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人」為什麼會殺人?認識潛在變態人格 超職教育心理學

2020-12-05 超職教育

整理了一下最近發生的惡意殺人事件。

7月5日,杭州許國利殘忍殺害妻子來女士;

7月19日,四川男子趁妻子熟睡,將其分屍;

7月31日,山東男子在小區內殺死妻子;

8月6日,江西男子因離婚糾紛將妻子殺死後自盡;

8月15日,黑龍江男子在民政局門口殺妻;

此外,知乎上有人說,沒有被報導出來的殺人事件不計其數,光是他身邊發生的,就有包括家暴、殺人、殺害妻子全家的惡意事件。

新聞一出,某些人的焦點跑到了「醜化男性」「田園女拳」上,在微博上到處罵罵咧咧,急著跟這些男殺人犯劃清界限,同時諷刺女性恐婚,抖音一度出現了「絞肉機」這樣的惡意梗。

又蠢又壞。

如何判斷自己對象是不是變態呢?

「老實」不是優點

這些殺人犯的共性,就是老實。

甚至在案情告破之後,殺人犯的家人朋友也一頭霧水:他平常很老實的,不爭不搶。

殺妻騙保案中的兇手,也被妻子一家人描述為:老實,有點邋遢,但知道疼人。

注意,這裡的老實、疼人,不是基本的待人禮節,而是被優化成了非常崇高的品質。

因為,他沒有任何別的優點可以誇了。

一個人,要麼是努力上進、事業心強,要麼是溫文爾雅、為人和善,說得世俗一點的標準也是有房有車不差錢。

在相親局上,聽到對方的優點是「老實」時,你會作何感想?

判斷方法

變態是指有潛在的危險人格,包括反社會人格、缺陷型人格、犯罪人格。

一、他是不是情緒很極端

好的時候對你百依百順,霸道總裁式的體貼入微,為了給你過生日,寧願推掉重要工作,為了讓你吃到新上市的甜品,不惜花費大量時間排隊。

小說裡這種人很常見,是女生都喜歡的霸道總裁類。

但另一方面,霸道與佔有欲,意味著你要服從,你要像一隻聽話的鳥一樣被圈養在籠子裡,沒有獨立的人格,沒有自由的空間。

假設他說往東你偏要往西,他還會做出傷害你的事情,比如家暴,遇到不開心的事情,他也會發洩在你身上。

情緒兩極化的人,非常危險。

二、情感勒索與綁架

他會時不時打電話問你的行程,你不接他會連著打好幾十個電話,並在微信上發上百條消息。

不許你跟朋友吃飯,更不允許你有異性好友,一旦被他發現,等著你的,就是辱罵攻擊和情感勒索。

輕易無法分手,他會說「毀了你」等偏激言論,或者是用自殺威脅你。

三、不能共情

對上面的惡意傷人事件毫無反應,甚至會對被害人進行攻擊:

還不是那女的出軌,還不是女的不檢點,這女的肯定有問題,穿得暴露活該被強姦……

四、看他和周圍人的關係

獨寵一人的劇情,只會出現在影視劇和小說裡。

如果你要和這個人長遠發展,一定要看他和周圍人的關係如何。

他是否與家人相處融洽,是否與朋友關係很好(不是裝出來的好)。

最最最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你自己的感受!

讓你不舒服的關係,就絕對不是好關係,別聽別人說你們多甜多好,你的身體不會說謊,如果感到對方行為和言語有奇怪的地方,儘早脫身!

