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該不該和正常孩子一起上學?做好這幾點就可以

2020-12-07 騰訊網

「目前已有100000+的家庭關注我們」

對很多家庭來講,孩子開學的日子,是他們忍不住想敲鑼打鼓、集體慶祝的日子,熊孩子終於送走,能找回自由了。但對特殊兒童的家庭來講,開學日卻是他們的災難日,他們想讓孩子接受正常的教育,可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卻又讓他們憂心不已。

自閉症患兒有上學的必要嗎?

自閉症患兒往往都有社交功能缺陷,在學校患兒需接觸老師、同學,可刺激孩子的社交功能發展;在學校就讀上學對自閉症孩子是有益處的。所以自閉症的患兒是肯定要上學的。

現階段,家長對孩子入園入學的擔憂已成嚴峻現實。自閉症兒童中約佔1/3的人有上學能力,但學校出於種種顧慮,大多選擇了"勸退";而特殊教育機構的缺失,也使得7歲~16歲自閉症兒童無處可去。

即使自閉症兒童有能力入校,他們能和正常兒童一樣嗎?顯然,他們是有區別的:

有的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可能會導致課堂無法正常上課;有的智力發育落後,成績跟不上,拖了全班同學的「後腿」……

想讓自閉症兒童正常入學,到底該怎麼辦?

廣州天使兒童醫院行為發育科石春雷主任表示,並不是所有的自閉症孩子都適合上學。

一般情況下,如果病情不重,沒有合併器質性疾病,沒有共病精神發育遲滯,沒有嚴重行為問題,是完全可以去學校正常上課的。

但如果孩子的認知能力有限,遠遠沒有達到同齡孩子的水平,即使能乖乖去上學校,但孩子沒法和老師、同學交流,學習跟不上,反而影響了他人,這對於孩子來說也是痛苦的

因而,家長應該合理判斷孩子的情況,才能做出最正確的決斷。石春雷主任表示,可以從以下幾點判斷孩子是否具有上學的能力:

1

溝通:

判斷孩子是否能做到簡單的仿說、對話。能理解老師同學的話,有自己的判斷力並且能表達出來,是入學的基本要求。

2

行為:

幾乎每一個自閉症孩子都有一些刻板行為,家長需考慮自己孩子的刻板行為是否會影響班級秩序,給老師和同學造成困擾。

3

情緒:

自閉症孩子在受到情緒刺激時,可能會因為不會疏解情緒而導致問題行為的出現,家長需考慮自己孩子是否會出現這些情況,尤其是自傷或者攻擊行為,可能會給老師或同學帶來傷害。

如果孩子在這幾方面的表現都比較好,是可以就讀普通學校的,但如果孩子自閉症的程度嚴重,建議去特殊兒童學校就讀。

自閉症孩子在社交能力方面的障礙,使得他們往往不具備正常兒童的能力。

為了縮小和普通同學間的差距,幫助自閉症孩子懂得基本的社會與生活技巧,提高他們社會適應能力,打下進入學校必備的基礎,早期幹預及學前訓練就顯得非常重要。

廣州天使兒童醫院就有這樣一些自閉症孩子,在經過個性化定製的康復訓練後,已具備了到普通學校就學的能力,星星就是其中的一位。

一個人躲在角落裡玩、不說話、不合群、行為怪異,很多時候其他小朋友對他這種行為不解,從而孤立、欺負他們,而自閉症孩子本身就容易動怒,很容易傷及自己及其他小朋友。

但這些都只是暫時的行為當周圍的人友善對待自閉症孩子,關心和理解他們,給他們正能量的氛圍,他們便會逐漸擺脫這些不合群的行為,慢慢走上正軌。

廣州天使兒童醫院溫馨提示:

如果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與別的孩子有著十分明顯的差異,而且許多方面都落後於同齡孩子,就需要儘早去醫院進行檢查和診斷。

