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行星很多,為啥非要移民火星?科學家:成為二級文明的前提

2020-12-05 量子探索

浩瀚無比的宇宙,渺小的地球和更加渺小的人類。這就是人類的現狀,在無垠的宇宙默默探索,越探索越感到害怕,因為宇宙的尺度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探索宇宙比探索海洋讓人恐懼,大航海時代人類探索海洋尋找未知的陸地雖然困難可是還有希望,那麼現階段人類想要探索宇宙卻是一個無稽之談。

目前人類的科學技術,其實只能停留在地球附近,畢竟人類對太陽系的了解都不算多,思考太陽系之外的宇宙並沒有太大的意義,不如多探索一些太陽系中的秘密,無數的小行星和八大行星都會給人類在科技上帶來很大的改變。

太陽系是一個以太陽為核心運轉的星系,雖然人類已經對宇宙探索了一百多年,可是對太陽系一直存在著疑惑,甚至一開始還認為「冥王星」是一顆行星,後來冥王星才被從教科書中刪出,這個事實就告訴我們人類對太陽系的了解並不充分。

人類探索地球的計劃早就開始了,在冷戰期間,美國和蘇聯對地球和地球之外的許多地方開始比拼,第一個被科學家報以希望的星球其實並不是火星,而是和地球更像的金星,只不過因為金星的環境惡略,探測器到達後短時間內就會被損壞。

隨後人類才把視線放到了火星,針對火星進行了一段時間的探索後,科學家驚訝地發現這顆星球在過去的時間中存在大量的水資源,完全可以支撐生命的誕生,甚至有人懷疑火星本身就存在文明,一時之間「火星人」成為了外星人的代名詞,大家都在疑惑和期盼。

太陽系中是否真的有其他文明存在呢?最近幾十年的研究過去後,對其他星球的探索也開了帷幕,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太陽系中不存在其他文明,人類是星系唯一的高等生物。畢竟一個文明是很難隱藏的,同時人類雖然對其他星球不是百分百的了解,也可以判斷行星或者衛星上有沒有不自然的光線出現。

可能有人會疑惑,為什麼要移民火星,其他星球不行嗎?把地球作為參照物,也可以很好的尋找可能出現生命的星球,比如厚重的大氣層,可以保證生命的誕生和氣候的穩定,太陽系中存在4個擁有大氣層的類地星球,地球,金星,火星,土衛六,目前火星是關注度最高的一個星球,對於這顆星球的探索一直在持續。

不少人都認為火星殖民是人類未來發展中的必要一步,因為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的人口會逐步增加,直到地球的環境無法承受,所以隨著時間都變化,人類始終要走出地球,尋找或者改造其他都星球,火星就是目前最理想的一個,不算太遠都距離,和地球相似都環境都讓人信心倍增。

並且從長遠來說,人類想要進步,對整個太陽系都探索和對太陽能源都利用是必然的,人類想要成為「二級文明」必須掌控整個恆星系統都資源,這就是科學家提出都「卡爾達舍夫等級」,這個理論對宇宙中可能存在都文明進行了簡單都等級劃分,完全可以利用開發母星都資源是一級文明,人類目前對於地球還有很多都難題,只能被稱為0.7級文明。

掌控整個太陽系可以被稱為二級文明,掌控銀河系都資源才是三級文明,我們知道太陽系對於人類來說雖然很遼闊,可是在銀河系中太陽系並不出眾,和太陽系相似都星球有很多,因此一個文明等級都需要時間都積累和無數科學家都探索,所以人類對火星都研究是邁向二級文明的第一步。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文明肯定會越來越壯大,到時候的科技發展或許會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戴森球」就是一個存在於想像中的設施,通過一些類似太陽能的設備近距離接近一顆恆星,更加全面的利用恆星的資源,能源的提升會幫助一個文明在眾多領域實現飛躍。

人工智慧和基因編輯或許會幫助人類進入一個想像中的文明,社會徹底平等,科技在人工智慧的輔助下發展,沒有了疾病的困擾,文明在眾多星系中遨遊。當然這只是科學家想像中的未來,肯定會有許多意外和困難,希望人類可以一一化解。

