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票機票買不到,籤證籤證下不來,語言考試沒法考,這學是沒法留了!」家住武漢的小張崩潰了。
小張本來想好好利用寒假準備出國留學,沒想到年初國內疫情爆發,武漢直接封城,嚴重程度遠遠超出大家想像。之後許多國家開始限制中國公民入境,不少華人在國外還受到一些不公平對待。這樣的大環境,哪個留學生看了都得無奈地感嘆:「我太難了!」
古語有云:「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有一說一,古人誠不我欺。要想出國留學,成為一名優秀海歸,可不就跟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後成功取經成佛的師徒四人一樣嘛。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在這段日子裡,這些「預備佛」們都歷經了什麼磨難。
01生活不易,且過且珍惜
小陳,前兩天和我們的留學顧問溝通,說他不得不暫時擱置自己的留學計劃了,理由是他在澳大利亞生活遇到了困難。
今年6月份,小陳找到我們,希望在一年後前往新加坡攻讀金融碩士。小陳已經大學畢業4年多了,這些年來,他跑過銷售、做過電商,經過幾年社會工(dú)作(dǎ)之後,小陳意識到,想要更多的提升自己,為自己創造更有利的就業條件,需要學歷上的改變。於是他選擇在這個時候辭職,準備出國留學。
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放棄現在的工作生活,重新回到久違的校園,到異國他鄉求學,不管是心理壓力還是經濟壓力都不小。小陳為了儘早融入英語環境,也為自己未來留學積攢一些學費和生活費,選擇前往澳大利亞打工度假,在當地餐廳打工。說實話,勇氣可嘉,而且敢想敢做,是個狼人。
誰能想到,上半年的疫情改變了一切,不止威脅你的健康,還不放過你的生活。澳大利亞為了防控疫情,暫停了餐廳堂食——小陳失業了。
對小陳來說還有更讓他絕望的事情。2、3月份國內疫情嚴重,小陳不能回來,小半年過去了,形勢反轉,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而澳洲疫情出現反彈,現在是想回也回不來。
這可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收入沒了,家也回不來,國外消費水平還高,這樣一來他在國外真是快活不下去了,更別說攢學費了,所以只能暫時擱置留學計劃。
做人難,做男人難,做一個要去留學的男人更是難上加難,我們也完全能理解,希望疫情過去他也能好好振作再重新出發。
02時間管理大師,終於還是累了
開學大四的小周同學終於還是選擇了take a gap year(畢業後空檔一年)。
小周同學本科在帝都的一所知名211高校學習金融專業,3年來學習成績一直很優秀,自身也極其自律,對於自己的人生有著清晰的規劃,總而言之是一位大家心中優秀學生的代表。
然而疫情給眾多準留學生們當頭開了一炮,不管是學校申請、語言考試還是出國籤證,疫情都帶來了種種不便,就算是李雲龍的二營長來了都得大呼扛不住。當然,小周也是。
小周是吃了秤砣鐵了心要去英國。然而,在其他國家受疫情或是外交影響較大的情況下,環境相對還算穩定的英國一下子成了香餑餑,今年赴英留學申請人數一定會出現激增,可謂是芝麻開花節節高,一天更比一天高。今年申英真的是壓力山大。
在今年申英這比五指山還重的壓力下,估計孫悟空都頂不住得向唐僧求救,暫時找不到唐僧救命的小周就不得不重新思考今年赴英留學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對小周來說,這次疫情更是一次下定決心的機會,一次剛好讓她暫緩留學、放鬆自己的機會。聽起來好像挺奇怪,在大家眼中,這樣的學生足夠優秀,不擔心成績,不擔心語言考試,不擔心申請不到好學校,沒理由gap,空出一年「無所事事」的自由時間。但實際上,在小周自己心中,這次意外的「慢時光」,也是自己給人生「鬆綁」的機會。