一旦確診為自閉症,則需要儘快進行幹預治療,早發現、早幹預理想效果會更好。

相關焦點

  • 懷疑朋友家孩子有自閉症,該不該和她說?
    前幾天我去朋友家做客,但是我總覺得她家孩子怪怪的,孩子已經快到3歲的年紀了,但卻過於安靜了些,一點也不像同齡孩子一般活潑好動,而且我發現他對什麼都不是很熱情,包括他媽媽和他說話,他也不怎麼回應,總是自己在那玩一個小瓶蓋,而且一玩就是一個多鐘頭,這正常嗎?之前聽說這好像是自閉症的症狀,但我的朋友是個馬大哈的性格,我不知道該不該和她說,關鍵是我也不確定這到底是不是正常的表現…..」
  • 讓自閉症孩子回歸正常生活,這幾點必須知道
    遇到一個自閉症孩子,是任何一個父母和家庭都不想的,自閉症孩子意味著父母需要付出許多人都難以想像的精神和金錢。但無論如何,孩子是無辜的,孩子也不曾想這樣,作為父母應該做的是不能自哀自怨,更應該把精力投入到如何讓孩子回歸到正常生活中去,這個過程必定是漫長而通過的,但作為父母的我們也應該堅定信心。要想讓孩子回歸到正常生活,首先需要弄清楚孩子的基本情況,在哪方面有缺乏。一般來說,自閉症孩子性格都比較容易失控,社交能力差,注意力不好等。
  • 懷疑孩子得了自閉症?有這幾點孩子不是自閉症 ——小米熊為您解惑
    自閉症是什麼? 兒童自閉症又被稱為兒童孤獨症,是發生於兒童早期的一種廣泛性精神發育障礙,以缺乏情感反應、語言發育障礙、重複刻板行為的反應為特徵的精神疾病,一般3歲前起病。起病時的症狀較多,比如:到一定的年齡還不講話、不看人、不聽指令或不與小朋友一起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面等等。
  • 天津自閉症機構:當你的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時,該怎麼辦?
    當你的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時,該怎麼辦? 讓心先平靜下來 自閉症到目前為止全世界範圍內都沒有成熟的醫療方案,一千個成功者可能採用了一萬種訓練方式,適不適合你家孩子,沒有人能給你肯定回復!
  • 自閉症孩子該如何進行營養幹預?竟然與菌群、過敏、不耐受有關
    從自閉症的某些原因來看,的確與營養、飲食有著密切的關係,他們不喜歡與人交流、對視。與正常孩子相比,自閉症孩子存在更多、更嚴重的餵養問題。但是目前的研究大多是處於小範圍數據,很多關聯性都沒有結論。不過小編總結了可能影響自閉症孩子的幾大營養要素,希望能夠幫助家長,避免家長盲目購買營養品。一、什麼是自閉症?
  • 關注自閉症:一起走近「星星的孩子」
    來源:新浪財經2021年1月14日,瀋陽市衛生健康網發布健康知識:《世界自閉症關注日 | 一起走近「星星的孩子」》【導讀】自閉症兒童有明亮的雙眼,卻拒絕和他人對視;他們有正常的聽力,卻對親人的呼喚充耳不聞;他們能正常發聲,卻不與他人交流;他們或被認為智障,卻常在部分領域能力超常……他們被稱作「星星的孩子」——像星星一樣,孤獨地閃爍在另一個世界
  • 孩子自閉症怎麼辦?和自閉症兒童一起生活的感受,需要注意什麼?
    孩子被告知患有自閉症傾向時,常常給家庭帶來較大困擾,自閉症孩子該如何養育?自閉症孩子有什麼特點?和他們一起生活需要注意什麼呢?星悟說自閉症不一樣的情感表達方式自閉症患者並非無法感知和表達情感,因自身理解能力、表達能力等受限,他們情感表達方式千差萬別。
  • 自閉症量表到底該怎麼選?該怎麼看?
    水、路燈、移門、風扇,反覆地轉圈,推小車看車輪,走固定的路線都是重複的、有規律的;相對於物,人是不可控,所以閉娃眼裡物大於人;相對於父母,路人是陌生的,所以閉娃與家人對視還行,但出去就不看人;在家裡一切都是熟悉可控的,所以孩子顯得很放鬆,表現還不錯可以與家人互動,但一去人多的室內空間,面對陌生和不可控的環境,孩子就會焦躁逃避或自我刺激;最近剛開學
  • 自閉症一般會在幾歲時發現?發現前與其他正常孩子有什麼區別嗎?
    有些家長對自閉症有著很多誤解,有的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不愛說話、不喜歡交流,便懷疑時否患有自閉症。那麼到底什麼是自閉症?自閉症一般會在幾歲時發現?自閉症發現前和正常孩子有哪些區別?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當孩子到了一歲之後還不會說話,或者當他們的行為模式與同齡人不一樣,家長才開始引起高度重視,那麼自閉症的兒童到底和正常人有什麼區別?家長應該如何作出判斷?03.得自閉症的孩子與其他正常孩子有什麼區別?患有自閉症的兒童主要表現在社會交往障礙、語言交流障礙、興趣和行為異常三個方面。
  • 當你有個自閉症孩子,這幾點你需要了解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科學研究表明,對自閉症核心障礙存在能有效治療的藥物。早期發現、早期行為幹預和教育可顯著改善自閉症患兒的不良預後達到融入正常社會生活,但是多數自閉症人士成年後仍需不同程度的支持。自閉症的核心症狀是社交障礙而不是智力障礙,所以這給自閉症孩子很多可能,比如說我們進行了科學訓練,提升了自閉症孩子基本的社會交往能力,而他本身的智商又不錯,擁有比普通孩子更好的專注力,他就可能取得很好的成就;而如果沒有進行康復訓練,隨著長大,孩子可能除了社交障礙,還會出現智力落後,以及嚴重的情緒問題,不能生活自理,甚至出現攻擊行為,這簡直就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生。