如果對方真有潛在變態人格,也記住不要正面硬剛。

拿正常人的思維去和他們打,你打不過的,更何況還有體力上的差異。

首先你要穩住情緒,順著他來,安撫他警覺的心情,向家人朋友求助(不要找你們共同的好友)。

分手後第一時間搬家,換電話,換收貨地址,嚴重時可以換工作。

記住附近派出所的電話,或者按下iphone的鎖屏鍵5次可以自動觸發SOS報警(需要先設置)。

不要妄想可以感化變態,最後傷害的可能只有你自己。

相關焦點

  • 有戀物癖的人是不是變態?超職教育心理學
    大s自曝稱,在路上看到死狗、死貓的話,她會用相機拍下當成「永遠的紀念」。自己的房裡掛滿從網上下載的屍體照,每晚入眠有「死屍」陪睡。《自體心理學理論》中有一個這樣的案例:一位男性患者偷女性內褲成癮,在與諮詢師交流的過程中,他承認,自己在年幼時母親病逝後,便用內褲來作為自己的「所戀之物」,以此來替代母親在自己心中的位置。
  • 「人格變態」不容忽視 專家籲增社會工作者幹預
    中新網11月19日電 日前由媒體披露的幾起變態殺人的惡性刑事案件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中科院心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尹文剛在接受《中國青年報》採訪時指出,心理與社會是導致人格變態的兩大因素。他建議中國應大大增加社會工作者的數量,並注意發揮心理工作者、教師和家庭的作用,以共築全社會「反變態」大堤。
  • 2020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
    教師招聘考試:本文整理2020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更多北京教師招聘考試信息請關注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1.本我根據弗洛伊德的理論,本我是由先天的生物本能和欲望組成的,以追求非理性的、衝動性的和無意識的自我滿足為目標進行活動。
  • 人格的扭曲是如何形成的?弗洛伊德理論剖析反社會人格的變態心理
    致力於心理學公益,心理讀書會發起者,帶你三年內讀完心理學本科到研究生的全部課程。本文是從小白到達人的六部曲第二部分《心理學的故事》的內容。「本我」過去在哪裡,「自我」 即應在哪裡。——(奧地利)弗洛伊德這幾天,雲騫哥從朋友那借了一部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來看,讀到陳友諒殺害農民起義領袖天完皇帝徐壽輝那一章的時候,我竟然哭了。他怎麼能殺恩人,殺兄弟!
  • 心理學理論之弗洛伊德人格理論
    弗洛伊德是心理學史上第一個對人格進行全面而深刻研究的心理學家,他的「人格三結構」理論是第一個完整的人格理論。他不僅注意到了人格的多層次性,而且率先提出了人格中的欲望、動機等非理性的無意識因素的存在和影響,這大大豐富了心理學的研究內容。他的研究深入了人的內心世界,直面了人性的真實,這比以往的心理學對人的內心世界的認識更深刻。「人格三結構」理論的提出標誌著西方人格心理學的開始。
  • 盤點國內外20部心理學電影,解析人格分裂,透徹人心深處
    《一級恐懼》心理學看點:犯罪心理學。該片講述了發生於芝加哥的一樁震驚全城的恐怖血案,護律師馬丁威爾在為嫌疑人艾倫辯護的過程中發現其人格分裂真相的故事。>心理學看點:變態心理學,異性癖、食人狂。該片講述了實習特工克拉麗斯為了追尋殺人狂野牛比爾的線索,前往一所監獄訪問精神病專家漢尼拔博士,漢尼拔給克拉斯提供了一些線索,最終克拉麗斯找到了野牛比爾,並將其擊斃。《秘窗》心理學看點:多重人格。
  • 變態心理學複習知識要點
    馬上就要考試啦 讓我們一起來複習一下吧~變態心理學知識複習概要
  • 他研究了70個變態殺手,發現自己也是個天生變態狂......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變態殺手普遍缺乏「人性」,能輕易地無視道德和法律,且面對受害者的尖叫和哭喊甚至是屍體時表現得冷酷、無情且殘忍。1848年,25歲的美國青年蓋奇在工地工作時,被一根鋼筋穿透頭顱。雖然醫生的搶救讓蓋奇逃過一死,但他的前額葉卻受到了嚴重損傷。
  • 犯罪心理學教授研究罪犯,最後發現自己就是「天生的變態」!
    後來,這個問題出現了重大突破,就是因為James Fallon覺得自己從小就被母親誇獎是個好孩子,他實在是不能理解為什麼自己是一個天生變態。於是,James Fallon去問了母親。但是為什麼他有著這樣的大腦和基因卻沒有變成一個真正的變態呢?James Fallon的記憶慢慢倒退到童年時期,他發現自己對小時候最大的感觸就是『快樂』。
  • 2020年成人自考變態心理學第一章 緒論
    它是心理學中研究行為異常的一個分支學科,主要研究人類各種心理活動包括認識活動、情感活動、意志活動以及個性心理等方面的異常表現及其原因,並對這些異常進行了分類、解釋,闡明影響其發生、發展和轉歸的因素及規律,並把這些科學知識應用於實際。  所以,變態心理學是探索、理解和預測人類心理異常的一門科學。  2、為什麼說變態心理學尚不完善?
