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學子弒母案:高智商人渣是怎麼煉成的-虎嗅網

2020-12-06 虎嗅APP



4月25日,新京報記者從福州市公安局獲悉,涉嫌弒母的北大學子吳謝宇已經被抓獲。據接近警方的內部人士透露,吳謝宇於4月21日在重慶江北機場乘機時被抓。身上帶了30多張身份證,通過網絡購買,三年來一直在國內活動。



「大神」,這是不少同學對吳謝宇共同的評價。中考以全校第一的成績考入福州一中;高考前夕被北大提前錄取,「成績全國前幾名」;進入北大後,吳謝宇不僅在校內因成績優異獲得獎學金,就連前往校外英語培訓機構學習GRE,也拿下了獎學金,「他這個成績,排名全球前5%」……吳謝宇的學生時代,籠罩著太多榮譽與光環。


就在所有人理所當然地將吳謝宇視為學生楷模的時候,令人始料不及的是,他卻毫無徵兆地完成了從「神」到「魔」的轉變。



時間回到2016年,2月14日情人節當天,福州警方在吳謝宇母親謝天琴的住處發現了她的屍體,而這距離死亡時間已經過去了7個月。更令人震驚的是,謝天琴的屍體被塑料薄膜大概裹了有一百多層,每一層中間還細心地放有活性炭吸味道。


不知所蹤的吳謝宇,被列為案件唯一的嫌疑人。


實際上,在謝天琴的屍體被發現之前,吳謝宇一直在奔波忙碌:先是告訴親友將去美國讀書,然後以母親的名義向單位請假陪讀,接著向諸多親友籌集資金,然後奔赴上海與一位性工作者談起了戀愛……在此期間,他甚至措辭懇切地給好友寫了一封長信。


吳謝宇的這些行為都有跡可循,直到故意暴露案件之後,吳謝宇徹底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從此渺無音訊。因此不少人都在揣測,如果不是吳謝宇主動暴露,這起慘案也許很難被人發覺。


這才是最令人感到驚悚和恐怖的。



所有人眼中的好學生,竟然成了弒母案的疑兇;所有人都覺得應該驚慌失措的時候,吳謝宇卻有條不紊地處理著瑣碎事務;所有人都覺得吳謝宇已經偷渡的時候,他卻始終在國內活動……就連被抓獲的地點,竟然也是機場。


吳謝宇身上,有太多常人難以理解的神秘之處。也許只有這些驚悚的細節,才能夠使人意識到,「神秘」本身所具有的恐怖的力量。


在吳謝宇的成長軌跡中,神秘是一個揮之不去的身份標籤。他優異的成績、嚴格的自律、近乎完美的人際交往,處處都散發著光環,這種近乎完美的人設,給人留下的是一種神秘的美感。沒有人知道,吳謝宇的內心深處,到底會有怎樣的波瀾?他種種不為人知的神秘,到底是習慣成自然,還是刻意壓制內心真實的想法?


除了吳謝宇之外,他的母親或許最有發言權,然而,她已經永遠不可能發言。值得一提的是,吳謝宇的母親,也是眾人眼中一個神秘的人。



雖然厭煩標籤化,關於吳謝宇的案件,還是不得不讓人提起「北大學子」的身份。原因很簡單,「北大學子」幾乎代表了學生生涯的最高成就。一個從小到大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何以變成高智商人渣,走上了弒母亡命天涯的不歸路?


這不僅是一個亟待揭開的法律謎團,更是一個發人深省的教育悲劇。當吳謝宇向母親舉起屠刀的時候,他顯然缺乏對生命最基本的尊重,他也許並不缺少知識教育,但一定缺少生命教育。


而尊重生命教育,首先就應該尊重生命最基本的規律——在孩子最應該釋放天性的時候,不要刻意打壓他們真實的想法。


吳謝宇的好友表示,「跟我提及過大學生活很壓抑。」這是吳謝宇少有的內心獨白,也不失為管窺他內心世界的一扇窗戶。即使摯友,也沒有發現吳謝宇糟糕的情感世界——他愛上了一位性工作者,並拍攝了多部與該女子的性愛視頻。



相比起堪稱楷模的學生生涯,吳謝宇的情感生活無疑是另一個極端。這種驚世駭俗的戀情,與其說是追求自由,不如說是放飛自我。離開了母親的管控之後,吳謝宇迫不及待地釋放自己的情感,這更像是壓抑已久後報複式地宣洩。


