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他研究了35年變態殺手,發現自己竟是天生殺人狂……

2020-12-07 漫風說教育

01 什麼樣的父母,會把孩子變成「殺人狂」?

詹姆斯·法隆是美國著名的神經學家,35年以來一直研究心理變態者,在業內享有盛譽。雖然在外人看來,他有時是個「愛記仇、小心眼」的胖子,但是誰也不會把他和「殺人狂」聯繫起來。

但是偶然接手的一項研究,讓他發現了自己身上的「變態基因」。法隆應邀分析兇殺案嫌犯的大腦掃描圖,並希望總結出這些罪犯的共性。機緣巧合下,法隆發現自己的腦部掃描竟然和這些「殺人狂」幾乎一樣!

箭頭所指為法隆大腦掃描圖

一開始他也沒當回事,但是隨後母親和他說起了家族的秘密:在法隆父親的家譜上,記錄了這個家族400多年的血腥暴力史。

自1673年,他的祖輩殺死親生母親後,家族中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幾個冷血兇手。而且按照時間推算,法隆應該就是下一個殺手!

但是為什麼,法隆並沒有延續家族的詛咒,反而成了一位享有盛譽的科學家呢?

經過法隆的深入研究,他發現了心理變態的全新理論-「三腿凳理論」,也就是變態犯罪者的三條因素:

1)額眶部皮質以及包括杏仁核在內的前額葉皮質功能低下(與腦損傷有關);2)基因出現多處高危突變(其中最有名的當屬「戰士基因」);3)童年早期經受過精神、身體或性虐待(另一個說法是,目睹或經歷大量的暴力行為)。

顯而易見,前2條因素是和先天遺傳有關,但是第3條,則完全是童年創傷性事件作祟了。根據心理學家許燕教授的說法:這些惡性事件,「會打破兒童的安全感、滿足感和自我價值感,進而導致兒童出現偏差反映,可能持續一生」。

電影《沉默的羔羊》中優雅、嗜血的漢尼拔教授,就是很好的例子。因為他在童年時期遭受過繼母的虐待,所以長大之後仇恨女性,會無差別地殺戮她們並選擇「剝皮」洩憤。

更可怕的是,如果「天生變態」的犯罪基因,被後天童年經歷激發出來後,就基本沒有拯救的可能了。

不過大家也不用擔心,並非所有的「天生變態者」都會變成嗜血狂魔。正如法隆一樣,在母親的關愛下,他還是成為了一個正常人,真是謝天謝地!

法隆的例子,印證科威特女作家穆尼爾·納素夫的說法:

「母愛不僅僅是指母親對孩子的愛,也包含孩子對母親的愛。」

可是反過來說,如果母親不能給孩子應有的關愛時,孩子對母親的愛,也許會變成仇恨。

02 如何給與孩子正確的關愛呢?

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說過:「一個被母親完全喜歡的人,終其一生都會有一種作為勝利者的感覺,而這種成功的信息通常會讓人獲得真正的成功。」

他認為,孩子在5歲時人格就基本定型了,之後很少發生變化。所以父母的早期教養,對孩子的一生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那麼,父母究竟應該怎麼更好地愛孩子呢?

《成為更好的自己:許燕人格心理學30講》這本書裡,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中國社會心理學前任會長許燕,為我們提供了有益的梳理。

民主型的教養方式,最有利於孩子成長。

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父母的教養類型一般可分為三種:專制型、放任型、民主型。

專制型父母,就是對孩子很嚴苛,甚至有些粗暴,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這種教養方式,會讓孩子形成兩種極端性格:自卑懦弱或是蠻橫殘忍。

