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兒童青春期,現在就準備這幾點!

2020-12-05 自閉症小助手

孤獨症康復小助手

如文章有價值請分享給家人或您所在的相關群, 舉手之勞,幫助更多星兒,小助手這廂有禮啦~

孩子終將長大。

自閉症孩子的青春期,是很多家長不敢想卻又不能不想的未來。

如何引導孩子生理和心理的成長?如何應對青春期的叛逆和情緒衝突?如何避免攻擊性行為?還有不得不面對的,性教育~

立即強化禁止性的隱私教育

●不能觸碰他人隱私部位 (絕對紅線)

●拒絕別人觸碰自己隱私部位 (絕對紅線)

●不能在廁所、臥室以外的地方露出觸碰自己的隱私部位 (絕對紅線)

●務必與他人(尤其是異性)保持能伸直一個手臂的空間

(這一點需要尋求與孩子親近人的共識,在孩子靠近時提醒孩子保持距離,畢竟即使是普通孩子也常常忘記媽媽的話^^_^)

●糾錯式提醒哪些話題不可在他人面前談論

對於這些禁止性行為,不求理解,只求嚴格做到,不管孩子有多小,都要立即嚴格要求,反覆強化,才能在青春期前內化為孩子的行為規範。

立即強化情緒練習,為應對青春期情緒衝突做好準備

●能夠平穩地接受自己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

把孩子塑造成「好脾氣」。所以在他沒有到青春期的時候就「磨」成好脾氣,要比到青春期再「磨」效果要好,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磨」脾氣的時候,也要根據環境循序漸進。從小事,從心情好的時候、從他不是那麼在意的事情開始,慢慢深入。

●培養多的興趣點。面對青春期的自我衝突時可以做到轉移注意力,豐富自己的生活。(運動和聽音樂是公認的好的方式)

●引導形成個性化的減壓方式。大眾流行的減壓方式是塗「秘密花園」,這其實和自閉症孩子塗寬邊界減壓,沒有本質上的區別,不要管它是不是「高大上」。

●適當的情緒宣洩方式!這個可能會受到一定的質疑!因為這個「適當」的度很不好把握。不過當自閉症人無法排解時,喊一嗓子,哭一會,使勁拍幾下手,我認為可以理解。只要無害於自己和別人。

性教育的探討:

與前兩方面需要立即主動著手的準備相比,自閉症兒童的性教育可採用被動的應答式。

不要過激反應:性和吃飯一樣是人類的基本需求, 如果兒童問出不適宜的問題或作出不影響他人的不適宜舉動,無需過度反應,父母的強烈反應可能激發兒童的好奇心。

無需畫蛇添足:每個自閉症兒童的情況各有不同,發育節奏和大腦抑制情況也不一樣,部分兒童性需求表徵弱或出現較晚,無需在正常幹預和訓練外畫蛇添足

允許適當釋放:部分兒童青春期會有自衛行為,要堅決樹立行為規範,只能在個人臥室或衛生間,在獨處時完成。並引導事後清理。(如果是男孩,此時父親角色不能缺位)

