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時區制的誕生淵源:美國鐵路系統對於各地太陽時差異的解決

2021-01-11 趣觀歷史

引言

提及時區,想必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尤其是在國際化進程不斷推進、國際交流日益頻繁的當下,時區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目前,全球共分為24個時區,不過很少有人知道,時區這一概念是緣何而提出的,更不曾想到時區制與美國鐵路的密切聯繫。

時區,是一個在19世紀提出的新穎概念,它是由美國鐵路官員們所提出並確立的,後者曾在公元1883年召開會議以解決管理中面臨的棘手難題——無法確定現在到底是幾點鐘了。

▲酒店前臺懸掛的不同時區時鐘

在現代人看來,這個問題實在簡單得有些可笑,然而在當時這確實是無比混亂的。造成這種混亂的根本原因,僅僅是因為美國沒有時間標準。當時每個城鎮都會保留自己的太陽時,並以此設置時鐘,以便太陽直射頭頂時正好是正午十二點。對於長期居住在城鎮裡生活工作的人而言,這是很自然也很合理的選擇,但是對於旅行者和出差的人來說,事情就變得有些複雜了。波士頓的正午比紐約市要早上幾分鐘,而費城人則在紐約人經歷中午的幾分鐘之後才迎來自己的正午。在全國範圍內,每個城市都是如此,時間差不斷累積,最終導致了明顯的混亂。

▲美國費城獨立廳

公約會議和標準時間

對於需要可靠時間表的鐵路系統而言,這就產生了一個巨大的問題。1883年4月19日發行的《紐約時報》頭版曾報導說:「現在,美國的各條鐵路採用了56種時間標準來編制其運行時間時間表。」另一方面,在南北內戰之後的幾年中,鐵路的擴張只會使整個當地時區的混亂似乎更加嚴重。最終,在公元1883年春天,美國國家鐵路派代表參加了所謂的《通用鐵路時間公約》會議。公元1883年4月11日,這些鐵路官員在密蘇裡州聖路易斯市同意在北美創建五個時區,分別是省級時區、東部時區、中部時區、山區時區和太平洋時區(也就是西部沿海地區)。

▲美國蒸汽列車舊照

實際上,早在1870年代,就已經有幾位教授提出了標準時區的概念。最初,這些教授是建議將華盛頓特區和紐奧良的正午時間作為標準,設置兩個時區。不過這會給生活在西部地區的人們帶來潛在問題,因此這個想法最終演變為四個「時間帶」,分別跨越了第75、90、105和115號子午線。

公元1883年10月11日,通用鐵路時間公約會議在芝加哥再次舉行。這次會議正式決定,新的時間標準將在一個多月後的11月18日星期日生效。隨著大變革日期的臨近,美國各大報紙上都發表了許多文章,向民眾詳細解釋了這一過程的工作方式。

▲十九世紀的美國街頭

對於許多人而言,這種轉變只需要幾分鐘。例如在紐約市,人們只需要將時鐘調回四分鐘即可。在是新的時間標準生效之後,紐約的正午將與波士頓、費城和東部其他城市的正午同時到來。與此同時,在許多城鎮,珠寶商通過提供新的時間標準來設置手錶,以此來促進業務發展。同時,儘管新的時間標準未被聯邦政府批准,不過位於華盛頓的海軍天文臺卻公開表示願意通過電報發送新的時間信號,以便人們可以同步手錶的時間。

在這些措施的影響之下,到公元1883年底,美國大部分地區都被歸為四個時區,而在幾年之內,整個世界都效仿美國的做法。因此客觀地說,美國鐵路改變了整個地球各個國家和地區表述時間的方式。

對標準時間的抗拒

對大多數人而言,他們並不反對新的時間標準,而且這個新標準甚至還被廣泛視為一種進步的標誌,特別是在鐵路上的旅行者,更是對此表示高度讚賞。公元1883年11月16日的《紐約時報》上發表的一篇文章,指出:「從緬因州波特蘭到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或者從芝加哥到紐奧良的乘客,都可以在不調整手錶時間的情況下完成整個行程。」

▲老版《紐約時報》

不過在此過程中,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混亂事件出現了。1883年11月21日,費城問詢者組織的一份報告描述了一起事件,在該事件中,債務人被命令在前一天上午9:00向波士頓法庭報告。報告詳細指出:「按照慣例,這個可憐的欠債人可以獲得一個小時的寬限,也就是在10點前到達即可。事實上,他在標準時間9點48分出現在專員面前,但是專員裁定他的到達時間是在10點以後,因此判定他違約了,這個案子將提交至最高法院審理。」