放任型父母,則會對孩子的所有要求都聽之任之,不具有權威感。此類家庭長大的孩子,沒有責任感,行為放縱,也學不會對自己和他人負責。

民主型父母,會對孩子採用鼓勵、引導的方式。既善於聽取孩子的心聲,也會在關鍵時刻給與正確的指導。

「成長在這種家庭環境裡的孩子會形成一些積極的人格品質,如活潑、快樂、直爽、自立、彬彬有禮、善於交往、容易合作、思想活潑等。」

03 也許你童年有傷,但請不要彷徨

也許你會問,如果童年有了傷,就無法擁有更好的人生了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許燕教授說,「過去的事件並不是現在行為的決定因素...人格在童年期之後還會繼續發展,而且這種發展可能會貫穿整個生命歷程。」

我們要做的,就是「啟動人格的自主建設力」

其一,認識到成年的人生經驗,既可以固化早期的人格模式,但更多的是可以改變它。

其二,童年對每一個人的影響,是因人而異的。

童年的霍妮是個其貌不揚的小女孩,她呆板、獨裁的父親是不是就會打擊她,甚至不願意讓她接受高等教育。但是9歲的女孩,就對自己說:「如果我不能漂亮,我將使我聰明。」

最終霍妮一路拼搏,獲得了柏林大學的醫學博士學位。要知道,那可是在幾十年前,女性能接受教育,一路開掛念到博士的鳳毛麟角。

就像比爾·蓋茨年度推薦書目第一名,《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的作者塔拉韋斯特弗一樣。

出身于堅持「不上學、不就醫」的宗教家庭的她,17歲之前從未走進課堂,受著父兄的言語打擊、暴力虐待,就是憑著與生俱來的熱情,依靠自學成為了劍橋大學歷史博士。

「過去是一個幽靈,虛無縹緲,沒什麼影響力。只有未來才有分量。」

就讓許燕教授話做結尾吧:

「一個內心強大的人可以阻斷童年的負面影響,而不是接受童年帶來的桎梏」。

祝福各位:你就是你,不是過去的囚徒,而是全新的希望。

註: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他專門研究心理變態,最後發現他自己才是犯罪家族的天生變態!
    從1995年開始,他通過對大量心理變態者大腦掃描結果的研究,發現了心理變態者和常人大腦的顯著區別:正常人的大腦中某些高亮(活躍)的區域,在心理變態者(psychopath)大腦中卻是黑暗的。這種現象被Fallon總結為「額眶部皮質功能低下」,被懷疑是導致人缺乏同情心、與常人思維方式不同、造成心理變態的一種大腦特徵。
  • 他研究了70個變態殺手,發現自己也是個天生變態狂......
    然而有一天,他驚訝地發現,自己竟有著和變態殺手一樣的大腦掃描圖,他不禁懷疑,自己是不是個變態狂。在一番殘酷地自我探索之後,他發現了有些人淪為惡魔的秘密。在大量分析後,他發現連環殺手在生理特徵上是有規律可循的——相比正常人,他們在大腦的邊緣皮質(負責情感等),以及額眶部皮質(負責道德價值等)、前額皮質(負責記憶提取)都有所損傷。這就解釋了為什麼變態殺手普遍缺乏「人性」,能輕易地無視道德和法律,且面對受害者的尖叫和哭喊甚至是屍體時表現得冷酷、無情且殘忍。1848年,25歲的美國青年蓋奇在工地工作時,被一根鋼筋穿透頭顱。
  • 薦書:變態人格高達2%,再看變態人格.《天生變態狂》
    我們可以把本書當作一個神經科學家的自傳,但他的主線是---變態狂。作者2005年在一次研究中意外發現自己有和變態殺人狂一樣的腦部結構,這使得他無法接受現實。直到他母親提供了父親的家族研究血統的相關書籍後才知道自己祖輩強大的」戰士基因」---不管男女都有一定數量的殺人狂。
  • 犯罪心理學教授研究罪犯,最後發現自己就是「天生的變態」!
    100年後,現代的一些犯罪心理學研究者便開始想找出能讓「天生犯罪"理論成立的解釋。因為在他們研究中,發現有許多犯罪者的成長經歷與普通人相似,但是卻出現了變態心理;又或是有的罪犯天生就和常人不一樣,缺乏著某些概念和同情心。於是,他們想到了大腦結構。
  • 他研究了70個變態殺手,終於發現了淪為魔鬼的秘密
    書單君和你分享的這本《天生變態狂》的作者,對此很有發言權。詹姆斯·法隆是一位神經學家,他曾看過大量心理變態殺手大腦的掃描圖,並總結出了連環殺手的大腦模式特徵。然而有一天,他驚訝地發現,自己竟有著和變態殺手一樣的大腦掃描圖,他不禁懷疑,自己是不是個變態狂。
  • 心理學家研究結論:「變態殺手」未必真變態
    一些病人也許是心理變態者,但很多並不是。  儘管精神病醫生現在還不把心理變態當作一種正式的人格障礙疾病,但一系列的新研究揭示,心理變態者是如何思考的。這些研究還為心理變態給出了生物學和性情方面的解釋。  心理學家的發現不僅在科學界中引發了爭議,而且引起律師和法官的廣泛興趣。美國和其他國家的法庭日益依賴對心理變態的分析,以便作出判決和量刑。
  • 天生變態並自帶殺手基因的腦神經學家---《天生變態狂》
    冷血癲狂的連環殺手~背負了極端命案的精神分裂患者~也可能是和你擦肩而過不起眼的路人甲~但是,應該很難有人想像一個研究心理變態的腦神經學家本身就是一個心理變態吧...這仿佛是恐怖電影或者懸疑美劇裡才有的情節~但,這確實是真實的案例,這個人叫吉姆·法隆,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專注神經學,主要研究人類大腦,在美劇《犯罪心理》第五季中,他還上去客串了一把,本色出演了自己!
  • 弒母案頻發,小小少年郎竟是天生殺人狂?
    湖南省衡陽市,13歲少年錘殺父母; 2018年,湖南沅江市,12歲少年吳某將34歲母親殺死在家中臥室; 2018年,山東濟南,24歲的大學生持刀捅死了自己的陪讀母親; 2017年12月,四川大竹13歲男孩弒母; 2016年,北大學生吳謝宇弒母后潛逃,至今音訊全無
  • 史上最可怕殺人狂,他花了12年用一把勺子來殺人
    但是,你見過殺手拿著勺子用敲擊目標的方式來殺人的嗎?他發現勺子男手腕上有個符號這可能就是拯救的救命符!>無論大叔怎麼逃跑,怎麼躲避,勺子男總能找到他,繼續用勺子打他這個史上最殘忍的殺手終於將大叔折磨地奄奄一息終於,哐當一聲!
  • 《雙套結殺手》:虐殺13個女人的字母圈變態殺手,竟然被他幹掉了…
