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手抽球:身體的公轉與球拍的自轉之關係

2020-12-05 網球之家

這次的影響全國的寒潮威力空前,深圳也有十年不遇這麼漫長的真正冬天了。可網球癮並不會因天冷而冷下去,有點像犯菸癮的人,夜深了還要上便利店去買一包解饞,那日我實在忍不住,就約阿強上球場去活動活動筋骨。兩人上場還沒有玩幾局,天就陰得下起牛毛雨,雨不大,可讓風吹打在頭上臉上冷嗖嗖的怪難受,只能退到長廊裡避雨。但就此回家又不甘心,為驅寒,兩人便在廊子裡比划起動作來,不想竟引發了對正手動作的探討。

我們從握拍站位開始,到側身引拍、到拍頭劃弧線下沉、到揮拍向上向前、到擊球後隨揮等。就像是播放慢動作影片,隨時可倒轉重來,還能用定格的方式固定一個動作做重點研究。便發現,無論關閉式還是開放式站位,整個正手抽球動作,人體上半身都扭轉了180度或以上。因為你側身引拍時,非持拍手的肩頭正對著攔網。而隨揮結束時,應是持拍手的肩頭對著攔網。就是說,你的身體至少轉了個半圓。與此同時,你手臂及揮出的拍頭,與身體同方向運動達270度。

就像地球有圍繞太陽的公轉與自轉一樣,擊打網球,球拍在身體手臂的帶動下轉動相當於「公轉」,那麼它還有個「自轉」問題。你在引拍時,一般是拍柄蓋正對著攔網,從揮拍擊球到隨揮落拍後,此時的拍柄蓋又正對著攔網。也就是說,整個抽球過程,球拍同時完成了自身360度的旋轉。而這種「自轉」,是與「公轉」——手臂和身體的同向轉動一起進行的。這「公轉」與「自轉」匯合在一起產生的作用力,傳導至你的拍頭,就是你的擊球速度。

人們約定俗成地將上旋擊球稱為抽球,意為像鞭子抽打某種物件。教練或資深球友也強調,這時候手臂需放鬆,方能形成鞭打之勢。我的理解是,必須讓你的大小臂連同球拍,活絡得如一條能甩動的鞭子,這說的可能只是在身體「公轉」。當拍面離擊球點20公分左右時,而此時的「自轉」便應該加速,前臂則不能一味放鬆,而是要使勁揮動球拍如同甩鞭,方可讓拍頭像鞭梢一般抽打出更大的力量。

這只是我和阿強因不能在場地上對陣,便戰而論道咂摸出來的東東。竟這樣冒昧地和盤託出,也想說的是,網球就這樣隨處能玩!(來源:網球之家 作者:牧鳥人)

