的生命形式,人類文明就將會進化到集體提升的新境界。

至於說有機生命系統,大家都不陌生。各種單細胞到多細胞的生命形式,都是屬於傳統意義上的有機生命。用超個體生命的觀點來說,一隻螞蟻是生命,一個蟻群是高一個維度的生命;一隻蜜蜂是生命,一個蜂群是高一個維度的生命;一隻鳥是生命,一個龐大的鳥群也是一個生命體;同樣的,一個獨立的個體的人,是一個生命,一群有序的人群組織,也是一個生命體。我們常常看到一些文學性的描述語言說,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如果從維度生命學的角度來看,按維度生命形式由低級到高級的順序來區分的話,存在著這樣一個系列維度的生命形式:細胞型生命—組織型生命—器官型生命—人體型生命—家庭型生命—社群型生命—企業型生命—宗教組織型生命—國家型生命—人類共同體生命。

在這個維度生命關係鏈中,企業組織型生命和國家型生命是影響一個個體生命的最主要的高維度生命形式,也是維度生命學重點研究的對象。

從維度生命學視角看一個企業,我們會發現它身上同樣具備經典生命現象中的關於生命的一些基本特性,比如同化作用和異化作用。

一家公司,通過同化作用的方式,獲得並轉化特定的外部資源,實現內部環境的建設(搭建公司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同時,通過異化作用的方式,輸出公司型生命體的代謝產物:採購原材料、零部件組裝、生產半成品或成品或者收集信息、整理、加工、設計、發明生產軟體產品,並供給給生態鏈中的其它生命體。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型生命體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來維持維持內部低維度生命組織、個體的生長發育環境的相對穩定。這裡的能量的消耗的形式,是現金流,具體的表現形式是員工工資發放行為或者公司項目投資行為。

生命要想獲得維持穩定的耗散結構,就需要持續的外部能量的輸入(同化作用)和輸出(異化作用)。就比如,一簇火焰要持續穩定地存在,就必須有持續可供的燃燒物的供給並輸出燃燒後的反應物。企業型生命要想獲得穩定的成長環境,同樣地,需要有可持續的現金流支撐。一個企業型生命,視其成長的不同階段,其獲得外部能量(資金)的方式是不一樣的。

種子輪初始階段的資金,通常來自於自籌或眾籌(集資、風投等)。當一個企業型生命呱呱墜地開始在這個生命的黑暗森林中謀生的時候,它獲得能量的方式,一方面,自然是離不開自身的造血功能(自己賺錢的能力,這是傳統企業所常用的方式),另一方面,則會不斷演化出各種各樣獲得外部能量的模式(豐富多彩的生態系統由此形成,有的是草食動物,有的是肉食動物,相互之間,既相互支撐,又彼此牽制)。

通常來說,現代企業型生命獲取外部能力資源的方式有如下兩個模式:

模式一:外部輸血模式

外部輸血模式最常見的是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模式,為絕大部分現代企業採用,尤其是上市融資,能短時間獲得大量外部資本的支持,有利於企業快速發展。當然,危險是隨時存在的,因為透明的財務公布制度,無異於敞開胸膽任人看,隨時會有被資本利用--感染生病導致危及生命的危險發生。

模式二:內部造血模式

內部造血模式是一個把企業員工利益跟企業利益更緊密的聯繫在一起的企業發展模式。在企業生命發展的過程中,這個類型的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更強。內功模式的最大優勢是可以很好第提升企業的抗擊打能力強,容易獲得持久穩定的發展機會,從而在惡劣的生態競爭中獲取更多的生存機會。內功模式的一個典型代表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華為企業,他通過全員佔股,充分調動所有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不但用眼前工資性收入吸引人,更用未來長遠的利益綁定人,通過基因同化(企業文化建立內在吸引力)塑造員工,從而獲得一致對外,齊心協力,同仇敵愾的管理效果,實現了把萬噸巨輪抬上喜馬拉雅山的奇蹟。

除了上述兩類模式之外,維度生命學還預言,隨著未來的企業生態發展,還將進化出一種更加徹底的企業發展模式:三位一體的超個體生命模式,即企業與合伙人(員工)和企業的上下遊利益關聯者(上遊供應商、下遊用戶)之間長期利益的深度綁定(通過企業文化的基因同化作用),形成一個高維度的超個體生命。

