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太陽死亡,太陽系哪些星球能倖存下來?地球會變成什麼樣?

2020-12-04 古今奇聞雜談

雖然太陽只是宇宙中一顆十分普通的恆星,但太陽是整個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它繞著銀河系的中心公轉。

而太陽系的八大行星、小行星、彗星、矮行星、星際塵埃等天體,都在太陽的強大引力作用下環繞太陽公轉。

太陽能為其它星球帶去光和熱。對於地球來說,太陽就是萬物的生長之源,如果沒有太陽的存在,世界將會變得不堪設想。

地球「告訴」了我們,世界上沒有任何事物是會保持永恆不變的,太陽也是如此。

那有人就問了,如果太陽死亡,太陽系會變成什麼樣?會有哪些星球能夠倖存下來呢?我們地球會變成什麼樣?

若太陽死亡,太陽系哪些星球能倖存下來?

主序在天文學上是指恆星的青壯年時期。恆星在這一階段停留的時間佔整個壽命的90%以上。這是一個相對穩定的階段,向外膨脹和向內收縮的兩種力大致平衡,恆星基本上不收縮也不膨脹。

太陽是一顆黃矮星,據科學測量,黃矮星的壽命大概是100億年,而目前太陽在主序帶上的年齡約有45.7億歲了,正處於中年期。

這個時間對於人類來說是一個無比漫長的歲月,但對於太陽來說,卻只是生命的一半。

我們如今看到的太陽在主序階段已經過去了一半的時間,還要大約50億年才會轉到另一個演化階段,這個演化後的階段也可以簡單稱為是太陽壽終正寢的時候。

太陽內核的燃料是有限的,而目前,太陽會通過內部的核聚變,將氫聚變為氦。

根據愛因斯坦的質量守恆定律,因為太陽內核燃料是有限的,所以太陽每一次發生核反應都是將少量質量轉化為純能量,產生中微子和太陽輻射,這並不會永遠持續下去。

當它們的氫快耗盡時,就會脫離主序階段,自身開始膨脹,半徑擴大為原來的200——300倍,變成紅巨星。

當太陽變成紅巨星時,太陽系裡離太陽最近的水星和金星會首當其衝受其影響,被太陽吞噬並最終化為一團氣體。

而離太陽第三遠的地球則可能出現兩種命運:

一、地球上的海洋將會沸騰,大氣層會被剝離,地球上將沒有空氣,變得一片熾熱和貧瘠,最終會難逃與水星和金星一樣被吞噬的命運;

