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的亮度決定了什麼,難道還有等級之分,原來是這樣

2020-12-04 哈哈羊玩具屋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不同光度的星,有什麼區別?平常我們看到的星有點會很亮,但有的很暗,暗到幾乎看不出來,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

星的光度——確定星級的指標

晴朗的夜空中,滿天的星鬥就像銀灰色的天幕上綴滿一顆顆奪目的寶石,晶瑩柔和的光輝照拂著大地,令大地上的一切都變得那麼雅致,那麼幽靜。但是為什麼有的星是那麼耀眼奪目,而有的星卻只是在一旁很羞澀地露出一點點微弱的光呢?這個問題的產生與星星的亮有關。

早在公元前2世紀,一位叫喜帕恰斯的古希臘人,他在愛琴海的羅得島上建起了一座觀星臺,通過觀察,他對天空中的星十分熟悉。一次,他在觀察星空時,在天蠍座中發現了一顆陌生的星。憑他多年來觀測星空的豐富經驗判斷,這顆星並不是行星,但是前人也沒有對這顆星進行記載。

那這到底是什麼天體呢?這位細心的天家對此感到十分好奇,於是把這一發現作為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他決定為天上所有的星繪製一份詳細的天空星圖。經過多年的辛苦努力,一份標有1000多顆星精確位置和亮的星圖終於成功地繪製完成了。為了能清楚地反映出星亮的不同,喜帕恰斯特意將星亮暗分成等級。

他從所有的星中挑出最亮的那20顆作為一等星,把看上去最暗最弱的星作為六等星。在這中間又分為二等星、三等星、四等星和五等星。天文學上,區分星星的明暗程度是用」星等」 來表示的,等分為目視等及絕對等兩種。目視等指的是我們用肉眼能看到的星。那些肉眼看上去不突出的、不明亮的星,並不代表他們的發光本領很差。

因為我們所看到星視亮,除了與星本身所輻射的光度有關外,與地球距離的遠近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個因素。亮度相同的星,距離我們比較近的那一顆,看起來自然也就比較光亮。所以灰暗的星並不代表就比光亮的星小。天文上,我們一般用小寫字母m表示目視等。

由於目視等並沒有實際的物理學意義,因此還制定了用絕對等來描述星體的實際發光本領。假想把星體放在距離10秒差距,即32.6光年遠的地方(秒差距亦是天文學上常用的距離單位,1秒差距等於3.26光年),所觀測到的視等即為絕對等。

我們一般用大寫字母M來表示絕對等。目視等比所有的星都小,而它之所以看上去比較光亮,只不過是因為它離地球近而已。更有甚者,比如月亮,它自己本身並不發光,只是反射一些太陽光,但在我們眼裡就儼然成了天空中的第二亮天體。 因此,只有天學上」絕對等"的數值才能真正反映星們的實際發光本領。

人體肉眼所能夠看到的最暗的星是6等星即6m星。在晴朗而又沒有月亮的夜晚,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星天空中,用肉眼可以直接看到大約3000顆恆星,整個天球中,人們能用肉眼直接看到的星約有6000顆。當然,如果我們透過天文望遠觀看,就可以看到更多的星。中國到目前為止,最大的光學望遠鏡物鏡直徑有2.4米,如果裝上特殊的接收器,可以觀測到23~ 25等星。

1990年4月24日, 美國發射的繞地球運行的哈勃太空望遠,則可以觀測到28等星。每當滿月之日,月亮的亮度相當於-12.6等,在天文學上寫作-12.6m;太陽是我們在地球上可觀測到的最亮天體,它的亮度可達-26.7m;而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遠可以觀測到暗至24m地天體。在眾多繁星中,標準的一等星是閃耀在夏天的夜空中那顆著名的天鷹座牛郎星。

