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er姐姐 / 文
又到了春暖花開的季節,但是,江蘇建湖縣的邵某一家,卻將永遠生活在冰冷黑暗之中。
3月16日晚上,江蘇建湖縣年僅13歲的邵某,因不服母親管教,在與母親楊某發生激烈衝突後,用菜刀將母親活活砍死。
又是一起讓人心痛的弒母案,之所以說「又」,是因為這幾年,我們聽說過的「弒母案」或者子女殺害親人的案件,屢次出現:
2019年,湖南省衡陽市,13歲少年錘殺父母;
2018年,湖南沅江市,12歲少年吳某將34歲母親殺死在家中臥室;
2018年,山東濟南,24歲的大學生持刀捅死了自己的陪讀母親;
2017年12月,四川大竹13歲男孩弒母;
2016年,北大學生吳謝宇弒母后潛逃,至今音訊全無;
2016年,浙江金華,中學生徐力因不滿母親的管束,用鐵榔頭錘殺母親;
2011年,鄭州連南的14歲少年,因害怕母親向父親告發其偷偷抽菸之事,,殺死了自己的母親和妹妹;
樁樁件件,觸目驚心。讓人不禁想問:這些孩子究竟怎麼了?是多麼大的仇恨,讓他們與自己的血肉至親刀刃相向?
回到最近的這樁弒母案,沒人會知道,看著母親死於自己刀下,邵某是怎樣的心情,但據媒體報導,當警察找上門來的時候,他很平靜地跟著他們走了。
非常配合,沒有一絲掙扎。
這是已知無法逃脫而心如死灰,還是天生就冷血無情?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叫做《天生變態狂》,作者叫詹姆斯·法隆,曾被《紐約時報》評為十年來成就卓越的科學家,他用35年研究發現:心理變態者,有著異於常人的大腦結構。
詹姆斯查看了七十多個人的頭部掃描圖像,其中有正常人的,也有心理變態殺人犯的數據,最終他發現,心理變態殺人犯的腦部掃描圖,都呈現出一種共同特徵:額葉和顳葉腦功能低下。
這意味著他們缺乏道德推理和抑制自身衝動的正常能力。
一般來說,額葉和顳葉是與人的自控力和同理心密切相關的。那麼,是否額葉和顳葉腦功能低下的人,就一定會成為變態殺人犯呢?
我們需要接著聽聽詹姆斯的故事:有一天,他在這堆掃描影像裡,看到一個明顯病態的影像。當他看到影響的編號之後發現:這個心理變態的大腦,就是他本人的。
心態崩了……
詹姆斯去向母親訴說這個驚天發現,母親卻一點不意外地扔給他一本書:《離奇謀殺》,他讀了之後發現,裡面講述的第一起兒子弒殺母親的案件中的兇手,就是詹姆斯的曾曾曾曾曾祖父……甚至,書中提到的七個男性殺人犯,都是詹姆斯父親家族的人。
無法置信的詹姆斯,又去做了一個基因測試,結果「禍不單行」,他擁有所有跟侵略性、暴力和低同理心有關的高風險等位基因,例如與攻擊行為相關的MAO-A基因變體。
MAO-A基因,也被稱為「戰士基因」,只存在於X染色體上,從這個角度來講,男孩子會更有可能成為暴力實施者,因為女孩還有機會從爸爸那裡遺傳到一個正常的基因。
真實的人生,往往比戲劇更加狗血。
但是,身為科學家,詹姆斯不會輕易被這個令人震驚的結論打敗,因為他知道,基因、腦損傷,與環境是要在相互作用之下,才可能帶來一系列的後果。
之前提到的各種弒母案件當中的孩子,他們的家庭環境,就是一個個危機四伏的「地雷陣」:
湖南沅江弒母案中的吳某,是一名留守兒童,父母在他半歲的時候就外出打工,由祖父母撫養,力不從心的老人,只能保證孫子的基本生活需求,祖孫感情淡漠。
後來,媽媽回來照顧兩個孩子,吳某一起衝突就毆打媽媽。
令人不寒而慄的「吳謝宇弒母案」中,父親英年早逝,母親是一位教師,具有很強的佔有欲和控制欲。
在丈夫去世後,母親一直沉浸在孤獨痛苦中,還屢次向吳謝宇表達過想追隨父親而去,只是為了兒子才硬撐著。
在北大上學的「天之驕子」吳謝宇曾告訴好友,覺得大學很壓抑,沒有能夠說話的朋友,想自殺,他對外繼續表現得「積極完美」,內心卻漸漸崩塌。
而最近發生的江蘇建湖弒母案,吳某的媽媽就是對他有著極強的控制欲,母子倆經常因為學習問題爆發衝突。
留守兒童、喪偶式育兒,是這些案件的共通之處。而這些慘痛的經歷,如果加上本身的「暴力基因」,將會產生多麼可怕的後果,不言而喻。
當然,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絕對不是為了「洗白」這些兇手,說他們犯下如此罪行都是基因作祟。
相反地,這更給我們目前的刑罰提出了一個思考和疑問:既然這些影響在青春期已經形成,並且引發了影響如此惡劣的後果,那麼,對14歲以下的青少年免於刑責,究竟是「治病救人」,還是「放虎歸山」?
