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S從前受雜誌專訪時,就自曝過有收集屍體照的癖好。
大s自曝稱,在路上看到死狗、死貓的話,她會用相機拍下當成「永遠的紀念」。自己的房裡掛滿從網上下載的屍體照,每晚入眠有「死屍」陪睡。
《自體心理學理論》中有一個這樣的案例:
一位男性患者偷女性內褲成癮,在與諮詢師交流的過程中,他承認,自己在年幼時母親病逝後,便用內褲來作為自己的「所戀之物」,以此來替代母親在自己心中的位置。
有多位網友向大連當地媒體爆料,稱一位大連小夥曬出多組街頭偷拍女性腳照片和視頻,偷拍場所包括街頭、地鐵、商場、車站等,爆料稱男子很可能有戀足癖。
1926年,日本文藝資料研究會出版了一部「變態資料」的獵奇向成人春宮類雜誌,由於其內容頗具噱頭,坊間十分流行。
你對以上這些戀物癖的行為是什麼態度?
很多人都有一個疑問:為什麼有人就是對腳、絲襪、膠衣有著極度的迷戀呢?這是不是變態?
關於戀物癖的新聞層出不窮,大多是一些男子古怪變態的行為影響甚至威脅到了被害者的生命,所以我們一聽到戀足、戀絲襪、戀頭髮,就覺得好噁心,好變態。
戀物癖中,最常見的一種是戀足。義大利的研究表明,對身體有特殊癖好的人中,戀足癖佔到了47%。
其實,戀物對象的豐富程度遠遠超出常人的想像,下面就是一張總結性的戀物地圖:
戀物癖的水很深,換句話說,人人都有戀物癖。
《性心理學》中將戀物癖進行了分類:
第一類:非生殖器的身體部分,比如手、腳、頭髮、分泌物和排洩物、氣味等。
第二類:無生命物體,比如手套、鞋子、長襪、圍裙、內衣等。
第三類:行為態度:鞭笞、暴虐、露陰癖、窺淫癖等。
當我們隱晦地談起戀物癖時,我們常常說的是前兩類。行為態度上,SM已經發展成為一個相當複雜的領域。
「奇譚俱樂部」是日本版的酷刑文化雜誌,包含小說、漫畫、以及攝影等眾多內容在內,介紹世界戀物癖文化,致力於推廣日式SM文化。
可能你會想:原來身邊有這麼多變態……
有戀物癖並不代表「不正常」。這些名人也有戀足癖,比如著名導演昆汀、流行音樂偶像貓王、藝術家安迪·沃霍爾……
安迪·沃霍爾(1928-1987)
弗洛伊德認為,性反常行為可能與正常行為同時出現,如果一個男人愛一個女人,在性生活中他尤其喜歡她穿上絲襪,這本身構不成病態。
而戀物癖有時對當事人本身會造成傷害:
一方面是對自身的批判和懷疑,厭惡和否認,自己迷戀某種特殊事物、部位,控制不住,但又覺得自己不正常,這種自我拉扯可以造成嚴重的抑鬱、焦慮等心理問題。
只要戀物癖沒有影響到當事人的生活,也沒有擾亂社會秩序、沒有對他人造成傷害,都不應該被視為一種變態行為。
戀物癖作為一種性癖好,確實難以改變。不過可以通過跟最親密的人逐步溝通傾訴,將戀物納入正常的接觸行為。
在雙方都了解彼此情況與偏好,並且同意的情況下,再去展開戀物行為,才是一個值得注意的行為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