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的「南醫姦殺案」,為何 28 年後的今天才抓到兇手?

2020-11-29 騰訊網

2020年02月23日,南京市公安局通過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發生在28年前轟動一時的南京醫科大學女大學生遭姦殺一案被告破,正印證了美國大法官休尼特的那句名言:正義也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

據稱,警方當年從死者的體內提取精液DNA,當時與南醫大所有符合作案條件的都被驗血,但無一匹配成功。

直到最近,嫌犯的舅舅在外地犯案,其DNA與嫌犯DNA比對高度符合,但Y染色體對不上,警方正好藉口武漢肺炎,聯繫社區,查找這個舅舅的家庭關係,最終確定嫌疑人,抽血一查Y染色體,完全匹配。

基因家譜刑偵學」被science列為2018年一大技術突破。

過去警方從犯罪現場搜集到DNA之後,必須精準匹配才能找到嫌犯,但基因家譜技術能讓警方可以通過找到嫌疑犯的遠親,再順藤摸瓜找到他,極大地縮小了搜索範圍。

可見,隨著基因技術的突破和基因資料庫的建立,曾經撲朔迷離的事物會越來越清晰的呈現在人們面前

同樣,基因研究也正在我們骨科領域如火如荼的開展。

什麼是基因研究?

基因就是一個生物體內DNA中所包含的全部遺傳信息。

由腺嘌呤、胞嘧啶、鳥嘌呤和胸腺嘧啶四個鹼基所排列而成生命的密碼,在基因組中總共有30億個鹼基。

然而,在人與人之間,這30億個符號的排列組合,約99.9%是相同的,僅有約0.1%的差異,即基因多態性,從而造就每個人獨一無二的面貌特徵和對疾病的感受性。

因此,所謂的基因研究,就是研究分析這些基因多態性,找出疾病易感基因位點,研發藥物專攻這些疾病易感基因。

骨科的基因研究

骨科疾病可按遺傳學分類可分為:單基因疾病和多基因疾病。

單基因疾病是指在基因複製過程中,出現了單個基因的突變,引發疾病,其中就包含許多難治性疾病,如骨骼發育不良症等。

而多基因疾病則涉及兩個以上的基因結構或表達調控發生改變,如骨關節炎、骨質疏鬆症、椎間盤退變性疾病等。

越來越多的研究開始針對骨科疾病的基因表達進行研究。

例如曾經被認為是單基因疾病的強直性脊柱炎(AS),遺傳風險高達90%,特別是HLA-B基因陽性的患者更易得此病。

後來有學者發現,ERAP-1 基因、CTLA-4基因 或 TNF-α基因突變後也可引起細胞膜表面炎症反應增多,加速AS的發展;

直到今年,中國學者對4000多例漢族AS患者和健康志願者進行常染色體比對,又發現了兩個新的易感基因位點。

關於骨質疏鬆症的研究,日本熊本大學最近進行小鼠實驗,他們發現,在缺少 SIRT7 基因的小鼠身上,骨量減少,骨密度降低;

另外,研發小組還製作了降低 SIRT7 基因表達的成骨細胞.

在培養皿中造骨時,與普通的成骨細胞相比,明顯抑制了骨塊的形成,進一步確認了 SIRT7 基因在預防骨質疏鬆症的重要性。

還有對關節炎有深入研究的日本池川志郎教授,最近在接受Gene Online的採訪時表示,雖然在70歲以上的日本人群中,有30%患有骨關節炎,有超過1%的日本人存在椎間盤退化性疾病,但對這類疾病的研究並不足,這也正是他努力不懈的原因。

近年來,他的團隊已成功鑑定,GDF5基因 為骨關節炎的致病基因,COL11A1、TBSP2 以及 MMP9 基因為椎間盤突出的新型致病基因。

而研究這些致病基因有什麼用處呢?

