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
之前我們學習了
第四單元第七課
今天繼續來學習最後一課
《生物多樣性的意義》
課前複習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
我們知道了
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
兩種形成新物種的方式。
自然選擇是適者生存,
不適者淘汰;
而人工選擇則是針對特定形狀育種,
需要的逐漸強化,
不需要的可能逐漸消失。
所以說以上兩種方式,
都改變著生物,
造就了生物的多樣性。
那麼生物的多樣性
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什麼聯繫呢?
一天中我們會做哪些事?
其中有多少與生物相關?
同學們可以相互之間討論一下哦。
做饅頭的麵粉來自於小麥,
穿的棉衣源自於棉花,
家裡的家具和書本都是用木材做的。
早餐的雞蛋來自雞,
喝的牛奶來自奶牛,
生病喝的中藥來自各自植物;
高原上牧民會用犛牛當交通工具,
家裡蓋的蠶絲被是蠶吃了桑葉後
吐出的絲做的。
我們想要把生物多樣性
與我們的聯繫梳理清楚,
可以採用思維導圖的形式,
把動物和植物分別歸類。
下面就請同學們自己試試吧。
下面是小闊梳理的
植物與人類生活的聯繫,
說明了植物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這是小華梳理的
動物與人類生活的聯繫,
說明動物與人的生活也是息息相關的。
人類的生活離不開生物,
生物的多樣性具有多種的價值。
首先是經濟價值,
生物可以給人類提供
食物、衣料、木材、燃料等。
其次是醫藥價值,
像板藍根可以醫治感冒,
一些昆蟲和動物可以拿來泡酒。
還有就是欣賞價值,
可以提供我們的審美,
陶冶情操。
比如公園池塘裡的錦鯉,
動物園五彩斑斕的鸚鵡。
生物多樣性還有哪些價值
是同學們知道的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