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20年4月自考預報名正在火熱進行中,點擊進行諮詢》》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變態心理學的對象與任務
一、變態心理學的對象
1、變態心理學也稱病理心理學或心理病理學。它是心理學中研究行為異常的一個分支學科,主要研究人類各種心理活動包括認識活動、情感活動、意志活動以及個性心理等方面的異常表現及其原因,並對這些異常進行了分類、解釋,闡明影響其發生、發展和轉歸的因素及規律,並把這些科學知識應用於實際。
所以,變態心理學是探索、理解和預測人類心理異常的一門科學。
2、為什麼說變態心理學尚不完善?
由於受整個心理學發展水平的限制,人們對異常心理現象產生原因和規律的認識尚不完善和確切,對許多類別的異常現象還不能圓滿解釋,結合臨床的實驗心理學研究尚屬開始階段,所得結果多不一致,因此,變態心理學還不能說是一門十分成熟的學科。
3、心理失調:指心理失去平衡,行為缺乏整合協調,致使個體在不同情況下處理能力下降、適應不良。
4、心理異常:指人的心理狀態發生了病理性變化,行為表現明顯與眾不同,能力明顯受損,需要心理治療。
5、心理疾病:是從醫學的角度來理解心理上異常,即把疾病的概念套用來反映人的心理異常;
6、心理障礙:則是指心理過程和機能受阻,這種障礙既可能是功能性的,又可能包括器質性的改變。
7、心理變態就其本質意義而言,是指心理活動處於非正常狀態,這是一個統計學的概念。對變態心理的概念要有正確的理解,它並沒有貶義,實際上只是一個統計學概念,泛指低於一般心理健康水平的各種心理和行為表現,包括各種程度的心理失調和異常。
8、變態心理的類別
(1)許多國家都有自己應用的心理異常分類體系或方案,影響最大的是世界衛生組織制訂的國際疾病分類和美國精神病學會制訂的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
(2)最近的國際疾病分類是1990年修訂的第10版ICD-10.
(3)最近的美國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是第四版DSM-IV.
(4)現在使用的是2001年修訂的《中國精神疾病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CCMD-3》
9、變態心理的判別標準
(1)以經驗作為標準
所謂經驗的標準有兩種意義:其一是指病人自己的主觀經驗。其二是指,醫生或心理師根據自身的經驗來判別別人正常或異常。
(2)社會常模和社會適應的標準
正常或異常首先是與社會常態比較而言的,社會常模和社會適應這一標準,是以人的行為的社會意義,以及個人完善的順應為出發點的。
(3)病因與症狀存在與否的標準
有些異常心理現象或致病因素,肯定在常態人身上是不存在的,若在某人身上發現了這樣的致病因素或疾病症狀,就會被判別為異常。
(4)統計學標準
確定一個人的行為是正常或異常,是以他的心理特徵是否偏離平均值為依據。
二、變態心理學的任務及其與有關學科的分工1、變態心理學的任務
(1)在理論上,變態心理學的研究有助於對正常心理活動的認識,有助於揭示人類心理活動的實質。
(2)變態心理學的研究也為辯證唯物主義提供了科學證據。因為,變態心理學通過對行為異常的發生、發展、病因和治療的研究,加深了對物質和精神、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關係的認識。
(3)在實踐中,變態心理學有助於促進和保障人類心理健康事業的發展。同時,變態心理學的研究也有利於對心理異常的臨床診斷和治療。
2、學科性與相關的學科領域
(1)變態心理學作為研究異常心理現象或異常行為的心理學分支,可以看作是帶有應用性質的基礎學科。
(2)首先,變態心理學與普通心理學有著密切的聯繫。?
1)變通心理學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現象為研究對象的心理學基礎學科,它為所有的心理學分支,提供了基本的心理學知識、理論和研究方法。我們可以將普通心理學看作是變態心理學的基礎學科。
2)從另一個角度看,變態心理研究異常心理現象及其發生發展變化的規律,為普通心理提供了新的研究課題,又可以驗證普通心理學的某些理論,從而促進普通心理學的發展。
3)變態心理學和普通心理學,分別站在由正常和異常行為構成的,同一條連線的兩端,來探討同類別的心理現象;也只有這樣,才能更加全面地認識異常複雜的心理現象。
(3)其次,變態心理學與精神病學也有密切聯繫。?
1)精神病學作為醫學的一個分支。其主要任務涉及精神疾病的診斷、治療、預防和護理。
2)變態心理學可以看作是精神病學的基礎學科之一,其主要任務是研究心理異常發生、發展的(武漢自考)原因和規律,可以為精神病學提供關於心理障礙的理論解釋,以及防治原則和評估與診斷方法,促使精神病學水平的提高。
3)精神病學又可以通過臨床實踐,檢驗變態心理學提出的理論觀點,擴展與豐富變態心理學的研究內容。
(4)此外,變態心理學與醫學心理學、心理衛生學也有密切的關係。?
