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繪製出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結構:為研發疫苗鋪平道路

2020-12-06 新華網客戶端

美媒稱,全世界的研究人員都在競相研發潛在的疫苗和藥物來對抗新型冠狀病毒。根據新的研究結果,現在,一組研究人員已經弄清這種病毒用以入侵人類細胞的一種關鍵蛋白質的分子結構,從而可能為疫苗的研發開啟了大門。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2月19日報導,此前的研究顯示,冠狀病毒通過所謂的「刺突」蛋白入侵細胞,但這些蛋白質在不同的冠狀病毒中具有不同的形態。

這項研究的資深作者、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分子生物科學系副教授賈森·麥克萊倫說,弄清新型冠狀病毒中的刺突蛋白的形態是搞清楚如何對付這種病毒的關鍵。

報導稱,雖然冠狀病毒利用許多不同的蛋白質複製併入侵細胞,但刺突蛋白是其用來與受體——--另一種充當類似通往人體細胞通道的蛋白質——結合的主要表面蛋白。在刺突蛋白與人體細胞受體結合之後,病毒膜與人體細胞膜融合,使病毒基因組進入人體細胞,開始感染。

麥克萊倫說:「如果能夠阻止附著和結合,就能阻止進入。」但是要鎖定這種蛋白質,首先需要知道它是什麼樣子。

報導稱,本月早些時候,研究人員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組。利用這一基因組,麥克萊倫及其團隊與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合作,確定了構成刺突蛋白的特定基因。然後,他們把基因信息發給一家公司,後者創造出了這些基因並將其傳回。之後,研究小組將這些基因注入實驗室培養皿中的哺乳動物細胞,這些細胞生成了刺突蛋白。

報導稱,接下來,研究小組利用冷凍電子顯微鏡重建了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在原子尺度上的3D構造。這份藍圖揭示了這種分子的結構,描繪了每個原子的坐標。

並未參與這項研究的密西根大學流行病學副教授奧布麗·戈登說:「研究人員如此迅速地獲得了這種蛋白的結構,這一成就令人矚目。這是向前邁出的非常重要的一步,可能有助於研發出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

同樣沒有參與這項研究的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史蒂芬·莫斯也贊同這一說法。他在電子郵件中對記者說,這種刺突蛋白「將是快速研發疫苗抗原」和治療方法的「可能選擇」。他還說,了解這一結構將「非常有助於研發出具有良好活性的疫苗和抗體」,同時也將生成更多這種蛋白質。

報導稱,研究小組將把這一結構的原子「坐標」數據發送給世界各地數十個研究小組,這些研究小組正致力於研發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和藥物。與此同時,麥克萊倫及其團隊希望能用這種刺突蛋白的結構作為疫苗的基礎。

報導指出,當細菌或病毒等外來入侵者入侵人體時,免疫細胞會通過產生抗體來進行反擊。這些抗體與外來入侵者的特定結構結合在一起,稱為抗原。但產生抗體需要時間。疫苗是死亡或衰弱的抗原,能夠訓練免疫系統在人體接觸病毒之前產生這些抗體。

麥克萊倫說,理論上,這種刺突蛋白本身「可能是疫苗或疫苗的變體」。他還說,注射這種以刺突蛋白為基礎的疫苗後,「人類會針對刺突蛋白產生抗體,然後,如果他們接觸到活病毒」,身體就會做好準備。

不過,麥克萊倫認為,疫苗很可能在18至24個月後誕生。他說,「與可能需要花費約10年時間的正常疫苗研發過程相比,這仍然是相當快的」。

這一發現2月19日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編譯/張琳)