    2004年他寄信給警察,在信中他生動的描述了自己的殺人細節,從而引起轟動。一年後,雷德爾被抓,此時他已經逍遙法外31年。現在,他正在堪薩斯州的監獄服無期徒刑,而且,是10個無期。1974年1月15日,雷德爾殺害了奧特羅(Otero)一家四口。僅僅是殺人並不能滿足雷德爾的變態人格,他希望全世界都關注他,希望全世界都知道他殺人的過程。
  • 開膛手傑克,一個倫敦的變態殺人狂,製造了6起駭人聽聞的兇殺案
    1888年8月7日,一個名叫瑪莎.塔布連的中年妓女,慘死在倫敦東區的白教堂附近,她身中39刀,其中9刀划過咽喉。同年8月31日,白教堂附近的囤貨區,另一位受害者的屍體被發現,這名被害的女子,不但頸部遭到切割,更殘忍的是,她的腹部被利刃切開。
  • 為什麼說心理變態容易成功?| Theory of Successful Psychopathy
    提到心理變態(psychopath),大家很容易想到連環殺人狂或者冷血殺手。這個印象並沒有錯,絕大部分的心理變態和犯罪人群高度重合,但有一小部分心理變態者,反而比一般人更容易成功。今天我們來聊聊psychopath。什麼是心理變態者(psychopath)?
  • 美國紀錄片揭露變態殺手連環作案30年
    就在專家給出這些理由後不久,1986年9月,「BTK殺手」將威奇託地區28歲的女性維基·魏格勒殺害。4.「一顆拉了弦的手雷」殺害家人的真兇一直逍遙法外,查理的心情壞到了極點,患上了焦躁症。當警方告訴他,殺害他家人的兇手是個心理變態者時,查理簡直要發瘋了,他不能接受這個事實。在他看來,家人遇害的背後隱藏著一個天大的秘密。
  • 殘忍,血腥,暴力,變態的歐美恐怖電影推薦,你看過幾部
    第1部:溫子仁的《電鋸驚魂》系列電影《電鋸驚魂》在恐怖表達方式非常單一,如果要形容的話,就是一場「大型人體解剖視頻」,只是非常直觀的拍了出來,殘忍,變態,血腥而又噁心。故事劇情就不用贅述了,一是系列太長三言兩語難以講清楚。二是故事劇情也很簡單,就是「豎鋸」把各種人關在房間裡讓人選擇的故事,伴隨的就是大量殘忍血腥的人體肢解過程。
  • 動物界的十大超級「變態殺手」:螳螂會吃掉自己的「男伴」
    動物界的十大超級「變態殺手」:螳螂會吃掉自己的「男伴」時間:2016-06-13 14:01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動物界的十大超級變態殺手:螳螂會吃掉自己的男伴 我們一般所說的危險動物,指的是那些兇猛的食肉動物,例如:老虎、鯊魚等。
  • 《他人即地獄》每個人都有成為變態的潛力
    男孩緊盯著電腦屏幕,手指不停敲打著鍵盤,臉上逐漸露出一個詭異的笑容,在他始終注視的屏幕上,滿屏寫著「去死去死去死……」這是韓劇《他人即地獄》的最後一個場景,描述的是主人公尹宗佑從滿是殺人犯的考試院逃出後在醫院醒來的場景,從劇情來看,他應該剛剛完成了一個從社會正直善良男到心理變態殺人狂的巨大心理轉變。
  • 世界前20強變態的殺人惡魔,其中一位來自中國!
    1、安德烈·齊卡提洛,現代史上最著名的連環殺手之一。                                              他在1978年到1990年之間至少殺死了52人!就是以他為原型拍攝的。在1973年至1978年中泰德·邦迪殺害了至少35名女性。                                              通常情況下,泰德·邦迪會先棒擊受害人,而後再將其勒死。此外,他還有強姦和戀屍的癖好,這種行為實在讓人髮指。
  • 【概覽系列】《天生變態狂》——心理變態,可能是個還不錯的屬性
    《天生變態狂》作者,詹姆斯·法隆,是這一理論的忠實擁躉。當然,只能說是曾經,在他沒有發現自己就是一個天生的「心理變態」之前。作者正是在研究心理變態罪犯的時候,發現自己的大腦構造跟這些心理變態的罪犯腦迴路近乎一模一樣,才開始思考「心理變態」這一問題。作者(最後在文中)也承認了自己天生就是一個「心理變態」,但是,卻不是一個「心理變態的罪犯」。等下,有點地方不對了。
  • 就連環殺手而言,一項調查顯示人們對無神論者懷有偏見
    然而這項研究卻指出,即便有的人公開承認自己是無神論者,他們對於變態殺人犯是否有宗教信仰也同樣抱有偏見。《自然-人類行為》雜誌(Nature Human Behaviour)最近刊登了這份最新的報告。被訪者共計 3000 餘人,來自 13 個國家,其中包括荷蘭、芬蘭等世俗國家,以及阿聯、印度等宗教色彩濃厚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