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分子解析度對有機場效應電晶體進行建模

2020-11-25 騰訊網

在 OFET 中,電荷載體在位於與介電材料接口的"通道"內通過有機半導體。在這裡,介電由灰色網格表示。該圖說明了介電錶面的粗糙度(顯示 50 nm × 50 nm 區域)對平均載波佔用的計算影響載波佔用概率以藍色表示,並指示載波基本上在介電錶面的"山谷"內移動(改編自 Adv. Funct。馬特, 2018, 28, 1803096).來源:科學中國出版社

場效應電晶體是傳感器、電路和數據存儲設備的關鍵部件。迄今為止使用的電晶體主要基於無機半導體,如矽。最近,有機材料已經出現,具有半導體特性,使得有機場效應電晶體(OFETs)的製造。使用有機組件作為設備活性層帶來了有希望的功能,如易於加工和低成本。除了器件功能外,OFET還發展成為有機半導體基本表徵的重要平臺,因為它們現已成為測量電荷載體移動性的有用工具。因此,全面描述 OFET 器件性能成為推進這些器件開發和設計更高效的有機半導體的關鍵步驟。這些調查的核心是器件模型,它提供測量電流密度與有機材料的半導體特性之間的關係。不用說,這些 OFET 設備型號必須準確可靠。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科學家在《國家科學評論》發表的綜述中,討論了最近採用分子級參數的 OFET 設備模型的最新進展。特別是,他們重點介紹了基於動感蒙特卡羅的設備仿真方法的發展及其在微米大小的 OFET 建模中的成功應用。他們還概述了進一步改進這些分子水平模型的路徑。

這些科學家在題為"為有機場效應電晶體開發分子水平模型"的評論文章中指出:"儘管有機和無機半導體的電荷傳輸機制存在重大差異,但直到最近,流行的 OFET 器件模型還是直接從最初基於無機材料為 FET 開發的器件模型中借用。他們強調:"最佳地,OFET器件模型應包括離散分子水平、紊亂、各向異性、陷阱、顆粒邊界、複雜薄膜形態和接觸阻力等因素。只要有機半導體薄膜被當作連續介質處理,這些因素就很難包括。換句話說,納米級、分子級細節需要納入 OFET 設備模型。

近年來,基於動感蒙特卡羅的方法有了非常重大的發展,現在它允許用分子解析度對 OFET 進行有效的建模。這些新模型為更深入地了解 OFET 器件物理開闢了方向,並提供了將微觀過程與宏觀器件性能直接連接的能力。它們已成功應用於描述 OFET 的基本方面,如有效通道的實際厚度和介電錶面形態的影響,以及最近遇到的非線性電流特性問題。

