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欣旺達惠州新能源產業基地今年前8個月產值50億元

2020-12-08 騰訊網

2012年,欣旺達惠州新能源產業基地落戶博羅,佔地1100畝,計劃總投資60億元,這是欣旺達布局新能源市場的一大手筆。今年1~8月,欣旺達惠州新能源產業基地總產值達50億元。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後,預計年產值150億元。

欣旺達惠州新能源產業基地。 惠州日報記者朱金贊 攝

作為新能源產業的領軍企業,

欣旺達的落戶,

為惠州新能源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為惠州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

能源產業基地和創新中心

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發展快

建成先進的智能製造車間

欣旺達惠州新能源有限公司的母公司為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於2011年4月在深交所上市,是創業板第一家以「鋰電池模組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的上市企業。該公司3C類鋰電池模組綜合規模在國內名列前茅,產品涵蓋3C類電池、智能終端產品、汽車電池及動力總成、儲能電池系統解決方案及能源網際網路、自動化和智能製造、實驗室檢測服務等六大產業。

欣旺達生產車間。惠州日報記者黃岸媚 攝

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辦副總經理賴勇智介紹,欣旺達惠州新能源產業基地分三期建設,規劃用地約1100畝,總建築面積170萬平方米。一期項目於2017年10月正式開園,目前已建成14棟廠房和23棟宿舍樓。

「公司邊建設、邊投產,去年8月動力電芯生產線已正式投產下線。基地已建成先進的動力電芯、動力電池Pack、3C消費類鋰電池、SMT、精密模具及精密注塑等智能製造車間。」賴勇智介紹。

據了解,該基地有員工1.1萬多人,去年實現總產值37億元,今年前8個月產值達50億元。按照計劃,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後年產值將達150億元。目前,欣旺達已與眾多國內外一流企業建立緊密的合作夥伴關係。接下來,欣旺達將繼續穩步推進與國內外客戶的合作開發計劃。

新目標

致力打造「新能源小鎮」

賴勇智說,二期項目正在緊鑼密鼓推進中,包括欣旺達研究院、製造中心、智能硬體、新能源汽車檢測中心、新能源汽車試驗場、孵化中心、生態生活區、欣旺達職工之家等,所有配套將參照全球高端產業園建設模式,高起點、高水平建設。「我們希望引進行業高端人才在欣旺達惠州新能源產業基地安居樂業、紮根發展,把基地建設成為新能源產業的人才聚集地、技術創新的新高地。」賴勇智認為,人才是關鍵,所以公司早已做好了布局。

對於三期項目,該公司將致力於打造欣旺達「新能源小鎮」和生態成熟的產業鏈,整合鋰電池產業上下遊企業,共同建設新能源高新技術產業園,形成完善的新能源生態鏈,打造世界級新能源產業集群。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惠州發布聯合惠州文明網開展

「我為祖國點讚,我為惠州喝彩」活動,

歡迎廣大網友曬出

對祖國的祝福和對惠州的熱愛。

圖文可以通過微信、微博發給我們,

優秀作品將在微信平臺上進行展播!

歡迎大家踴躍參與!