關於星的亮度分級記載中,最早是由希臘把天上最亮的20顆星定為一等星,再依光度不同分為二等星、三等星,依次類推到六等星。直到1930年, 英國波克松用光學儀器測定出星的光度,規定出每一等星的光度相差2.512倍,至此,星的亮分級才有了一個明確的標準,即一等星比二等星亮2.512倍,比三等星亮6.3倍,到六等星時亮差100倍。

光學望遠鏡

光學望遠分為折射式望遠、反射式望遠、施密特望遠3種。19世紀初時,折射式望遠還是天文學界的主流,當時天文學上研究的重點在於天體測量,鄰近星位置的測定。隨著時代的不斷變遷,人們開始探索到銀河系以外的星系,並逐步開始研究整個宇宙的結構,這時,巨無霸的大型反射望遠便取代了折射式望遠在天文學上的地位。

而施密特望遠的特長是拍攝深遠微暗的天體照片,它的出現讓我們能按圖索驥地去研究探索數十億光年之遙的宇宙深處。

歷史上的流星雨

我國古代,大約有180次關於流星的記錄。其中獅子座流星記錄有7次,天琴座流星記錄大約有9次,英仙座星雨大約12次。

這些珍貴的歷史資料,對於研究星群軌道的演變有著重要的歷史作用。星雨每一次出現的場面,總是令人動容。這一點在我國古籍中也有很精彩的記錄。例如《宋書:天文志》中記錄的公元461年天琴座星雨的一次記錄:南北朝時期劉宋孝武帝」大明五年……,月掩軒轅…… .有流星數千萬,或長或短,或大或小,並西行,至曉而止。」