你認為人類可以成功移民火星嗎

相關焦點

  • 太陽系這顆星球比火星更優秀,可能更適合人類未來移民居住
    隨著人類科技的快速發展,未來我們必然要面臨地球資源枯竭的局面。一旦資源被消耗殆盡,人類的科技將會停上不前,人類文明也將會面臨滅頂之災。要知道任何生命的生存都離不開資源,人類每天的每存都需要資源的的支撐,沒有資源人類就無法生存下去,因此有前瞻性的科學家們,很早以前就開始探索尋找適合人類生存的宜居星球,尋找第二個地球。
  • 火星有一個弊端,使得人類移民火星成為幻想,這顆星球或許更靠譜
    人類對於頭頂這片天空有著極大興趣,所以上世紀以來,太空探索事業就如火如荼的進行了起來,人類探測器踏足太陽系內各個行星,為科學家們發回了寶貴的地外星球的信息,我們了解到了太陽系內各大行星的信息。科學家們探索宇宙星體的目的有很多,其中探索地外行星是否宜居也是一個重要課題。
  • 土衛六未來有可能成為人類的移民星球嗎?看完科學家的答案明白了
    霍金曾經也說過,地球留給人類的時間不多了,有可能也就是幾百年的時間,人類可能就要面臨移民外星球的選擇。想要移民外星球,那必須要找到適宜人類生存的星球才行,可是這樣的類地行星都在太陽系之外,以人類現在的科技發展速度,可能幾百年的時間我們還無法在飛船速度方面取得質的突破,讓飛船的速度達到光速。因此未來幾百年的時間內,移民到太陽系外的類地行星是很難實現的。
  • 如果金星和火星一定要選一個,哪個更適合人類移民?
    人類一直都希望探索宇宙,尤其是在其它星球建立基地,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中,有兩個行星和地球非常的類似,與地球一樣處於宜居帶中,它們就是金星和火星,而且金星的相似度會更高一些,金星也被稱為地球的姊妹星,雖然現在的科學家目前都將火星作為人類未來移民的首要目標,但是在上世紀的首選行星,可是金星
  • 已經確定,火星晝夜溫差78度,是太陽系中最適合移民的行星
    >最近,由於多雨的天氣,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很冷可是跟火星上的寒冷相比,地球還差一些。因為來自火星洞察號最新氣象傳感器的測量顯示,火星的最高溫度為-17攝氏度,最低溫度為-95攝氏度。然而,溫差變化並不算大,或許火星適合地球人移民。2月19日,NASA宣布,從今天起,你可以通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網站獲得有關火星的天氣報告。
  • 火星移民到底有沒有可能?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明白了
    火星在很早就被科學家認定為人類在未來可能要移民的星球,當然火星想要移民必須要進行改造才行。為什麼要選擇火星為人類移民的星球呢?主要是火星也在處在太陽系宜居帶內,而且它和地球也有不少相似的地方。但這部分液態水很快會被高溫蒸發消散,因此探測器只能看到水流衝刷形成的河道卻看不見液態水,這次科學家在火星上發現液態水,可能也是正好趕上火星的冰層融化有一部分流了下來正好被探測器拍到,或許很快這些液態水又會被蒸發掉。可能很多小夥伴會說了,火星地表之下有不少的液態水的存在,那人類未來移民火星就有希望了,如果你這麼認為,那只能對你說一句:你想多了。
  • 火星疑似誕生過遠古文明、火星最適宜人類移民,人類何時殖民火星
    而古羅馬人稱火星為「瑪爾斯星」,「瑪爾斯」是羅馬神話中的國土與戰爭之神。「火星」這個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一直被人類認為是戰爭和災禍的象徵。有科學家研究火星探測器傳回來的數據,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火星古代環境確曾適合生命生存;大約40億年前,火星具備啟動生命進程的條件,而地球還不具備。
  • 科普,火星
    火星(Mars)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太陽系由內往外數的第四顆行星,屬於類地行星,直徑此前,研究人員曾研究過火星隕石中發現的元素,認為火星在太陽系存在200萬至400萬年後迅速增長。但新研究認為,火星可能在那段早期歷史中遭遇過撞擊,而火星形成時間可能長達2000萬年。
  • 按飛船飛行速度劃分宇宙文明等級:行星、恆星、星系及跨星系文明
    按照文明的飛船飛行速度,我把宇宙文明分為四級。第一級:行星文明。由於飛船飛行速度小於光速的百分之一(300公裡/秒),文明的生存範圍僅限於一個行星之內。人類要在行星間旅行,需要達到光速的千分之一(300公裡/秒),這樣從地球去火星一個來回四天。
  • 想要移民火星有可能嗎?
    星際移民隨著我們人類對於太陽系的探索逐漸的深入,它就一直是我們圍繞討論的焦點。隨著地球上的自自然環境的改變,資源的枯竭,我們渴望獲得新的生存空間,那麼移民別的星球可以說是我們人類未來生存和發展的主要方向。
