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書:變態人格高達2%,再看變態人格.《天生變態狂》

2021-01-20 享借joyshare

- 在高處薦書 - 

在高處圖書館成都心理學館

一個變態家族中的神經科學家?

「變態」這個詞在現代被演繹得越來越邪惡了,當你知道變態人格者佔比高達2%的時候做何感想呢?這個龐大的人群又是如何形成和存在的呢?

我們可以把本書當作一個神經科學家的自傳,但他的主線是---變態狂。作者2005年在一次研究中意外發現自己有和變態殺人狂一樣的腦部結構,這使得他無法接受現實。直到他母親提供了父親的家族研究血統的相關書籍後才知道自己祖輩強大的」戰士基因」---不管男女都有一定數量的殺人狂。

為何他的變態基因沒有變為變態行為

為什麼法隆沒有變成變態狂呢?作者把自己和變態狂的各個細節做了仔細對比,真正成為犯罪者要滿足三個條件(如同一個凳子的三個支撐腿):

1.額眶部皮質以及包括杏仁核在內的前額葉皮質功能低下;

2.基因出現多處高危突變(最有名的即為戰士基因);

3.童年早期經受過精神、身體或性虐待

2008年,法隆被TED邀請做演講,披露了自己的家族史。這個神經學家因為」天生殺人犯」話題瞬間火遍全球。這個現象也正好詮釋了為何在人類演變中變態基因的持續存在。

使用變態基因

男性的XY染色體比女性的XX染色體得到戰士基因的比例是3:1.這也是為什麼好鬥的男性永遠比女性多得多的原因。是否我們應該控制變態狂的比例呢?這是一個很難達到的目標.處在相對危險環境中的女性會主動選擇帶有變態基因的男性繁衍後代,一是為了保護自己及其後代;另外也是為了降低自己對變態的恐懼感(後者往往以」刺激」的表象出現)。心理變態者還因為不易焦慮而很容易成為強有力的領導者和戰士。目前沒有強有力證據證明商界中此類人群佔有的比例很大,但是各種研究結果指明了這個方向。