當然,記錄中所謂」數千萬」並不是一個準確的數字,而是」為數極多」的泛稱。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看到這裡你是否有什麼想法呢?現在你對天空中的星星是否有不一樣的認識呢?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仰望星空,星星亮度等級怎麼劃分,夜空中最亮的星星是最大的嗎?
    我們仰望星空,看到好像有無數顆星星,有的很亮,有的很暗淡。其實天上肉眼可看到的星星只有6000顆左右,而且最亮的並不一定最大,最暗的也不一定最小。那麼天上星星亮度是怎麼確定的呢?我們一起來學習了解。天上的星星亮度以星等來劃分。
  • 在59億公裡外的冥王星上,太陽已變成了星星,那裡還有白天嗎?
    從「新視野號」拍攝的照片中,人們發現了原來冥王星上還有一個心形區域,於是冥王星忽然就變得「萌萌噠」,而這片心形區域也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冥王之心」。當然這只是人們的美好想像而已,實際上冥王星是一顆自然環境非常惡劣的星球。探測數據顯示,冥王星的表面溫度可以低至零下223攝氏度,在如此的低溫下,連氮都無法以氣態的形式存在,根本就不適合人類生存。
  • 夜幕降臨,有一顆夜空中最亮的星,亮與不亮依據是什麼?
    上一文章,我們介紹了星星的等級劃分,目前天文學界主要是根據星星的亮度劃分的,總共把星星分為了6大類,也就是星等。那你知道最亮的那顆星是哪一顆嗎?這還得從星等開始說起。那密密麻麻的星光一閃一閃,看得滿目琳琅,那天文學界如何區分這些不同的星星呢?答案就是建立星星的等級,也就是星等,依據就是星星的亮度。
  • 天狼星來到太陽系,會發生什麼,地球生物還有活命機會嗎?
    ,且可能受到中途各種因素影響,肉眼看到很亮的星星,並不一定比很暗甚至看不到的星星真實亮度更大,還有一些本身完全不發光的行星,也有視星等,但由於它們沒有自身真實亮度,因此沒有絕對星等。兩種星等衡量指標值都是用數值大小來表示,但並非數值越大越亮,而是正相反,數值越小,亮度越大,還有負數,負得越多就越亮。兩種星等每一等亮度相差倍數是一樣的,都是1個等級相差2.512倍。因此計算星星之間的亮度差是以2.512為底數,以等級差為冪的倍數。比如1等星與6等星相差5等,1等星就比6等星亮2.512^5倍,也就是約100倍。
  • 看科學家如何定義星星亮度!
    距離也會影響一個天體表面上的亮度。一個遠的、但非常有能量的星星可以被我們看起來比一個低一些能量但更近的星星更暗。美國國家航天局 圖源:thoughtco 天文學家通過觀看星星的大小和有效溫度來決定它的光度大小。有效溫度的單位用開氏度表示,所以太陽是5777開氏度。一個類星體(在大質量星系中心一個遠的、超能天體)可以有10萬億開氏度。每個有效溫度都會導致天體的不同亮度。然而,類星體非常遠,所以看起來比較暗。
  • 從冥王星看太陽,太陽已經變成了星星,在這裡還有晝夜之分嗎?
    美國人對於冥王星被踢出九大行星的行列,有很大的意見,因為在上世紀30年代是美國經濟危機最蕭條的時候,在這時,美國科學家發現了冥王星的存在,這對於他們來說是當時社會的精神食糧,所以當冥王星被踢出行星之列的時候,美國人都為此感到憤恨。國際天文聯合會表示,不管冥王星如何定義是行星還是矮行星,冥王星都在那裡。
  • 星星:閃爍的「天空之眼」
    古希臘天文學家依巴谷將天空中的星星按區域分為88個星座,又按星星的亮度分為6個等級:最亮的那些是「1等星」,人眼勉強能看見的暗星為「6等星」。而更暗的星星,人類的肉眼也無法看到了。 這樣一來,只要我們擁有足夠的耐心,依次數完每一個星座的星星,再按照它們的等級分別計數,用不了幾個晚上就可以把天空中的星星數清了。
  • 我的世界:亮度就是白天黑夜?光照等級又是什麼?小知識了解一下
    那就是世界的亮度設置,關於亮度你了解有多少呢?我的世界:亮度就是白天黑夜?關於亮度的這些小知識有必要了解NO.1 光照光照等級總共被劃分為16級,從最小的0到最大的15。光照等級是用來計算方塊的亮度。方塊的亮度是指方塊從其他方塊處獲得的光照和天空光照。天空光照也並不是夜晚白天的區別。在下界和末地中,天空光照是否存在都不會產生任何影響。
  • 光之國的奧特曼還有分等級,低等級奧特曼都有一個特點
    這些奧特曼的戰鬥能力都很強,,等級比較高,那什麼是低等級的奧特曼呢?這些低等級的奧特曼,戰鬥力不強,在和怪獸戰鬥的時候,屬於打醬油類型的。扎布拉星人假扮奧特曼後,一個光線就能炸飛兩個低等級奧特曼,可以說完全沒有把這些奧特曼放在眼裡。那麼,哪一些奧特曼是低等級的奧特曼呢?其實,低等級奧特曼和那些常見的奧特曼,有一個特別明顯的區分標誌,就是彩色計時器。
