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有100000+的家庭關注我們」
對很多家庭來講,孩子開學的日子,是他們忍不住想敲鑼打鼓、集體慶祝的日子,熊孩子終於送走,能找回自由了。但對特殊兒童的家庭來講,開學日卻是他們的災難日,他們想讓孩子接受正常的教育,可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卻又讓他們憂心不已。
自閉症患兒有上學的必要嗎?
自閉症患兒往往都有社交功能缺陷,在學校患兒需接觸老師、同學,可刺激孩子的社交功能發展;在學校就讀上學對自閉症孩子是有益處的。所以自閉症的患兒是肯定要上學的。
現階段,家長對孩子入園入學的擔憂已成嚴峻現實。自閉症兒童中約佔1/3的人有上學能力,但學校出於種種顧慮,大多選擇了"勸退";而特殊教育機構的缺失,也使得7歲~16歲自閉症兒童無處可去。
即使自閉症兒童有能力入校,他們能和正常兒童一樣嗎?顯然,他們是有區別的:
有的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可能會導致課堂無法正常上課;有的智力發育落後,成績跟不上,拖了全班同學的「後腿」……
想讓自閉症兒童正常入學,到底該怎麼辦?
廣州天使兒童醫院行為發育科石春雷主任表示,並不是所有的自閉症孩子都適合上學。
一般情況下,如果病情不重,沒有合併器質性疾病,沒有共病精神發育遲滯,沒有嚴重行為問題,是完全可以去學校正常上課的。
但如果孩子的認知能力有限,遠遠沒有達到同齡孩子的水平,即使能乖乖去上學校,但孩子沒法和老師、同學交流,學習跟不上,反而影響了他人,這對於孩子來說也是痛苦的。
因而,家長應該合理判斷孩子的情況,才能做出最正確的決斷。石春雷主任表示,可以從以下幾點判斷孩子是否具有上學的能力:
1
溝通:
判斷孩子是否能做到簡單的仿說、對話。能理解老師同學的話,有自己的判斷力並且能表達出來,是入學的基本要求。
2
行為:
幾乎每一個自閉症孩子都有一些刻板行為,家長需考慮自己孩子的刻板行為是否會影響班級秩序,給老師和同學造成困擾。
3
情緒:
自閉症孩子在受到情緒刺激時,可能會因為不會疏解情緒而導致問題行為的出現,家長需考慮自己孩子是否會出現這些情況,尤其是自傷或者攻擊行為,可能會給老師或同學帶來傷害。
如果孩子在這幾方面的表現都比較好,是可以就讀普通學校的,但如果孩子自閉症的程度嚴重,建議去特殊兒童學校就讀。
自閉症孩子在社交能力方面的障礙,使得他們往往不具備正常兒童的能力。
為了縮小和普通同學間的差距,幫助自閉症孩子懂得基本的社會與生活技巧,提高他們社會適應能力,打下進入學校必備的基礎,早期幹預及學前訓練就顯得非常重要。
在廣州天使兒童醫院就有這樣一些自閉症孩子,在經過個性化定製的康復訓練後,已具備了到普通學校就學的能力,星星就是其中的一位。
一個人躲在角落裡玩、不說話、不合群、行為怪異,很多時候其他小朋友對他這種行為不解,從而孤立、欺負他們,而自閉症孩子本身就容易動怒,很容易傷及自己及其他小朋友。
但這些都只是暫時的行為,當周圍的人友善對待自閉症孩子,關心和理解他們,給他們正能量的氛圍,他們便會逐漸擺脫這些不合群的行為,慢慢走上正軌。
廣州天使兒童醫院溫馨提示:
如果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與別的孩子有著十分明顯的差異,而且許多方面都落後於同齡孩子,就需要儘早去醫院進行檢查和診斷。
一旦確診為自閉症,則需要儘快進行幹預治療,早發現、早幹預理想效果會更好。