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平民女子墓,竟出土一頂純金皇冠,查閱史料後考古家啼笑皆非
1964年暑假之際,蘇州的盤溪小學進行擴建改造,施工中挖出一座古墓。考古人員趕到後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竟考證這是一座元代夫妻墓,從規格看比較寒酸,應該屬於一座平民墓,但接下來的一系列發現,讓考古人員越發震驚。
墓中南北向放著兩副棺木,男左女右,男墓主的棺蓋上寫著6個金粉大字:皇考宣王之柩。「皇考」乃古代皇帝的先父,這麼一個寒酸之墓,埋著哪位皇帝的父親呢?這位「宣王」究竟是誰?考古專家在史料文獻中,並未找到有關元代「宣王」的蛛絲馬跡。
接下來的發現更是讓考古專家摸不著頭腦,女棺中竟赫然發現一頂純金的皇冠。採用了精湛的點翠技術,華美無比,以純金絲編結而成,並鑲嵌有玉石,玉石上還雕刻有鼠、牛、羊、兔、虎等生肖圖案,做工很是精細。不管是從墓中出土的黃色薄絹還是金冠來看,都讓人覺得這不是一座普通的墓葬,要知道皇冠是只有皇帝才有資格戴的,為何會出現在一個普通女子的墓裡呢?
就在大家迷惑不解之時,墓中的一塊石碑一下子點醒眾人,只見上面寫著「張吳王墓曹太妃」,由此專家斷定這是元代張士誠母親之墓。根據史料記載,張士誠佔領蘇州之後,他的母親曹氏也來到了這裡,聽聞張士誠的兄弟張世德被抓後,曹氏悲痛欲絕,最終離世。
此時張士誠稱霸東南地區,並自封為「吳王」,自信的認為自己就是未來的皇帝,母親曹氏病逝後,張士誠便將父親的墓地遷來蘇州與母親合葬。雖然張士誠還未當上皇帝,但在其母親墓中他的勃勃野心暴露無遺。追封父親為「宣王」,還為母親打造了一頂純金皇冠,他的這種捉急的做法讓考古專家啼笑皆非。
除此之外還有眾多珍貴文物,包括各種金銀玉器及頂級絲綢,其中著名的銀奩、眼鏡架、玻璃圭等更是驚豔世人。另外專家在墓中出土的絲綢殘片上,發現了行龍,這是我國發現的極少數元代帶有行龍的絲織品,可謂是國寶級的文物。而那頂純金皇冠更為珍貴,世上僅有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