1)醫學心理學以醫療實踐中的心理學問題為對象,其主要任務是根據人的心理活動的基本規律,幫助醫學闡明疾病的發生和痊癒等問題,更全面地提示預防疾病、保護健康的科學原則。
2)醫學心理學主要研究軀體或生理疾病的心理因素的作用,變態心理學則更多的是在精神健康與疾病的領域中起作用。兩者相互交叉、互為補充。
3)心理衛生學是專門探討如何預防精神疾病、維護與增進人的心理健康、提高人的心理素質的學科。它同變態心理學一樣,都服務於人的心理健康事業,有不少共同的研究課題。
4)兩個學科的區別在於,心理衛生學注重於依據個體心理發展的規律和不同階段所面臨的問題,探討維護和增進心理健康的科學原則與方法;變態心理學則通過研究心理障礙,為精神疾病的防治提供建議。
第二節變態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一、變態心理學研究中的一般性問題
1、變態心理學研究的主要目的
(1)建立有效的心理異常診斷體系
(2)對心理異常病理學特徵的描述
(3)對心理異常病因的描述
(4)對心理異常病程的描述
2、變態心理學研究的特點
(1)變態心理學的研究目的是要科學的描述、預測,以及理解心理異常問題。
(2)理解變態心理還包括揭示兩個變項或事件之間的因果關係。
二、個案法與調查法
研究心理異常現象比較直接的方法是臨床法,包括個案研究與調查研究。這種研究方法的最主要的特點就是直接與病人接觸,收集與他們的心理異常有關的信息,並進行分析和綜合,以期獲得規律性的認識。
1、個案研究法
(1)個案研究法即收集和分析某個病人的材料,它是變態心理學研究史上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個案研究是關於個體生活的詳盡描述;有些研究基本上是歷史的、回顧性的,目的在於提示心理障礙的原因。
(2)個案研究法的缺點:
1)首先,這樣收集來的材料,不易區分哪些是心理異常發生之前就有的特點,哪些是心理異常中的表現。
2)其次,對材料的分析也比較困難,因為個案研究的材料缺乏統一性和條理性,難以數量化。
3)最後,也是最為重要的,它的主觀性色彩比較濃厚,因為採用回顧性研究的方法,影響病人自我報告的因素很多,難以有客觀的指標。
2、調查研究法
(1)調查研究法:調查主要是用來計算擁有某些經驗的人數。這種信息是從官方記錄,或者電話訪談一群樣本得來的。這樣搜集的信息對籌劃心理健康資源頗有幫助,但這種信息很少提供病因或有效的治療。
(2)調查有兩種:
1)反應式調查,即要求受試者在訪談時,或在印好的問卷上回答問題。
2)非反應式調查,即使用可利用的現成記錄,來尋求欲調查對象群中成員的反應。
三、相關法
1、相關研究是利用相關分析技術,考察兩個變量之間是否有聯繫,以及相互關聯的緊密程度的一類研究的總稱。
2、高危設計,即選擇那些更可能出現某種心理異常的人進行前瞻性研究。
3、一項考察認知歪曲同抑鬱症間關係的研究發現,兩者呈正相關關係。
四、發展與縱橫研究
五、實驗法
1、實驗法是變態心理學研究中應用最廣、最適合用來檢驗變量之間因果關係的一種研究(武漢自考)方法。一般是在嚴格控制的條件下,實驗者系統地操縱或改變一個或幾個變量,觀察、測量和記錄伴隨著它的其他變量的變化,以考察它們之間的關係。
2、變態心理學中實驗有以下幾種類型:
(1)兒童實驗
(2)動物實驗
(3)病程實驗。病程實驗是變態心理學中最獨特,也是最重要,最直接的實驗方法。
(4)治療性實驗
第三節對心理異常認識的歷史演進
一、中國古代對心理異常的看法
1、中國古代的醫學知識,最早匯集在戰國時期成書的兩部著作,即《素問》和《靈樞》,合稱《內經》。
二、西方變態心理學的歷史發展
1、古代時期
(1)古代早期
1)在古希臘,希波克拉底把心理異常歸納為體內四種體液的失衡,是疾病,並且有器官上的原因。這種思想構成了心理異常醫學模型的先驅。
2)古希臘的蓋倫繼承並復活了希波克拉底的思想,認為人由於自愛而導致自我錯覺,並由此出現衝動和錯誤,因此,心理異常者應由一個誠實的人進行監督。蓋倫認識到了某些心理問題的環境誘因,並提出了類似合理情緒療法的心理治療技術。
2、中世紀
3、文藝復興期
4、現代時期
(1)19世紀末20世紀初,人們對心理異常原因的看法主要歸為兩個方面:一是器質因素,二是心理因素。
(2)德國精神病學家克雷佩林是這個時期精神醫學界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他以器官(武漢自考)病理學的觀點概述了精神疾病,強調神經系統失調是心理異常的關鍵性問題。克雷佩林,德國精神病學家,現代精神病學的主要開創者。
三、現代變態心理學的奠基
1、對異常行為的實驗研究
(1)克雷佩林是實驗心理病理學的奠基人。
(2)1906年普裡恩創辦了世界上第一份專業雜誌《變態心理學雜誌》
2、從生物學原因理論到醫學模式
(1)德國精神病學家格萊辛格19世紀中葉首次系統地提出了生物學原因的理論。
3、心因性理論的奠基
麥斯默與催眠術
(1)他提出「動物磁性說」,認為星球的運動控制著宇宙磁力流的分布,而這種磁流的移動決定了人的身心健康與疾病。
熱門推薦:2020年成人自考變態心理學重點知識點匯總
推薦閱讀:2020年各省自考報名時間及入口| 4月各省自考準考證列印時間及入口
自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自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