一個家道中變依然拒絕援助的母親,怎能忍受兒子如此荒誕不經的行為?對於自視甚高、教子甚嚴的謝天琴來說,吳謝宇的行為無疑是一種背叛和冒犯,悲劇就此埋下了種子。


吳謝宇的做法不僅令他母親感到憤怒和失望,而且也一定令他自己感到羞愧和不安。一個一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竟至於淪落到這般田地,他的內心怎能不感到壓抑?相比起內心的煎熬,更令他感到壓抑的,或許還是母親的態度。「這對母子遭遇了什麼絕望的境地?」吳謝宇初中老師的這句話,代表了很多人的疑問。


以學習成績而論,吳謝宇是優秀的;但從為人處世的角度來看,他幼稚得幾乎難以想像。他雖然能夠在同學之間遊刃有餘,但卻完全不懂得如何處理親密關係——既不懂得如何愛自己的母親,也不懂得如何選擇愛人,更不懂得如何去愛自己。


愛的匱乏,是他成長之路上的最大障礙,而這或許首先源於他獲得的愛太過狹隘而自私。

吳謝宇的母親是愛他的,實際上,失去丈夫之後,除了愛自己的孩子之外,她別無選擇。但是,這種愛能否被吳謝宇感知和接受,顯然又是另外一件事。當生性要強的母親拒絕援助和同情的時候,可曾想到,少不更事的孩子是否需要這些?當吳謝宇在母親要求下拒絕老師和同學幫助的時候,他的內心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


最需要愛與關懷的年紀,吳謝宇不僅失去了已經病故的父親的愛,甚至也失去了依然健在的母親的愛。而這一切,或許只是為了成就母親強者的姿態。


母親眼中,愛就是竭盡全力為吳謝宇提供學習條件,而學習成績就是對自己最好的回報。吳謝宇眼中,努力學習不僅能討母親歡心,而且也不失為掙脫母親的一條路徑。看似目標一致,實則心態各異。跨入大學校園,無疑意味著母子兩人的分道揚鑣。當母親將兒子的行為視為背叛的時候,兒子未嘗不是將母親的幹涉視為冒犯,矛盾與衝突的發生在所難免。


審視這出人間悲劇,關鍵不在於八卦高智商犯罪的細節,而在於如何減少低情商的衝動。在最需要愛的年紀,如果缺少了愛的教育,負面效應不僅累加在一起加倍返還,由此釀成無法預知的悲劇。如果不懂得愛別人,儘管長大也難言成人;如果不會愛子女,縱然千般恩寵,到頭來也只是遺留禍患。


