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點丨倫敦科學博物館機器人展 500年前的機器人長這樣

2020-12-02 第一財經

本周,倫敦科學博物館推出了主題為「機器人史五百年」的特別展覽,共展出超過100個機器人。從1773年英國製造的「銀天鵝」,到當今日本科學家Hiroshi Ishiguro實驗室的仿真女機器人Kodomoroid,探索人類研究機械的500年歷史。

早期,機器人與宗教密不可分,常出現在教堂之中。創造於1560年的西班牙機械僧可以被稱為是最為古早的機器人。它可以蹣跚地移動,開合嘴部,還能錘擊自己的胸口懺悔。

Eric則是英國最早的機器人。為了此次展出,博物館方面特意重新製作了一個現代復刻版。

而此次展覽中最奪人眼球的,當屬「銀天鵝」機器人。「銀天鵝」內部有超過200個運動零件,其中包括139根水晶棒。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機器人也變得越來越高端智能。

比如倫敦國王學院的接待員機器Inkna,不僅能回答問題,還能給出時尚建議。

眾多機器人中仿真程度最高的當屬日本機器人Kodomoroid,她是當今最像人類的安卓機器人,不僅外表難分真假,還可以播報新聞。

據悉,整個展會將持續到9月。觀眾除了觀賞外,還可以與現場的機器人進行互動。

相關焦點

  • 玩轉酷炫科技 探索地球寶藏——2019科學之夜上海礦晶化石博物館...
    圖說:2019科學之夜上海礦晶化石博物館專場舉行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馬亞寧)你見過上億年前的巴西鯧魚化石嗎?天外隕石裡還帶有宇宙橄欖寶石會多閃耀?上海地下有礦嗎?上海最深的巖石長什麼模樣?
  • 協作機器人助力物流業提速,提高500%產能
    該公司部署了優傲機器人的UR10e協作機器人,提高了500%產能,節省了50%的勞動力,投資回報周期僅為3個月,且訂單準確率達到了100%。因此,我們就想,為何不嘗試自己搭建一個這樣的系統呢?」6S4ednc部署簡易、編程靈活的自動化解決方案6S4edncDCL Logistics將其自動化團隊派往南加州的ATX West貿易展,以參考不同的機器人方案。
  • 焊接機器人品牌齊聚天津工博會-機器人展 焊接機器人市場發展潛力大
    導語:天津工博會—機器人展將於2021年3月18日-21日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隆重開啟。而作為龐大工業機器人市場組成之一,焊接機器人所佔據的比重達到了40%以上,在眾多細分領域中,焊接機器人無疑擁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身為「工業裁縫」,目前我國焊接機器人市場規模已將來到百億以上,未來市場潛力和空間巨大。我國市場規模和需求不斷擴大國際機器人聯合會曾表示,當前世界上50%的機器人都是用於焊接。
  • 北航團隊四年研究成果登上《科學·機器人》長文封面,仿生學科研又...
    9月21日,國際頂級期刊《科學》(Science)雜誌機器人子刊《科學·機器人學》(Science Robotics)以長篇封面報導刊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文力副教授課題組牽頭、與哈佛大學合作的科研團隊最新研究成果——仿生鮣魚軟體吸盤機器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為該論文的第一單位、通訊單位。這也是我國在《科學·機器人學》上發表的首篇論文。
  • 圖說長治丨太陽能玻璃生產線 車間「機器人」精準作業
    圖說長治丨太陽能玻璃生產線 車間「機器人」精準作業 2021-01-14 10: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用微軟Bot Framework創建機器人應用程式
    第一次這樣做時,它會打開一個應用程式設置窗口,我們需要在系統中提供ngrok的確切路徑(在我們的系統中提供ngrok保存的文件夾路徑)。  以下屏幕截圖被保存到C盤下載文件夾(C: Users RajeeshMenoth Downloads ngrok)。
  • 喜課機器人智庫:工業機器人標杆名企盤點之發那科(FANUC)篇
    圖為:上海發那科機器人有限公司▲圖片來源丨網絡發那科(FANUC)現已成為全球著名的工具機用數控系統廠商、數字控制系統及機器人製造商,主營業務三大塊:工業自動化、機器人與工具機。此後,FANUC 一直為中國企業提供專業和高品質的工業機器人、智能機器和自動化生產系統,被廣泛應用在裝配、搬運、焊接、鑄造、噴塗、碼垛等不同生產環節。圖為:焊裝車間的日本發那科機器人▲圖片來源丨中國商用汽車網伴隨中國製造企業人口紅利的逐步消失,製造業的轉型升級已是大勢所趨。
  • 六足機器人、酒店服務機器人、智能配送機器人……工博會高校展...
    周到上海報導 能爬樓梯,可以360度轉圈的六足機器人;送快遞外賣的配送機器人;替服務員為住店客人運送行李的酒店服務機器人……今日(18日)記者在工博會高校展區探訪時發現,各式機器人齊亮相,大秀看家本領,引起眾多現場觀眾的圍觀。
  • 「機器人動物園」讓孩子們了解動物是如何「運作」的?
