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墓中挖出一把劍,專家失聲驚呼:它怎麼可能在這裡出現

2020-12-01 騰訊網

1989年1月,一群盜墓賊來到河南三門峽上村嶺,準備盜挖一座虢墓葬。幸好當地群眾及時舉報,政府及時制止,不過盜墓賊還是將這座墓葬挖開了長、寬3米多,深11米的大坑。眾所周知,一旦墓葬被破壞,就必須進行搶救性發掘,否則會造成更大的損失。因此,經過國家文物局的批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三門峽市考古隊聯合對其進行考古發掘。

其實,這一片都是虢國貴族的墓區,早在1956年修建三門峽水電站時已經發現了。這次不得已進行搶救性發掘,正是西周晚期虢國國君虢季的墓,出土的器物銘文也明白無誤地顯示了這一點。

我們對於虢國,了解的確實不多,主要還是來自於假途滅虢、唇亡齒寒兩個成語。其實,虢國是西周立國之初最重要的諸侯國之一,是由周文王的兩個弟弟建立的,也曾經強大一時。因此,虢季的墓葬,出土為數不少,相當精美的文物。不過,最轟動也最讓人興奮的,還是一件貌不驚人的文物。

在出土的時候,這件文物就有一段插曲。當時的考古隊員在棺槨之外,發現一個亮晶晶的東西。很顯然,它是一塊上好的和田玉,即便現場泥沙飛揚,也掩飾不住它的光澤。可是,現場專家走南闖北,經驗豐富,馬上提出質疑:盜墓賊並沒有進入墓室,陪葬品完好整齊地放置,按理說玉石類的文物,都應該是安放在棺槨之中,怎麼會出現在這裡呢?

考古工作者想把它拿出來,卻發現下面似乎有東西相連,不敢貿然動手。此時天色已晚,只能等待第二天再清理。不過古玉的下面是什麼,卻在每一個隊員的腦海中浮想聯翩,那真是一個難以入眠的夜晚。

第二天,考古工作者繼續清理髮掘,重點就是這件文物。當他們將周圍的泥土,一圈又一圈地掏空,然後小心翼翼地將這件文物拖出來時,全場鴉雀無聲。這件文物的埋在土裡的部分,太像是一個「烤紅薯」了。不過,有個剛參加工作不久的小夥子脫口而出:是鐵器,是鑲嵌著玉石的鐵器!

現場的老同志,對於這個毛頭小夥似乎很不滿意,當場指著墓室教訓道:有沒有常識?這是春秋時期的古墓,鐵器是不可能出現在這裡的!

按照當時的觀點,這當然是完全正確的。在冶煉史中,中國的鐵器歷史並不算早,到了戰國時期才出現,最早的鐵質兵器,在當時就是秦國銅柄鐵劍。所以,考古隊中,都認為老同志說得對,這個年輕小夥子業務知識不到家,該罵。

然而,等到這件文物拿到實驗室檢驗之後,結果卻令人大感意外。它就是被命名為玉柄鐵劍的國寶級文物,那塊古玉是它的劍柄,而那個像「烤紅薯」的部分,就是它的劍身,經過檢測,它真的是鐵質。這個發現,立即改寫了歷史。它距今2800年,將中國先民冶煉鐵器的時間向前推移了200年。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把鐵劍,是在有些貌不驚人。它已經鏽蝕斑斑,出土的時候,甚至幾乎斷裂成兩段,只有很細很細的一部分粘連在一起。將近3000年的沉睡,已經改變了它的模樣,不過正是這歷史的洗禮,也讓它變得古樸凝重,訴說著當年的風採。在那個風雲詭譎的年代,它一定是虢季的心愛之物,吹毛斷髮,銳不可當,這才被埋在地下,陪伴著主人長眠。

虢季墓的發現,被列為1990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其中這把玉柄鐵劍的出土,為其加分不少。同時,這把鐵劍也是我泱泱中華發展的見證,它叩開了鐵器時代的大門,從此進入了新的歷程。