所有的基於物質競爭型的生命形式,因為在相對有限的物理空間中,通過消耗外部物質、能量來維持自身的穩定和發展,必然導致對有限物質的競爭,這樣的競爭形式是零和的,己方利益的獲得是以對方的利益的喪失為代價的,這就是所謂黑暗森立法則成立的物理原因

所有的傳統類型的生物都是基於物質競爭型的,所以他們都遵循著達爾文的弱肉強食的生存原則。由傳統類型的生物群體,即我們人類組成的社會、國家形態,目前也是屬於物質競爭型的生命,所以,所有的國家之間也只遵循著弱肉強食的基本原則的。雖然現代文社會在倡導契約精神、在強調道德約束,但,一旦雙方發生利益衝突了(所有國家之間的衝突,幾乎都是基於物質利益方面的衝突),一切的契約精神就都蕩然無存了。所以說,契約精神只是勢均力敵者(同為弱者或同為強者)之間的一種遊戲規則,而不是普適的原則。當雙方實力懸殊巨大的時候,強權就是規則!八國聯軍侵華籤訂不平等條約的時候,何曾有過契約之精神?希特勒屠殺猶太人、日軍在南京大開殺戒的時候,何曾有過道德之約束?所謂的談判,也只是為了降低動武時給自己一方帶來的犧牲罷了。所以,金庸武俠中,才會有打得贏的才是大哥的說法,所以,毛主席才會總結說出槍桿子裡面出政權這樣的真理。

從維度生命學的角度來看經典的生物免疫能力,我們將對免疫現象已經企業健康發展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免疫力的百度解釋:免疫力是指由於具有抵抗力而不患某種傳染病的能力,也比喻對社會生活中不健康的因素的自我抵制能力。

維度生命學對免疫力的解釋:系統在應對外部入侵者時,採取的保護性防禦措施,使得自己原來的穩定性不受明顯影響的能力(系統的魯棒性)。

免疫力的本質是源於系統在進行新陳代謝的同化作用的過程中,對於外部物質、能量、信息的處理過程中,保持自身體統的相對穩定性的能力。

一個維度生命(無論是傳統的經典生命還是超個體類型的生命),他所表現出來的免疫力存在三個狀態:

1、免疫力低下時,表現在人體上時,是容易生病,甚至罹患大病,導致死亡;表現在社會組織型生命時,是社會動亂、民心不安,出現有組織的勢力,惡勢力、黑社會、反革命集團乃至政權的顛覆(原來國家這個超個體生命的死亡,新生命的重生)

2、免疫力適中時,表現在人體時,是陰平陽秘的健康態;表在在社會組織型生命時,是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其政悶悶,百姓皆謂我自然」。

3、免疫力過度時,表現在人體時,是過敏,身體免疫系統會攻擊身體內正常的細胞;表現在社會組織型生命時,是社會政策嚴苛,草木皆兵、杯弓蛇影,最終導致民變(正常組織細胞癌變),這是歷史上施仁政的理論基礎。

總 結

維度生命學告訴我們,一切系統性的存在物,都是不同維度的生命形式,一切的生命形式,都在遵循著生命或微觀生老病死、或宏觀成住壞空的大規律上,不斷地演化發展著。


關注釋渡空間,

學習超覺冥想之道,

喚醒您內心原本強大的力量!

