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核磁共振注意啥

2020-11-25 金臺資訊

磁共振(MRI)又叫核磁共振成像技術,由於其掃描速度快、組織解析度高、沒有創傷和輻射,近年來被廣泛用於對腦、肝、腎、子宮、前列腺等實質器官,以及心臟、大血管病變的診斷。因此,「進行磁共振檢查時需要注意什麼」成了大家關心的問題。

先看檢查單。如果檢查項目包含「增強」「弓上血管CE-MRA」「灌注成像」「PWI」等字樣,則表明在檢查時需注入造影劑,需要先到放射科注射室打好留置針再進行檢查。若同時需要做MRI和CT檢查,且MRI為「增強」掃描,要先做CT。

再查著裝配飾。無論檢查哪個部位,患者都不要化妝、佩戴飾品,有紋身者需提前告知醫生。這是因為磁共振檢查會使患者體表溫度升高,紋身中的顏料溫度升高可能灼傷皮膚,如檢查時,皮膚有刺激感,需馬上停止。

檢查頭頸部者,要摘掉假髮、帶磁性的發箍及發卡,女性患者需脫掉帶鐵磁性物體的內衣;能取的假牙必須提前取掉,若不能取,則先嘗試檢查,檢查技師將根據圖像質量判斷能否繼續檢查。

檢查胸、腹部者,要提前脫掉帶有鐵磁性物體的內衣、塑形褲及帶有金屬拉鏈的衣裙;有些患者術後留置的造瘻袋封口可能為金屬,也需提前摘去;若檢查肝膽胰等上腹部,之前需禁食禁水6小時。

三種情況要叫停。在檢查時,機器會發出較大的噪聲,若遇到異常或緊急情況,可通過大幅度擺手、按緊急按鈕等方式提示技師。隨著磁共振檢查時間的延長,患者可能會感覺發熱,甚至出汗,這都是正常現象,若感覺局部明顯發熱、灼痛,為避免灼傷,需及時示意。注入造影劑時患者可能會有輕微脹痛、涼意,但若感覺強烈,則可能是造影劑滲漏。出現噁心、嘔吐、呼吸困難等情況也要及時示意。

