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黑頸鶴繁殖分布密度全國最大
記者從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獲悉,青海是國內黑頸鶴種群繁殖密度分布最大和繁殖率最高的區域,每年大致有2000對至2200對黑頸鶴在青海繁殖。鶴科在全球有4屬15種,目前國內記錄到的鶴類共有9種,青海或整個青藏高原記錄到的鶴類有3種,分別是黑頸鶴、灰鶴和蓑羽鶴。灰鶴和蓑羽鶴在青藏高原是遷徙路過的旅鳥。黑頸鶴在青藏高原及其毗鄰區域完成了整個生活史過程,即繁殖、遷徙和越冬的全過程。
-
全國1/4野生鳥類青海有分布
1988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明確,在我省境內分布有國家重點保護鳥類46種,分屬於7個目,10個科。為加強鳥類保護工作,我省已建立玉樹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可魯克湖-託素湖自然保護區及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等。三江源區域分布有鳥類237種,隸屬16目41科,鳥類種數佔青海省鳥類種數的77%,佔全國鳥類種數的19%,其中珍稀、瀕危鳥類達40餘種。
-
首個以中國鳥類學家命名鳥類 四川短翅鶯列入名錄
這是2008年發現弄崗穗鶥和華西柳鶯之後,在我國境內發現的又一鳥類新物種。為了紀念中國現代鳥類學奠基者之一的鄭作新院士(Cheng Tso- hsin),四川短翅鶯的種加詞(物種名第二部分)被指定為chengi,這也使它成為了首個以中國鳥類學家來命名的鳥類。
-
高原上的「鳥類貴族」它是世界上唯一生長並繁殖於高原的鶴類!
黑頸鶴是世界上唯一生長並繁殖於高原的鶴類,棲息於海拔2000~5000米的高原地區,是我國珍稀鳥類,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它們每年4~6月飛到青藏高原西南部和甘肅、四川北部等地繁殖,10月後又南遷至西藏南部及雲貴高原越冬。
-
首個以中國鳥類學家命名鳥類 四川短翅鶯入中國鳥類名錄
這是2008年發現弄崗穗鶥和華西柳鶯之後,在我國境內發現的又一鳥類新物種。為了紀念中國現代鳥類學奠基者之一的鄭作新院士(Cheng Tso- hsin),四川短翅鶯的種加詞(物種名第二部分)被指定為chengi,這也使它成為了首個以中國鳥類學家來命名的鳥類。
-
誰將成為中國國鳥?「雪域神鳥」黑頸鶴,10個理由讓你覺得靠譜
部分黑頸鶴混同灰鶴、赤麻鴨、斑頭雁和極少數野鴨,一起在耕地覓食。中午,分散在各地覓食的黑頸鶴逐漸飛回夜宿地小憩片刻。有的一邊喝水,一邊理羽;有的還會到湖水中洗個澡;有的與相愛的一起打個盹,養精蓄銳。下午3點左右,黑頸鶴又分批飛出去覓食,不過這一次它們到夜宿地附近覓食,這時覓食種群較為集中,不過大家都不會搶食,而是彬彬有禮。
-
...我省生物多樣性保持總體穩定 青海湖鳥類增多藏羚羊達到7萬多隻...
當天,生態環境部和中國科學院共同發布《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真菌卷》和《2018年中國生物物種名錄》。 《2017年全國生物多樣性觀測報告》,對2012年至2017年連續觀測的24個內陸溼地越冬水鳥樣區分析表明,越冬水鳥種群數量呈現上升趨勢,物種數則存在一定的波動,其中,青海湖水鳥種類總體呈現逐漸上升趨勢,長江中下遊8個樣區的越冬水鳥種數基本保持穩定。
-
中國十大瀕危動物,趕緊保護起來!
華南虎僅在中國分布華南虎頭圓,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較長,胸腹部雜有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黃色並布滿黑色橫紋。毛皮上有既短又窄的條紋,條紋的間距較孟加拉虎、西伯利亞虎的大,體側還常出現菱形紋,在亞種老虎中體型較小。華南虎以草食性動物野豬、鹿、狍等為食,是中國的十大瀕危動物之一、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紅色物種名錄極度瀕危,在野外已滅絕。
-
四川短翅鶯列入中國鳥類名錄(組圖)
這是2008年發現弄崗穗鶥和華西柳鶯之後,在我國境內發現的又一鳥類新物種。為了紀念中國現代鳥類學奠基者之一的鄭作新院士(Cheng Tso- hsin),四川短翅鶯的種加詞(物種名第二部分)被指定為chengi,這也使它成為了首個以中國鳥類學家來命名的鳥類。
-
黑頸鶴,世界上唯一生長和繁殖在高原的鶴,你見過嗎?