湖南沅江弒母案中,吳某在家中抽菸,被母親發現後用皮帶抽打,男孩心生怨恨,因此用菜刀連砍母親20餘刀,導致其母當場死亡。
作案後當晚,吳某帶著2歲的弟弟一直留在家中,他先是拿著母親的手機,假借母親的名義向班主任請假:「胡老師,吳某明天請假行不,他感冒了」,甚至在之後外公登門時,鎮定地撒謊:「我媽去外面了,沒在家」。
而當警察帶吳某去指認兇案現場的時候,這個12歲的孩子居然笑了,他說
關押9天後,吳某被釋放回家。
後來傳聞他被送到了原住地之外的教養所,但教養所聲稱,並沒有接收吳某,因此有人推斷,吳某有極大可能進入了正常的學校就讀。
儘管 「天生犯罪人」的理論,還有待進一步的理論研究和證據支持,但是,對已經出現嚴重危害行為的未成年人,如果沒有強制方式限制他們的話,社會安全如何保障?
仔細想想,如果你的孩子有一個吳某這樣的同學,你還能夜夜安寢嗎?
當然,我們也不必人人自危,看誰都像殺人犯。事情也許沒有讓人絕望到如此地步,詹姆斯自身的經歷,就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
儘管擁有心理變態者的大腦+戰士基因,從小到大,他或多或少地表現出了一些與正常人不同的傾向,但是幸運的是,他生長成為了一個家庭幸福、事業有成的正常人。
他認為,良好的童年經驗,有助於阻止他走上可怕的那條路。
詹姆斯·法隆的大腦掃描圖,被視為具有較高的精神病傾向風險,但科學研究發現:可以用很多方式,影響這部分「變態殺人狂特徵」的低活動區域的發展,讓該區域受到更多外在環境的影響。
而這些影響方式當中,最關鍵的,就是正面(或負面)的童年經驗。(劃重點,是童年!否則就來不及了,世上不會有後悔藥。)
看,「用愛發電」不是一句調侃的口號,健康的、寬容的愛,會拯救一個孩子,反之,也會摧毀一個孩子。
後來,詹姆斯法隆修正了自己的理論,他認為,心理變態是由三種因素共同導致,就像三條凳子腿一樣,缺一不可:
額葉和顳葉腦功能低下;
基因出現多出高危突變;
童年早期經受過精神、身體或者性虐待。
「有人愛我,這保護了我」,詹姆斯·法隆說。這也是他沒有第三條凳子腿,成長成一個正常人的原因。
最近在網上看到的一句話,可能會讓很多人心有戚戚焉:
- 作 者 -
Summer姐姐
資深電視人、綜藝達人
熱愛一切八卦,對世界永遠好奇
貓奴、吃貨、愛購物
在意生活品質,更喜歡種草
堅決不過「沒必要」和「差不多得了」的生活
倡導美好的親子生活方式
文章版權歸壹父母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壹父母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