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公眾號:圖圖是道
日月安屬?列星安陳?2300多年前,屈原仰天嘆息,以《天問》提出177個問題,闡發對自然、宇宙和人類的哲思。星空,人類的永恆謎題與深邃嚮往,是農業指導、航海燈塔,也是神話傳說、吉兇禍福的寄託。火星,自古是重要的觀測對象,其記錄可追溯至公元前2000年的古埃及,中國最早的文字記載出現在商朝末期(公元前1045年),這顆星球熒熒如火、飄忽不定,故曰「熒惑」。歐亞大陸另一端的古希臘,以戰神Ares(阿瑞斯)為其命名,後來羅馬版的戰神Mars(馬爾斯),成為ta至今通用的名字。1609年,望遠鏡發明後,義大利天文學家斯基亞帕雷利在繪製火星地圖過程中,觀察到一些細線,美國天文學家羅威爾宣稱,那是智慧生命開掘的運河,即便後來被證實那只是視錯覺,但大眾仍然選擇相信這個誤會,「火星人」的說法逐漸流傳開來
單詞表
阿瑞斯(Ares)馬爾斯(Mars)
火星人(the Martian)太陽風(solar wind)
古菌(archaea) 嗜極微生物(extremophile)
毅力(perseverance) 類地行星(terrestrial planet)
科學顧問 /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行星科學專家 鄭永春
監製 / 柯榮誼統籌 / 張若瓊 總策劃 / 王曉瑩
主筆 / 李維 策劃 / 梁晨張周項楊冉 繪製 /梁晨
參考資料:《火星全書》大衛·哈蘭德/ 著,鄭永春 劉晗 /譯
火星圖片來源:NASA官網
原題目:天問——我們為什麼要探索火星?| 圖圖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