除了本書外,還可以看看作者在TED的7分鐘短視頻演講---探索變態殺手心理。

加入在高處圖書館請點擊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他研究了70個變態殺手,發現自己也是個天生變態狂......
    變態殺手與普通人到底有何區別?究竟是什麼製造了這些人間惡魔?書單君和你分享的這本《天生變態狂》的作者,對此很有發言權。然而有一天,他驚訝地發現,自己竟有著和變態殺手一樣的大腦掃描圖,他不禁懷疑,自己是不是個變態狂。在一番殘酷地自我探索之後,他發現了有些人淪為惡魔的秘密。
  • 天生變態並自帶殺手基因的腦神經學家---《天生變態狂》
    冷血癲狂的連環殺手~背負了極端命案的精神分裂患者~也可能是和你擦肩而過不起眼的路人甲~但是,應該很難有人想像一個研究心理變態的腦神經學家本身就是一個心理變態吧...這仿佛是恐怖電影或者懸疑美劇裡才有的情節~但,這確實是真實的案例,這個人叫吉姆·法隆,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專注神經學,主要研究人類大腦,在美劇《犯罪心理》第五季中,他還上去客串了一把,本色出演了自己!
  • 如何判斷心理變態人格?
    在診治心理變態患者時,我們只有弄清了不同人格障礙的特點,才能準確判斷和確定患者的心理疾病,從而對症下藥,有針對性地進行治療。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屬於心理變態人格呢?下面是常見的人格障礙類型,弄清楚以下症狀後,只要病人的症狀符合以下特點,就可以診斷為心理變態人格。
  • 【概覽系列】《天生變態狂》——心理變態,可能是個還不錯的屬性
    《天生變態狂》作者,詹姆斯·法隆,是這一理論的忠實擁躉。當然,只能說是曾經,在他沒有發現自己就是一個天生的「心理變態」之前。作者正是在研究心理變態罪犯的時候,發現自己的大腦構造跟這些心理變態的罪犯腦迴路近乎一模一樣,才開始思考「心理變態」這一問題。作者(最後在文中)也承認了自己天生就是一個「心理變態」,但是,卻不是一個「心理變態的罪犯」。等下,有點地方不對了。
  • 「人格變態」不容忽視 專家籲增社會工作者幹預
    中新網11月19日電 日前由媒體披露的幾起變態殺人的惡性刑事案件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中科院心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尹文剛在接受《中國青年報》採訪時指出,心理與社會是導致人格變態的兩大因素。他建議中國應大大增加社會工作者的數量,並注意發揮心理工作者、教師和家庭的作用,以共築全社會「反變態」大堤。
  • 他專門研究心理變態,最後發現他自己才是犯罪家族的天生變態!
    作者:事兒君來源: 英國那些事兒我們曾寫過很多變態罪犯的事跡。在這些記錄中,很多罪犯都做出過很多在常人看來泯滅人性的行為,非常無情和殘忍。甚至有讀者會覺得,某一些罪犯,光是看他們的面相,就能感受到他們內心的邪惡。然而,變態罪犯們真的會有類似於面相這樣天生的共同特徵嗎?
  • 他研究了70個變態殺手,終於發現了淪為魔鬼的秘密
    變態殺手與普通人到底有何區別?究竟是什麼製造了這些人間惡魔?書單君和你分享的這本《天生變態狂》的作者,對此很有發言權。詹姆斯·法隆是一位神經學家,他曾看過大量心理變態殺手大腦的掃描圖,並總結出了連環殺手的大腦模式特徵。
  • 人格的扭曲是如何形成的?弗洛伊德理論剖析反社會人格的變態心理
    陳友諒是反社會人格,他擅長背信棄義,卻厭惡別人對他背信棄義!反社會人格的人,都是恩將仇報的人。他讓我想起了希特勒,這篇文章,我們有必要來分析一下,像陳友諒、希特勒這樣的反社會人格。2. 高度壓抑對於任何人來說,「午夜飛車」很可能是為求得心理壓抑的解脫。但是,希特勒竟然到了不顧生命危險飛奔的地步。這不僅有力地證明他在一整天都處於心理壓抑狀態,而且說明這種壓抑的程度已經相當嚴重了。
  • 認識潛在變態人格 超職教育心理學
    判斷方法變態是指有潛在的危險人格,包括反社會人格、缺陷型人格、犯罪人格。三、不能共情對上面的惡意傷人事件毫無反應,甚至會對被害人進行攻擊:還不是那女的出軌,還不是女的不檢點,這女的肯定有問題,穿得暴露活該被強姦……四、看他和周圍人的關係
  • 為什麼說心理變態容易成功?| Theory of Successful Psychopathy