看我

相關焦點

  • 當你有個自閉症孩子,這幾點你需要了解
    自閉症的發病率在呈上升態勢,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2018年最新公布的發病率達59∶1,即每59個兒童中就有1個是自閉症兒童,其中男孩自閉症發病率是女孩的4~6倍。1、自閉症能夠完全治癒嗎?自閉症的核心症狀是社交障礙而不是智力障礙,所以這給自閉症孩子很多可能,比如說我們進行了科學訓練,提升了自閉症孩子基本的社會交往能力,而他本身的智商又不錯,擁有比普通孩子更好的專注力,他就可能取得很好的成就;而如果沒有進行康復訓練,隨著長大,孩子可能除了社交障礙,還會出現智力落後,以及嚴重的情緒問題,不能生活自理,甚至出現攻擊行為,這簡直就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生。
  • 家有自閉症兒童:父母們最大的心願,是比孩子活得更長
    跟從各種文獻描述得來的印象,或是望文生義的揣度不大一樣,「自閉症」的標籤,並沒有給這群孩子一副天然離群索居、對外界充滿拒斥的樣貌。他們像同齡人一樣活潑,無憂無慮,準備接受這個世界所有的善意。但正常的交流還是突然受阻,就像錄音磁帶卡了殼。「我並不住在這裡」的如實答覆,並沒有讓孩子感到滿意,他還在孜孜不倦地發問,「哥哥,你住幾樓?」
  • 自閉症該不該和正常孩子一起上學?做好這幾點就可以
    自閉症兒童中約佔1/3的人有上學能力,但學校出於種種顧慮,大多選擇了"勸退";而特殊教育機構的缺失,也使得7歲~16歲自閉症兒童無處可去。 即使自閉症兒童有能力入校,他們能和正常兒童一樣嗎?
  • 兒童自閉症治療:自閉症怎麼辦
    自閉症本質上屬於一種心理障礙性疾病,簡單地來說便是患者把自己封閉起來,不願意與外界觸摸,詳細症狀表現有所不同,有的不願意與人溝通,有的沉迷於某種遊戲或活動,有的則對某聲音圖片有較強的敏感度等等。自閉症多發於兒童,很多家長都非常要害自閉症醫治辦法。那麼,得了自閉症怎麼辦?
  • 兒童心理健康:腸道細菌在自閉症和多動症中的作用
    自閉症之謎 即使自閉症會伴隨一生,但自閉症通常與兒童聯繫在一起,因為只有在三歲前表現出明顯的自閉症症狀,才能得到診斷。近二三十年來,自閉症的發病率迅速增長,現在據估計,每68名兒童中就有1名患有自閉症。這種疾病在男孩中更為常見,被確診的人數是女孩的四倍。
  • 關愛自閉症兒童 守護「星星的孩子」
    安青網訊為促進城市文明建設,弘揚志願服務精神,加強社會各界對自閉症兒童的關注和了解,幫助他們走出孤獨世界,更好地融入社會。9月28日,由團滁州市委、滁州市青年聯合會主辦,滁州市12355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滁州市啟程兒童康復發展中心、滁州城市職業學院協辦的「守護『星星的孩子』關愛自閉症兒童」活動暨慈善捐贈儀式在啟程兒童康復發展中心圓滿落幕。滁州市青聯主席郝仙紅、市青聯常委嚴為偉及二十餘名市青聯委員參加了活動。
  • 關於治療自閉症的幾點建議
    前兩期,我們已經談到自閉症產生的原因和在醫學上是如何診斷的,所以大家應該都已經知道自閉症雖然大多在兒童時期就已經種下萌芽,但是並不一定都會兒童時期發病,而一旦發病、將會跟隨人一輩子。所以,從某種角度上來說,自閉症是無法治癒的,只能被糾正或緩解。
  • 王波主任:兒童自閉症早期表現是怎麼樣
    核心提示:自閉症就從發現到現在的誘發病因,並不是十分的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遺傳、感染與免疫和孕期理化因子刺激可能產生自閉症。對於自閉症兒童好的選擇是早接受治療,不然自閉症所引發的後果很嚴重,在成長的很多方面都會產生很多疾病般的惡劣影響。
  • 自閉症認知幾近空白:兒童精神健康亟待關注
    現在的安安,經過專業的康復訓練,如果不長時間接觸,從外表看不出任何異常,只是會讓人感覺這是一個內向的男孩。但在2年前,是安安媽媽邁出艱難一步的日子。很多能清楚意識到孩子和其他人不同的家長,會自動屏蔽這些信息,堅信只要時間久了,孩子會好起來。
  • 專訪特殊教育學者蘇雪雲:認為自閉症兒童多天才是一種誤解
    不久前,十五歲的自閉症少年雷文鋒走失四個月後死亡的新聞令很多人為之動容。這一事件讓自閉症這種疾病再次出現在了公眾視野中。自閉症又稱孤獨症,自閉症兒童被叫做「星星的孩子」,因為他們就像遙遠夜空中的星星一樣獨自閃爍,無法和外界正常交流。