相關焦點

  • 隨葬的一把金柄鐵劍,是墓主盜墓所得,專家:鐵才是無價之寶
    隨葬的一把金柄鐵劍,是墓主盜墓所得,專家:鐵才是無價之寶 | 文 青衫文齋陝西省的寶雞市,古稱陳倉、雍城,譽為「炎帝故裡、青銅器之鄉」,是周秦王朝發祥地,關中平原城市群重要節點城市。公元前677年,秦國遷都於雍,今寶雞市鳳翔縣。
  • 古墓中挖出黃金寶劍,劍身鑲滿綠松石,專家:它旁邊的廢鐵更值錢
    中國的文物是我國寶貴的財富之一,它們是中國古代人們的智慧結晶,其中,春秋戰國時期的文物更是讓世界驚嘆。上世紀90年代,我國就曾經在陝西寶雞挖出過一把黃金寶劍,受到了很多專家的熱烈關注,最受專家關注的不是這把寶劍上面的黃金,而是由鐵製作而成的劍身,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X光下的「越王勾踐劍」,出現神奇的一幕,美國專家:這怎麼可能
    這可嚇壞村民們了,這個消息傳開之後,也傳到了當地文物專家的耳朵裡,文物專家一聽,這事有蹊蹺,於是來到現場後,對這口井進行了進一步的挖掘。不久後,秦始皇的兵馬俑就出土了,兵馬俑坑十分的大,村民們挖開的僅僅是兵馬俑坑的一角。考古學家在這裡進行了長達數年的考古挖掘,出土了幾千座形態各異的兵馬俑,還有無數的青銅兵器。
  • 考古隊發現「墓下有墓」,最珍貴的卻不是黃金,專家至今沒搞明白
    「金柄鐵劍」 出土時由絲織物包裹,上面還有7枚小金泡整齊排列,據專家推測,這些金泡很可能是劍鞘上的裝飾物;其全長35釐米、劍身24.6釐米、柄長10.4釐米,按這個高度推斷,在先秦古劍中並不出眾,但金質劍柄,鐵質劍身和劍柄綠松石,說明其身價不菲。
  • 成都發現北宋第一畫家墓,挖出一件女性用品,考古專家卻難以啟齒
    ,有些文物我們可能在現實生活中遇到過,為此你無法想像這居然是來自幾千年前的古代,這些就是「穿越物」!還有比如從秦兵馬俑出土的那把青銅劍,被壓了2000多年居然還能迅速恢復成原狀,這簡直是無法想像的。
  • 成都挖出一座合葬墓,墓主竟是兩個太監,專家揭開一段辛酸往事
    事情發生在2014年的四川成都,當時成都這邊也是在修地鐵,我發現修地鐵真的是挖出了不少的古墓了,當時一些工人們在這裡進行作業,可是卻不小心挖出了墓葬,其實嚴格來說應該是一座墓葬群,雖然比不上一些大型的遠古遺址,但是這座古墓群佔地面積也有2300多平方米。
  • X光下的「越王勾踐劍」,出現不為人知的一幕,專家:怎麼可能
    被譽為天下第一劍的「越王勾踐劍」,是事件難得一見的寶劍。這個寶劍在被考古學家們發現時,還發生了一件趣事,那就是「滴血認親」。越王勾踐是春秋時期的越國君主,他稱霸中原,是春秋五霸之一。越王的臥薪嘗膽故事已經深入人心了,這位能屈能伸的君王,為了不讓自己忘記屈辱的歷史,忍辱負重等待覆仇,每天睡前都要品嘗苦膽,以此來提醒自己。這樣不屈的精神,告訴了後人們,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都要保持這勇往直前的精神,堅持下去。
  • 越王勾踐劍是一柄神奇的寶劍,有個地方竟為它修了一座「劍」亭
    越王勾踐劍,是湖北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號稱「中華第一劍」,一直被世界人民矚目讚賞。可能您不知道,其實越王勾踐劍並非只有一把,甚至還有一個地方,專門為這把劍的複製品製作了一個特殊的紀念建築。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3000年前的將軍墓現世,墓中挖出前所未見奇物,狀似人體的一部分
    當年,我國河南挖出3000年前的將軍墓,墓中出現了一件前所未見的新奇物品,後來經過研究,專家揭示了其真正用途。河南出土3000年前將軍墓一、河南挖出千年將軍墓眾所周知,河南一直是我國的歷史文化大省數年前,安陽出土了震驚中外的「古代第一女將軍」婦好墓,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離婦好墓500米遠的地方竟然又出現了一座3000年的商朝古墓,當地的考古專家立即投入緊張地挖掘當中。起初,當專家們看到古墓上出現大小不一的盜洞時不由得內心一緊,擔心這座千年古墓已經慘遭盜墓賊的侵擾。所幸,因為商朝特殊的墓葬結構所以導致所有的盜墓賊都無功而還,而當專家打開這座古墓時就被裡面的景象驚呆了。
  • 藏在古墓下的法老墓,專家挖出700斤黃金棺材後,被「詛咒」而死
