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一直存在著優勝劣汰這種說法,也就是說,進化得更好各方面素質更強的物種能夠順利延續下去,而那些劣質的物種則會遭到淘汰。優勝劣汰聽上去有些殘酷,但卻是不可更改的自然規律。而在人類社會中,也存在著這樣殘酷的規則,只不過這次規則的制定者不是大自然,而是人類。
在人類歷史上出現過很多次「清除計劃」,所謂的清除計劃就是清除那些「劣等人」,而劣等的標準則是由屠殺者們制定的。
「社會達爾文主義」中就具體闡述過,人類社會中的各種資源是有限的,所以那些劣等人就必須為優等人騰出空間和資源,這樣的話社會才能發展得更好。同時裡面還提到,若是劣等人佔用了大量的社會資源,那麼優等人需要做的就是直接消滅劣等人。
雖然這樣的觀點是不被公開承認的,但在人類歷史上,卻發生過很多次清除計劃,還有一個種族被徹底滅絕。十九世紀末期的澳洲曾經是一片沒有被破壞過的土地,這裡四面都靠海,與大陸相距甚遠,島上還有著豐富的資源。生活在這裡的人們自給自足,遠離戰爭紛擾,仿佛生活在世外桃源。
但這樣的生活也讓澳大利亞的發展十分落後,1606年的時候一個荷蘭人發現了這片大陸,並為其取名為新荷蘭。在別的國家已經利用先進的航海技術發現新大陸的時候,澳洲土著們還停留在刀耕火種的年代。
遭到滅族的便是島上的土著,他們生活在塔斯馬尼亞島上,這裡與世隔絕,塔斯馬尼亞人與外界完全沒有交集,在保留了正統澳洲土著血脈的同時,他們也完全與世界脫軌。
1788年1月18日,六艘船抵達了澳大利亞,船上一共有一千多人,其中八百多人是囚犯,這裡就是他們的流放地。十九世紀初期,英國將澳大利亞作為自己的殖民地,開始開採當地的資源,不久之後塔斯馬尼亞島也被殖民者們發現了。
塔斯馬尼亞人此前從未見過外來人,當他們看見有人登到的時候,單純的島民們全都飛奔著去海邊迎接他們,但等待他們的卻是致命的子彈。
1828年4月,那些被流放到這裡的囚犯們被改編成部隊,部隊接到的唯一指令便是捕殺塔斯馬尼亞人。在殖民者們眼中,這些落後的塔斯馬尼亞人就和動物沒有什麼區別,要侵佔他們的土地就需要先把這些礙事的「動物」全部趕盡殺絕。
而且囚犯們在捕殺塔斯馬尼亞人的時候,不需要為殺死任何一個塔斯馬尼亞人負責。
塔斯馬尼亞人也曾經試圖反抗,但他們手中的長矛和箭再鋒利,又怎麼比得上侵略者們手中的槍枝彈藥呢?
很快塔斯馬尼亞人就基本被趕出了世代生活的土地,逃走的塔斯馬尼亞人也沒有被放過,侵略者覺得這一族群沒有存在的必要,決心將塔斯馬尼亞人趕盡殺絕。逃亡的塔斯馬尼亞人們被迫離開海洋,走進了陌生的叢林,飢餓與疾病很快殺死了大部分族人,整個族群的人數大大縮水。
1830年,有傳教士來到這一帶,承諾讓剩下的塔斯馬尼亞人有個安身之地,將叢林裡的族人們都騙了出來。但實際上這只是殖民者們的計謀,他們逼著塔斯馬尼亞人徒步數十公裡,不提供水和食物,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只有大約二十個塔斯馬尼亞人或者到達了所謂的新家。
而剩下的這些人還要接受改造,必須忘記自己本族的文化,接受西方文明。另外他們的居住條件也很差,屋子看上去和監獄差不多。
每當有新生兒出生的時候,這些孩子就會被傳教士帶走,另外管理者每天都會對塔斯馬尼亞人的房間進行突擊檢查,一旦有一點違規,他們就會遭受嚴重的懲罰。這樣的教化不過是一種慢性屠殺,十幾年過去,塔斯馬尼亞人幾乎全部滅絕,最後一位名叫特魯加尼尼的純血統塔斯馬尼亞女性的離世後,這個族群便徹底消失了。
英國人喜歡拆解塔斯馬尼亞人的遺體做研究,特魯加尼尼去世前曾經請求保留自己遺體的完整,但在她去世後,她的遺體還是遭到了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