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5500光年外的星系團中,發現441顆恆星,平均年齡80萬歲
存在於巨型分子雲複合體中的豐富星團,可能對更好地理解恆星演化過程非常重要,這些星團由巨型OB星主導,容納著數千顆恆星。位於距地球約5500光年的IRAS 09002-473號星系團,就是這樣一個處於早期演化階段的富饒星團。觀測表明,它是一個年輕的星團。現在由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Konstantin Getman領導一組天文學家分析了IRAS 09002-473Chandra觀測以及光學和紅外測量的數據。這使得天文學家能夠對這個星團的性質有更多了解,並識別出400多個可能的成員恆星。
-
在5500光年外的星系團中,發現441顆恆星,平均年齡80萬歲!
存在於巨型分子雲複合體中的豐富星團,可能對更好地理解恆星演化過程非常重要,這些星團由巨型OB星主導,容納著數千顆恆星。位於距地球約5500光年的IRAS 09002-473號星系團,就是這樣一個處於早期演化階段的富饒星團。觀測表明,它是一個年輕的星團。現在由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Konstantin Getman領導一組天文學家分析了IRAS 09002-473Chandra觀測以及光學和紅外測量的數據。
-
中國天文學家研究發現巨分子雲中首個星團可能起源
中國天文學家研究揭示:加利福尼亞(California)巨分子雲中第一個深埋星團是被另一個巨分子雲撞擊後肢解形成。 國家天文臺 供圖徐金龍介紹說,宇宙中絕大多數恆星以成團的模式形成,而星團則是在巨分子雲中形成,母分子雲散去後,留下的就是光學波段可見的星團。
-
沐浴在「鹽水蒸氣」的新生雙恆星,或隱藏著太陽系起源的線索
phys.org網站當地時間9月25日報導,日本國家天文臺(NAOJ)科學家領導的研究團隊,利用阿塔卡瑪大毫米/亞毫米陣列(ALMA),發現了一對沐浴在「宇宙鹹湯」中的大質量恆星幼星。富含氯化鈉和水蒸氣的氣態盤縈繞在幼星周圍。
-
地外生命存在的證據?科學家在400光年遠的氣體雲中發現重要分子
科學家在氣體雲中發現重要分子,為推測地外生命的存在提供了一種可能性人類是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命?其他星球上到底存不存在其他生命形式?關於這樣的問題數千年來一直困擾著我們,即使當今的科技發展已十分迅猛,可觀察和探測的手段及途徑也越來越多,但始終仍未能解決人們心中的困惑,也未能拿出具有說服性的證據。
-
獵戶座大星雲中的新發現或藏著答案
獵戶座巨大原始星周圍發現含鋁分子有助了解行星演變過程科技日報東京4月29日電 (記者陳超)日本國立天文臺、東京大學、理化學研究所等機構組成的研究小組根據阿爾瑪望遠鏡的觀測數據發現,獵戶座大星雲中的巨大原始星
-
最新發現!科學家在研究恆星起源的時候發現了有趣的一幕
而就在近日,從NASA的紅外天文學平流層觀測站(SOFIA)的最新研究出來的數據中發現,在距離地球1500光年、直徑約16光年的巨大獵戶座大星雲中發現了一個奇特的現象:有一顆正在孕育中的新星的恆星風正在阻止更多的新恆星在它附近形成。
-
大角星:36.7光年外的浪漫恆星
大角星距離太陽相對較近的時候,相距36.7光年,是一顆光譜類型為K0III的紅巨星。並且它是一顆年齡約71億年的老化恆星。大角星耗盡了其核心氫,並偏離了主序列。它的質量是太陽的1.08±0.06倍,它的尺寸已經膨脹了25.4±0.2倍,亮度是太陽亮度的約170倍。
-
7500光年外一顆明亮恆星突然消失,沒留下任何線索
,而且沒留下任何線索。由圖可見,2007年還是一顆熠熠生輝的恆星,2015年就消失不見了。 上述恆星位於大約7500萬光年之外的寶瓶座,科學家在2001年至2011年期間深入研究過該星。該星是典型的高光度藍變星,在接近生命末期時,其亮度容易發生不可預測的變化。 這種恆星非常罕見,到目前為止,在宇宙中僅確認了少數。
-
5500萬光年外發現骨骼鈣元素!直接否定了太陽系是人類的第一故鄉
編者按:5500萬光年外的SN 2019ehk超新星爆發形成了大量的鈣元素,產生的機制是超新星爆發時噴射出的物質與外層的氣體之間發生劇烈反應,產生強烈的高溫和高壓環境,此時形成了產生鈣元素的核反應。鈣元素的發現也意味著太陽系並非人類的第一個故鄉,我們身體中的鈣,並非來自太陽系的形成,而是另外一顆恆星。宇宙印象|頭條獨家 深度科普欄目第1506期我們已經知道人類骨骼中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鈣元素是人體生長所不可或缺的元素。不僅人類如此,動物也是如此。那你是否知道鈣元素從何而來?答案當然是來自宇宙中的超新星爆發的過程。