愛出者愛返,情侶之間如此,家庭教育也是如此。將生命禁錮在預設的模板中,你永遠不知道,最終釋放出來的到底是天使還是魔鬼。


相關焦點

  • 北大學子弒母:人性面前「為你好」沒用,高智商敗給底層需求
    2016年,北大學子吳謝宇弒母后,用30張身份證,在國內藏匿了三年,近期被抓。震驚之餘,很多人都想知道,北大學子,這麼成功了,為什麼要這樣做,還是自己的母親。有人說你又不是吳謝宇,你怎麼知道他的動機?這就好比是人病了,他知道得了什麼麼病麼?怎麼病的嗎?不知道怎麼辦,想必大家都知道該怎麼做?要想弄明白這個問題,看看心理學是怎麼說的。
  • 北大教授給說法:北大學子吳謝宇弒母前後為何顯得異常冷靜?
    北大教授給說法:北大學子吳謝宇弒母前後為何顯得異常冷靜?「北大學子弒母案」是近幾十年來高校學生殘害母親的第一案。該案之所以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就是因為犯罪嫌疑人吳謝宇表面上看上去不僅是一位學霸,還是一位十分孝順的孩子。吳謝宇在殘害母親的過程中,所作所為令人髮指。
  • 北大教授:「北大學子弒母案」4個謎團不難解開
    北大教授:「北大學子弒母案」4個謎團不難解開北大學子吳謝宇弒母案,從發案至今已經近4年時間了,從今年4月21日抓獲吳謝宇至今,已經20餘天了。如今該案依然是社會上人們街談巷議的熱門話題。人們之所以以超乎尋常的心態關注北大學子弒母案,是因為籠罩在該案上的謎團太多了,犯罪嫌疑人吳謝宇身上的光環太多了,標籤太多了。吳謝宇從初中到中學到大學不僅是一位學霸,在中學還擔任班長,待人接物,彬彬有禮,不怕吃虧,善於團結同學,同時也是一位陽光健康快樂的孩子。
  • 北大學子弒母原因不清,網友推測3條原因,條條都有可能
    導語:北大學子弒母原因不清,網友推測3條原因,條條都有可能北大學子吳同學不知道在什麼樣的環境下,什麼樣的情緒下中對自己的母親痛下殺手,將母親殺害之後將屍體放入活性炭中,防臭,之後又以母親的名義向親朋好友借了144萬,然後騙舅舅說自己帶著母親去美國留學了。
  • 怎麼看「北大學子弒母案」?4位父親實話實說,很揪心
    怎麼看「北大學子弒母案」?4位父親實話實說,很揪心「北大學子弒母案」馬上就要進行公開審理,相信圍繞在該案背後的很多謎團都會被一一揭開,到時候自然會真相大白。社會大眾之所以特別關注北大學子弒母案,是因為該案的發生,讓很多專家、學者和社會公眾感到百思不得其解,一個特別優秀的大學生,一位孝順的孩子,一位鄰居眼裡的好孩子,為何能變成弒母的惡魔?
  • 北大學子吳謝宇自述弒母動機 專家回應:或掩蓋真實作案動機
    12月24日,備受社會關注的北大學子弒母案在福州中院開庭審理,當事人吳謝宇涉故意殺人罪、詐騙罪、買賣身份證件罪。據媒體披露,吳謝宇在庭上供述自己的弒母動機是:「不如和我媽一起死,這樣就可以和爸爸在一起了。」 他自述因為覺得父親去世後,母親很痛苦,於是他想到幫助母親 「解脫」。
  • 媒體評「男孩弒母案」:為何青少年犯罪更需被「辯護」
    (原標題:男孩弒母案:為何青少年犯罪更需被「辯護」)12月2日晚,湖南沅江一名12歲男孩因不滿母親管教太嚴,持刀將母親在臥室內殺害,據悉,男孩因抽菸被母親發現後遭皮帶抽打,積怨最終釀成慘案。12月3日上午,鄰居發現情況後向公安機關報警。據當地居民介紹,母親陳某今年34歲。
  • 李玫瑾談吳謝宇案動機是為出國籌錢而殺母:所使用的理論是早期的
    12月28日澎湃新聞報導,12月28日,犯罪心理學專家、中國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根據警方已公布的信息及媒體採訪的客觀資料,向澎湃新聞詳細分析了北大學子吳謝宇弒母案的犯罪心理。 在李玫瑾看來,吳謝宇較真實的動機是渴望出國,為籌錢而殺母。吳謝宇是精緻的利己者,說他內心沒有靈魂,是因為他太現實,現實到突破人性底線,現實到沒有信仰。
  • 北大學子弒母案一審開庭!更多細節曝光
    2020年12月24日,福建省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開庭審理了被告人吳謝宇故意殺人、詐騙、買賣身份證件案。公訴機關指控:2015年上半年,被告人吳謝宇產生殺害母親謝天琴(被害人,歿年48歲)之念,網購刀具等作案工具後,於7月10日在家中將謝天琴殺害。作案後,吳謝宇謊稱謝天琴出國陪同其交流學習,騙取親友錢款共計144萬元予以揮霍。