亞利桑那大學的科學家得出結論:"通過這種不斷發展,分子級 OFET 設備模型將成為研究 OFET 設備的日益有用的平臺,並成為常規數據分析的補充工具。

相關焦點

  • 有機場效應電晶體的分子水平器件模型
    在各種電子、傳感器件中,場效應電晶體必不可少。目前,大部分電晶體都以矽等無機半導體為基礎。而近年來,隨著有機半導體材料的出現,具有易加工、低成本等優點的有機場效應電晶體(OFET)也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 有機場效應電晶體是什麼_有機場效應電晶體介紹
    打開APP 有機場效應電晶體是什麼_有機場效應電晶體介紹 發表於 2018-01-03 14:20:44 有機場效應電晶體是什麼----有機場效應電晶體基本結構 傳統的有機場效應電晶體的主要包括底柵和頂柵兩種結構,其中底柵和頂柵結構又分別包括頂接觸和底接觸兩種結構,如圖1所示。
  • 化學所在高性能有機場效應電晶體研究中獲系列進展
    場效應電晶體是電子學的基本元件。有機場效應電晶體由於其在柔性、大面積、低成本的電子紙、射頻商標和存儲器件等方面的潛在應用而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是有機半導體材料和器件研究領域中的重要前沿方向之一。在中國科學院(先導B)、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有機固體重點實驗室和相關單位合作,最近在高性能、柔性和噴墨列印高解析度有機場效應電晶體的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有關結果均發表在Adv. Mater.上。
  • 單分子電晶體中電子的量子幹涉效應被發現
    記者日前從廈門大學獲悉,該校固體表面物理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洪文晶團隊和英國蘭卡斯特大學Colin Lambert教授、上海電力大學陳文博團隊合作,在國際上首次發現了在單分子電化學電晶體中電子的量子幹涉效應,在此基礎上製備出基於量子效應的高性能單分子電化學電晶體,為當前計算機晶片突破矽基半導體器件物理極限提供一個全新思路。
  • 場效應電晶體的特點
    什麼是場效應電晶體?場效應電晶體(Field-effecttransistor,縮寫:FET)是一種通過電場效應控制電流的電子元器件。場效應電晶體依靠電場去控制導電溝道形狀,因此能控制半導體材料中某種類型載流子的溝道的導電性。
  • 我科學家發現單分子電晶體中電子的量子幹涉效應
    記者20日從廈門大學獲悉,該校固體表面物理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洪文晶團隊和英國蘭卡斯特大學Colin Lambert教授、上海電力大學陳文博團隊合作,在國際上首次發現了在單分子電化學電晶體中電子的量子幹涉效應,在此基礎上製備出基於量子效應的高性能單分子電化學電晶體,為當前計算機晶片突破矽基半導體器件物理極限提供一個全新思路。
  • 我科學家發現單分子電晶體中電子的量子幹涉效應 基於單個有機分子...
    記者20日從廈門大學獲悉,該校固體表面物理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洪文晶團隊和英國蘭卡斯特大學Colin Lambert教授、上海電力大學陳文博團隊合作,在國際上首次發現了在單分子電化學電晶體中電子的量子幹涉效應,在此基礎上製備出基於量子效應的高性能單分子電化學電晶體,為當前計算機晶片突破矽基半導體器件物理極限提供一個全新思路
  • 【技術】場效應電晶體的特點
    什麼是場效應電晶體?
  • 場效應電晶體的特點 - OFweek電子工程網
    什麼是場效應電晶體?場效應電晶體(Field-effecttransistor,縮寫:FET)是一種通過電場效應控制電流的電子元器件。場效應電晶體依靠電場去控制導電溝道形狀,因此能控制半導體材料中某種類型載流子的溝道的導電性。
  • 化學所在高效單組份有機發光場效應電晶體方面取得進展
    化學所在高效單組份有機發光場效應電晶體方面取得進展 2019-09-12 化學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有機發光場效應電晶體(OLET)作為一種同時兼具有機場效應電晶體(OFET
  • 上海光源衍射線站助力聚合物場效應電晶體等領域研究
    在衍射線站工作人員的積極配合和努力下,用戶在聚合物場效應電晶體、有機半導體分子薄膜和鐵電薄膜等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成果分別於近期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頂尖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和Wiley公司出版的材料化學重要期刊Advanced Materials 和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 場效應電晶體的檢測方法