-
獵戶座大星雲中的新發現或藏著答案
獵戶座巨大原始星周圍發現含鋁分子 有助了解行星演變過程 科技日報東京4月29日電 (記者陳超)日本國立天文臺、東京大學、理化學研究所等機構組成的研究小組根據阿爾瑪望遠鏡的觀測數據發現,獵戶座大星雲中的巨大原始星「獵戶座KL電波源I」旋轉噴射氣流的根部附近,含有一氧化鋁分子
-
450 光年外的原恆星:包含構成生命的基本有機分子
新浪科技訊北京時間1月3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在觀察450光年外的一顆類似太陽的年輕恆星時發現了一種分子,而這種分子可能在地球生命起源中扮演了關鍵角色。這是研究人員首次在這類「原恆星」中探測到這種名為乙醇腈的分子。該物質早在生命形成之前就已經存在了。此次發現將幫助我們進一步了解太陽系和地球生命的形成過程。
-
獵戶座大星雲中正在誕生大量恆星
獵戶座大星雲在天文領域非常著名,肉眼看上去它非常小,就像一個星體一樣,但實際上它的直徑達到了16光年,這是因為它距離我們大約1500光年,距離相當遠,所以才看上去像個星體一樣。實際上它是太空中正在產生新恆星的一個巨大氣體塵埃雲,其形狀猶如一隻展開雙翅的大鳥,因此又被稱為火鳥星雲,雖然只是一片星雲,但是它的亮度相當高,是全天最明亮的氣體星雲。
-
為什麼拍攝5500光年外的黑洞,卻不選擇3萬光年內的黑洞?
明明3萬光年內有黑洞,為什麼卻拍5500萬光年外的黑洞?讓人費解!黑洞一直是科學發展史上的一個空白,但是前幾日黑洞照片的公布,也讓我們對於黑洞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這張照片是在2016年開始已經拍攝,經過了兩年的衝洗之後在2019年和大家見面。
-
獵戶座大星雲中正在誕生大量恆星,有個恆星胚胎比盾牌座uy還大
獵戶座應該是我們平時最容易看到的星座了,因為在晴朗的夜空中它非常顯眼,一年四季都能看到它,比我們常說的北鬥七星都好辨認,而且獵戶座上還有著朋友們都熟悉的參宿四和參宿七兩顆明亮的大星,它中間的三顆星也很顯眼,看上去就是天幕中排列最為整齊的三顆星,它們是參宿一、參宿二和參宿三,古人又稱之為福祿壽三星,就在這三顆星的下方,也有三顆星緊湊排列,但在中間的那顆星比較明亮
-
巨蟹座出現6億年前的「鬼宿星團」 距離地球約550光年
新發現的系外行星都是類似木星這樣的巨型氣態行星,不適合人類居住,但是它們的存在卻鼓勵了那些尋找地外生命的科學家們,使他們了解到行星的形成範圍相當廣泛,可以出現在如此密集的恆星團中。通過類似的觀測,我們可以在臨近星系中發現更多出於多樣化以及極端空間環境下存在的行星世界。該恆星團擁有大約1000顆恆星,並圍繞著一個引力中心旋轉。
-
人類肉眼能看見數千光年外的恆星,卻無法看見4光年外的比鄰星!
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是比鄰星,比鄰星是半人馬座三星中的一顆,比鄰星的亮度很暗,視星等只有11,肉眼無法看見。半人馬座三星又稱作南門二,是全天第四亮的恆星,也是距離我們太陽系最近的恆星系統,該恆星系統中有三顆恆星相互繞行,距離地球大約4.2光年。其中比鄰星距離太陽最近,只有大約4.22光年,也是半人馬座三星中最小的一顆恆星,質量是太陽的八分之一,直徑是太陽的七分之一,屬於紅矮星。
-
據悉,17000光年外!索菲亞觀測臺捕捉到了恆星形成的宇宙光!
索非亞科學中心的大學空間研究協會高級科學家吉姆·德·布澤說:「像這樣的大質量恆星只佔所有恆星的不到1%,但它們可以影響它們相關恆星的形成。像我們的太陽這樣的恆星有更安靜、更卑微的起源,因為它們的數量非常之多,但是我們必須更徹底地理解了它們的誕生屬性。」
-
7500光年外的海山二星產生4000萬度高溫,向外輻射高能宇宙射線
這打亂了它們的運動方式,並將它們的起源蒙上了面紗。海山二星位於約7500光年外的船底座,它因19世紀的突然大爆發而聞名,它曾短暫成為天空中第二明亮的恆星。這一事件也噴射出一個巨大的沙漏狀星雲,但人們對噴發的原因仍知之甚少。
-
16萬光年外,大麥哲倫星雲中星團是「動態老化」的!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就像同齡人在外表和形狀上會有很大的不同一樣,星星或恆星聚集體的集合(星團)也是如此。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新觀測表明,在星團的演化過程中,僅僅按時間順序排列的年齡並不能說明完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