    據海外媒體報導,一個名叫「The Robot Zoo」(機器人動物園)的巡迴展覽正在北美各地的科學和自然博物館舉行,通過展覽,孩子們能夠探索複雜的關於各種動物的生物力學知識,從而能夠知道真正的動物是如何「運作」的。這些比現實中動物體型大得多的「動物」包括了變色龍、鴨嘴獸等等。
  • 機器人嘉年華主題展:《末世覺醒之入侵》原創機甲揭秘
    現代人對於機器人的概念大多數還停留在科幻作品中,而不少青少年從小就有一個「機甲夢」。《末世覺醒之入侵》機器人嘉年華主題活動如期在北京市西城區青少年科技館舉行,廣大青少年在昨日藉此機了解原創機甲,機器人,無人飛行機等高科技產物,並與機甲等進行互動。
  • 【日本科學未來館】來自機器人的生命特徵——Alter
    在這裡,不僅有可以親手觸摸、親身參與的常設展覽和企劃展,還有實驗教室、演示說明會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從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到最新科技、地球環境和宇宙探索,您可以通過與科學交流員的對話交流,體驗正在不斷發展的科學技術。
  • 臺北電玩展《超級機器人大戰T》製作人採訪
    臺北電玩展《超級機器人大戰T》製作人採訪臺北電玩展期間,《超級機器人大戰Q:《超級機器人大戰T》除了後援系統之外,其他看起來與《超級機器人大戰V》《超級機器人大戰X》相比差不多,還會有哪些新系統或者特別的地方呢?A:雖然除了後援系統外,基本面上都的確跟《V》、《X》兩款前作差不多。
  • 科學家用機器人表達粘菌的情緒
    原生生物slime mold(暫無科學中文譯名,先稱為粘菌吧)已經在很多方面表現出了令人驚訝的智力,從解迷宮到畫出比人工設計更為合理的東京鐵路系統。而計算機學者Ella Gale在倫敦Living Machines大會上用這種單細胞生物搭配計算機和機器人做出的一個人臉裝置則更讓人心理髮麻。 Gale讓粘菌在充滿食物和電極的環境中成長。電極會在粘菌對食物或光作出反應時(遇食物前進,遇強光則抖動)捕捉其分散的附屬細胞間溝通時發出的信號,並做出一份記錄。
  • 科幻與科學 | NUS 這個用灰燼做出來的柔性機器人厲害了!
    傳說中,鳳凰每500年自焚為灰燼,再從灰燼中浴火重生,循環不已,成為永生。NUS副教授陳伯彥說:「我們受到了神話中生物的啟發。就像鳳凰一樣,它可以被銷毀成灰燼,重生變得比以前更強大。」近日,NUS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新穎的方法以製造用於軟機器人的新型金屬基材料。
  • 樂聚機器人、獵戶星空、擎朗智能、高仙機器人獲2019 AI+機器人...
    AI 最佳成長榜從四個維度對AI+機器人領域的企業進行最佳成長獎評選,最終,樂聚機器人、獵戶星空、擎朗智能、高仙機器人從眾多機器人公司中脫穎而出,獲得AI+機器人的四大獎項。樂聚機器人獲得AI+機器人最佳壁壘成長獎、獵戶星空獲得AI+機器人最佳產品成長獎、擎朗智能獲得AI+機器人最佳商用成長獎、高仙機器人獲得AI+機器人最佳未來成長獎。
  • .| 三大先鋒機器人設計:從微米級的分子機器人到長肉的人形機器人
    最新一期的《科學·機器人》刊登了三篇文章,介紹了機器人領域的幾項其它研究前沿,其中包括可以在人體內移動和進行手術的微型機器人、更小的利用納米生物工程打造的分子機器人以及在人形機器人上進行組織移植物生長方面的探索。
  • BBC 紀錄片原著,倫敦自然博物館是如何運行的?
    讓我們跟著植物學家一起探尋起源於西班牙的英國藍鈴花,追尋博物館專家如何在烏幹達治療疾病,了解如何為一具 100 歲、長 26 米的恐龍骨架進行大掃除。當然了,在工作中我們還可沿途欣賞博物館的珍藏。作者簡介史蒂芬·帕克是一名從事自然、生物、技術和科學領域的作家、編輯和顧問,曾撰寫超過 250 本書籍。他如今在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工作,也是一位倫敦動物學會的高級科學家。
  • 2020中國企業500強榜單發布:僅有碧桂園、格力等6家造機器人
    9月28日訊,今日「2020中國企業500強榜單」重磅出爐!該榜單由中國企業聯合會和中國企業家協會聯合發布,並且這也是中國企業聯合會連續第19年發布中國企業500強榜單。從規模上看,2020中國企業500強營業收入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合計實現營業收入86.02萬億元,比上年增加了8.75%。
  • 「機器人血」機器人ion魚,如何存儲能量,並完成機器人任務
    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創建了一個使用「機器人血液」的系統,該血液是機器人結構內的循環液體,用於存儲能量和為長時間的機器人任務提供動力。「機器人血液」增加了諸如水上機器人之類的軟機器人的系統能量密度,可用於複雜,長時間的任務。
  • 日本最大「機器人公司」佔世界50%份額,機器人界的「微軟公司」
    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機器人逐漸取代人類的工作,無論是在人類科技前沿的太空探索,還是在個人家庭垃圾的清理。都有機器人的身影。而機器人目前普及最全面的還屬於工業領域,工業機器人、機械手臂在如今的企業工廠中已是無處不在,在這一領域中的強者有哪些?其實一直以來都被四大廠商所壟斷,分別是ABB、FANUC、KUKA、和YASKAMA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