  • 科學家:這星球環境或「比地球更好」,就在太陽系
    我們地球剛剛好位於太陽系的宜居地帶,所以地球的環境相對溫和,能夠適宜生命的生存。雖然火星沒有發現外星生命的跡象,但是由於火星也處於宜居地帶,所以很多科學家認為,火星未來可能會成為我們人類在太陽系的第二家園。現在有科學家認為,在我們太陽系內還有一顆星球的環境可能比地球更好。
  • 宇宙二級文明被發現了?科學家在天鵝座找到證據,疑似「戴森球」
    科學家們通過觀察和推測,將宇宙文明等級進行了劃分。在上世紀60年代初,前蘇聯宇宙學家卡爾達肖夫基於文明可以掌握和利用的能源等級、總量假設出了宇宙文明的三級模型。之後的數年內,又被其他科學家從三級模型擴展到了七級模型,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七級宇宙文明是怎樣的吧!一級宇宙文明在其所在的星球上擁有著「無上」的能力。
  • 宇宙中不僅出現類地行星,還出現「第二太陽系」,星際移民有望嗎
    首先,是前蘇聯在五十年代實現了人類首次進入太空;然後是美國在六十年代末實現了首次載人登月;之後,科學家們又將目光鎖定了火星。從那時開始,關於「星際移民」的說法就不絕如耳。有科學家還曾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接受採訪時預測:人類將會在21世紀實現星際移民,而目的地則是火星。但從現在的探索情況看來,火星根本不適合人類的居住。這顆星球上的自然環境和地球有著天壤之別。
  • 隱藏在木星和火星之間,被稱為「幽靈行星」,聚集龐大行星群!
    科學家推算「幽靈行星」位置,在火星和木星之間,是行星聚集地!人類一直從沒有放棄對宇宙的研究,一直希望能夠走出銀河系,想要走出銀河系的前提下,便是「徵服」太陽系,天問一號發射似乎是為「徵服」火星,火星是距離地球比較近的行星,然而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竟然發現了神秘行星,長久以來不見蹤影卻是真實存在。
  • 火星適合人類生存嗎?科學家:其實人類要克服的困難,還有很多!
    宇宙太空浩瀚無垠,其中隱藏著無數的星球,這都是如今科學家們不能夠完全探索的。不過很顯然,以人類目前對地球的了解,和地球上頻繁出現的這些災難,都促使著人類要加快對太空的探索,要找到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星球。
  • 「第二個太陽系」被發現,距地球2545光年,何時能夠實現移民?
    這樣輝煌的太空競賽成就讓很多人認為,人類的科技已經可以計劃著進行星際移民了。並將目標選擇在火星,可是後來對火星的一系列探測研究發現,這是一顆非常荒涼的星球,雖然也是類地行星,跟地球在地質結構等方面也有不少的相似之處,但是火星的天然環境並不適宜人類的生存。
  • 人類是否可以移民火星?首先,我們要在火星上找到生命
    但人類登陸火星卻是必須要做的事,其一,這可以展示人類文明的先進,作為大國之間科技競爭發展的動力;其二,登陸火星,人類就可以了解它的「移民條件」。以現在的太空科技發展狀況來看,登陸火星在50年內有可能實現。當人類了解清楚火星後,就擁有了移民的可能性。但這是全人類的事,且成功的可能性不高,因為很難先回答那個「為什麼?」 要移民火星這個大問題。
  • 新文明真存在?科學家4500顆行星精選24顆,認為比地球更好
    ,人類希望有一顆適合人類居住的天體,所以就算是在太陽系之中沒有「第二地球」的存在,我們未來也將改造一顆適合人類居住的天體出現,那就是火星。火星是人類如今的目標,將其改造成為「第二地球」,按照科學家的說法,需要2-300年的時間改造,然後就符合基本的條件。
  • 既然三體人是「恆星文明」,為何他們不改造火星?
    在《三體》小說中,因為葉文潔回復了來自太空中的未知文明信號,讓地球的坐標暴露了,於是三體人發現了這顆位於太陽系之中的宜居行星。為了生存,三體人打算前往地球摧毀人類的家園,將地球據為己有。根據劉慈欣在小說中的描述,如果按照卡爾達肖夫指數的劃分,三體人的文明程度應該是屬於二級的恆星文明。不過,它們的科學技術水平雖然比人類發達許多,但卻並沒有掌握光速,從三體星系出發前往地球需要上千年的時間。雖然三體人並不是宇宙中最強大的文明,不過對比文明程度還不及行星文明70%的人類來說,它們已經非常強大了。
  • 環境惡劣的火星,為何是太陽系最適合移居的星球?科學家揭秘真相
    太陽系內有8大行星,除了地球之外,幾乎沒有在任何一顆行星內找到生命存在的跡象,雖然火星金星被科學家猜測有可能在數10億年之前,這些星球上也是有生命萬物的,但畢竟已經過去了數10億年,人類再去追究過多,也不能給未來帶來多大改變,頂多滿足了人類的求知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