做完增強等半小時。做增強核磁共振的患者,要在檢查後休息半小時,確認沒有頭暈、噁心、呼吸困難、皮疹等不適後,方可拔針離開。▲

相關焦點

  • 做核磁共振可以帶隱形眼鏡嗎?做核磁共振要注意什麼?
    ,雖說核磁共振沒有輻射,但在檢查時如果沒有做好注意事項,會導致檢查結果錯誤。而有很多人對核磁共振檢查不了解,甚至有些在檢查時會佩戴隱形眼鏡,又擔心隱形眼鏡會帶來影響,但其實帶隱形眼鏡檢查沒有什麼影響。  做核磁共振可以戴隱形眼鏡嗎?
  • 核磁共振檢查很實用,遺憾的是,這4類人不能做,檢查時注意兩點
    由於核磁共振在檢查時會運行磁場,所以不會帶來輻射,也不會造成傷害,也正因此很多人認為身體有問題時就可以做核磁共振,卻不知以下這幾類人要避免做核磁共振,以免帶來傷害。2、裝有胰島素泵的糖尿病人單純的糖尿病人做核磁共振並不會帶來影響,但有些糖尿病人為了使血糖穩定而在身上裝有胰島素泵。如果裝用胰島素泵是不建議做核磁共振,因為在掃描的過程中磁場運作會導致胰島素泵機器的核心部位被損壞,甚至會導致藥物注射發生異常,進而使血糖不穩,在短時間內帶來急性併發症。
  • 核磁共振是什麼 檢查前需注意哪些
    對於核磁共振,可能有很多朋友不是很了解。現在核磁共振已經是醫學當中常用的一種檢查手段,可以檢查人體許多方面的疾病。那麼,核磁共振究竟是什麼呢?做核磁共振檢查前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接下來,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 注意!做核磁共振檢查不得不知這5件事
    提到核磁共振檢查相信不少小夥伴都有所了解它是醫生診斷患者病情越來越常見的檢查手段之一但很多人在做核磁共振前內心都有點忐忑核磁共振主要應用於腦、脊髓、心臟、血管、腹部、生殖系統、肌肉和骨骼等的檢查。在做核磁共振檢查前,最好了解以下5件事:1.檢查前應摘掉所有的飾品檢查過程中強大的磁場,會吸附所有的金屬物件,這可能會導致被檢查者受到傷害,所以在檢查前,須摘掉身體上配戴的所有首飾,包括頭部和腳上的飾品。
  • 幽閉恐懼症的人不能做核磁共振?就算不存在這種情況,要注意4點
    在目前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各樣醫學檢查項目也越來越多,在臨床上比較常見的有CT、B超、X線以及核磁共振,核磁共振可能是這其中大多數人不了解的一種檢查項目,核磁共振主要是通過磁場運轉對身體進行掃描,從而判斷心腦、血管、心臟、神經系統、骨骼以及其他器官是否存在病症。
  • 4歲可以做頭部核磁共振嗎
    對4歲的小朋友來說,是可以做頭部核磁共振的。4歲的小朋友大腦重量已經達到成年人的75%以上,且外形上已具備了成人腦的形狀,也具備了成人腦的基本結構,處於結構上基本完備的狀態。
  • 做核磁共振時,為何體內不能有金屬?
    現代醫學的迅速發展,使核磁共振在臨床診斷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在做核磁共振時,醫生會提前詢問患者體內是否含有金屬支架等,這是因為金屬物品會對核磁共振設備和人體產生傷害。
  • 核磁共振副作用 核磁共振需注意什麼
    那麼,核磁共振檢查什麼?核磁共振副作用是什麼?來了解一下吧。核磁共振副作用核磁共振成像是利用電子計算機對人體斷面進行圖像分析診斷的檢查方法,它不用X線,而是磁場,其基本原理是人體所含氫原子在強磁場下給予特定的高波後會發生共振現象,產生一種高波數的電磁波。
  • 憑什麼做核磁共振時,醫生讓家屬留下自己卻出去?輻射太大了?
    關於核磁共振的一些澄清對於核磁共振,大家的疑問不僅僅在於家屬是否能夠陪同、是否會有輻射等,還有傳言說「放了支架,不能做核磁共振檢查」「裝了鋼釘,不能做核磁共振檢查」「孕婦、嬰幼兒不能做核磁共振檢查」。那麼,這3個說法是正確的嗎?
  • 醫生:做磁共振檢查前不注意這兩點,或會變成植物人!
    [這兩天醫生讓我去做個核磁共振,我很擔心啊!][醫生讓做就做唄,你擔心啥?][我聽說啊,這核磁共振很是危險,風險特別大,曾經在美國還出現過重大事故,導致一名6歲的女童身亡......][這麼恐怖?那得趕緊問問醫生,有沒有什麼副作用才行。]
  • 腫瘤患者也需要做核磁共振?有什麼意義呢?真相終於揭曉
    而在眾多的影像檢查當中,核磁共振是常見的一種,說起核磁共振大多數人都不陌生,它主要是通過發射電波到身體內和輕質子產生信號,再通過電腦將這些信號處理轉化為圖像,使圖像清晰顯現出來,從而讓醫生判斷疾病。由於此項檢查對於身體內部實質性器官掃描非常準確,很多人懷疑自己存在腫瘤也需要做此項檢查。其實腫瘤患者是否需要做的磁共振因情況而異。腫瘤患者在什麼情況下需要做核磁共振檢查?
  • 為什麼做核磁共振身上不準有金屬物品?看老外做的這個實驗,瞬間就...
    編者語:我是製造君,各位造友晚上好~ 核磁共振(NMR)現象,是指處於靜磁場中的原子核系統受到一定頻率的電磁波照射時,將在磁能級間產生共振躍遷,是原子核與磁場發生的共振,所以稱為核磁共振,因為"核"字涉嫌核輻射,所以業內將其改稱為磁共振。
  • 腫瘤患者也需要做核磁共振?有什麼意義呢?醫生是這樣說的
    而在眾多的影像檢查當中,核磁共振是常見的一種,說起核磁共振大多數人都不陌生,它主要是通過發射電波到身體內和輕質子產生信號,再通過電腦將這些信號處理轉化為圖像,使圖像清晰顯現出來,從而讓醫生判斷疾病。由於此項檢查對於身體內部實質性器官掃描非常準確,很多人懷疑自己存在腫瘤也需要做此項檢查。其實腫瘤患者是否需要做的磁共振因情況而異。
  • 做核磁共振要注意什麼?這6個要點,不妨事先了解
    人們並不陌生它們,但很多人不知道在做磁共振之前需要注意些什麼,接下來一起了解下吧。做核磁共振檢查要注意這6個要點第一、去掉身體的金屬物品如果是接受頭部檢查的患者,則必須事先從身體上去除假牙、髮夾和項鍊等金屬物品。重金屬會影響磁共振檢查並導致錯誤的結果。
  • 為什麼做核磁共振身上不準有金屬物品?看老外做的這個實驗,瞬間就明白了
    點上面藍色字體直觀學機械可長期訂閱我們法律顧問:趙建英律師核磁共振
  • 什麼是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檢查什麼
    什麼是核磁共振?近年來,隨著醫學技術的日新月異,醫學影像診斷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核磁共振成像(MRI)的運用更加的全面精確,安全穩定。那麼,核磁共振檢查什麼?核磁共振檢查對人體有危害嗎?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做核磁共振時,體內不能有金屬這事您知道嗎?
    現代醫學的迅速發展,使核磁共振在臨床診斷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做核磁共振時,醫生會提前詢問患者體內是否含有金屬支架等,這是因為金屬物品會對核磁共振設備和人體產生傷害。
  • 做核磁共振時,為何醫生讓家屬留下自己出去,是因為害怕輻射嗎?
    其實筆者也有這樣的疑惑,曾經和醫生同事溝通過這個問題,同事還說曾經因為此事被家屬投訴:做核磁共振的檢查時候,醫生居然怕輻射躲在外面讓家屬去裡面陪患者!這樣的醫生一點都不稱職!事實上,醫生是被冤枉的,那究竟事實真相如何?這裡先從核磁共振的檢查原理開始說起。
  • X光、CT、核磁共振 究竟哪個能把你看透?
    為啥不直接做CT檢查呢?然後還可以針對病灶做很多個性化的後期重建處理,從內到外、從各個方位來發現和觀察病灶。我們來舉個例子吧!我們現在把X光片的影像看作是後面那個還未切開的吐司,在最上面一層隱約可以看見一些小黑點,但不是很清晰。我們再給吐司做一個「CT檢查」,把它切開成一片一片的。做完檢查之後發現,裡面竟然別有洞天!
  • 做核磁共振時,為什麼醫生讓家屬留下而醫生自己卻出去呢?
    我們平時到醫院去時,常常會遇到要做一些檢測,比如:X光,CT,核磁共振等等。在很多人的眼中,X光,CT和核磁共振都屬於對身體有危害的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