    而提起埃及我們第一反應想到的應該是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但我們今天一起來探討的是埃及另一個也十分著名的文明法老墓。藏在古墓下的法老墓,考古家挖出700斤黃金棺材後,被「詛咒」而死。圖坦卡蒙9歲就成為法老管理國家這座法老墓就是知名的圖坦卡蒙法老墓。
  • 陝西出土一把2000年前的純金劍柄,專家:它旁邊廢鐵價值更高
    陝西作為華夏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歷史上曾有14個政權在這裡建都,鑑於此地的歷史特殊性,目前陝西各類文物點就多達三萬多處,自秦始皇陵被發現之後,陝西的考古工作就沒有停下過。今天小編介紹的這座2000多年前的墓穴,發現一把純金的劍柄,專家卻說:它旁邊廢鐵價值更高!
  • 古墓中發現3公斤「黃金劍柄」,專家卻說:最珍貴的是堆「廢鐵」
    實事求是的說,如今這座古墓算不上特殊,以規模和陪葬品來看,墓主人雖不是貧民,但其等級也難與王侯相提並論;就在考古隊大感失望的時候,有人發現了一個由絲織物包裹的東西,打開後出現的居然是一柄「黃金寶劍」。說明一下,「黃金」製成的僅是劍柄,劍刃部分歷經兩千多年,如今早已鏽蝕成一堆「廢鐵」殘渣;簡單的說,「黃金劍」長約35釐米、劍身長24.6釐米、柄長10.4釐米,這個長度在古劍中並不出眾,但黃金劍柄和上面的綠松石還是凸顯了它的價值不菲,同時證明墓主人的尊崇身份。
  • 嬴政奶奶墓挖出神秘動物遺骸,形狀有點像人,專家:幾乎絕種了
    為此陝西省的專家們只能是退而求其次,去發掘西安其他的墓葬,這些年其實考古收穫非常的大,單單秦始皇的祖墳就發掘出了不少,比如什麼秦公一號大墓,還有什麼秦東陵等等,本文中我們將繼續介紹一個秦始皇祖墳,墓主乃是是秦始皇嬴政的奶奶,也就是秦國的夏太后。
  • 古墓中挖出《山海經》神獸,可能就是「蠱雕」美國專家:不可能
    古墓中挖出《山海經》神獸,可能就是「蠱雕」美國專家:不可能《山海經》是一本十分神奇的書,它記載了很多上古時期的故事,所涉及到的範圍還十分的廣,可以說是上古時期的一本百科全書,書中記載了幾百種的神獸,還有很多的花鳥魚蟲,地理位置山川河流,《山海經
  • 河北元氏縣村民耕田,挖出文物青銅器,專家:讓警方協助保護現場
    人們曾在黃河流域找到許多古文化遺址,河北石家莊的元氏縣便是眾多遺址中的一個,根據歷史資料記載元氏縣是春秋戰國時期,趙國趙靈王的兒子公子元的封地。在歷史足跡中,元氏縣也出現過許多優秀的人才,例如元代優秀的數學家李治、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等等。隨著國家的發展,人們也越來越注重老祖宗留下的東西,考古也慢慢的受到許多人的關注。
  • 挖牆基挖出震驚世界的帝王大墓!
    ,也都完全隔絕,而南越王墓的前室和主棺室,皆設置了可以開合的雙扇扉石門,這在西漢早期出現的「斬山為槨,穿石為藏」的大型橫向石室墓如獅子山楚王陵和芒碭山梁王陵中,都不具備。史書記載南越國第二代王叫「趙胡」,「趙胡」和「趙眜」,可能一為越名,一為漢名,也有可能史書在傳抄過程中出現的訛錯。 東側室(4位妃妾葬所)
  • 工人挖出2000年「戰國酒杯」,碳14測定後,專家集體都懵了
    在當下的許多考古中,考古隊員可以說發現了無數的「超前科技」,它們的發現沒有一次不是震撼到了我們,比如淅川楚墓的「雲紋銅禁」、望山楚墓的「越王劍」、曾侯乙墓中的「曾侯乙建鼓底座」等等。下面我們要介紹的這件文物同樣被考古專家譽為是「超前科技」,它的出土讓世界為之震撼,據悉當時專家們撿到這件「超前科技」之後,整個人都懵圈了,一度根本無法相信這居然是來自於2000年前的古文物。
  • 「秦公一號大墓」直播發掘,出土3000多件文物,186人為之殉葬
    「秦公一號大墓」直播發掘,出土3000多件文物,186人為之殉葬最近,中國考古界最激動人心的大新聞,就是國家重啟了對「秦公一號大墓」的發掘工作,並特意在媒體上進行全程直播,吸引了無數歷史和文物愛好者的注意。
  • 11年前村民所挖出墓碑碑文透露曹操墓方位
    本報記者安陽探秘曹操墓  他取土時挖出一塊青石墓碑,碑文透露了曹操高陵所在位置    昨日,記者在河南安陽縣安豐鄉黨政辦公室偶然看到,即將完成編校的《安豐鄉志》記述,10多年前,西高穴村就已流露存有曹操墓地的線索。根據該方志解釋,西高穴村得名,與曹操墓葬可能緊密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