  • 當你的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時,該怎麼辦?讓過來人告訴你
    ,該怎麼辦?………星悟說圖片來源於網絡星悟說以眾多過來人的視角告訴你,當孩子被確診為自閉症時,家長該怎麼辦?另外,有關自閉症的書籍資料並不是看的越多,學的越多越好,找2-3本國際知名自閉症書籍深入的去學習,去領悟,遠比不斷看各種雜亂無章的信息要好,避免到最後心態更加糟糕。星悟說這麼說並不是讓各位不去接受先進的信息,二是要具備進行嚴格的甄選,有錢買不來你孩子的幹預時間。
  • 想幫自閉症孩子過渡到成人期?這幾點千萬別忽略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每天都會定時發送自閉症的相關文章,讓我們一起關懷來自星星的孩子~伴他們成長唷~先前,聯合國在官網公布了2020世界自閉症日的宣傳主題:向成人期的過渡銜接,提醒大家關注自閉症人士過渡到成人期所存在的問題,如:獨立生活、融入青年社交
  • 愛尖叫的自閉症孩子讓家長要崩潰了,該怎麼辦?
    可想而知家長的壓力之大,帶著孩子走在路上,去超市,去公園,動不動就尖叫,叫起來持續時間還挺長,無論用什麼辦法也沒能制止,惹得周圍各種眼光都有,孩子的媽媽那陣子近乎絕望,幾度抑鬱。究竟自閉症孩子的這種行為問題能不能解決呢?尖叫的原因是什麼呢?到底能不能緩解?
  • 家長到底該不該給孩子布置額外的作業?
    不過總有些這樣的家長,覺得孩子每天早早完成了作業,不再做點什麼習題,時間豈不是都浪費了?於是又引發了新一輪熱議。今天,大貓就來跟大家聊聊,家長到底該不該給孩子布置額外的作業?首先,我們需要討論的是現在家庭作業的意義和作用!作業的作用很明確,就是鞏固所學知識技能。因此,大貓認為,適量作業的存在是有必要的,對我們檢驗所學是有好處的。當然,前提是適量。
  • 自閉症兒童青春期,現在就準備這幾點!
    自閉症孩子的青春期,是很多家長不敢想卻又不能不想的未來。如何引導孩子生理和心理的成長?如何應對青春期的叛逆和情緒衝突?如何避免攻擊性行為?面對青春期的自我衝突時可以做到轉移注意力,豐富自己的生活。(運動和聽音樂是公認的好的方式)●引導形成個性化的減壓方式。大眾流行的減壓方式是塗「秘密花園」,這其實和自閉症孩子塗寬邊界減壓,沒有本質上的區別,不要管它是不是「高大上」。●適當的情緒宣洩方式!這個可能會受到一定的質疑!因為這個「適當」的度很不好把握。
  • 自閉症和阿斯伯格是不一樣的,牢記以下幾點!
    由於70%的自閉症孩子伴隨智力障礙,很多家長、老師等普通人都能很早識別出孩子的特別。不過呢,當你了解得越多,你就會發現,你不了解的也越多。很多人用這70%的自閉譜系的情況來對比其他自閉症患兒,對另外30%的高功能自閉症和阿斯伯格,就當他們沒問題,徹底忽略了,還對別人振振有詞地講,你家(或我家)孩子沒毛病!
  • 「喊孩子不搭理,像沒聽見」,是否是自閉症及原因分析
    很多家長喊孩子名字沒有反應、不搭理、像沒聽見一樣,讓家長極為擔心,不知道是自閉症還是其他原因。家長在判斷孩子不應答、不搭理時,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分析是否是自閉症的症狀:名字是否不固定:孩子名字有很多,如「寶寶」、「小寶」、「胖胖」、「妞妞」等。
  • 該不該告訴孩子童話故事是「假的」?該!但要說對「時間」
    但母親再次無情的揭穿了真相,這讓女兒很難過,帶著哭腔的控訴:"壞媽媽!我討厭你!我再也不要跟你講話了。"之後,她又不死心的給自己的父親打電話,問:"爸爸,媽媽告訴我說童話都是假的,我不相信,你說呢?"……而關於這個辯題,正方的觀點是:"盲目的相信童話是會讓人受傷的"而作為反方的博首爾給了漂亮的回擊,她用自己 的成長經歷告訴大家:"告訴孩子童話是假的,是加快了他的成長;不告訴孩子真相,這種成長的驚喜,才是母子一場的風景。"所以說,到底該不該告訴孩子童話故事是假的?今天就要在這裡很明確的聲明:"該,但是,要說對時間。"
  • 自閉症孩子情緒問題嚴重,怎麼辦?
    當自閉症孩子發現他期望的某些需求沒得到滿足,而由於語言能力差,自己講不清楚,所以就產生了情緒問題,以哭鬧的方式發洩出來。而大人在很多時候,只是看到了孩子這些表面上顯而易見的行為問題,比如哭鬧、發脾氣,扔東西、打自己和刻板動作,而常常忽視了孩子的情緒變化。由於自閉症孩子先天性腦神經局部受損,進而導致其在語言發育、自我意識和行為能力等方面,與正常孩子存在很大的差距。
  • 擔心孩子有可能是自閉症?別慌,這幾點教你簡單判斷
    據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最新統計,自閉症譜系障礙的發病率為1/59(約1.7%)。而在我國,自閉症發病率為1%,目前自閉症譜系障礙人群已超1000萬,其中12歲以下的兒童約有200多萬。今天我們就來一起了解到底什麼是自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