相關焦點

  • 蓋亞假說
    1989年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選擇蓋亞作為學術會議的主題,幾百名科學家和學者參加了會議,並於1993年出版了《科學家論蓋亞》(Scientistson Gaia)大型文集。從此儘管科學界對蓋亞假說有不同的觀點,但以此為主題進行研究的科學家越來越多,特別是近年來NASA在全球生態學、生物圈學和地球系統科學的名義下支持此類研究,使得其影響也越來越大。
  • 蓋亞假說與企業經營
    今天在思考蓋亞假說和企業經營的關係,按照蓋亞假說,地球是一個具有自我調節能力的生命有機體,這並不意味著世界是有生命的,而是說明生命體與自然環境
  • 「星際穿越」從超立方體到膜外維度
    著名物理學家Susskind如此說道:「人類的神經系統只能感知三維空間,不要試圖可視化任何除了3維以外的空間維度,我們要通過抽象的數學概念來理解,說過多少遍了!」說到關於維度的科普,只要看到說它第四維是時間,或者看到它每個維度都要換一種講法的,都有可能脫離了科學的實踐,從而成了偽科普,每一個人都應該立即提高警惕。
  • 地球蓋亞傳導信息~我已經在第五維度了,在那裡等你
    現在,因為人們被困在家裡,不能出去工作,我希望你們會利用這段居家的日子開始去質疑這個世界的一切,為什在蓋亞上會發生這些事?為什麼會有病毒出現?就像這個宇宙中的一切事物一樣,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是有原因的,現在所發生的恐懼、慌亂和混亂,是因為這一切的發生,在教給人類一個功課,促使人們變得更富有同情心,和彼此關愛。請理解,無論現在全世界範圍內正發生什麼,都只是暫時的。
  • 蓋亞假說:地球是個生命體?
    而這個理論便是他自己所創立的「蓋亞假說」,蓋亞是古希臘神話中大地女神的名字,而蓋亞假說則認為,我們的地球可能是一個巨大的有機生物體。拉夫洛克那麼拉夫洛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理論呢?就讓我們回到最初的起點。而迫於重金聘請的生物學家們的壓力,領導告訴拉夫洛克,自己惹的事,自己必須解決,給你三天時間來想出一個建設性的意見。說白了,領導的意思很明確,要麼你給我一個石破天驚、改變世界的理論,如果做不到,那就承認自己的錯誤。領導本以為面對挫折的拉夫洛克會做出妥協,但他顯然低估了他的下屬的腦洞了。三個不眠之夜過後,拉夫洛克再次來到了領導的辦公室,並帶來了一份既模糊又清晰的計劃。
  • 魔幻2020,聊聊「蓋亞假說」
    很有末世風格的語言,就是這麼一段,勾起了記憶中一個名詞—「蓋亞假說」。● 什麼是蓋亞假說 ●蓋亞(Gaia或Gaea),古希臘神話中的大地之神,眾神之母,所以西方人有時會用「蓋亞」來代指地球。「他們沒有找到地球,卻找到了一個叫蓋亞的星球,這個星球上所有的生物不分種族和智能的高低,都聯合在一起了,它們共同擁有一個思想和意識,成為一個巨大的超級生命體。」不僅所有的有機生命都被聯繫到一起,而且連土壤礦石都能儲存它們的記憶。萬物實行完美的自我調控以達到全局最優。
  • 蓋亞假說:地球是一個生命體嗎?
    他們將這一觀點稱之為蓋亞假說(Gaia hypothesis)。蓋亞假說認為,地球上的生物圈就是可以維持地球內穩態的一個活躍的自適應控制系統。這樣的一個可以自我調節的整體(包括但不限於生物)就被視為蓋亞。基於這種假說的一些推論顯得天馬行空——洛夫洛克甚至表示海藻藻叢的出現是為了控制全球的溫度,而澳大利亞的大堡礁則是一個控制海水含鹽量的瀉湖項目的一部分。
  • 由蓋亞假說引發的思考,你能讀懂嗎
    由蓋亞假說引發的思考持續至今,你的想法是什麼?你認為地球是什麼?對於這個問題,相信不同人有不同答案。有人表示,地球是一顆坐落在太陽系宜居帶內的星球,它不僅擁有穩定的巖質地表,還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另外,它還十分幸運地孕育了眾多生命,成為目前已知的唯一的生命星球。
  • 生存或者死亡的蓋亞假說:行星與生命互相塑造
    活著的行星:生命改變了地球的方方面面,從大氣層到巖石層,再到地表以下的板塊構造。行星可以是活的嗎?20世紀後期偉大的生物學家琳·馬古利斯(Lynn Margulis,1938—2011)認為可以。這位智識卓越的科學家是內共生學說的主要建構者,觀點常受到正統學界的排斥。
  • 蓋亞假說再引爭議,地球是獨立的生命體,能自我調節?