二、隨著太陽的演化,其體積會膨脹,質量會減小,引力可能會有所減弱,地球也許會被向外推開,偏離原有運行軌道,地球能夠逃脫被吞噬的命運。

而其他小行星則會被紅巨星噴射的大量物質給融化掉,最終失去所有的揮發性物質,僅剩巖石內核。

但氣體巨行星的質量可能會隨著太陽的演變繼續變大。

科學家觀測過太陽系之外的紅巨星情況,他們發現,圍繞在紅巨星周圍的行星都是氣體巨行星,其體積都比木星還大(木星的體積大約是地球的1321倍)。

氣體巨行星的引力相對較大,而那些脫離太陽的大量物質會被吸引過來。當氣體巨行星碰到這些物質後,其質量會繼續增加。

所以,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天體的質量將會比現在還大。

而這可能僅僅只是噩夢的開始,當紅巨星的核心不斷收縮,外層不斷燃燒,核心以外的物質也不斷拋離本體,物質向外擴散成星雲,剩下的內核就是白矮星。

而白矮星則沒有能力把那些已經飄遠的天體再次吸引住,那些天體只能在星際中流浪。

沒有了太陽的溫暖,沒有了太陽的引力,最終會變成宇宙中的「冰凍流浪者」。

白矮星也將在數千億年後漸漸停止輻射而「死亡」,變成一顆黑矮星。

由此可見,太陽的存在對於其它星球來說有多麼重要。一旦太陽死亡,其它星球重則被吞噬化為一團氣體,輕則災難不斷,流浪星際,僅留下個殘缺的星體。

對此你們是怎麼認為的呢?歡迎來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若太陽死亡,太陽系哪些星球能倖存下來?地球會變成什麼樣?
    太陽能為其它星球帶去光和熱。對於地球來說,太陽就是萬物的生長之源,如果沒有太陽的存在,世界將會變得不堪設想。地球「告訴」了我們,世界上沒有任何事物是會保持永恆不變的,太陽也是如此。那有人就問了,如果太陽死亡,太陽系會變成什麼樣?會有哪些星球能夠倖存下來呢?我們地球會變成什麼樣?
  • 若太陽死亡哪些星球能倖存下來?!
    地球上沒有任何事物是永恆不變的,這是一個真理,甚至延伸至我們所觀測到的所有天體。太陽是地球萬物生長之源,它釋放光線和熱量,傳遞給太陽系的每一顆星球,如果太陽死亡,太陽系將如何演變?會有哪些星球會倖存下來?
  • 若用比鄰星替換太陽,地球會變成怎樣?科學家:太陽系或面目全非
    如題,假如用比鄰星替換了太陽,地球會變成什麼樣?看到這一問題,很多人或許想問,比鄰星是什麼,它與太陽有何區別?比鄰星與太陽相似,也是一顆恆星。但此恆星非彼恆星,比鄰星屬於紅矮星,而太陽屬於黃矮星,紅矮星的質量通常要比黃矮星的質量小許多,比鄰星質量約為太陽質量的1/8。
  • 將來太陽爆炸了,地球可能會倖存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在太陽系之外發現的行星數量迅速增加,估計所有類似太陽的恆星中約有三分之一擁有行星系統。銀河系包含大約一百億顆類似太陽的恆星,因此我們的銀河系中可能有數十億顆行星。所有這些擁有行星的恆星最終都會死亡,留下被稱為白矮星的燃盡殘留物。目前尚不清楚這顆行星的行星系統會變成什麼樣,但在某些情況下,有些行星將倖存並保留在白矮星周圍的軌道上。
  • 當太陽最終變成紅巨星時,地球會被太陽吞噬?
    圖註:如果其他一切都失敗了,我們可以肯定,太陽的演化將導致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死亡。早在太陽到達紅巨星階段之前,恆星的演化就將導致太陽的亮度顯著增加,足以使地球上的海洋沸騰,這必將導致人類消亡,也許地球上還會倖存生命。太陽大小的確切增長率,以及它在各個階段的質量損失細節,仍不完全清楚。同樣地,我們認為我們了解太陽,我們的太陽系的錨定,將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演變。
  • 太陽死亡的時候,地球會面臨什麼樣的命運?科學家給出答案
    太陽死亡的時候,地球會面臨什麼樣的命運?,當太陽的壽命終結的時候,我們的地球會面臨什麼事情呢?太陽系就是因為太陽而誕生的,沒有恆星太陽就沒有現在的太陽系,自然也就沒有地球誕生,而地球能夠成為一顆生命星球而且誕生智慧生命人類,自然和太陽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太陽就是我們的保障,一旦沒有了太陽,大部分的生物都會滅絕,而人類也是沒有辦法避免的,不過在古人看來,太陽是永恆的,不可能停止燃燒,可是對於走進科技時代的人類來說,太陽就是一個恆星,恆星也不是永恆的,它也是有壽命的
  • 當太陽變成紅巨星時,地球還能倖存嗎?
    據計算,膨脹起來的太陽將變得非常大,直到能夠包圍水星、金星甚至地球的軌道,這樣即使地球在不斷地被消耗後倖存下來,也將前所未有地接近於熾熱的紅太陽,它將灼燒我們的星球,使生命無法繼續生存。然而,天文學家注意到,隨著太陽的膨脹,行星的軌道也可能發生變化。當太陽到達恆星演化的晚期,它將通過強大的星風損失大量的質量。
  • 在太陽死亡後,太陽系能否倖存?人類到時候是否得去宇宙中流浪?
    我們知道,太陽是一顆黃矮星,黃矮星的壽命大致為100億年,目前太陽大約45.7億歲。 在大約50至60億年之後,太陽內部的氫元素幾乎會全部消耗盡,太陽的核心將發生坍縮,導致溫度上升,這一過程將一直持續到太陽開始把氦元素聚變成碳元素。我們的太陽距離死亡還有很長的時間,大概還有50億年左右,但太陽總有一天會死後,那麼我們的太陽系屆時能否倖存?
  • 太陽」死亡時是什麼樣的?
    太陽」死亡時是什麼樣的?30年前,地球上有人親眼目睹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永遠離不開太陽,太陽的光合作用對於人類的生存以及世界萬物的生存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力,而人類也非常痴迷於對太陽的研究和探索,也想要了解更多關於太陽的信息。
