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出土一把2000年前的純金劍柄,專家:它旁邊廢鐵價值更高

2021-01-08 馬遷品歷史

人類的史料典籍雖然浩如煙海,但是卻無法完整記載著歷史的綿長,隨著近代考古工作的發展,出土大量珍貴文物,這些文物是歷史傳達者,訴說那一段段真實存在卻被遺忘的歷史,讓考古和歷史變得豐滿起來。

陝西作為華夏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歷史上曾有14個政權在這裡建都,鑑於此地的歷史特殊性,目前陝西各類文物點就多達三萬多處,自秦始皇陵被發現之後,陝西的考古工作就沒有停下過。今天小編介紹的這座2000多年前的墓穴,發現一把純金的劍柄,專家卻說:它旁邊廢鐵價值更高!

考古專家在寶雞進行考察時發現一座春秋時期的簡陋墓葬,隨著考古工作的進行,此次共出土珍貴文物多達200多件,包括金器、玉器、鐵劍、料器等等。在清理墓中一處斜坡時,一位考古隊員從一個坑洞清理出一把黃金劍柄,但是專家在看到旁邊的一塊廢鐵時立刻震驚了。

這是一把短劍,劍柄由純金製成重6公斤,其造型精美,雕刻技藝精湛,配以商周時期的綠松石格外炫目。旁邊的這塊廢鐵是劍身,因年代久遠,其表面已氧化生鏽,和黃金劍柄放在一起簡直是天壤之別。但是對於考古工作者卻是國寶級的文物,研究價值更大。

黃金熔點為1064℃,銅的熔點為1083℃,鐵的熔點為1535℃,同時鑄造不同熔點的金屬,工藝要求是非常高的。此次發現表明春秋戰國時期的秦人不僅掌握了金鐵冶鑄技術,而且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鐵的出現是人類徵服自然和提高生產力的重要表現,而這些先進的鐵器最終讓秦王朝走向強大,並奠定統一天下 的基礎。

而這個「金柄鐵劍」更有「秦劍之星」的稱號,也證實當時世界上中國的冶鐵技術處於領先地位,而它也成為20世紀陝西考古的重要成果之一。文物之所以珍貴,是因為其背後的歷史價值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