  • 心理學家研究結論:「變態殺手」未必真變態
    同時心理學家還提醒人們,也許某些表現異常的孩子長大後會成為心理變態者。  反社會不是心理變態  心理變態常常和兩種情況混淆在一起———反社會和反社會的人格障礙。反社會的人雖然也會成為罪犯,但是他們的圈子裡有適合自己的價值觀,並且根據這個價值觀知道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  反社會的人格障礙是一種正式命名的精神疾病。
  • 心理學:超變態題目,測出你心理陰暗指數!
    心理學:超變態題目,測出你心理陰暗指數! 測試開始: 變態題目隨意發揮:大學裡有一對非常恩愛的情侶,很快他們在一起了
  • 他研究了70個變態殺手,終於發現了淪為魔鬼的秘密
    為什麼沒有成為變態殺手難道僅僅是腦損傷和基因變異,就能將人性推向黑暗面嗎?人是種微妙的動物。即便是科學家,也無法將變態殺手的行為簡單歸因為生理因素。法隆開始思考環境因素對自己成長的影響,這種科學家的理性背後其實也隱藏著一絲恐懼和迴避。
  • 「暑假必刷」安利一部雙女主懸疑姬情美劇——不怕反派超變態,就怕...
    ×鑽研女性犯罪天才特工的博弈劇情如果還不夠吸引人兩個女主都很有點不符合普通人設的「呆萌」到「變態」更是亮點反社會人格殺手薇拉內爾出場之初就因為一個偶遇的小蘿莉沒有回應她的微笑,「失手」打翻了小女孩的冰淇淋。
  • 《教育心理學》人物思想匯總
    1.馮特心理學之父、構造心理學派、1879年德國萊比錫大學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標誌著科學心理學的誕生。心理學脫離哲學,標誌著走向獨立發展的道路。2.桑代克教育心理學之父、《教育心理學》、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學專著、行為主義、記憶痕跡衰退說、試誤說、餓貓實驗、學習的基本規律(準備率、練習率、效果率)、共同要素說(伍德沃斯)3.皮亞傑發生認識論、動作、建構主義者、圖式、同化、順應、平衡、認知發展階段論(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形式運算階段)、道德發展階段論—對偶故事法(前道德階段
  • 他研究了35年變態殺手,發現自己竟是天生殺人狂……
    但是為什麼,法隆並沒有延續家族的詛咒,反而成了一位享有盛譽的科學家呢?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說過:「一個被母親完全喜歡的人,終其一生都會有一種作為勝利者的感覺,而這種成功的信息通常會讓人獲得真正的成功。」他認為,孩子在5歲時人格就基本定型了,之後很少發生變化。所以父母的早期教養,對孩子的一生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心理學解析:多重人格
    說到人格分裂,這可能是倍受導演和作家們喜歡的一個心理學題材了,主角身上承載的懸念和矛盾感為我們塑造了不少經典之作,但現實生活中的多重人格,真的是他們所說的那樣嗎?她以這樣的狀態生活了十六年後再次經歷了失憶,不僅記憶重回19歲前,還徹底恢復了自己的憂鬱人格。對於多重人格的出現,心理學觀點普遍認為這是大腦的一種特殊防禦機制,也就是說,當我們遭遇一些無法承受的刺激或記憶時,大腦會選擇封閉自我,分裂出一個新的人格來應對這一切,舊的人格雖然會沉寂,但無法徹底消除,只要條件合適,它們就會跳出來作怪。
  • 面對心理變態者,我們能做些什麼?
    「他們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我們怎樣才能保護自己?」當一樁樁令人心碎卻又絕望無助的社會事件發生時,人們往往會發出如上疑問。在當下的社會中,一些事例正在與日俱增,這其中,甚至有人因此背負了終身的痛苦,乃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而事件背後,往往存在著一些令人不解的人物——他們總是公然違背社會法則,其中卻有很多人未遭囚禁。
  • 變態殺人犯或是隨機分布,魔鬼不只禍亂西方,也藏於人間的東方
    有人網上問:為什麼中國的變態殺人犯或者連環殺手比西方少得多?我如是答:1、提問者或許是好萊塢式的西方電影看多了吧理性的提問應該基於事實,而不是憑藉個人觀感,你的「中國的變態殺人犯比西方少得多」的結論有權威數據支持麼?
  • 犯罪心理學家剖析大興滅門案等殺親者人格
    「究竟是什麼樣的人會對自己的骨肉至親痛下毒手?」不少人作出這樣的追問,類似惡魔、冷血、變態等評價隨之而來。  媒體的報導似乎有些出人意料。據說,17歲的安德魯在學校裡總是能拿到A或B的好成績,被老師視為優等生。事業有成的李磊很講義氣,在妻子眼中是個「沒有花花腸子」的踏實人,還被朋友稱作「好父親」。  時至今日,有關這起滅門案的各種猜測依然在坊間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