從決定出國至今,小周只有一個感受:太累了。大三一整年,小周形容自己像一個陀螺,連軸轉是她每天的日常,根本不敢停下來。
大三上學期為了保持高績點,學習一點不敢放鬆,必須儘可能拿到高分;下學期為了在文書中體現足夠豐富的課外經歷,她甚至找了好幾份實習一起做。此外還要準備各種競賽,需要發布多篇論文……說實話,光是把一件事做好就值得誇獎,同時做好兩件就值得有人鼓掌,而小周同時做那麼多事,還得件件做好,我們就只能邊誇獎邊鼓掌順便帶著敬意圍觀一下陀螺日常。
她一直告訴自己要懂得延遲享樂,年輕人嘛現在不拼命以後沒命拼。可是當一整年下來她沒有睡過幾個好覺,每天躺床上都在想明天要先完成哪項任務,時常陷入焦慮的時候;在成績出來那天,面對再好的成績也不再有絲毫喜悅和波動,只剩下「我太累了」的時候,她好像頓悟了。
她說這次,她不想再做一個不停旋轉的陀螺了。她想先當一個人,一個能享受生活、感受自我的人。而陰差陽錯的,這次疫情抽走了那根讓陀螺不斷旋轉的鞭子——這隻已經疲憊不堪的小陀螺,終於停了下來。
03不忘初心,勇敢向前
同樣開學大四的小林同學有些不一樣的感受。
小林原計劃今年年末申請赴美讀研,但最近確實受到疫情和國際形勢極大的影響。小林覺得,對今年申請留學的同學來說,疫情真的是迎面潑來的一盆開水。沒錯,不是冷水是開水,冷水你還能扛扛,開水就真的是只能自求多福了。
學業誠可貴,生命價更高。最近這段時間美國疫情嚴重到讓人心驚,專家預測11月份還有可能會出現第二次高峰,感覺疫情結束遙遙無期,著實讓人擔心。
小林坦率地說,看現在這情形他甚至不相信美國能在明年解決疫情問題。在這種情況下,為了留得青山在,也為了對家人朋友負責,小林覺得還是保命重要,赴美留學還是得再琢磨琢磨。
出於對上述問題的擔憂,小林儘管對今年拿到心儀的offer充滿自信,但如果明年疫情無法結束的話,他還是得選擇gap。
但他無法說服自己輕易地gap一年,因為對他來說如果不能好好利用這一年的話,就是在浪費時間,所以他不止一次動了放棄留學轉向考研的念頭。
小林說他對考研其實挺牴觸的,因為當年高考失利給他留下了很大的陰影,這陰影有多大呢,大概比小林家三室兩廳的房子面積還大。對這種長期備考卻可能失敗的恐懼,讓他對考研望而卻步。
雖然有很多二戰三戰成功上岸的例子,但是小林知道,第一次將會是他最好的成績,也是唯一一次成績,因為他脆弱的小心靈經受不起二戰甚至三戰的折磨。所以他無法下定考研的決心。
最初他選擇出國這條路,就是因為出國留學可以把風險和付出分攤到更多的方面。雖然考研和出國所付出的努力都不少,但就風險而言,小林覺得考研的風險還是大得多(畢竟陰影比家裡房子面積還大)。
然而,天不遂人願,疫情實在嚴峻,小林不得不儘早做出決定,因為不管是考研還是繼續準備出國留學都需要大量的準備時間。這個學期對於小林來說是申請前的最後一個學期了,如果要準備考研,那之前為了留學而準備的科研、競賽、實習等經歷都將無法派上用場。
小林很糾結。
「但是換個角度想,這也未必是壞事。」小林說。其實他有想過,今年這個局勢,會不會是一個特別的機遇呢?國際形勢和疫情雙重壓力下,赴美留學人數一定會縮減,而國外大學為了保證入學率,也會對入學標準和人數進行調整,那申請難度相應就會降低,不妨衝一把,說不定搏一搏單車就真的變摩託了。
「疫情來勢洶洶,大家都受到了不小的衝擊。但是如果能看到衝擊之下的機遇,並且能夠牢牢地抓住,未嘗不是一件好事。雖然有風險,但是收益與風險往往是並存的,至少對我個人來說,目前能感受到的期望收益應該是要大於風險的。」小林向我們這麼說。
再三糾結後,小林最終堅定了自己出國的初心,繼續在準備留學的道路上努力著。
這幾個月裡,在語言考試能否報名、什麼時候能辦理籤證、能不能順利出國等諸多問題上,疫情都給準留學生們帶來了太多的不確定性和不安全感,像一團烏雲籠罩在他們頭頂,時不時還會打個雷。
或許你會因為各種問題而焦慮,或許你在生活的重壓下不得不放棄,或許你仍能堅持本心選擇自己最想要的。不管是出於哪一種考量,大家都要相信自己,相信這一切都會過去,一切都會是最好的安排!友友們朝著自己的目標,衝!
「躍工場留學」獨家發布,轉載請查看公眾號轉載授權說明。未經允許,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