繁殖於拉達克,中國西藏、青海、甘肅和四川北部一帶,越冬於印度東北部,中國西藏南部、貴州、雲南等地。是世界上唯一生長、繁殖在高原的鶴。黑頸鶴是大型飛行涉禽,全長約120釐米。依據調查資料分析推測,在西邊可能還有第三條遷徙路線:在新疆東南部、青海西部繁殖的黑頸鶴通過唐古拉山口,而在藏北、藏西北繁殖的黑頸鶴,則由高海拔向南或東南遷徙到低海拔的雅魯藏布江中遊河谷越冬。
-
誰將成為中國國鳥?百名專家提名黑頸鶴,網友卻推薦麻雀
01氣質鶴:頭頂紅冠,喙長頸長腿也長作為「鳥類大熊貓」,黑頸鶴屬於鶴形目鶴科鶴屬,是青藏高原與雲貴高原特有鶴類,又稱「西藏鶴」,俗稱高原鶴、藏鶴與雁鵝,是世界上15種鶴類中命名最晚的一種鶴,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一種生長、繁殖在高原的鶴類。
-
《中國鳥類名錄》與程式設計師
國內正在放國慶假,我在想我也沒節可過的時候,中國觀鳥年報-中國鳥類名錄 6.0 (下稱鳥類名錄或 6.0)正式發布了,馬上感覺這個節日會非常充實...自2016年年中開始被朋友暗光風影帶進觀(拍)鳥世界後,一發不可收拾。一開始時在野外拍到一隻鳥兒,回到家要花費兩個小時來確定是什麼名字。這時就在想有沒有可能做一個自動識別的工具來幫助?
-
專家:青頭潛鴨已極度瀕危,應儘快列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名錄
青頭潛鴨保護國際研討會在河北省衡水市召開 澎湃新聞記者 刁凡超 攝3月19日-20日,青頭潛鴨保護國際研討會在河北省衡水市召開,與會專家建議,鑑於青頭潛鴨已處於極度瀕危的狀態應儘快列入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名錄,並加強對青頭潛鴨棲息地管理,特別是繁殖棲息地保護
-
觀鳥天堂府河溼地首發鳥類名錄 149種鳥類榜上有名
【亮點】 比肩大熊貓 青頭潛鴨和白鶴最「稀罕」 在本次發布的武漢府河鳥類名錄的149種鳥類中,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4種、二級保護鳥類18種,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的動物有10種。
-
鹽城黃海溼地大豐野鹿蕩入選世界暗夜保護地名錄
自然保護聯盟)新近發布消息稱,在最新版本的《世界暗夜保護地名錄》中,新收錄中國4家、英國1家、美國3家暗夜星空保護地為新成員,其中就有鹽城黃海溼地大豐野鹿蕩。野鹿蕩毗鄰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野鹿蕩保護地做管理工作的馬連義表示,希望加強保護地間的合作,為子孫後代保留清朗的天空,做到「天上有星空,心中有哲思」。野鹿蕩是馬連義從2009年開始為了保護、研究生物遺民而申請的工作場所。他介紹,綜合多年數據,該區域平均全年可觀察星空達238天,所設的國家自動氣象觀察臺是仰望星空的好去處,夏夜銀河、冬季獵戶星座清晰可見。
-
2020年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8次鳥調 最新記錄黑頸鶴116隻
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始建於1984年8月,是青海省建立的第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溼地之一,也是我國20世紀80年代建立的第一個以黑頸鶴及其繁殖地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黑頸鶴最近的一次鳥類調查工作,是2020年10月27日至10月29日,由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站委託行業內擁有較高監測水平和聲望的青海多美生態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團隊進行的。
-
棲息地退化鳥類致危 四川七種鳥類進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名錄」),共有24種鳥類調升為有滅絕威脅的級別(包括易危、瀕危及極度瀕危),涉及中國鳥種13種,其中包括草原鵰、鳳頭麥雞,紅頭潛鴨在內的7種鳥類,均在四川有過觀測記錄。在眾多威脅因素中,棲息地退化和喪失成為受威脅鳥類致危因素之首,佔所有因素的80.8%。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副研究員解焱表示,棲息地破壞直接或間接導致鳥類食物減少,從而影響種群及整個生物鏈,因此保護刻不容緩。
-
中國十大最珍稀瀕危鳥類名單出爐
世界各地的鳥類都容易受到環境威脅,這些威脅大多來自人類活動,如過度狩獵、砍伐森林、汙染和土地改造。地球上幾乎13%的鳥類瀕臨滅絕。那麼,你知道中國最瀕危的鳥類有哪些嗎?現在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中國十大最珍稀瀕危鳥類,感興趣的朋友們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