這樣的事件表明,每個人都必須採用新的標準時間,否則新的標準和舊的標準會造成衝突。雖然新的標準時間是由鐵路系統所制定的,並且逐漸被許多城鎮自願接受,但是在某些地方,阻力依然存在。在公元1884年6月28日,《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文章,詳細介紹了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市是如何放棄標準時間——路易斯維爾市政府下達行政命令,將該市範圍內的所有時間全部提前18分鐘,重新沿用太陽時。

▲路易斯維爾市區夜景

路易斯維爾市面臨的問題在於,儘管當地銀行適應了鐵路的時間標準,但其他企業卻沒有。因此,每天的上班時間和結束時間一直令人困惑。當然,在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大多數企業都看到了永久性採用新標準時間的價值。到九十年代,標準時間和時區已被各地企業和民眾接受為普通標準。

遍及全球的時區

英國和法國早在幾十年前就已經採用了國家時間標準,但是由於它們是較小的國家,因此不需要多於一個時區。1883年美國成功採用多個標準時間的做法,為時區在全球範圍內傳播奠定了基礎案例。次年,在巴黎召開的時間會議開始了制定全球時區的工作。公元1884年,在華盛頓召開的一次國際經度會議上,規定將全球劃分為24個時區,分別是中時區(零時區)、東1-12區,西1-12區。每個時區橫跨經度15度,時間正好是1小時。最後的東、西第12區各跨經度7.5度,以東、西經180度為界。每個時區的中央經線上的時間就是這個時區內統一採用的時間,稱為區時。相鄰兩個時區的時間相差1小時。

▲世界時區圖

1918年,美國政府通過《標準時區法》使時區正式生效。如今,大多數人已經將視為理所當然,卻並不知道時區背後的來龍去脈,也不知道這實際上是鐵路設計的解決方案。

結語

當然,我們也應看到,目前各國對於時區也有著實用主義原則的靈活變通。很多時候,1個國家或1個省份同時跨著2個或更多時區,為了照顧到行政上的方便,常將1個國家或1個省份劃在一起。所以一些時區並不嚴格按南北直線來劃分,而是按自然條件來劃分。

參考資料:

《Why We Have Time Zones》

相關焦點

  • 張北海:時區和時差
    可是,就美國來說,紐約日出要比加州日出早三個小時,加州日出又比夏威夷日出早兩個小時。而夏威夷日出雖然比北京、上海、臺北、香港日出早好幾個小時,卻晚一天。道理誰都知道,這是因為世界各地不同時區( time zones)而出現的時差( time differences)。那時差的科學定義是什麼?至少按照中國現代漢語詞典,是「(天)平太陽時和真太陽時的差」。
  • 我們為什麼不在同一個時區
    無論如何,時區決定了無論我們在地球上的哪個地方,所使用的時鐘都必須與太陽時保持一致,當你穿越多個時區或與遠在他鄉的人交流時,時間的不同真的會讓人感到痛苦。鐵路如何使時區標準化直到19世紀,人們才開始對時間的準確性產生困惑。當時,火車開始使人們能夠快速地從一個地方旅行到另一個地方,突然間,人們經常錯過火車,並開始有火車相撞的事故發生,受時區混亂困擾的不只是歐洲,在美國,一開始有300個當地時區,後來鐵路系統將其壓縮至100個。
  • 中國為什麼只用一個時區?-虎嗅網
    於是,對於中美俄這種國土面積龐大、橫跨多個時區的國家,如何制定合適的時區,就是一件麻煩的事情。橫跨九個小時的高考一般來說,一個國家制定時區,都會根據約定,儘可能地制定分區時間,使其適合自己。然而過多時區帶來的混亂和麻煩依然不可避免,為此不得不採取多時區制。
  • 中國為什麼只用一個時區?
    於是,對於中美俄這種國土面積龐大、橫跨多個時區的國家,如何制定合適的時區,就是一件麻煩的事情。橫跨九個小時的高考一般來說,一個國家制定時區,都會根據約定,儘可能地制定分區時間,使其適合自己。然而過多時區帶來的混亂和麻煩依然不可避免,為此不得不採取多時區制。
  • 幅員遼闊的中國為何只用一個時區?
    中國幅員遼闊,橫跨多時區,而世界上一些國土面積較大的國家,通常根據不同時區而制定時間。那麼,中國為什麼只採用首都北京所在的東八區時間呢?地球的自轉運動產生了太陽東升西落現象,日出為晝、日落為夜。世界各地以晝夜交替現象為基礎確定日期變化和時間推移。然而各地位置不同時間標準不一造成了時間上的混亂。
  • 中國橫跨5個時區,為什麼不區分時區?
    想必各位讀者都有這個疑問,全世界橫跨時區最大的幾個國家中,比如俄羅斯,美國,加拿大以及中國,前三者都實行了時區制,唯有中國沒有區分時區,全國一個時區,即東八區!我們來看看這些實行了時區的國家是怎麼區隔時區的?中國又為什麼不區分時區?
  • 一口氣看懂「時區」裡的秘密
    在網上一直流傳著一個關於美國的笑話,一個美國網友知道了北京時間比紐約早14個小時,憤怒的指責中國人為什麼不在9月11日的前一天晚上警告美國第二天會發生恐怖襲擊。什麼是時區地球這個勤勞的球體,每天都在進行自轉運行,同時還繞著太陽進行公轉,因此便形成了日夜交替,季節更迭。
  • 世界上最長的鐵路,跨8個時區,穿極寒之地,終點曾是中國的城市
    不過,我們這次不說高鐵,而講講下面這條傳奇的鐵路。它不在中國,卻緊鄰著中國,從起點出發到達終點,需要七天七夜,橫跨地球上8個時區,兩個大洲。這就是世界最長的鐵路——西伯利亞鐵路。西伯利亞,相信很多人沒去過,但肯定聽說過,因為它實在名氣太大。這不,一降溫,天氣預報就說,又有一股西伯利亞冷空氣將南下影響我國。而這條鐵路,就穿過這個世界上極寒之地。
  • 法科學家擬定增添「25時區」計劃是真的嗎?
    全球將被劃分為25個時區?「25時區」增添是否意味著我們已經適用了一百多年的全球24時區制將被徹底改變?答案是否定的。新增的「25時區」只是一個虛擬時區,其作用是為了計量因地球自轉速度改變而帶來的時間差。與我們所知的24時區概念不同,不會互相影響,更不會影響人們的生活習慣。
  • 世界上的時區是怎樣劃分的?
    俄羅斯時區劃分再說說美國,美國的領土也是經度跨度較多,美國本土,包含夏威夷和阿拉斯加,總共有六個時區。如下圖所示,從左至右它們分別是:美國東部時區 EST,美國中部時區 CST,美國山區時區 MST,美國太平洋時區 PST,以及阿拉斯加和夏威夷也分別擁有各自的時間標準。
  • 搞清日期、時間與時區
    涉及到跨時區的業務,需要搞清楚幾個時間相關的概念:格林尼治標準時間:Greenwich Mean Time(簡稱 GMT)指位於倫敦郊區的皇家格林尼治天文臺的標準時間,因為本初子午線被定義在通過那裡的經線。
  • 中國有五個時區,為什麼只用一個時間
    我們所生活的地球是一個球體,地球在自轉的同時又圍繞太陽做公轉運動,從而形成晝夜更替及一年四季變化。在地球自轉的過程中任何時刻太陽輻射只能照亮半個地球,於是這半個地球就被稱為「晝半球」,而另外半個地球則被稱為「夜半球」。也就說面對太陽這一面是白天,而背對太陽的另一面則是黑夜。但地球是處於運動狀態中的,所以白晝與黑夜是永續循環而非固定不變的。
  • 波爾表全新鐵路長官系列世界時間天文臺型號
    波爾表(BALL Watch)隆重推出最新的鐵路長官系列世界時間天文臺(Trainmaster World time)型號。 這嶄新版本配置了計算世界時間的新一代單元,及採用一個簡單的設計,將深受所有鐘錶愛好者的推祟。
  • 為什麼中國不分多個時區?
    中國國土橫跨五個時區,但是統一以北京時間(東八區)為標準時間,東八區是東經120度的地方時;而在美國,不同地區就可能使用不同的時區,一共有四個時區
  • 【微專題】地方時、時區、正午太陽高度角
    ③計算時區。採用「東加西減」的計算方法,時間每間隔1小時,間隔1個時區。也可以先計算經度,然後經度÷15,四捨五入,求所在的時區。6月22日,我國某地在北京時間13:00左右,太陽高度角達到最大值(約83°)。據此回答10~11題。10、該地所在的時區是(    )A.
  • Java中如何顯示不同時區的時間(原理詳解)
    時區 前面提到了時區,可能很多讀者不知道什麼是時區,先來簡單介紹一下。 時區是地球上的區域使用同一個時間定義。以前,人們通過觀察太陽的位置(時角)決定時間,這就使得不同經度的地方的時間有所不同(地方時)。1863年,首次使用時區的概念。時區通過設立一個區域的標準時間部分地解決了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