    說起地球的起源,迄今為止科學家還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提出的任何一個觀點都有各自的理由。有些人始終堅信,地球極有可能源自於其他的星系,只不過最終被捕獲了,所以在那一年便直接迎來生命的大爆發。蓋亞假說再引爭議,地球是獨立的生命體,能自我調節?
  • 蓋亞假說——一種新的地球系統觀
    如果觀測到的一個行星的大氣構成遠離化學平衡態,則可能存在生命。帶著這種想法,他開始考察當時已知其大氣構成的火星和金星,發現這兩顆行星的大氣構成都接近化學平衡態。大氣的主要成分是一般不進行化學反應的二氧化碳。因此,兩者都不應該存在生命。
  • 蓋亞假說認為地球是個生命體真的可信嗎?
    對比浩瀚宇宙可以說我們地球文明渺小到幾乎不存在,但也不是不可能我們渺小的人類文明永遠都探索宇宙諸多奧秘 1989年時,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選擇蓋亞作為學術會議的主題,幾百名科學家和學者參加了會議,並於1993年出版了《科學家論蓋亞》大型文集。
  • 蓋亞假說丨地球本身就是一隻超級有機體?
    」——新聯邦C9學會如果大家喜歡看一些有關靈性/新世紀/神話相關文章的話,相信不會對「蓋亞」這詞彙感到陌生,地球就象是照顧萬物的母親,這個想法無疑是非常美麗,也正因如此,英國科學家詹姆斯·洛夫洛克七十年代提出的蓋亞假說 (Gaia Hypothesis) 變得相當流行。
  • 深度 | 蓋亞假說:地球難道是活的?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科學家、發明家詹姆斯 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提出假說,地球是活的!蓋亞,Gaia, 這個名稱來自古希臘神話的大地女神。蓋亞假說大意:地球上的巖石、土壤、大氣與生物的生命過程相互密切交織, 從而形成了一個自我調節的有機體。這個系統可以自我修復到最適合自己生存的狀態,以維持星球層面上的的健康。 換句話說這個星球上的萬物,包括這個星球本身都是有意識的。
  • 蓋亞假說再起質疑,你相信這是真的嗎?
    但是你是否想過,也許地球的確是一個活生生的生命體呢?在過去,由於科技落後,人類痴迷於宗教學說,因而誕生了不少神話故事,而這些神話故事與人們的生活、起源息息相關。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蓋亞假說,蓋亞是西方神話故事中的生命女神,也是我們經常所說的大地母親,擁有無窮的法力和至高無上的地位,是造物主般的存在。
  • 蓋亞假說:地球是活著的嗎?
    地球是生命繁衍的完美星球,但根據蓋亞假說(Gaia hypothesis),這並非巧合。從生命第一次在地球上出現的那一刻起,地球一直在努力使自己變得更加宜居。蓋亞理論認為,地球及其自然循環可以被認為是一種生物體。當一個自然循環開始出現異常時,另外一個循環將會試圖把它恢復原狀,為地球上的生命不斷優化生存條件。地球上的所有生命與非生命共同構成了一個可自我調節的整體。
  • 科學家推出蓋亞假說,終於大徹大悟!
    科學家推出蓋亞假說,終於大徹大悟!地球是宇宙中最為特殊的星球,宇宙浩瀚無垠,地球只屬於宇宙的一小部分,人類在宇宙中宛如滄海一粟,小到可以忽略不計。在地球上生活了這麼多年,人類已經有了根深蒂固的根基。科學家們對宇宙的探索也從未停止過,根據目前已知的消息,地球屬於人類的家園,它也是宇宙中具有生命特徵的星球。
  • 如何理解蓋亞假說?真相撲朔但不迷離
    在你斷然否定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些有趣的對比。假如把一個人放大到和地球差不多大小,我們會看到什麼?細胞像茂密的立體森林和草原,細菌微生物就像人類和動物,生活在蓬勃的細胞森林裡。相同的細菌組成菌落,就像地球上的部落或國家一樣,在各自地盤上辛勤工作,影響人體的物質代謝和轉化,同時也抵禦著外來菌落的攻擊,維持著人體的各種平衡及整體健康。
  • 世界地球日:論「蓋亞假說」 地球是活的
    知道的越多,就會發現自己不知道的越多因此我不敢說要「愛護地球」,我想說「我怕地球」,畏懼她已知和未知的的力量
  • 蓋亞假說引起爭議,地球真的是一個活的生命體?
    如今西方環保運動與倡議生態優先的綠黨普遍接受的環境保護運動的基礎理論就是蓋亞假說,其認為環境與生物之間會發生相互作用,並且使得地球中的生命體能夠在地球中持續生存並且發展。蓋亞假說認為這種生物體與環境之間的平衡狀態是一種生命有機體的特徵,也叫作體內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