市民祝福祖國。

來源:惠州日報

採寫:記者黃岸媚

編輯:劉騰

審核:陳雪蓮

相關焦點

  • 欣旺達惠州新能源產業園開園 打造鋰電池產業基地
    欣旺達惠州新能源產業園開園儀式日前在博羅縣園洲鎮舉行。記者了解到,佔地170萬平方米的欣旺達惠州新能源產業園以打造鋰電池新能源產業基地為目標,一期工程已建成投產。該項目全面建成後有望成為華南地區最大的集鋰電池研發、生產與物流於一體的現代化高科技園區,預計年產值達500億元、創稅約18億元。
  • 欣旺達惠州新能源產業園正式起航
    一期工程完成建設並投產欣旺達惠州新能源產業園正式起航 2017年10月10日,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欣旺達)在惠州市博羅縣園洲鎮欣旺達新能源產業園內舉行隆重的開園儀式暨系列合作籤約儀式
  • 欣旺達子公司惠州新能源收到專項科技扶持金1.29億元
    挖貝網 12月15日消息,欣旺達(證券代碼:300207)全資子公司欣旺達惠州新能源有限公司收到博羅縣政府一筆專項科技扶持金128,882,600元和一筆產業轉型升級扶持專項資金98,000,000元。
  • 從「伯恩現象」到「惠州氣象」
    作為蘋果、華為、三星、小米的主要合作夥伴,伯恩光學從生產光學玻璃,到電腦觸控螢幕,再到手機屏幕,從2009年投產時的2.8億元產值,到今年超過400億元,成為全球最大的玻璃面板生產商。可以說,無論是在惠州本土還是在行業內部,伯恩光學都是當之無愧的王牌企業。 王牌的意義在哪?
  • 欣旺達:已形成石龍仔工業園、光明工業園等多個產業基地
    原標題:[路演]欣旺達:已形成石龍仔工業園、光明工業園等多個產業基地   欣旺達
  • 國內第三代半導體迎窗口期 今年氮化鎵、碳化矽產值或達70億元
    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吳玲11月24日在2020國際第三代半導體論壇上透露,雙循環模式推動國產化替代,2020年中國SiC(碳化矽)、GaN(氮化鎵)電力電子和微波射頻產值預計將約為70億元。
  • 「路演」欣旺達:已形成石龍仔工業園、光明工業園等多個產業基地
    全景網7月13日訊 欣旺達(300207)可轉債發行網上路演周一下午在全景網舉辦,公司董事長王威在本次活動上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為了配合公司未來的持續擴張和產業鏈戰略整合實施,公司已形成石龍仔工業園、光明工業園、博羅工業園、印度工業園等多個產業基地,目前除石龍仔工業園、光明工業園已經全部投入使用外
  • 仲愷正繪製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聚發展的新藍圖
    11月30日,總規劃8.5平方公裡,首期總投資約50億元的仲愷群益產業園項目在仲愷高新區陳江街道寶崗村破土動工,該項目將承載集中安置和重要項目落地載體雙重職能;而賓山大道以西的產業發展組團,則主要為區裡的產業引進、孵化、動能轉換服務。
  • 項目項目項目 十億百億千億 惠州惠州惠州
    10月28日,正威(惠州)新材料製造產業園動工,計劃總投資150億元。項目一期計劃建成世界單體最大銅杆製造基地、世界單體最大鐵路導線基地,二期計劃建設矽晶圓片項目。至此,正威、恆力等中國民企前8強投資惠州,民企製造業前4強重倉惠州。大項目強勢湧入,世界500強、外資、合資、國資、民資「頭部」企業集體搶灘,在惠州掀起一股大項目落戶潮。
  • 欣旺達2017年營收140.45億元 同比增長74.43%
    4月18日,欣旺達發布2017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4,044,882,525.43元,同比增長74.43%;實現歸屬母公司淨利潤543,800,639.99元,同比增長20.86%。
  • 欣旺達這種「三元電池」是如何做到「不起火」的?
    「起火」猶如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懸於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天空。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國內僅新能源乘用車就發生約30起自燃起火事件,涉及十多個品牌約20款車型。近期,通用汽車從全球召回近6.9萬輛雪佛蘭Bolt EV,現代汽車召回近7.7萬輛KONA電動汽車,原因都是因為LG化學供應的動力電池存在起火隱患。
  • 總投資100億元!南京首個鋰電銅箔生產基地落戶溧水產業新城
    上周,國內高端銅箔材料第一品牌「龍電華鑫」正式籤約落戶南京,將在溧水產業新城建設百億級的「鋰電銅箔項目」。鋰電銅箔作為新能源汽車的主要配件——電池的負極核心材料近年來市場需求增長較快。該項目總投資100億元,由華夏幸福引進溧水產業新城,是南京首個鋰電銅箔生產基地,建成後將主要生產鋰電銅箔產品。當前,國內外對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支持以及主流車企電動化進程等,都在帶動鋰電銅箔市場發展空間的持續增長。
  • 再迎百億級項目 南京將成為全球動力電池最大生產基地?
    南京溧水再迎百億元項目!11月12日,南京市溧水區人民政府與華夏幸福、龍電華鑫在南京溧水籤署合作協議。龍電華鑫將分期投資100億元,在南京溧水產業新城建設龍電華鑫鋰電銅箔華東總部基地。龍電華鑫南京溧水建鋰電銅箔生產基地據悉,這是龍電華鑫在華東區域建立的首個鋰電銅箔生產基地,填補了南京在鋰電銅箔領域的空白,完善了動力電池產業鏈,標誌著南京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地標取得裡程碑式突破。
  • 細看惠州一個產業新城的產、城、人融合發展之路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惠州今年以來圍繞「修路抓項目、提效抓隊伍」重點工作,狠抓重大項目建設,加快發展「2+1」現代產業集群,奮力建設國內一流城市。一起跟隨《南方日報-惠州觀察》來看看惠州「育新機、開新局」的經驗做法,如何去實現惠州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城市的目標。一年半前,金山新城概念橫空出世。
  • 中國五礦國家新能源材料產業基地開工建設 胡衡華陳文浩出席
    中國五礦國家新能源材料產業基地開工建設  胡衡華宣布開工,陳文浩出席  將建成國內技術水平最先進、產能規模最大的新能源材料產業基地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胡衡華今日看望慰問中國五礦國家新能源材料產業基地項目建設者。
  • 總投資50億元,國內最大碳化矽基地正式投產
    圖片來源:拍信圖庫 昨日消息,據報導,投資50億元,建設用地約1000畝的中國電科(山西)電子信息科技創新產業園在山西轉型綜改示範區正式投產
  • 煤化工基地首個新能源材料項目落戶新邱
    煤化工基地首個新能源材料項目落戶新邱
  • 欣旺達盛裝出席參加2017深圳國際鋰電技術展
    全球領先的動力鋰電與3C鋰電製造商: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81平米超大展出面積盛裝參加2017深圳國際鋰電技術展覽會IBTE,本次展會時間為:2017年11月27-29日,地點:深圳會展中心舉辦,欣旺達電子負責人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及規模發展已經領先世界,未來市場更是全球第一
  • 總投資730.8億元!十堰第一季度275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
    1月5日上午,2021年全市第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在張灣區西城開發區高新技術園舉行。市委書記張維國,市委副書記、市長陳新武,市領導王濟民、張歌鶯、趙哲、王曉,以及市直有關單位、張灣區主要負責人,項目單位及施工單位代表參加開工活動。當天,十堰在張灣區欣美工貿有限公司汽車座椅生產項目設置主會場,各縣市區同步分設了9個分會場,共集中開工的重大項目275個,總投資730.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