  • 細說天空中的那些星星,星空攝影入門必看!
    在晴朗無雲的晚上,沒有月光,沒有空氣汙染和燈光汙染,此時我們抬頭仰望,可以看到些什麼呢?你肯定會說星星呀。當然沒錯,我們看到的絕大部分天體都是星星,但其實,我們能看到的東西不僅限於此,而且即使是星星,也有很多不同的種類。大致來說,我們肉眼可能看到的有行星、衛星、恆星、彗星、流星、恆星組成的星團以及星雲和星系等等。
  • 海賊王:四種顏色的霸王色 難道顏色決定霸氣的等級?
    在海賊王中,「霸氣」是強者所獨具的特殊能力,當然,三色霸氣之中最稀罕的還是「霸王色霸氣」可以這樣說,「只要是會使用霸王色的人一定是絕頂高手」,作為海賊王的主角,我們的路飛也是天生自帶霸王色,在劇中他就曾釋放過好幾次。
  • 肉眼看到的星星有幾種,它們是自發光還是反射光,亮度怎樣劃分?
    我們晚上看到天上的星星,99.9%以上都是恆星,而且這些恆星絕大多數比太陽質量大。天體的亮度是用星等來衡量的。天體的亮度以星等劃分,星等有絕對星等和視星等。因此絕對星等是恆星在同一起跑線上的真實亮度。而視星等是人眼睛在地球上實際上看到的星星亮度。這些星星距離有遠有近,光線進入人眼視網膜就不一定是星光的真實亮度,因為它們的大小、亮度都因距離不同而掩蓋掉了。
  • 夜空中最明亮的星星是哪幾顆?
    其實人的肉眼能夠看到的星星只有6000顆左右,這些星星絕大多數是恆星,只有極少幾顆行星。那麼最亮的那幾顆星星叫什麼呢?下面我們就來分類討論一下。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星星亮度等級的劃分。星星的亮度標準有兩種,一種是目視星等,一種是絕對星等。目視星等簡稱視星等,是人肉眼看到星星的亮度,是人眼睛的感覺。這個星等不分行星還是恆星,都適用。
  • 我的星星在哪裡,這顆星星是什麼?
    晴朗的晚上,抬頭看,好多星星啊!對於像我一樣的初學者,大概只知道勺子一樣的是北鬥七星(每顆星分別叫什麼並不清楚),很亮的那顆紅色的星星是火星。
  • 星星的名字通常以字母NGC開頭,NGC代表什麼?為什麼這樣命名?
    天空中最亮的星星在很多很多年前就被命名了,這些名字一直流傳至今。今天的天文學家仍然使用「參宿四」、「北極星」和「北鬥一」。然而,這種命名的方法(原文為technique此處為意譯)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因為有數百萬顆恆星是肉眼無法看到的,天文學家需要花一輩子的時間才能知道它們的名字。
  • 化學考了78分,賦分成70分,等級賦分下的犧牲品會有多少?
    什麼是等級賦分制新高考規定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同時設等級性考試,成績按等級賦分,6個科目卷面分滿分都為100分,它是按照分數排名的百分比而非卷面分數來計算成績的一種方法,只用於選考科目的成績統計。
  • 夜空童話(一):流浪地球的災難背後——從星星說起
    是不是按頭髮分的呢?頭髮短的人就是比較年輕,頭髮長的人就是比較年長?還是按膚色分?膚色淺一點的是比較年輕的,膚色深一點的是比較年長的。還是按身高、體重、說話的聲音、或者是行走的速度?現在我們有了有關恆星的兩個重要特徵:溫度和亮度。這樣,就可以把溫度和亮度組成一個二維坐標平面圖,把觀察到的星星按照它的亮度和溫度都放到這個平面圖上去,看看會得到什麼結果。
  • 什麼是變星?這種恆星的亮度為何為出現周期性的變化?
    變星(variable star)是指亮度與電磁輻射不穩定的,經常變化並且伴隨著其他物理變化的恆星。當我們仰望夜空中的星星,我們一般認為這些恆星的亮度是相對穩定的,以幾十億年如一日的速度燃燒著它們的核燃料。只有在生命的最後階段,恆星外觀才會發生改變,成為紅巨星,最終結束其生命。
  • 專家解讀高考:選擇性考試科目等級轉換分這樣計算
    選擇性考試科目等級轉換分這樣計算!福州一中數學正高級教師 陳德燕24日,我省高考綜合改革方案發布,這個方案符合我省高中教育教學發展的實際和學生多樣化發展需求。周邊學生及同行對方案大多比較認可,但對等級轉換賦分規則希望能有進一步的了解。
  • 孔子問天上有多少顆星星?7歲孩子回答後,孔子決定拜他為師!
    孔子問天上有多少顆星星?7歲孩子回答後,孔子決定拜他為師!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孔子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縱觀孔子的一生,會發現他有很多位老師,其中還有個七歲孩童,你是不是也在想,孔子為何要拜他為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