  • 我們的太陽系會在太陽死亡後倖存嗎?
    雖然說我們的太陽還很年輕,可以繼續燃燒閃耀大約45億年,但總有一天,它會死去,到時候我們的太陽系會發生什麼呢?  恐怕,在太陽死亡之前,麻煩就已經開始了。我們首先必須要面對的是年邁的太陽本身。隨著太陽內部的氫持續聚變,氦——氫聚變反應的產物——會在太陽核心不斷積累。  當周圍無用的副產品越來越多時,太陽的聚變反應也越來越困難。然而,太陽大氣層的內向壓力卻不曾改變。
  • 「太陽」死亡時是什麼樣的?30年前,地球上有人親眼目睹過
    文/玉濁清「太陽」死亡時是什麼樣的?當然也有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會進行聯想,覺得如果哪一天地球真正的離去,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死亡,那麼當太陽死亡的時候又會變成什麼樣子呢?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這些人真是杞人憂天,其實我們也知道太陽是位於太陽系中心的恆星,它是熱等離子體與磁場交織著的一個理想球體,相當於地球直徑的109倍。
  • 太陽如果停止發熱,地球會變成什麼樣?科學家揭曉答案!
    太陽如果停止發熱,地球會變成什麼樣?科學家揭曉答案!除去那些沒有生命的東西,地球上的萬物都是有溫度的。就拿人類來說,人的平均溫度可以達到37攝氏度,如果高於這個溫度,意味著發燒了。太陽如果停止發熱,地球會變成什麼樣?科學家揭曉答案!太陽對地球的重要性光和熱會經過大氣層的吸收,加溫整個地球,如果沒有大氣層的存在,或許人類早已被烤熟了,還容易引起各種皮膚病。例如到了晚上,是太陽消失的時間,溫度急劇下降,沒有白天的溫度高,不用猜也知道,如果沒有了太陽,人類將陷入一片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世界。
  • 當太陽毀滅時,哪個世界會倖存下來?
    地球上沒有任何東西是永恆的,這是一個真理,它甚至延伸到我們在天空中看到的所有天體。太陽給我們太陽系的每一個世界提供光和熱,尤其是滋潤著地球萬物。目前,太陽的核心是把氫聚變為氦,通過愛因斯坦的E=mc^2,把少量的質量轉化為純能量。
  • 是太陽先死亡,還是地球先死亡?或者地球隨太陽一起死亡?
    太陽的年齡也是用月球巖石的樣本計算出來的!太陽能活多久?哦,它還有將近100億年的時間,但是地球無法目睹它的死亡!太陽,像任何正常的恆星一樣,有一個可預測的生命周期。它誕生並成為原恆星,逐漸演化成為一個紅巨星。幾百萬年後,這顆恆星脫落了外層,從而成為行星狀星雲。這些層被吹掉後留下的是白矮星,它最終會冷卻下來。
  • 假如太陽突然消失了,太陽系平衡會被打破,地球的命運會如何?
    太陽系有八大行星,離太陽最近的是水星,最遠的是海王星,它們共同圍繞中心的太陽進行公轉,同時通過自轉形成一種離心力,這種離心力跟太陽的引力形成了一種動態平衡,這種平衡一直持續了46億年。假如太陽系突然消失了,很明顯太陽的巨大引力就會消失,太陽系的天體平衡狀態就會被打破。這個時候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地球的命運又會如何呢?
  • 若比鄰星替換太陽後,會發生什麼?科學家:地球生命或被全面摧毀
    比鄰星距離太陽最近的一顆恆星在外觀上與太陽極為相似,因而有人提出一個假設,若用比鄰星替換太陽地球會變成什麼樣,而他與太陽有何區別?比鄰星雖也是一顆恆心,但此恆心非彼恆星。比鄰星屬紅矮星,而太陽屬黃矮星,紅矮星的質量通常比黃矮星小許多,因而比鄰星質量約為太陽質量的八分之一。
  • 100億年後的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人類是否移居到其他星球?
    若我們能倖存,人們會發現5萬年後,尼亞加拉大瀑布不再存在。,除非該時期的科技水平可以支持人類移居到地外星球,從地質結構來看,1億年後的地球的確會發生翻天地覆的變化,這是因為2.5億年內,在地殼的不斷運動下,從而使得各大洲開始移動,地球的板塊會擠壓在一起,並創建新的「超級大陸」。
  • 太陽會「死亡」嗎?其演化過程會對地球產生怎樣的影響
    恆星的起源最初是源於一團質量很大、分布面積也很大的星際雲,在引力的作用之下,經過漫長的時間逐步演變成了一顆恆星。當然,星際雲在演變成恆星的過程中會形成不同大小的原恆星,而太陽就屬於黃矮星。 科學家普遍認為,黃矮星的壽命大概在100億年,這個階段算是恆星的壯年。而通過推算,目前太陽大概已經46億年了,也就是說它大概還有50多億年的時間就要步入老年了。
  • 太陽「死亡」後會發生什麼事情?太陽系的終極命運
    即使是那些在宇宙中轉化核燃料的最龐大的恆星,有一天也會全部燃燒殆盡,包括我們的太陽。但這並不意味著恆星的死亡——當恆星耗盡核燃料時——實際上是像我們的太陽這樣的恆星的終結。恰恰相反,對於所有的恆星來說,一旦它們第一個,也是最明顯的死亡,就會有很多有趣的事情等著它們。雖然我們的太陽的燃料確實是有限的,我們完全預計它會經歷一次「典型的」恆星死亡,但這次死亡並不是終結。
  • 太陽死亡後並非變成黑洞
    在我們熟悉又頗具神秘色彩的大自然當中,死亡似乎是一個永恆的話題,不管是什麼樣的生物都會有走向死亡的那一刻。今些年來通過科學家的觀測宇宙也許也會走走向死亡,但是他究竟會何時走向死亡我們不得而知,他對於我們來說相距甚遠而且概念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