本文由馬遷品歷史原創,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古墓中挖出黃金寶劍,劍身鑲滿綠松石,專家:它旁邊的廢鐵更值錢
    上世紀90年代,我國就曾經在陝西寶雞挖出過一把黃金寶劍,受到了很多專家的熱烈關注,最受專家關注的不是這把寶劍上面的黃金,而是由鐵製作而成的劍身,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都知道,秦國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是一個很強大的國家,以至於最後秦國滅六國,建立了秦朝。秦國在秦穆公之後,便一直居住在關中地區,也就是現在的陝西省。
  • 古墓中發現3公斤「黃金劍柄」,專家卻說:最珍貴的是堆「廢鐵」
    這問題的答案可就多了,或有朋友會說「商鞅變法」,也會人說「兵馬俑證明了秦軍之強大」;實事求是的說,這些尚不足以說明「秦王掃六合」的成功原因,直到考古隊在陝西找到一座古墓,並發現「黃金劍柄」後,似乎證明了秦國強大的真正原因。
  • 古墓出土的4把寶劍,2把擁有金屬記憶功能,一把已成「廢鐵」
    不過,在新中國的考古挖掘中,已經出土了不少珍貴的寶劍,這些古代的寶劍堪稱逆天神劍;其中以這4把為最。秦劍在秦始皇陵兵馬俑的考古挖掘中,考古家除了出土一批非常珍貴的兵馬俑之外,還出土了不少「秦劍」。其中有一把出土自2號兵馬俑坑,考古家發現時正被一尊高級軍吏俑壓彎。
  • 陝西出土一物,同類品僅存於大英博物館,專家:漢朝強大奧秘在此
    這個劍柄用純金製成,上面嵌有綠松石,花紋非常繁複,一看就是專為貴族打造,價值連城。 這種狀況在1992年才被打破,當時陝西寶雞市益門村的一座古墓裡,出土了一把類似的劍,劍柄與大英博物館那把「秦劍之星」非常相似,總算填補了國內的這項空白。
  • 隨葬的一把金柄鐵劍,是墓主盜墓所得,專家:鐵才是無價之寶
    隨葬的一把金柄鐵劍,是墓主盜墓所得,專家:鐵才是無價之寶 | 文 青衫文齋陝西省的寶雞市,古稱陳倉、雍城,譽為「炎帝故裡、青銅器之鄉」,是周秦王朝發祥地,關中平原城市群重要節點城市。公元前677年,秦國遷都於雍,今寶雞市鳳翔縣。
  • 1600年前古墓出土一幅畫,專家愣住了:誰家熊孩子穿越了畫的?
    確切的時間無法知道,但是一九六四年在吐魯番市阿斯塔納古墓群出土的畫作《墓主人生活圖》,經過考證,這是我國出土文物中時代最早的一幅紙畫,距今已有1600多年歷史。當時新疆考古人員小心翼翼地將這幅畫從墓中取出來,在打開看這幅畫的時候,專家卻愣住了,這是為何?我們一般認為古畫都是出自歷朝歷代的大畫家之手,這些畫作必然是筆法精妙,盡顯大家風範的上乘之作。
  • 埃及金字塔發現2200年前飛機模型!專家:純金打造,價值連城
    而近幾年來,隨著考古手段的不斷發達,人們對金字塔的考古發掘也較為頻繁,再加上金字塔本身的神秘面紗更是吸引了世界考古專家的注意,因此很多考古界的知名專家都想到埃及來親自見證開啟金字塔的激動一刻,從近幾年來的出土資料來看,從金字塔中也確實發現了很多較為珍貴的文物,比如圖坦卡蒙的黃金面罩等等,價值連城,然而從金字塔中也挖出了很多奇奇怪怪的東西
  • 陝西出土《山海經》怪獸「蠱雕」,國內外學者大為震驚:不可能!
    陝西省是歷史建立王朝非常多的省份,甚至西安更是被稱為十三朝古都,也正是這個原因,在陝西境內出土的文物包括發現的墓葬數量在全國位居前列。當然其中的國寶級文物更是不在少數。這尊雕像高11.5釐米,長11釐米,採用了立體圓雕技術,純金打造,獸身雕刻著10幾隻小鳥。這麼一個奇怪的雕像勾起了所有人的濃厚興趣,「這個雕像的怪獸到底為何物」也成了專家們想要破解的一個疑團。
  • 古墓中出土了一把自帶鈴鐺的「怪」劍,劍上藏有三個難解之謎
    從古墓裡出土了金,銅,骨,石等各類文物,其中青銅器就有57件之多。在眾多出土的青銅器中,一把造型奇特的怪劍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至今,這把怪劍的身上,仍然藏有三個難解的謎團。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此次考古發掘,共出土了戈,刀,鏃等七件兵器,其中一把怪劍造型十分奇特。這是一把短劍,通長只有24釐米。但整個劍身卻不是通常的直線型的,而是呈現一定的弧度,有點兒彎刀的感覺。劍身很寬,兩側是鋒利的劍刃。劍刃的中部,有一條凸脊從劍身一直接連到劍柄。劍柄的梢部還設置了一個環扣,據分析是用來系劍穗的。最奇特的是,這柄劍的劍柄底部鑄造了一個響鈴。