    場效應電晶體是一種常見的電壓控制器件,易被靜電擊穿損壞,原則上不能用萬用表直接檢測各引腳之間的正、反向阻值,可以在電路板上在路檢測,或根據在電路中的功能搭建相應的電路,然後進行檢測。1.結型場效應電晶體放大能力的檢測方法場效應電晶體的放大能力是最基本的性能之一,一般可使用指針萬用表粗略測量場效應電晶體是否具有放大能力。下圖為結型場效應電晶體放大能力的檢測方法。根據結型場效應電晶體放大能力的檢測方法和判斷依據,選取一個已知性能良好的結型場效應電晶體,檢測方法和判斷步驟如圖所示。
  • 科學家創造全球首個分子電晶體
    在貝爾實驗室展示首個半導體電晶體後62年,來自美國耶魯大學和韓國光州科技學院的研究人員們成功實現了又一項突破,打造出了全球首個可以正常工作的分子電晶體。研究者們表示,他們的這項研究成果已經發表在12月24日號的《自然》雜誌上。
  • 物理學家發明量子隧道效應電晶體
    約內斯庫指出,目前,瑞士洛桑理工大學、IBM位於瑞士的實驗室以及法國原子能委員會下屬的電子信息技術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都在進行與隧道場效應電晶體有關的研究。現在的計算機包含有無數個電晶體,僅僅CPU內就有不下10億個電晶體,這些小的電晶體通過打開和關閉來提供用0和1表示的二進位指令,從而讓我們能夠發送郵件、觀看視頻、移動滑鼠等。
  • 功率場效應電晶體的工作特性
    正是Cin在開關過程中需要進行充、放電,影響了開關速度。同時也可看出,靜態時雖柵極電流很小,驅動功率小,但動態時由於電容充放電電流有一定強度,故動態驅動仍需一定的柵極功率。開關頻率越高,柵極驅動功率也越大。   P-MOSFET的開關過程如圖5所示,其中UP為驅動電源信號,UGS為柵極電壓,iD為漏極電流。
  • 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應用
    打開APP 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應用 蓋世汽車 發表於 2019-09-09 15:05:46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7月24日,日本半導體製造商羅姆(ROHM)宣布推出超級緊湊,尺寸為1.6 x1.6毫米的RV4xxx系列MOSFET(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產品,可提供優越的安裝可靠性。
  • 納米科學:研究人員用分子和幾個原子構建電晶體!
    納米科學:研究人員用分子和幾個原子構建電晶體!一個國際物理學家團隊使用掃描隧道顯微鏡創建一個由單個分子和少量原子組成的微小電晶體。觀察到的電晶體作用與常規預期的行為明顯不同,並且對於未來的器件技術以及分子納米結構中的電子傳輸的基礎研究可能是重要的。
  • 新型的鐵電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已被成功研製
    打開APP 新型的鐵電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已被成功研製 環球創新智慧 發表於 2019-12-12 15:45:45 為此,他們努力打造了許多新型器件,其中比較典型的有憶阻器、光學類腦計算晶片等。 美國普渡大學工程師們開發的新方案,它旨在將存儲器與處理器結合成為一個設備。這樣一來,晶片上就會騰出更多的空間,從而運轉得更快速、更強大。在這個方案中,過去常常用於處理信息的數百萬個微型開關(電晶體),成為了集存儲與處理功能於一身的設備。
  • 有機半導體的發展介紹|有機半導體|器件|電晶體|半導體
    20世紀後葉的50多年裡,從基本的分析電路到數字邏輯電路,再到現代的超級計算機和筆記本電腦等中的各個重要部件及微加工工藝,基於矽(Si)、鍺(Ge)和Ⅲ~V族化合物的無機場效應電晶體顯示出對現代電子時代的重要影響。圖1 世界上第一個電晶體1986年第一個聚噻吩場效應電晶體發明以來,有機場效應電晶體飛速發展,有機半導體材料、器件以及製備工藝的研究也取得了日新月異的進展。
  • 復旦課題組開發新型場效應電晶體傳感器實現羥基自由基檢測
    央廣網上海4月9日消息(記者傅聞捷)近日,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聚合物分子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魏大程課題組在場效應電晶體傳感器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比之下,場效應電晶體傳感器不需要標記,具有高靈敏度、低成本、微型便攜、實時檢測等諸多優勢,是一種潛力巨大的傳感技術,被廣泛應用於檢測金屬離子、DNA、蛋白質、有機小分子等。然而,·OH自由基化學性質非常活潑,壽命很短,只有10?6秒量級,很容易轉變成其他物質。因此,到目前為止還沒有·OH自由基場效應電晶體傳感器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