相關焦點

  • 美媒:新冠病毒關鍵分子結構圖問世 為疫苗研發鋪平道路
    參考消息網2月22日報導美媒稱,全世界的研究人員都在競相研發潛在的疫苗和藥物來對抗新型冠狀病毒。新研究結果顯示,目前一組研究人員已經弄清這種病毒用以入侵人類細胞的一種關鍵蛋白質的分子結構,從而可能為疫苗的研發開啟了大門。
  • 美研究人員繪製出新冠病毒關鍵蛋白分子的3D結構
    美國科研團隊首次繪製出新型冠狀病毒一個關鍵蛋白分子的3D結構,這種蛋白是開發疫苗、治療性抗體和藥物的關鍵靶點。 研究成果19日在線發表在美國《科學》雜誌上。
  • 新冠病毒刺突柔性結構發現 可靈活尋找與靶細胞對接受體
    新冠病毒刺突柔性結構發現  可靈活尋找與靶細胞對接受體  國際戰「疫」行動  科技日報柏林8月19日電 (記者李山)近日,德國科學家使用高解析度成像和計算機輔助方法分析了新冠病毒的刺突結構,發現病毒表面的刺突可像栓在線上的氣球一樣運動,靈活地尋找與靶細胞對接的受體。
  • 首個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全原子開源模型問世有望促進新冠肺炎療法的...
    原標題:首個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全原子開源模型問世有望促進新冠肺炎療法的研發一種刺突蛋白模型。圖片來源:物理學家組織網刺突蛋白在新冠病毒進入人體細胞中起關鍵作用,使其成為新冠肺炎疫苗和抗病毒藥物開發的主要靶標。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2日報導,一個國際科研團隊近日創建了首個刺突蛋白全原子開源模型,研究人員稱,科學家們可利用最新模型,針對新冠肺炎防治方法開展富有創新性的模擬研究,從而促進療法和疫苗的研發進度。
  • CHOM | 新冠病毒表面刺突蛋白的實時構象變化過程
    雖然針對一些包膜病毒,目前已有有效的疫苗來控制其在人類中的傳播。但對於大多數病毒,目前尚無預防或有效治療方法,例如愛滋病毒HIV和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已經成功的疫苗一般是通過誘發人體免疫細胞產生抗體來結合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從而達到阻斷膜融合過程,最終阻止病毒進入靶細胞。病毒膜融合蛋白,即刺突蛋白,是誘導膜融合反應,允許病毒進入細胞的關鍵因素。
  • 美軍自研鐵蛋白載體新冠疫苗即將進入臨床研究
    USAMRDC指揮官塔利準指出,美軍研發機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努力推動新冠感染的預防、診斷和治療,美軍科學家正在協助支持美國政府應對新冠疫情這一全球衛生挑戰。美軍科研人員從二十多個疫苗原型中篩選出在臨床前研究中最有希望引起抗體反應的候選疫苗。
  • CHOM|盧茂林等揭示新冠病毒表面刺突蛋白的實時構象變化過程
    因此這類病毒可以歸類為包膜病毒,這其中包括愛滋病毒HIV, 新冠病毒SARS-CoV-2, 流感病毒Flu,伊波拉病毒Ebola,寨卡病毒Zika, 登革熱病毒Dengue等等。該類病毒通過其最表面刺突蛋白來誘導病毒和靶細胞膜的融合,從而引發對靶細胞的感染。雖然針對一些包膜病毒,目前已有有效的疫苗來控制其在人類中的傳播。
  • 《Science》報導新冠疫苗突破:美科學家繪製出S蛋白超清結構,測試...
    ,為疫苗研發相關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這是科學家首次通過冷凍電鏡對新冠病毒 S 蛋白結構進行詳細觀察和解析。繪製冠狀病毒被稱為 S 蛋白的詳細結構,是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開發相關疫苗和抗病毒藥物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步,基於這一突破,該研究團隊正在進行新冠病毒相關疫苗的測試工作。
  • 新冠疫苗研發,羊駝幫忙了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網站8月13日報導,在新冠疫苗研發競賽中,科學家們發現了意想不到的靈感來源——羊駝。在墨爾本的澳大利亞新冠疫情核心,研究人員和科學家正在研究羊駝體內的一種罕見免疫,與其他駱駝科動物一樣,羊駝能夠產生兩種抗體。
  • 新冠疫苗研發,羊駝幫忙了!