  • 1900多年的古墓中,竟出土一把遊標卡尺?專家震驚:原來它在這!
    在今天的揚州博物館內收藏著一把青銅卡尺。該卡尺全身均由青銅製成,固定尺通長13.3釐米,固定卡爪長5.2釐米、寬0.9釐米、厚0.5釐米。而起在固定尺上端還有一個魚形柄,長13釐米。在卡尺的中間部位有一個導槽,導槽內有一個能旋轉調節的導銷,拉回左右移動便可以測量物件的長度。
  • 陝西出土一頭骨,中國專家一頭霧水,後被美國學者認出
    曾經,陝西出土了一頭骨,中國專家看到後一頭霧水,後來卻被美國學者一眼認出了是什麼。發現古墓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的考古行業開始逐漸發展成熟,隨著眾多大大小小的陵墓被發掘,各種各樣的文物被出土,中國的文物收藏越發的豐富,對過往的歷史研究也更加深刻了。各種出土的文物都具有較強的歷史研究價值,所以每次發現古代的墓穴,考古專家們都十分重視。
  • 陝西出土一頭骨,中國專家一頭霧水,美國學者卻一眼認出
    曾經,陝西出土了一頭骨,中國專家看到後一頭霧水,後來卻被美國學者一眼認出了是什麼。 各種出土的文物都具有較強的歷史研究價值,所以每次發現古代的墓穴,考古專家們都十分重視。在2006年,陝西發現並出土了一座規模性的古墓,從其墓銘志看來,墓主人大有來歷,是開國皇帝秦始皇祖母的墓。
  • 蘇州平民女子墓,竟出土一頂純金皇冠,查閱史料後考古家啼笑皆非
    蘇州平民女子墓,竟出土一頂純金皇冠,查閱史料後考古家啼笑皆非1964年暑假之際,蘇州的盤溪小學進行擴建改造,施工中挖出一座古墓。考古專家在史料文獻中,並未找到有關元代「宣王」的蛛絲馬跡。接下來的發現更是讓考古專家摸不著頭腦,女棺中竟赫然發現一頂純金的皇冠。採用了精湛的點翠技術,華美無比,以純金絲編結而成,並鑲嵌有玉石,玉石上還雕刻有鼠、牛、羊、兔、虎等生肖圖案,做工很是精細。
  • 陝西發現秦始皇祖墳,出土一隻「黃金啄木鳥」,專家:商朝的圖騰
    陝西發現秦始皇祖墳,出土一隻「黃金啄木鳥」,專家:商朝的圖騰 我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即秦朝的開國皇帝嬴政的陵寢,就是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城東5公裡處的驪山北麓的秦始皇陵。當初秦始皇陵被民眾們無意中發現後,成為我國考古學界乃至世界考古學界的一件重磅級新聞。
  • 【陝西文物探探探】古人傳遞書信是如何保密的?來看看2000年前的...
    西安北郊相家巷1996年發掘出土一萬多枚秦封泥從這些介紹來看,封泥最早出土是在四川,並非陝西。那麼博物館內展陳的封泥是從哪裡來的呢?據了解,1995年11月20日,西安市未央區六村堡相家巷村村民趙臣言在村南挖糞池時,發現了大量的「帶字的泥坨坨」。消息一經發布,立時引起文物考古界、書法篆刻界的震動。
  • 《山海經》中記載的怪獸蠱雕與陝西出土的文物如出一轍
    水中有一種怪獸,叫蠱雕也叫纂雕,其長相如雕鷹,但是頭上卻長角,它的叫聲就像小兒啼哭一樣,而且能吃人。有很多文字曾對此有記載,如《駢雅》記載:「蠱雕如雕而戴角。」《事物紺珠》記:「蠱雕如豹,鳥喙一角,音如嬰兒。」郭璞《圖贊》中說:「纂雕有角,聲若兒號。」據說,蠱雕來自於雷澤之中,後來有了雷神獨佔雷澤,將蠱雕趕了出去。
  • 元氣騎士破碎的劍柄有什麼用 破碎的劍柄合成用法
    破碎的劍柄可以作為武器使用,也可以與另一把白色武器破碎的劍刃合成為重鑄的聖劍。重鑄的聖劍不只是傷害爆表,在我們普通的砍擊兩次以後,第三次使用我們的聖劍可以召喚一把從天而降的巨劍造成傷害,範圍性爆表傷害。
  • 考古隊發現「墓下有墓」,最珍貴的卻不是黃金,專家至今沒搞明白
    說這話還要回到1992年,陝西寶雞的一處機械廠當時正在擴建施工,偶然間發現了一座古墓,等考古隊趕到後確認,這應該是一座明代官宦墓;稍顯遺憾的是,古墓已被多次盜掘,考古隊並沒有發現有價值的文物。正是這個原因,考古隊建議:建築工程可以繼續進行;挖土機再次工作,一鏟子下去後,這座明代古墓的下面居然又出現了另一座古墓,施工單位只能再次停止工作。
  • 龐貝古城出土2000年前人類遺骸 或為避難主僕
    義大利龐貝古城遺址發現兩具男子遺骸,據推斷為一對主僕,在將近2000年前的維蘇威火山爆發中遇難。美聯社援引龐貝古城考古人員11月21日發布的聲明報導,遺骸出土處原是一座位於古城郊區的莊園,可一覽無餘看到地中海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