骨科的基因治療

舉個簡單的例子,2013年,好萊塢影星安吉麗娜·朱莉接受預防性雙側乳腺切除術,以降低罹乳癌風險。

為什麼?這一切都與一個叫做BCRA基因的突變有關。

研究已證實BRCA基因突變者,乳腺癌的概率可上升到55%-65%。因此,及早的發現BCRA基因突變,可及早的進行腫瘤幹預

同樣,當我們對高危人群,如果能較早的檢測到 ERAP-1 基因、CTLA-4基因或TNF-α基因發生了突變,我們可以儘早的進行藥物治療,預防或延緩AS的發生;如果我們能較早的檢測到 GDF5基因或COL11A1基因發生突變,骨關節炎或椎間盤突出也能得到儘早的預防。

目前國內對基因治療骨缺損的研究已處於較成熟的階段,究其原因,是人們發現了骨形態發生蛋白(BMP)在骨癒合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因此,越來越多的動物實驗將整合有目的基因BMP的DNA放置與動物的骨缺損間隙內,結果都發現了較強程度的骨性連接。

同樣,我們也可以將含有SIRT7 基因的DNA植入患有骨質疏鬆症的動物體內,對比骨密度或骨量的減少速度,以期未來對骨質疏鬆症的治療能起到一定作用。

近年來,骨科領域基因治療的動物實驗很多,但臨床應用著實較少,其中靶向藥物治療骨腫瘤就是為數不多的應用之一。

靶向藥物,顧名思義,針對的是癌細胞上特點的基因靶點,比如某個特有的基因突變,目的是直接殺死儘可能多的癌細胞,而不會對正常細胞造成顯著傷害,因此副作用小。

雖然靶向藥物使很多人受益,但不是每個人都有效,這主要是因為不同患者的基因突變是有差異的。

比如甲和乙患有同一種骨腫瘤,但對甲有效的靶向藥物,對乙可能完全不起作用,為什麼?因為他們體內的基因突變不同,因此,用藥前的基因檢測就顯得尤為重要。

總結

隨著基因科技的突飛猛進,人體基因密碼將被逐一解開,找到疾病的易感基因位點也不是難事。

基因技術也逐漸應用於骨關節炎、骨壞死等骨科疾病的研究,得以全面探究骨科疾病發生發展的分子機理和生化通路,並發現和鑑定新的特異性分子標記物和藥物靶標,為實現個性化醫療奠定基礎。