  • 懷疑孩子得了自閉症?有這幾點孩子不是自閉症 ——小米熊為您解惑
    自閉症是什麼? 兒童自閉症又被稱為兒童孤獨症,是發生於兒童早期的一種廣泛性精神發育障礙,以缺乏情感反應、語言發育障礙、重複刻板行為的反應為特徵的精神疾病,一般3歲前起病。起病時的症狀較多,比如:到一定的年齡還不講話、不看人、不聽指令或不與小朋友一起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面等等。
  • 音樂教育對自閉症兒童康復的意義
    摘要:自閉症是兒童青少年中比較常見的心理疾病。本文闡述了音樂治療法的內涵,著重介紹了兒童青少年自閉症和抑鬱症的音樂治療方法和實施。通過音樂治療,能夠逐漸緩解甚至消除自閉症和抑鬱症的不良症狀,使兒童青少年患者得以康復。音樂教育治療可以有效的幫助自閉症兒童提高交流的技能和社會的互動能力。
  • 自閉症是怎麼引起的?小米熊帶你認識兒童自閉症
    自閉症一詞在現代社會已經不是什麼陌生名詞了,或許你身邊有不少沉靜的朋友小時候也是自閉症患者,自閉症的發病率近年來也有所提高,因此,了解一些自閉症的病因,能夠讓我們正確認識自閉症以及關愛身邊患自閉症的人群。
  • 探求自閉症兒童大腦的奧秘
    「在兒科醫院裡,我見到了很多患有自閉症的兒童,有的會因為衣服上標籤產生的摩擦而大哭不停,有的可以盯著一個轉動的玩具看數小時。神經科學研究的專業知識告訴我,他們的感覺輸入或處理系統存在異常」。於翔告訴記者說,目前關於自閉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患兒語言和社交行為的障礙,較少關注患兒的感知覺發育。
  • 自閉症兒童公益微電影《黑白彩虹》的導演闡述
    2010年,因為在校園《土豆絲》發起的一次公益活動,我第一次去了金色兒童自閉症康復學校,在那裡第一次接觸到自閉症兒童,也是第一次真正了解到現實中自閉症的情況。說實話,那時候並沒有太大感觸,直到2013年7月份,我接觸到《黑白彩虹》的原型——笑笑(化名)。
  • 來自星星的自閉症兒童,和孤獨星球的真相
    在自傳中,她描述了自閉症兒童眼中的世界——「世界曾是白茫茫的,布滿了蓬鬆、彩色、明亮的光點,有時會有模糊的人影闖入視野,阻斷這神奇的景色,令我煩惱。只有巨大的響聲才能吸引我的注意,其他聲音像一種喃喃耳語聲通過我的神經中樞。」「我害怕進食,只能吃有限的幾樣食物:白麵包、牛奶蛋糊、果凍、萵苣葉子。
  • 兒童自閉症的表現有哪些?
    答:兒童自閉症,又稱為兒童孤獨症,是一種廣泛性的發育障礙,通常在3歲以前發病。約2/3在出生後逐漸出現孤獨症的表現,1/3在出生後1-2年內表現正常,此後才開始發病,出現退行性改變。兒童自閉症有哪些表現?
  • 認知誤區:天才都是自閉症?自閉症兒童都是天才?
    無可否認,很多天才都屬於自閉症譜系,尤其是被稱為「學者病」的阿斯伯格綜合症。他們會在某些特別領域如:數學、音樂、繪畫等具有特長,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天才都自閉,更不能證明所有自閉症孩子都會變成天才,畢竟自閉的孩子有很多,而天才卻寥寥無幾。而且,大多數自閉症患者不但沒有高超的天賦,智商還低於同齡人,大多還會存在認知理解、表達溝通等不同程度的障礙。
  • 自閉症或與大腦突觸過多有關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一項新研究發現,與正常人相比,自閉症兒童及青少年的大腦內存在過多「突觸」,一旦用藥物消除這些多餘突觸,實驗動物自閉症行為便可有所改善。這一發現有助於探索治療自閉症的新策略。  大腦中一個神經元與另一個神經元相接觸的部位叫做突觸。這項研究第一作者、哥倫比亞大學助理教授湯國梅對新華社記者說,人的大腦包含一個龐大的興奮性神經元網絡。
  • 大學生志願者 關愛自閉症兒童
    12月6日,30名大學生志願者自發前往星寶貝智樂園關愛自閉症兒童,為那裡的「星星的孩子」送去愛的溫暖。當日, 淮陰師範學院交通路校區法政學院的30多名大學生志願者乘坐公交車來到位於開發區的星寶貝智樂園,這是一家學前融合教育園,除了普通兒童,還有部分特殊兒童,包括被稱為「星星的孩子」的自閉症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