    在2013年,最後一版DSM-5出版前,APA曾經考慮過增加一種名為「psychopathic personality disorder」的人格障礙,但最終他們決定不進行這項改動(主要原因是他們決定維持人格障礙這一整個章節基本不變)。從心理變態通常的含義來看,反社會人格障礙(ASPD)更多描述的是一些行為表現,psychopathy則很強調這些人的情感反應。
  • 心理學家研究結論:「變態殺手」未必真變態
    早在幾百年前就已經有了對心理變態者的描述。普遍認為,心理變態者缺少良心、不能體會他人的感情、不懂得什麼是內疚和忠誠。  上世紀40年代,開始有心理學家對此提出診斷標準。直到最近,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心理學家們開始研究心理變態的原因。和人們想像的不同,「變態殺手」不一定真正心理變態。
  • 越「變態」越成功?
    ■心理話  「變態」這個詞,在日常生活裡用得和「神經病」一樣多。相較「常態」面言,我們如果用比較溫和的詞語形容的話,可以將其稱之為「不正常」。在心理學層面,我們說一個人「不正常」,可能更加傾向於他可能存在某種「人格障礙」。
  • 他研究了35年變態殺手,發現自己竟是天生殺人狂……
    詹姆斯·法隆是美國著名的神經學家,35年以來一直研究心理變態者,在業內享有盛譽。雖然在外人看來,他有時是個「愛記仇、小心眼」的胖子,但是誰也不會把他和「殺人狂」聯繫起來。但是偶然接手的一項研究,讓他發現了自己身上的「變態基因」。法隆應邀分析兇殺案嫌犯的大腦掃描圖,並希望總結出這些罪犯的共性。
  • 非變態無以成逆襲
    01:性起世界上成功人士,一般就三種:偏執狂的生存家,變態狂的學術家,以及執著狂的神經病。打小我看佛洛伊德時候,我就深知他是個變態,所以釋夢和少女杜拉的故事,我都是在把能找到的三言兩拍帶顏色的書看完後,把這些當黃色讀物看的。
  • |一個心理變態者的自白
    書開頭就講述了詹姆斯父系血統康奈爾家族的第一樁弒母案,隨後的200年裡,其父系陸續曝出過殺妻弒母等數個殺親案件。2011年後,另兩支父系血脈,一支被曝出全是兇殺犯,一支全是拋妻棄子的流氓惡棍。除了基因,還有哪些因素決定了詹姆斯的變態心理?又是什麼幫他規避了祖輩的覆轍?變態心理是可以被改變的嗎?希望這篇文章能解決你的困惑。
  • 那些隱藏在身邊的心理變態者,大腦中在發生什麼?
    把心理障礙視作人格不健全才不過有幾十年的時間。也是在很慢的過程中我們才把精神疾病,看作是和腎病,肝功能損傷一樣的疾病,是和自閉症差不多的發育障礙。精神變態者不屬於此觀念之列。「(在評分標準上)得分很高的精神變態者看世界的方式與其它人有相當的不同,」黑爾說「就象是色盲患者想要努力搞清什麼是紅色一樣,不過在心理變態的情況裡,紅指的其它人的情感。」
  • 我有心理變態者的大腦,為什麼沒有成為我所研究的那些連環殺人犯中...
    書開頭就講述了詹姆斯父系血統康奈爾家族的第一樁弒母案,隨後的200年裡,其父系陸續曝出過殺妻弒母等數個殺親案件。2011年後,另兩支父系血脈,一支被曝出全是兇殺犯,一支全是拋妻棄子的流氓惡棍。 除了基因,還有哪些因素決定了詹姆斯的變態心理?又是什麼幫他規避了祖輩的覆轍?變態心理是可以被改變的嗎? 希望這篇文章能解決你的困惑。
  • 犯罪心理學教授研究罪犯,最後發現自己就是「天生的變態」!
    100年後,現代的一些犯罪心理學研究者便開始想找出能讓「天生犯罪"理論成立的解釋。因為在他們研究中,發現有許多犯罪者的成長經歷與普通人相似,但是卻出現了變態心理;又或是有的罪犯天生就和常人不一樣,缺乏著某些概念和同情心。於是,他們想到了大腦結構。
  • 怎樣判斷一個人是否有變態心理?
    不健康的心理狀態表現於心理缺陷、變態心理和心理疾病,在前面我們已介紹了心理缺陷的種類和判斷,那麼怎樣判斷一個人是否有變態心理呢?觀察這個人的人格是否偏離了正常軌道,並且有明顯的行為障礙;自我控制力極差,人格障礙非常頑固,不容易改變;人格障礙相對穩定,大多從幼年開始,發展較慢,在青春期前後明顯加重。觀察這個人是否失去了對客觀現實的正確理解,是否失去了對外界的接觸能力;典型的精神疾病有精神分裂症、強迫症、疑病證、情感雙相障礙、抑鬱症等。
  • 天生變態狂:TED心理學家的腦犯罪之旅
    範德堡大學的約書亞·巴克赫茲(Joshua Buckholtz)指出,心理變態的特質與大腦中多巴胺的大量釋放有關,過量的多巴胺會帶來對獎賞的欲望。 通常認為,杏仁核內的CRM幫助造成刻骨的思念、失落和焦慮的感覺。當摯愛的人離去,大腦就會釋放CRM,讓人陷入永恆的思念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