本篇文章由 揚州大學附屬醫院徐政醫師 供稿

由唯醫骨科 唯小骨 編輯

相關焦點

  • 老刑警忍辱負重追兇31年 真相大白後還被網民罵
    28年後,南京警方突然傳來一則消息:2020年2月23日,南醫大3.24姦殺案宣布告破!年到2020年,28年過去了。第一次複述了「南醫大3.24姦殺案」長達28年的破案史。抓到兇手,就是他們最大的使命和信仰。
  • 上映16年後兇手歸案
    它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但在影片上映後的十幾年中,犯罪分子依舊處於潛逃狀態,直至16年後才被確認抓捕歸案。這就是在《寄生蟲》之前,導演奉俊昊與演員宋康昊的「雙昊組合」的首部合作作品——《殺人回憶》。在遭到了和光昊一樣的暴力執法後,喬秉淳不得不認罪。但隨後蘇警官在調查中了解到,犯罪分子「手很柔軟」且長相英俊,由此也否定了喬秉淳的罪名。第三位嫌疑人是前一年九月來到附近工作的樸興圭。警方通過對前面幾起案件的調查,發現兇手作案時間都在雨天,且當晚廣播臺都會有人點播一首叫《悲傷情書》的歌曲,通過點播臺收到的點歌明信片,他們找到了樸興圭。
  • 33年終於等到真正的結局!這部韓國電影的啟蒙神作今天一定要說
    只因兇手的行為實在是令人髮指,京畿道華城市太安鎮一帶,小小一鎮之地,從1986年至1991年,短短5年間,10名女性先後被姦殺。受害人,最大的,已過70歲,最小的,年僅13歲!許多參與該案的刑警們,目睹受害人的慘狀後,表示調查該案已無關法律和職責賦予他們的使命,僅僅是人之本性驅使他們,讓他們深感如不能將兇手捉拿歸案,問心有愧!
  • 《殺人回憶》兇手原型真兇嫌疑人被抓 真實事件回放
    《殺人回憶》兇手原型真兇嫌疑人被抓 真實事件回放  9月18日,奉俊昊導演,宋康昊主演韓國影片《殺人回憶》的兇手原型——「華城連環殺人案」的嫌疑人爆出由韓國警方通過DNA證據在監獄找到,他早於1994年就一直在監獄服刑。但該嫌疑人昨天在警方發布會上否認罪行。
  • 1992年長治市黑熊吃人案:兇手繼父借黑熊殺死兒子,原因只為生二胎
    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1992年發生的這件黑熊食人事件背後隱藏的真相。 兇手令狐惠文,1982年畢業於山西農業大學,畢業後的他在郊區某科學技術協會工作,不僅工作穩定,又娶了一位高素質的老婆,本以為這樣的生活很幸福,但終有一個心魔一直盤旋在他的心間。夫妻倆結婚多年,感情一直不錯,卻一直沒有孩子。來到醫院檢查發現,妻子不能生育,得知此消息的令狐惠文十分傷心。
  • 「南醫大姦殺案」嫌犯被捕 28年未解大案獲進展靠的是它
    塵封28年之久的「南醫大姦殺案」終於有了端倪。3月5日,南京市人民檢察院發布公告,對公安機關提請逮捕的麻某鋼涉嫌強姦、故意殺人一案,依法作出批准逮捕決定。最初的研究認為Y染色體大概在3億年前進化出來。不過,最近的研究表明,人類現在的XY性別決定系統大約在1.66億年前出現。在Y染色體出現後的上億年時光裡,進化的車輪滾滾向前。從外形上看,人類的相貌有了很大變化;從微觀的性染色體看,Y染色體有哪些變化,又有哪些作用呢?
  • 女子被歹徒殺害 23年後民警憑菸頭抓到兇手(圖)
    江蘇宜興警方正在對一個菸頭進行檢驗 徐瑨/攝  妻子被殺害後,老根設想過無數種找到兇手的方式兩枚當年甚至沒被視作「有效證據」的「大前門」菸頭,解開了這道23年的難題。  「1992年案發時,我們壓根兒沒聽說過啥叫『DNA』,只是儘可能地提取現場證據。」當年參與偵辦此案的技術民警戴崇誼說,「現在技術發展太快了,只要證據保存好,一切皆有可能。」
  • 神奇的DNA,28年前的南醫兇殺案,是如何告破的?
    DNA鑑定技術幫助警方找到了兇手。近幾天,網上忽然出現許多神秘兮兮的討論。「哎,聽說了嘛,南京殺人案告破了。」很快,南京警方發布公告,證實了這一消息。一件發生在1992年,地點是南京醫學院;另一件發生在1996年,地點是南京大學,又稱南大碎屍案。這次告破的是前者。那麼,一件28年前的案子是如何找到真兇的呢?從目前的報導來看,很有可能是運用了DNA鑑定技術。
  • 杭州無人證物證姦殺案平反 叔侄坐牢十年後被無罪釋放
    早報記者跨越安徽、河南、新疆、浙江四省區近10座城市,於2011年11月21日刊發兩篇報導《跨省作證的神秘囚犯》、《一樁沒有物證和人證的姦殺案》,揭示了「5·19」姦殺案的重重疑點。警方認為,當晚張輝將卡車開至杭州汽車西站後,見無人來接王某,遂起歹念,與張高平合謀在駕駛室內對王某實施強姦,張高平幫助按住了王某的腿,最終,王某因張輝用手掐住其脖頸,導致機械性窒息死亡。2004年4月12日,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處張輝死刑、張高平無期徒刑。半年後,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改判張輝死緩、張高平有期徒刑15年。