    新華社北京8月19日新媒體專電 據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網站8月13日報導,在新冠疫苗研發競賽中,科學家們發現了意想不到的靈感來源——羊駝。抗體作用機制在澳大利亞吉普斯蘭一處研究設施,伊麗莎·霍爾醫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向羊駝注射一種新冠病毒的小型蛋白,使羊駝產生納米抗體反應。
  • 【新冠病毒刺突柔性結構發現 可靈活尋找與靶細胞對接受體】近日...
    2020-08-21 07:48:24來源:FX168 【新冠病毒刺突柔性結構發現可靈活尋找與靶細胞對接受體】近日,德國科學家使用高解析度成像和計算機輔助方法分析了新冠病毒的刺突結構,發現病毒表面的刺突可像栓在線上的氣球一樣運動,靈活地尋找與靶細胞對接的受體。
  • 新冠疫苗研發:我太難了!
    疫苗是人類抵抗病毒入侵的保護盾:天花這一危害人類數千年的烈性傳染病,因為疫苗的推廣而被徹底根除;麻疹、脊髓灰質炎、B肝等曾肆虐全球的傳染病,都是通過疫苗得到了有效控制。在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的今天,人們期待新冠病毒疫苗儘早研發成功,為人類提供保護。
  • 送出最亮助攻 上海光源助力破解新冠肺炎病毒關鍵蛋白結構
    上海光源是目前全球性能最好的第三代中能同步輻射光源之一,它像一臺「超級顯微鏡」,幫助科學家探索未知的世界。在助力國際緊急衛生事件的研究上,上海光源早已「戰功」卓著。多種高致病性病毒H1N1、H5N1、H7N9、MERS-CoV和伊波拉病毒的蛋白結構,都在此被成功測定。
  • 新冠病毒完整結構圖到底多牛
    千毒千面的病毒,哪些是最核心的特性呢?當研究進入計算分析階段,即用子斷層圖像平均法獲得高解析度結構時,必須通過對病毒重構,將核心特徵匯集起來,才能繪製出新冠病毒「大眾臉」。2300顆病毒的三維構像中,哪些刺突蛋白最具代表性?
  • 新冠病毒受體親和性為SARS10-20倍:首次電鏡解析S蛋白結構
    機器之心報導作者:微胖、李澤南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疫苗研究中心最近提交的一篇論文對新冠病毒結構進行了研究,並驗證了一個結論:新冠病毒 S 蛋白與細胞 ACE2 的親和力是 SARS 的 10 到 20 倍。
  • Cell深度解讀|為什麼新冠疫苗開發要從S蛋白開始?
    日前David Veesler團隊在Cell期刊上刊登了 「Structure, function and antigenicity of the SARS-CoV-2 spike glycoprotein」 有望為疫苗開發鋪平道路。他們就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 S蛋白的結構、功能和抗原性展開了研究。
  • 新冠病毒完整結構圖到底多牛
    千毒千面的病毒,哪些是最核心的特性呢?當研究進入計算分析階段,即用子斷層圖像平均法獲得高解析度結構時,必須通過對病毒重構,將核心特徵匯集起來,才能繪製出新冠病毒「大眾臉」。結構數據全球共享 有助研發更高效疫苗對於新冠病毒,人類知之甚少。
  • 新冠病毒首個蛋白結構成功解析
    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暴髮帶來的大流行威脅,WHO將此事件宣布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冠狀病毒的刺突糖蛋白(The CoV spike (S) glycoprotein)是應急疫苗、治療性抗體的研發和臨床診斷的關鍵靶點。
  • 張伯禮李蘭娟齊點讚 新冠病毒完整結構圖到底多牛
    千毒千面的病毒,哪些是最核心的特性呢?當研究進入計算分析階段,即用子斷層圖像平均法獲得高解析度結構時,必須通過對病毒重構,將核心特徵匯集起來,才能繪製出新冠病毒「大眾臉」。 2300顆病毒的三維構像中,哪些刺突蛋白最具代表性?
  • 新冠病毒究竟長啥樣?浙大一院李蘭娟院士團隊與清華大學李賽研究團隊重磅揭示國際首個新冠病毒全病毒精細結構
    ,並原位揭示了刺突蛋白的天然構像及分布特徵,以及核糖核蛋白複合物在病毒體內的結構及分子組裝機制,對深入了解新冠病毒的生物特性、疫苗設計、抗病毒藥物研發等具有重要意義。,另一方面,研發疫苗同樣也需要對病毒精細結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