  • 虎毒不食子,北大神童弒母案,被捕時面帶笑容!
    文/菊菊雜談十一月十三號,南京發生一起高三學生弒母的案件,讓小編不禁想起四年多以前關於北大學生弒母的事情,讓人不敢細細思考。兩個人都是學習成績優異的孩子,都是大家口中,別人家的孩子,他們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選擇。
  • 大案解密:北大高材生弒母背後
    即便到了高手如雲的北大,吳謝宇也沒失去「學霸」光環,大一時獲得「三好學生」稱號;大二獲得北大「廖凱原」獎學金;為了圓出國夢,他全力備戰GRE考試,又因成績優異而獲得獎學金。熟知吳謝宇的人說,他骨子裡這種不服輸、敢拼的精神,十有八九來自於他的母親謝勤。
  • 吳謝宇首談弒母原音,表示是因為「媽媽對我太好了」
    2020-12-25 21:30:13 來源: 旅行的腳步 舉報   北大學霸吳謝宇殘忍弒母一案近日在江西開庭審理
  • 弒母案頻發,小小少年郎竟是天生殺人狂?
    又是一起讓人心痛的弒母案,之所以說「又」,是因為這幾年,我們聽說過的「弒母案」或者子女殺害親人的案件2016年,北大學生吳謝宇弒母后潛逃,至今音訊全無; 2016年,浙江金華,中學生徐力因不滿母親的管束,用鐵榔頭錘殺母親; 2011年,鄭州連南的14歲少年,因害怕母親向父親告發其偷偷抽菸之事,,殺死了自己的母親和妹妹; 樁樁件件,觸目驚心。
  • 北大吳謝宇殘忍弒母 心理學者:母子關係不正常
    4月21日,「北大學生弒母案」嫌疑人吳謝宇在重慶機場被警方抓獲,隨即移交福建警方。28日,福州警方對吳謝宇進行了初步審訊。  心理學者唐映紅告訴廣角鏡,吳謝宇弒母,根子出在「原生家庭有結構性缺陷」——  廣角鏡:吳謝宇為什麼能那麼冷靜地殺死母親?  唐映紅:不管是人類還是其他什麼動物,大腦裡都有一種鏡像神經系統,它是我們產生憐憫、同情以及同理心的生理基礎。
  • 「北大能過濾學渣,卻沒能過濾人渣」
    北大法學院的一個姑娘出事了,自殺後昏迷,一個月前腦死亡。 而輕生的原因,是談了一場要命的戀愛。 校友群裡也有不少探討,只是感嘆,知識也不能篩選出人性,也未必能讓人多聰明。
  • 北大弒母高材生吳謝宇:媽媽像死前林黛玉,殺她是「想讓她解脫」
    福州中院第二法庭的庭審現場,涉故意殺人罪、詐騙罪、買賣身份證件罪的吳謝宇,曾經的北大高材生,在庭審現場展現了自己高智商的一面:吳謝宇在庭審現場連續20分鐘的可以說是發言引經據典、邏輯清楚。同時他還對多個小說、影視劇中的細節如數家珍,幾乎不停頓。對檢方的所有指控,吳謝宇在庭審過程中均供認不諱。吳謝宇當庭供述分析了自己複雜的心理變化,表示自己心理變化源自於父親的病逝。
  • 當高智商者背道而馳
    就在不久前,另一個高智商殺人犯落網。三年前,北京大學的天才學子吳某某殘忍殺害親生母親後潛逃。吳某某因成績優異被北京大學提前錄取,在北大還幾次獲得過獎學金。可惜這樣一個受家人老師矚目的年輕人,竟做出這樣令人髮指的事情。  當他們背道而馳,這些孩子會把反社會方面的高智商發揮到極致,讓你瞠目結舌。據悉,高智商犯罪正呈逐年增長的趨勢。
  • 作業幫直播課|揭秘全省第一是怎樣煉成的
    他們的高效學習力能否幫助更多學子受益?由作業幫直播課發起的高能學霸系列課程,將為你揭開高考狀元、清北學霸等成績出眾的秘訣。11月9日,作業幫邀請了直播課學員-2020年河北省文科狀元石華飛,為廣大學子分享「全省第一是怎樣煉成的」。
  • 重症監護室躺了半年多,北大「人渣」牟林翰女友包麗去世!
    4月12日,北大女生包麗(化名)於4月11日中午在醫院去世。去年10月份,包麗為情自殺導致「腦死亡」後,一直在醫院治療。因為特殊疫情,包麗媽媽雖租住在北京,但已經兩個月沒能到醫院看望女兒,直到12日中午,接到院方通知女兒死亡的消息。
  • 5年前,北大神童吳謝宇將母親做成木乃伊,弒母背後原因引人深思
    曾經有一個震驚中國的案子,兇手是北大的神童,他將親生母親製成木乃伊,就是是什麼促成了他的犯罪呢?吳謝宇出生於1994年,父親是國企領導,母親是中學教師,家境不錯的他本應該徜徉在幸福的海洋裡,但是年紀輕輕的他便失去了父親,從此以後母親成為了他頭頂上的大山。也許是因為經受了丈夫離世的打擊,也許本身就很強勢,母親對吳謝宇要求非常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