  • 長治市的黑熊吃人案,1992年,公安機關如何迅速偵破?
    今天,我們聊聊發生在1992年的山西省長治市黑熊吃人案。請注意,這一案件並不恐怖,而是一個震驚當地的刑事案件。公安機關經過摸排、調查以後,採用抽繭剝絲的辦法,最終確定了兇手,正是受害者的繼父,而受害者僅僅是一個6歲的男孩。今天,我們就仔細聊聊這一案件。我們從頭聊聊這一案件,兇手名叫令狐惠文。被公安機關抓捕的時候,才34歲。
  • 一起塵封了28年的「世紀懸案」告破背後,神秘「族譜」屢立奇功!
    至此塵封了28年的「南醫大姦殺案」終於告破!在其偵破的過程中,有一個細節值得我們注意:南京警方經深度應用最新刑事技術,在徐州警方配合下,明確該市沛縣一麻姓家族人員中有重大作案嫌疑。近幾年來,全球許多「世紀懸案」陸續告破,但告破手段與我們想像的有所不同,大多採用了這個「最新刑事技術」。
  • 電影短評|《殺人回憶》:兇手就在你我之間
    《殺人回憶》中,不論是警察逼供的手法、封鎖現場的舉動,都與激烈的「肢體動作」有所關聯,他以特殊的長鏡頭呈現,將同一時空發生的事物都縮在一塊,有些小舉動(居民吵架、碰撞)亦能融合到大的事件面向(新聞採訪警察調查案件),片段式的暴力美學運用,成了此部片的特色。
  • 沛縣公安局配合省廳警方通過「Y-DNA​染色體」成功破獲28年前兇殺案
    南京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案件之所以能夠在28年後告破,主要歸功於以下三個關鍵因素:一是案發後,當年現場勘驗工作非常認真細緻,保留下了關鍵的痕跡物證,並妥善保管至今,為今天案件的偵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二是南京市公安局的歷任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對該案一直高度重視,專案組成員雖幾經更換
  • 1992年故宮牆宮女事件,為何專家解釋四氧化三鐵,遇閃電能錄像?
    故宮是享譽國際的著名人文旅遊景點,更因其600多年的皇朝歷史,讓它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因為故宮的神秘而讓它產生了許多的故事,並且到了現代社會,還有一些離奇故事發生,1992年故宮宮牆顯現宮女事件,就是其中之一。
  • 今天的日子不尋常 四年才有一次
    今年是陽曆四年才循環一次的「閏年」,今天是四年才有一次的2月29日。專家稱,閏日這天出生的人概率為1/1461,如今全球大約有400萬人出生在這一天。如依此推算,目前總人口480萬的合肥,這一天出生的約為3300人。  閏年為何四年才一次  為何2月29日四年才有一次呢?這要從閏年的來歷說起。
  • 探尋1992年才對外開放,喜馬拉雅山深處隱藏的獨立王國
    然而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喜馬拉雅山脈深處隱藏的神秘古國,1992年才對外開放,外國遊客需要得到許可證才可入內,至今只有極少中國人去過的獨立王國——木斯塘。2008年10月7日在尼泊爾政 府的要求下,最後一任王侯晉美帕巴·比斯塔正式宣布結束封建制度,這個昔日的洛域王國最終併入尼泊爾,變成道拉吉裡專區的一個縣。至此,洛域王國消逝在時間的盡頭,而「木斯塘」逐漸成為其新的代名詞。
  • 1992年,梅豔芳被黃朗維掌摑,2年後,為她出頭的陳耀興死在車裡
    1992年的一個晚上,梅豔芳和朋友林國斌等人一起在某KTV放鬆。卻偶遇了14k堂主的黃朗維,那個時候不少的黑幫都有投資娛樂行業,黃朗維也開了一家電影公司。這一次的偶遇,黃朗維當時就認出了大名鼎鼎的梅豔芳。在身邊人的提醒下,黃朗維想到了要梅豔芳給他們拍電影。然而沒想到梅豔芳並不認識他們,也拒絕了他們想要拍攝電影的要求。
  • 5個韓國少年抓青蛙失蹤11年,屍骨被挖出後,家長捂住了雙眼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過韓國犯罪史,在韓國犯罪史上,有三個著名案件,至今仍然是未解之謎,今天要說的故事,就是這三個案件之一的「青蛙少年失蹤事件」。 1991年3月26日,五名小男孩放學之後相約到山上去抓青蛙,這五名小男孩的年紀並不大,最小的10歲,
  • 南醫三院與廣東省醫療器械研究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通訊員供圖  合作擬將創新成果轉化到臨床  「在早期,醫療材料和設備大多醫療進口,甚至小道止血帶都需要進口,如今國產醫療設備替代率逐步提高,但一些高端設備還是要以來進口,比如,人工關節80%來自進口,進口依賴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