相關焦點

  • 羽球內旋和外旋:用儘可能小的損失,將身體力量通過球拍傳遞出去
    羽球內旋和外旋:用儘可能小的損失,將身體力量通過球拍傳遞出去 想要打好羽毛球,其實有一個很簡單的原理:用儘可能小的損失
  • 尤尼克斯號稱最快的球拍 NANOFLARE 800體驗測評
    —詳細參數使用了M40X的NF800質保磅數標誌3U為(21-29lbs),相比高於同規格的DZS(20-28lbs),高模量高彈性的特性使其能夠承受更大的拉伸強度,與之帶來的是高親和度的打感和所能承受得更小的撞擊力度。
  • 羽毛球發力過程,像一個三節棍,大臂、小臂、球拍,一節一節展開
    -大臂、小臂和球拍,或者說大臂、小臂和球拍組成了一個三節棍,一節一節地展開發力,以前聽說正手高遠球的發力,和反手高遠球的發力是一樣的,不得其解,仔細琢磨,好像明白了一些。正手時,手肘抬起高於肩,有人說要儘可能靠近耳朵,我覺得抬肘的目的就是要完成引拍,使球拍基本上指向下方,這樣拍頭才有足夠的揮動距離,產生足夠的動量來擊球
  • 穿線磅數之爭:有人60磅,有人23磅,如何確定自己的穿線磅數?
    大多數球拍會在拍喉三角區標出球拍的各種參數,也有少部分球拍會將其標在拍框的內側。在這些參數中,每把球拍都會標出建議穿線磅數的範圍。就我的經驗來說,我豎線是穿55磅,橫線穿53磅。但我發現很少有店主會定期對穿線機進行調校,我總懷疑常去的那家穿線店的實際磅數並不準確。但轉念一想,如果一直在同一家穿線店找同一個穿線師,用同一架穿線機,那每次穿的實際磅數也不至於出現太大差異。
  • 打長膠發不轉球,拉回搓下旋拍面需後仰,常打桌球,細節要注意
    拉回搓下旋拍面需後仰如果對手回搓的下旋弧線很低,它的下旋也必然會非常強,尤其是自己發加轉下旋球的情況下。遇到這種球最好不要拉,它的難度比較高,不適合普通球友。打長膠手以不轉球為主打長膠選手的時候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費心費力打出一拍高質量旋轉,對手只是輕輕一擋便化解掉,很是讓人鬱悶。這是由於長膠球拍與球的接觸面積小,不吃旋轉,而且還能把來球的旋轉反彈回去。因此,打長膠選手儘量不要用旋轉球。只要自己不用旋轉,長膠手就很難打出旋轉球來。
  • 地球自轉的動力來自哪裡?為什麼可以一直轉?值得人們探索!
    天上的星球都是公轉與自轉功能,若沒有了就變隕石亂飄。地球是太陽系分子,太陽系是銀河系分子,銀河系又是比太陽大百千倍的大太陽的一卦數,另有七個卦數就不知了…。 總之,太陽屬陰陽圖,另有八個主星,地球僅是太陽系是的一個主星系(含月球)。地球自轉的動力來自哪裡?為什麼可以一直轉?值得人們探索!
  • 為球拍注入科技元素
    在課堂研討中,有學生說球拍裡的絲線容易松,重新穿太麻煩,於是大家從襪子設計的靈感中產生將球拍設計成網狀面「一下套上去」的創意;有學生說兒童都是大人陪著玩,大人只有晚上才有空陪孩子玩,能不能設計發光球拍以便晚上打球;有學生說兒童喜歡五彩光芒,那就採用陀螺儀根據打球時感知力量和速度從而改變顏色和音樂。
  • NF800LT&FB等五款球拍對比測評
    作為羽毛球界的大佬,尤尼克斯一直引領著羽毛球拍器材的變革,2013年推出的弓劍FB可以說是超輕拍的鼻祖了,被球友們譽為一代神器,火了很多年。拍重方面,NF800LT是五款球拍中最輕的,實測空拍只有77.9克,但最高質保磅數卻達到了27磅,而經典超輕拍FB最高質保僅有24磅。不過尤尼克斯球拍磅數普遍比較保守,相信NF800LT拉到二十八九磅問題不大。這五款球拍均採用YONEX最經典的ISO方頭設計,拍面大小相同。
  • 地球為什麼自轉,什麼力量推動它在轉,未來會停止轉動麼
    相信小夥伴們都知道,地球一直在自轉,在小學的地理課上,老師也跟我們解釋了地球自轉的原因,但越長大視界就越寬廣,我們不禁會提出質疑或者生出許多疑惑,就比如地球為什麼會自轉,究竟什麼力量推動它在轉動,會不會停止呢,接下來,我們就跟著西瓜視頻創作人腦洞太陽系來探究一下地球為什麼自轉。
  •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公轉」「自轉」如何一起轉
    這其中,包含了對整體和局部、集體和個體等關係的思考。   不禁想起這樣一幅漫畫:同樣的建設工地,同樣是揮汗如雨,有的馬達轟鳴、機器飛旋,有的卻亂作一團、機器紋絲不動。乍看不禁納悶,細看方知緣由:工人們雖都在用力,但有一組指揮有序、氣順勁足,另一組卻各自為政、雜亂無章,其結果自然相去甚遠。漫畫中所表現的尷尬,或許有藝術的虛構,但現實生活中,「各吹各號,各唱各調」的現象,卻並不少見。
  • 「球拍之鄉」的產業升級,他比誰都急
    ,科技特派員、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理學院副教授盧紅偉現場推介了一款新型五彩兒童球拍,為當地球拍生產企業尋找合作機會。  杭州富陽區上官鄉地處富春江南岸,是國內最大的球拍生產基地,擁有羽毛球拍、網球拍、桌球拍、沙灘拍等球拍製造的完整產業鏈,其中中低檔球拍佔全國總量的80%以上,各類球拍配套企業400多家,每年約有1億副球拍從這裡走向世界各地。
  • 正手引體向上能做10個是什麼水平?
    比如玩動感單車時跟不上教練節奏,你可以悄悄放慢節奏;做伏地挺身時力量不夠,你可以通過依靠快速上下和身體不保持直線來省力;做平板支撐時,你可以塌腰或抬臀來延長支撐的時間。但引體向上,不行就是不行,平時不運動的人可能連懸垂在槓上都困難,即便能拉起也必須每一次都克服全身的體重才行,能夠作弊的空間微乎其微。
  • 安賽龍球技之:發球及第三拍,造成對手重心失衡,回球質量差
    安賽龍球技之:發球及第三拍,造成對手重心失衡,回球質量差,動圖示範!發球,有正反手的發球,在正手發球方面,由於引拍動作可大可小,較容易使用假動作去迷惑對手,發球時,利用手腕的收力或者快速閃動來帶動球拍,可以發出網前球或者平快球、平高球、高遠球,使得對手倉促應付,無法接發球搶攻,難以保證高質量的回球。
  • 地球自轉速度異常!科學家:地球自轉速度已達到有史以來最快
    雖然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感受不到,但我們的地球一直在進行自轉與公轉兩種天體移動,自轉使得地球的日照面一直在改變,也就有了24小時的晝夜輪轉,也讓地球受日照均勻,不至於出現一半沙漠一半冰川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