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由阿德萊德大學(University of Adelaide)組成的多國天文學家團隊已經對70個高能伽馬射線源進行了分類,其中包括16個未被發現的伽馬射線源,這是用伽瑪射線望遠鏡對銀河系進行的一項研究調查。伽馬射線是光的最高能量形式,被世界各地的天文學家和天體物理學家研究,因為可以用來追蹤宇宙射線的起源,難以捉摸的帶電粒子,這些粒子是宇宙演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納米比亞使用高能立體系統(HESS)伽瑪射線望遠鏡,研究人員在過去的15年裡,在伽瑪射線光中觀測了銀河系。
銀河的伽馬射線源的蒙太奇在納米比亞H.E.S.S.望遠鏡上面的銀河系。圖片:Namibia: F. Acero, with a gamma-ray source map: HESS Collaboration
這一研究結果發表在14篇科學論文上,發表在《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雜誌的特別版上,其中包括一個特別有趣的伽馬射線新來源的細節。阿德萊德大學的高能天體物理學集團和澳大利亞的領導人參與赫斯副教授加文·羅說:這個特殊的伽馬射線的來源被發現不尋常的星團的港口一個銀河系的最大規模的和充滿活力的年輕恆星,明亮的藍色叫做LBV1806-20變星。星系團也有一顆罕見的、極具磁性的中子星,被稱為磁星,但我們認為伽馬射線的發射可能與發光的藍色變星有關。
如果光源是發光的藍色變星,這是第一次伽馬射線的發射與這麼大的恆星有關。許多其他的伽馬射線發射源,在這個非常高能的波段,到目前為止都與脈衝星或超新星遺蹟有關(爆炸恆星的殘骸)。這將意味著一種新的伽馬射線源,這是首次發現此類射線。然而還沒有完全排除與磁星或星團中其他恆星的聯繫。但絕對肯定的是,可能需要等待更靈敏的伽瑪射線觀測與切倫科夫望遠鏡陣列,下一個正在智利建造的伽馬射線天文臺。
銀河系的其他發現詳細刊登在特別版包括最形象的伽馬射線源附近的超新星遺蹟——這將使研究人員研究這個對象比之前更好的規模,三個新的「伽馬射線殼」可能是一種新型的超新星遺蹟的例子。有趣的是,大約一半的編目來源仍未被確認,這將激發天文學家使用不同類型的望遠鏡來尋找答案,在無線電中操作x光波段。HESS團隊由來自德國、法國、英國、納米比亞、南非、愛爾蘭、亞美尼亞、波蘭、澳大利亞、荷蘭、奧地利和瑞典的科學家組成。赫斯是一個直徑為4米的系統,直徑為28米的望遠鏡對伽馬射線非常敏感,它的能量比可見光多1000億倍。
博科園-科學科普|參考期刊文獻: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來自:阿德萊德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